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政策
- 万海远
- 5301字
- 2020-08-29 06:58:21
第一章 导言
一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居民家庭财富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不平等也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中国已经从过去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还在0.4以下,但到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就达到0.481(国家统计局,2012),而财产基尼系数更是由2002年的0.54迅速提高至2012年的0.73以上(Xie and Zhou, 2014),由此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财富分配高度不均等的国家之一。
可以说,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财富分配格局的调整虽然改变了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合理的分配机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居民贫富差距过大也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平产生了消极影响,成为多种社会矛盾集结的重要根源。如果贫富差距水平持续扩大,当其严重性达到了某种程度且没有采取有效政策手段予以制止时,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和社会凝聚力降低,继而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乃至停滞的原因。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财富分配问题开始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学家也对不平等问题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然而,在当前的研究中,始终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或很好的解决。
首先,中国目前的不平等程度究竟是多少,未来不平等的走向究竟会怎样。对于这一点,当前还存在不少的争论。在收入差距的测量方面,对2010年同一年估计的基尼系数就存在着0.36、0.48、0.50、0.61等相差巨大的结果。甘犁(2012)、李实和岳希明(2013)、谢宇(2014)、蔡昉(2014)、李实和万海远(2013)、姚树杰(2014)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争论,其中不乏多次有针对性的批评和评论。可以说,在2007年及之前,已有的研究对中国不平等的现状基本达成一致意见,都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不平等程度经历了一个快速而稳定的增加过程。然而,从2007年以后,各种不同的研究就出现了明显分化。第一种观点如国家统计局(2012)认为,当前中国的不平等程度呈现缩小趋势,因为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惠农政策的实施都导致农户收入的增加,而更加有力的再分配政策也有效地改善了不平等状况。第二种观点如李实(2012)就认为,影响中国社会不平等最根本的体制因素和机制障碍没有得到破解,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有强化的趋势,因此不平等程度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其次,关于财产不平等的研究很少,而对于工资差距、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的联动研究则更是处于空白。如果连收入分配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更不要说财产或财富的分配问题了。一般来说,工资不平等、收入不平等以及财富不平等并不是一回事,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现有文献对收入差距的研究已经不少,然而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目前对财产分配的研究非常缺乏。根据本书第四章的研究,对财产分布状况进行深入研究的历史文献不会超过十篇。因此,在经济高速增长和财富急剧积累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对财产差距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需要进一步搞清楚工资分配、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的关系。
财产差距通常是过去收入差距的累计性结果,同时也可能成为新的导致收入差距的基础性原因;财产差距与收入差距之间是一种存量与流量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可能。财产分布不均等的直接后果首先是财产性收入的不均等;已经有证据表明,财产以及财产分布的不均等已经成为推动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而且,从收入分配本身的研究来看,过去财产性收入占比较小,因此过去的文献一直没有重视财产性收入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财产性收入的数据一方面存在严重低估的风险,另一方面它对整体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存在估计不足的可能。而且,在鼓励居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导向下,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在未来还将得到提高,从而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的关联性会进一步增强。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工资分配、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进行联动研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再次,在评估公共政策的不平等调节效果方面,已有研究做得还不够。在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方面,不同的研究也给出了差异化的回答。一方面,有研究认为各种社会保障政策、劳动力市场保护政策对弱势群体的收入提高产生了显著正向的影响,从而认为这些公共政策总体上是改善了分配状况。当然,也有研究认为,当前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更多地具有累退意义上的再分配效果,穷人虽然受益,但受益程度相比富人要低得多,从而这些再分配政策在总体上是进一步恶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状况。进一步,在每一项政策的分配效应评估中,不同评估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不太一致,甚至连政策影响不平等的渠道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对公共政策的再分配效果进行研究,并挖掘出不同公共政策影响不平等的来源、机制和渠道。
综合来看,目前的研究对中国当前的不平等程度究竟有多大,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而对公共政策的不平等调节效果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因此对未来不平等变化趋势的判断更是存在异常激烈的争论。然而,如果对中国当前的不平等水平还存有争议,甚至无法对不平等的未来趋势给出判断,会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经济政策走向及人们对它的判断。如果不平等程度确实到达顶点并开始下降的话,那么我们在政策上不需要过于重视,政府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和投资上。但如果分配差距并没有到达库兹涅兹曲线的顶点,而是在持续稳定的增大,那么我们当前的宏观政策则需要牺牲一定的增长速度,而把更多的资金放在再分配上。所以说,我们需要对当前不平等程度是否已经到了拐点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研究公共政策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也需要对公共政策与不平等的未来变动趋势给出合理的分析。因此,利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数据,来重新评估各项公共政策的再分配效应是必要的;而且在分析过程中,提出各项公共政策与不平等的联系机制和影响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唯有这样,才能理解不平等状况的变化因素,动态观察相关政策的分配效应,并为有关分配制度调整和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二 研究内容
针对中国的不平等及其相关公共政策所存在的诸多争议,本书力求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给予正面回答,最主要关注三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中国当前的不平等程度究竟为多大,这需要对不平等相关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描述中国居民工资、收入和财产分配的总量与结构状况,对城乡、地区、行业的不平等及其成因做出研判和解读。其次,要回答公共政策的再分配效应究竟如何,是通过何种机制或渠道来影响不平等变化的,尤其是要关注劳动力市场政策、财政政策、户籍政策与税收政策在再分配中所起到的作用。再次,在当前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下,对未来中国的不平等变化趋势做出判断。此外,在政府再分配职能、公共政策和体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有效缩小中国的不平等水平。
