- 河南创新发展:现实与未来
- 华小鹏等
- 5920字
- 2020-08-29 07:02:38
第二节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在此之后,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它被赋予了不同的特点。当前,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世界经济正转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模式,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大大超过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贡献,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因素,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创新与科技进步。由此,创新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创新是区域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呈现高速增长,近年来全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成绩背后仍存在忧患:河南省经济规模较大,但是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很快,但是快而不优。全省在需求结构上仍然过分依赖投资和外需,GDP的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投入结构上比较依赖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外延的扩张,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处于加快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往那种以出口为导向、依靠投资驱动、注重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经转变。与此同时,河南发展中的要素优势也在逐渐消失,随着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空间越来越小,单纯依靠规模扩张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通过创新来提升质量和效益,才能赢得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而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创新是经济活力的源泉,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发展要经过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然后进入创新驱动、财富驱动阶段。当前,全社会已形成共识,即解决我国当代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发展阶段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彻底改变原来那种过度依赖“要素”和“投资”的发展模式,真正把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和创新上来,以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河南省作为重要的经济大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必须进一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问题。
二 创新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中心环节
所谓现代产业体系,是以人才、技术、文化、信息、资本为基本要素,以高科技、高附加值为主要特征,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核心,产业间关联紧密、协调有序并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近年来,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但是前期依赖形成的产业结构粗放、发展水平低、质量效益差,尤其是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和过于依赖能源原材料行业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既是河南省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顺应经济发展和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选择。
创新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首要特点,将现代产业体系与传统产业体系区别开来。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跨越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的产业结构向着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知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践也表明,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每次创新成果的出现都意味着产业发展达到了新阶段。某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必然使得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吸收以及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其发展规模和影响力加大,并且随着这一产业的关联性和波及效果逐渐增强,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甚至产业革命,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升级。所以,科技创新不仅可以直接决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且可以通过对需求变动、贸易方式和其他要素供给的影响,促进产业结构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产业结构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河南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必须进一步提升全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全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三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
知识与创新作用的凸显,使基于资源禀赋、忽视创新和市场的传统理论的根基发生动摇。众多“背道而驰”“异军突起”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已非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所能解释。众多经济学者和经济政策专家,试图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解释,发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视野,如企业群理论、三螺旋理论、区域创新网络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共性是,强调市场力量、网络化、互动联系和知识资产的作用,归结为一点就是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知识与创新作用的凸显,使基于资源禀赋、忽视创新和市场的传统理论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之上,强调区域自然禀赋的重要性,默认区域内自然资源的难以转移性。梯度转移是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指导的、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前提是地区间经济和技术落差的刚性存在,是基于一种直线进化的假设。梯度转移模式将不发达地区置于不利的分工序列位置,反映了一种不合理的分工格局。硅谷的迅猛发展向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传统的物质经济形态中,人类利用的资源是自然资源,如铁矿等,这种资源的特点是越用越少。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将取代有形的土地、资本等资源,而这种资源的特点是越用越多,正是这种易于移动的越用越多的知识和知识资产作用的凸显,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根基。经济层次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本质上讲,经济区域是一条连续的发展谱带,而且经济层次是“山不转水转”式的“动态存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跳跃性可以使一个原本落后的地区,依靠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实现跳跃式发展而不必受梯度转移发展模式的限制。区域创新理论适应了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规律,为不发达地区或国家打破不合理的分工秩序、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企业群是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现象。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企业群(即企业的空间积聚)不再是基于节约成本的空间安排,而是以促进创新和发展的复杂系统为中心的新型空间格局。现代意义下的企业空间积聚不是一般的企业扎堆。在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如供应、制造、销售、研究与开发、设计、中介服务等,都可以积聚,而不一定要在区域内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小商品流通企业在义乌积聚,而制造小商品的企业却分布在周围县市;中关村的信息技术企业追求并浓缩核心能力,只从事研究与开发和销售,而把生产业务外包给周边地区或外省市企业。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原因有三个:一是厂商集中能够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二是厂商的地理位置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三是这个市场不仅有利于厂商,而且有利于工人。企业的空间积聚有助于知识外溢,这使得知识的非正式扩散经常非常有效。企业空间积聚本质上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政府硬拉几个企业圈入高新区是违反经济规律的,最终也是事与愿违的。
