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教育:新媒体时代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
- 孙士聪
- 11字
- 2020-08-29 06:40:01
专业素质培养与教学研究
将“经典的阅读”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在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对于经典的阅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的学生,阅读积极性几乎为零,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产生兴趣,成为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将“经典的阅读”融入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主动引导,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经典的阅读” 多媒体展示 学生收获
在文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去阅读经典,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的学生,阅读经典的主动性几乎归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不太熟悉经典文学的时代背景,当下的学生对于纸版作品的“排斥”等。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产生兴趣,成为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笔者通过现代文学2(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的教学实践,对于将“经典的阅读”融入课堂教学,做了相关的研究与尝试。笔者认为,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主动引导,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与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针对学生不读经典的现象,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做出精心的调整。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经典作品,在课堂上做细致分析,将经典作品的艺术优长给学生做解剖性的阐释,使学生对经典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对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这需要教师对经典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的挖掘,对于经典的讲解要能真正感染学生,讲解的客观效果非常重要。其次,教师要将经典的作品列成必读书目,告知学生,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学生阅读之后,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做成PPT,在教师讲授相应内容之前,学生在课堂演讲5分钟;最后,在学生演讲之后组织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进而教师点评,并正式讲授相应内容。这样三步走的结果是,第一,将“经典的阅读”与课堂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课堂PPT的演讲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阅读体验的机会,阅读者将获得相应成绩。第三,效果就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要上课堂演讲了,必须要下功夫认真阅读作品并认真准备相应演讲内容,使阅读经典变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由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环节的课堂,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自如应对学生在演讲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对演讲中的优长做出恰应评价。这对于教师的应变能力是极大的挑战,如果做好了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收益(教师的点评对学生是最有针对性的)。教师虽然辛苦一些,但是学生将得到最大的裨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认真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可供学生选择的经典作品公示;关于什么是经典,需要教师有准确的把握。第二,详细讲解对学生演讲时的要求,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作家的生平资料,而是要把重心放在对作品的感受上,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第三,根据学生演讲内容,给出相应演讲成绩。总体来说,就是教师原计划要讲解的内容,部分作品的分析先由学生演讲,主要是对于经典作品内容的分析,请学生先亮出自己的观点,这一方面可以有效促使学生自学,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关键是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感受条分缕析地讲解出来,很好地达到了最初的教学目的。
