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质量、企业家才能配置与经济绩效
- 李晓敏
- 1260字
- 2020-08-29 05:18:49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一 理论上的创新
本书扩展了熊彼特关于企业家创新的概念。熊彼特把企业家的创新列为五种情形:①引入一种新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一个新市场;④赢得一个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任何一个产业的新的组织形式。熊彼特对企业家行为所列举的内容可以扩展到包括那些在寻租方式上的创新行为。譬如,发现一种以前没有被用过的法律策略,而第一次使用这种策略的人能够有效地把租金转移到自己的腰包。这样的扩展对于理论分析非常有意义。
在“制度质量-企业家才能配置-经济绩效”这一研究框架下,本书对中国企业家寻租、投机、投资移民、涉黑以及热衷于加入圈子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视角、方法和研究结论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家寻租、投机、投资移民和涉黑等看似“不务正业”的行为实际上是在中国当前制度环境下的一种无奈和理性的选择。运用黑手党产权经济学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中国企业家涉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产权保护不力;当国家不能提供本应该由它来提供的产权保护等公共产品时,商人或者普通民众需要寻求替代性的保护产品,当提供私人产权保护的黑社会部分满足了企业家的这种需求时,企业家涉黑也就不足为怪了。本书还分析了中国企业家热衷于加入圈子的动机,认为企业家圈子的实质是一种政治、资本和关系的结盟,俱乐部成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圈子成员的信息、人脉和资源,是中国转型期融资体制、法制体系和产权保护不健全情况下的一种替代和补充机制,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推动企业发展。
二 实证上的创新
近期的文献主要研究制度质量对企业家才能配置的影响,其中不乏实证研究(如Christian B. jørnskov and Nicolai J. Foss, 2006;Harry P. Bowen and Dirk De Clercq, 2008; Joshua C. Hall and Russell S. Sobel, 2008; Russell S. Sobel, 2008;李新春,2006;万华林和陈信元,2010)。在这些研究中,有的以国家或地区为研究对象(宏观层面),有的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微观层面)。可能由于指标选择的不同,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这一问题上寻找新的证据。本研究第五章第三节“制度质量与企业家才能配置:对鲍莫尔理论的经验检验”有望完成这一工作。
在鲍莫尔(1990)以前,已经有不少经济学家(尤其熊彼特)关注企业家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证企业家活动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区分企业家活动的类型,即企业家才能不仅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投入非生产性活动甚至破坏性活动,从而损害经济增长。自从鲍莫尔(1990)首次把企业家活动区分为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和破坏性活动后,众多学者才开始关注企业家才能配置或企业家活动类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且理论分析较多(如Acemoglu, 1995; Mehlum等,2003),而实证研究少见。原因主要是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指标选取困难。拉班等(1988)完成的《寻租的社会成本:第一次估计》和墨菲等(1991)完成的《人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暗示》是非常难得的两篇实证论文。本研究的第六章第一节“企业家才能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有望弥补这方面实证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