总体来说,本书在收集居民不平等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动态跟踪居民不平等总体状况,反映当前中国财富分配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评估和分析各项公共政策对不平等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分配体制改革,理顺全社会的分配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体来看,《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政策》一书分为四篇:第一篇为第二到第五章,是对中国居民不平等水平的测量和分析,包括工资分配、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的情况;第二篇为第六到第十章,是对与社会不平等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户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主要政策的再分配效应评估;第三篇为第十一到第十四章,是对未来不平等的总体情况、特点及其趋势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降低中国的不平等程度;第四篇为本书附录,是本书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调研报告和统计资料等。
表1-1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三 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以经验实证为主。当然,在各章具体的分析过程中,也综合采用了其他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
运用心理学理论来分析问卷调查过程中,外人是否在场对个体敏感信息回答的影响;运用博弈论理论,来分析调查员与被访问个体之间的互动对问题导入和数据集的影响;另外,还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影响个体工资、收入和财产的变量来源;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不平等问题的现实情况进行剖析,并结合有关发展理论和分配理论,对理顺分配关系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与建议。
2.实证研究
本书侧重于利用经验实证的方法来对中国的不平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解特定因素对不平等的影响程度。其次,还通过数据模拟的方法来实证分析某项公共政策对贫富差距的具体影响。再次,本书还会通过拟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来设计一组实验,从而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获得个体的反事实假设,从而评估某个政策对不平等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无论是在不平等的测量、不平等的因素分解,还是在不平等的政策影响评估方面,实证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全书的内容中。
3.应用研究
在计量与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政策分析来观测和解释不平等发展变化的原因,并科学评估公共政策对不平等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发现政策在制定、实施和反馈过程中的问题,并最终为未来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建议。特别是,我们强调使用数据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有说服力的证据,并将其作为对不平等事实进行评判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分析来观测和解释不平等发展变化的原因。最后,通过这种应用式的研究方法,来获得不平等程度持续扩大的制度或政策原因,从而为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提供基础。
四 研究意义
在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趋势、这些特征与趋势同经济转型的关联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政策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主题。从财富分配角度来总结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较低,劳动力要素的报酬持续下滑,资本回报率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财产差距日益扩大,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生产要素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也在持续提高,这种“结构性分配失衡”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也在积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测算中国不平等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财富分配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评估主要公共政策对不平等的影响,准确判断未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这对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促改革和保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 基本概念
一般来说,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用和农民或其他劳动者的收入,它属于生产者及其家属个人消费所需的必要产品;另一部分是生产单位和社会的纯收入,包括上缴国家的税金和利润、支付的利息和企业税后利润、利润留成或公积金、公益金等,属于国民收入扣除必要产品后的剩余。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企业或集体、物质生产部门和劳动者的原始收入。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会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三方面的经济利益。所以根据这一思路,有关收入分配的研究就沿着宏观和微观两条思路来进行,一方面是从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占比的宏观角度,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着重从家庭住户的微观角度,更加重视居民财富分配特征的实证性描述。
对于本书来说,所谓的不平等,主要是指工资、收入和财产在不同群体间的分配不平等;而所谓的工资、收入和财产分配(差距),则主要是指居民家庭或个体微观层面的分配问题。当然,我们是从一个更加宏大的公共政策视角来描述和解释居民财富差距的变化,从而找到降低不平等程度的政策出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居民间的财富差距就等同于财富分配的概念,所以我们在整本书中都不再区分(工资、收入和财产)分配和差距的概念,而是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混用。另外,在本书中,我们所谓的“收入”是指广义上的收入概念,它既涉及收入的构成和来源,如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概念,也涉及我们大家常指的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概念。当然,在经历若干年的收支平衡后,居民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一定会表现在财产的积累和分配上,因此居民的财产分配也应属于广义上的收入分配定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中的收入概念既包括了收入的来源、构成,也包括了收入的积累,也即财产。因此,工资分配、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都属于我们的研究范畴,在不做区分的情况下,我们统称为“财富分配”或“财富差距”。
另外,在公共政策的定义方面,本书是指能影响财富分配结果的具体政策。我们从税收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财政政策、户籍政策等几个主要方面对公共政策与财富差距进行全景式的研究。当然,限于篇幅,我们在每一个公共政策领域,都选取了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政策来进行分析,并重点把公共政策影响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渠道和机制研究清楚,从而有利于对不同的公共政策进行分类和归并,并最终为调节社会不平等提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