比如王依然同学选择的阅读对象是孙犁,她在演讲时充分显示出自己对于孙犁作品的个人见解,并梳理出孙犁作品的乡土情怀这样一个核心,她的演讲内容说明了她对经典的理解与认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期。比如她这样分析孙犁的小说作品:
在乡土文学里,孙犁的语言就像一朵淀里的荷花,土生土长,但又清新自然,活泼可爱。尤其是在使用比喻这一修辞上,孙犁常以乡村常见的物品、事件作为喻体,新奇个性,却又贴切自然,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乡土特色。
为了形容土地的小,孙犁选取了乡村家家户户都有的“炕”“锅台”来作比。这样一来,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一看便能清楚地想象出这块小之又小的庄稼地。可是就是在这样炕头大小的地方,却长出了像“铁响板”一样肥硕的豆角。这个比喻同样生动,梅花调大概是那个年代农村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那么梅花调所用的响板自然会给农民留下深刻的印象。用铁响板作为喻体,形象活泼地体现了扁豆角的厚与大。同时,与前面的小块土地作为对比,更让人赞叹与艰苦环境作斗争的庄稼人的勤劳。
在《光荣》中,在写人们谈论秀梅和原生的姻缘时,并没有用什么“天作之合”的书面语,而是用最为朴素、简单的比喻——“谁也觉得这两个人要结了婚,是那么美满,就好像雨既然从天上降下,就一定要落在地上,那么合理应当。”将两个人的婚姻比作雨水落地那般顺理成章,我想这是朴素的农民对于一份婚姻最高的肯定。这个比喻就完全符合农民的心理、农民的身份。
鲜嫩的芦花,紫色的丝绒都是温柔而美妙的,在这种描写中,以主人公的视角展现这些景色明显地表现出战争年代朴实的村民们坚定乐观的信念。
对于芒种,爱情就像露水,滋润着他的辛苦人生,从而场院里的景色也格外静谧美好。而此时熟睡的春儿那边的景色是“养在窗户葫芦架上的一只嫩绿的蝈蝈吸饱了露水,叫得正高兴;葫芦沉重地下垂,遍体生着像婴儿嫩皮上的绒毛,露水穿过绒毛滴落。架上面,一朵宽大的白花,挺着长长的箭。”蝈蝈、葫芦上的绒毛、未开放的白花,一切都像少男少女萌动的情愫,悄悄生长。
用比喻和夸张,将浅花的能干利落、勤劳活泼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从“小旋风”等字眼里,我们又能体会到作者对于“浅花”这一人物形象的态度,那种隐含其中的热情的赞美具有十足的感染力。
孙犁笔下的乡村妇女形象:孙犁作品中的乡村妇女大多是勤劳、质朴的,这是一般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而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孙犁笔下的她们又有一种甘为家国的牺牲精神、无畏无惧的乐观精神。她们或温柔、或活泼、或泼辣,孙犁用这些女人的善良、敦厚的品性弱化了战争的残酷,也传达出了农民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再比如焦磊同学对于张爱玲作品的阅读,也是比较深入的,她不仅发现了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冷漠的特征,同时还透过这种苍凉与冷漠看到了其中所隐含着的同情与宽容。这样的经典阅读也堪称是成功的。
小说里不时显示出苍凉、冷漠之感的张爱玲,散文里则开始变得务实、坦诚、亲切,显得作者是个善良容易感到满足之人,她似乎更迫切地寻找生活里人世间那触手可及的温存,抓住现时现刻中的具体可感的民间生活。
在她的小说中,爱在贫穷、愚昧、仇恨、残杀中千疮百孔,爱的灯火在风雨中飘摇欲坠。但她在散文中并没有完全消解温情、消解爱,在那些艳异的表层及荒凉、冷漠的背景下涌动着丝丝爱、同情与宽容的情感。
经典的阅读,不仅使学生对经典本身产生了兴趣,同时还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搜集了许多相关的材料。学生学会了做研究的基本功,这几乎比阅读本身更为重要。掌握了学习、研究学问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比如刘雨心同学,在阅读汪曾祺的作品时,还主动搜集汪曾祺的创作主张以及所受到的家庭中的影响,这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当然有着直接的益处。这位同学搜集到汪曾祺的创作自述:
……也许有人天生是个短篇小说家,他只要动笔,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一小从老祖母,从疯瘫的师爷,从鸦片铺上、茶馆里,码头旁边,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之中领会了许多方法;他的窗口开得好,一片又一片的材料本身剪裁的好好的在那儿,他略一凝眸,翩翩已得;交出去,印出来,大家传诵了,街谈巷议,“这才真是我们所需要的,从头到尾,每一个字是短篇小说!”
——汪曾祺《短篇小说的本质》
这位同学还搜集到汪曾祺的女儿关于汪曾祺的回忆,这样的资料对于理解汪曾祺自己的小说创作特征有直接的帮助:
爸爸很少用华丽的词藻,更不用一般人不熟悉的词句唬人。他所重视的是语感,是用词的准确性。他写的东西,就像高明的工匠做出的家具,材质不见得名贵,但是各个榫卯全部都严丝合缝,很见功夫,不像有的作家喜欢自铸新词,爸爸的文章基本上是大白话,他也不用把名词形容词当做动词一类的“新语法”,认为这只是哗众取宠。
——《一辈子只会写短篇》(选自《老头儿汪曾祺》)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关于经典的阅读,教师是必须下工夫引导的,方法得当,激发出学生对阅读经典的兴趣,才能真正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