最后,区域创新系统是基于市场的创新和联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分析区域创新和发展的新理论框架。在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中,数量众多的多样化企业和组织相互渗透,结成利益均沾、形式多样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是发育出来的,而不是构建出来的,完善的市场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市场活动是区域创新的先决条件,也是区域创新网络得以发育的基础。就我国来说,企业民营化和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就越活跃。政府在这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营造一个适宜的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同时在企业难以承担的基础性项目建设和对中介组织扶植、引导方面发挥作用。创新区域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特征,正因如此,地方经济管理机构要摒弃狭隘的地方主义,变“抢逼围”为鼓励区域内企业向外部扩张,发展外包协作,建立跨区域、跨国界联盟。对创新区域绩效的衡量,要求指标更加软化、测度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多样。成功的区域创新政策关键在于引导企业和知识资源植根本地,鼓励区域组织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四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为适应区域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开始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各地陆续出台了有关培育创新和鼓励创业的政策。但有些问题至今没有澄清,因而存在一些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做法。当前需要首先在以下问题上澄清认识:如何处理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关系;如何协调各级政府机构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国家创新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区域创新是其子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创新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地区的、企业的,其本质都是基于人的自下而上的行为和过程。国家层面上的创新是必需的,但国家总体层次上的创新如果没有区域层次创新来支撑,其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应该通过创建区域创新系统来健全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相关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展小范围区域经济
创新来源于小范围区域经济甚至是某一个人的创新,越是贴近市场的创新行为越有可能取得成功,其强度也越大。重视小范围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创新本质的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于某一特色区域,而区域差异的存在使区域经济的发展集中于某一有效边界内。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是由若干个小范围的区域经济连片形成的,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以及自然发展的“一条街”经济,更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希望。人为地抹平区域差异,只注重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往往使区域丧失个性,因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发展小范围区域经济,要培育市场化的中介组织。积极培训经营管理咨询、设计、会计、法律服务、商会、行业协会、银企联席会议、科技服务网络、人才培训中心等中介组织机构,加强小范围区域经济中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并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自律性管理和协调功能,建立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合作机制。同时,鼓励发展区域性合作社或配送中心,引导小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积极开展、组建小范围区域经济中企业互助式金融机构的试点,鼓励小企业以法人形式相互参股,促进农村小企业走向以资金为纽带的联合。
(二)地方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近年来,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方面,各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新技术,各地首长率大批官员、企业家到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院校、科研机构探讨合作;但另一方面,各地对现有的知识资产却视而不见。实际上,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考察仅仅是一种表面姿态而已。企业与大学实质性的合作主要发生在企业与大学的院系、各个教授之间,而不是企业所在地政府与某一大学之间,越是基层,越是市场化行为,越有效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建立并完善区域创新网络,引导资源之间相互渗透,促进科研、教育机构的当地化,完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资源协同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经济的亮点,但企业资源局限于高新区范围之内已经行不通了。如何实现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本地经济的一体化,是当前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经济资源的本质要求在于它的流动性,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殖。资源和企业集中于某一地理空间范围内,在发展的初期,集聚带来的外部性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如果仍然将资源限制在人为划定的地理范围内,那么无疑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高新区内的资源利用。同时,高新区内的技术、人员、资金等资源要向区外的经济加强渗透,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完全交流一体化发展。在创新区域内,高新区的发展要植根于新企业的创立和衍生,如果把企业与区域分解,把区内几个企业的成长看作整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那么就会阻碍创新的发生和创新区域的发育,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因而,在高新区的发展中,不能只顾大企业。一个完善的创新区域是一个完整复杂的生态系统,既要有高新技术企业,又要有传统产业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性企业,并且,众多的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以及政府和行业管理机构之间还应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高效的区域创新网络。
(三)塑造个性鲜明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区域
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国内一部分有实力的区域经济体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争取成为中国在某种意义下的世界中心。仔细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潜力,力争在21世纪初培育形成几个全球意义下的个性区域,比如中关村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经济和知识产业区、浦东的国际金融和国际外贸区、珠江三角洲作为全球化意义下更具竞争力的制造中心与外包中心、以陕西杨凌为中心的高新农业示范区等。必须加速培育大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造就中国的“航母”级公司。这些大型企业必须具有强劲的创新能力,植根本地并与区域内其他组织相互之间密切渗透。它们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企业,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公司。公平对待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大改革力度,要求大型国有企业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国际投资。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要与区域经济内的众多中小企业结成紧密的协作网络,从而通过大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中重要的服务作用,培育促进创新的各种知识平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演进,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政府执政的过程。地方政府要研究在经济转型时期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地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与知识资产的具体生存和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区域经济管理方式、方法,不断寻求创新而使区域管理走向完善。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发现、培育地方经济特色,引导个性化经济力量发展,培育区域创新网络,善用区域内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