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生的失败人生,失败学生的成功人生

弟弟十八岁了,我问他暑假去哪儿工作。

他说,我才十八啊。

我说,你都十八了。

替他着急。

 

又是一年夏天,华盛顿大学招了六百名中国学生,在北京和上海开新生会,叫我做演讲嘉宾,分享本科生活经验。

我本着为弟弟考虑的心,写下这一篇本科经验经,讲三件事。

无奈想说的太多,只好写成三部曲,一篇文章说一件事。

这是第一件事,优秀的人是怎么规划大学生活的。

1

手机里有一些微信群,不聊天,只寻资源问合作,硅谷校友群是个典型。

有人丢进一份简历,说是朋友的儿子,今年加州欧文大学经济系毕业,在找工作,谁有需求。

我正巧在和冰清学姐吃饭,她在硅谷的创业公司刚刚融资,正到处托人发布招聘启事。

我提醒她:“你不是正着急招人吗?”

她说:“简历我已经看了。”

没有第二句话,也没在群里吱声。

 

我好奇地点开那份简历。

两张纸,大三暑假在北京某银行实习两个月,其余是修过的课,课堂project,以及大一校际业余篮球赛名次。

放眼望去,大面积留白,字体过大,内容毫无重点。

即使学校背景和成绩都不差,我也只有两个感想。

①这真的是一个毕业生的简历吗?

②我也上过大学,知道大学四年能做多少事,此人四年都干吗去了?

 

松桐是我的高中学弟,聪明伶俐,老中青女班主任杀手,高考更是超常发挥,湖北省八十多名进复旦,名噪街坊邻居。

他大四那年,突然找我,说他在麦肯锡的卞学长,好像和我有交集,求介绍求内推。

我说:“你简历发我一份,我拿去问问他。”

两个小时后我催松桐。

松桐说:“稍等下,我刚填完资料,简历还在生成中。”

我有点震惊。

 

简历发过来,居然是个word文档。

一张表格,三页纸,放眼望去,大二暑假做过经济学教授的助理研究员,帮忙发调查问卷和跑数据。剩下的经历,是成绩全班Top 60%,合唱比赛,校园十大歌手,以及模范寝室……

智联招聘的水印清晰可见。

我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我不知怎么告诉他,临到毕业简历还几乎是一张白纸,别说麦肯锡了,我自己开个小工作室,都不会为这样的简历心动。

一个大学生,只要他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就应该在入校的那一刻明白,大学四年是他从学生到社会人最后的过渡。

他应该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历我有了,还有什么其他的准备,能让我在找工作时脱颖而出呢?

——工作经验,沟通能力,领导力,人脉,着装,成绩单。

 

他们说:“这不是废话吗,常识谁不知道?说得容易,学生上哪儿找工作经验?”

你去你们学校的论坛看看,是不是有个板块,叫“工作实习”?

你去百度、微博、微信公众号里搜搜,是不是很多叫“××市大学生实习”的账号,在二十四小时滚动发送各种招聘信息?

 

你只要稍微动动手,网上都有。

你知道自己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料,毕业要工作,就应该趁大学四年,在学习之余,有意识地积累职场看重的能力,为自己攒一份有竞争力的简历。

你打游戏的时候,不是深谙同样的道理吗?

光打怪走不远,要想未来的路宽,剧情任务、学习技能和组队交友拜师入帮会,缺一不可。

 

像松桐这样的简历,大一的时候找暑期实习,作为起点,可以接受。

但是四年过去了,过渡期结束了,你的简历拿出来,还像个小孩一样。

用人单位怎么相信你是开门能解决客户问题,关门能提升公司价值的专业人士?

2

我说:“如果你的目标是知名外企,首先,简历最好只有一张纸。HR的目光停留在你简历上的时间,最多六十秒,你要为她节省翻页的精力。

“其次,去掉跟工作无关的私人信息。

“最后,学历是基础参考,放在最上面,占1/5到1/7,绝大多数空间要留给相关工作经验。

“其他特长和爱好,最后提一下就好。中英文各一份。永远不要用word格式,要用PDF。”

 

小松桐说:“知道得这么清楚,你们大学开这种课啊?果然还是美本含金量高些……”

我们大学不开这种课。

大一时,我想去做食堂小工,包三明治,校内打工申请需要简历,我匆忙百度了个模板,写好上交。

面试官毫不留情,当面指着我的简历说:“你简历里还有拼错的单词,排版也不清晰,去Career center看看吧。”

 

Career center是职业规划中心。

辅导员说:“另维,你的相关经历描述不清晰。

“描述经历的时候,雇主最看重的是你具体做了什么。

“每一行要点描述,用动词开头,每句话说清楚一项你在工作中学会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领导力、数据分析能力。用数据支撑。”

我一脸蒙。

我在心里委屈:我才十八岁,刚刚高中毕业,还是个宝宝啊!

辅导员说:“你十八岁了,一个成年人,大学生。”

 

我后来渐渐知道,十八岁的美国人,许多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工作经验。

他们从小学开始,做报童、球童、除草员,再大一点,变成服装店店员、咖啡店店员……这是他们的文化。

也因为如此,绝大多数生活在这里的十八岁成年人,早就是写简历的老手了。

是我见识太少,还理直气壮。

 

我意识到我的落后,很想追赶,于是变成职业规划中心的常客,每一段工作结束,都把简历更新一遍,拿去找辅导员修改。

如此一来,随时随地都有了能立即拿出手的简历。

 

我对松桐学弟说:“每个大学都有职业规划中心的,去看看吧。”

他去了一趟,简历焕然一新。

他欢天喜地,只是有些后悔:大一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来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了,在职业规划中心门前来来去去,从来不觉得跟自己有关。

学校里上好的免费资源,浪费了四年。

3

简历交给了卞学长,松桐很兴奋。

“有内部人员推荐,应该能拿到面试吧!我和学长有相同经历,而且他学电子工程的,专业不对口不说,在我们学校,工科录取线比文理科低,我应该更有优势。”

我不可置信地确认了一下,他居然在说高考。

 

一个大学快毕业的人,居然还在拿高考说事。

高考带来的一切,荣誉也好,耻辱也罢,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应该已经烟消云散了。

剩下的人生路会是怎样,全看接下来的每一天在做什么。

 

我把卞学长的领英发给松桐。

那里面写着学长这一路上的每一步。

我说:“你们的确都在大二暑假给经济学教授做助理研究员,区别是,你整个暑假只做了这一件事,可对他而言,那是一份业余兼职。

“他的全职工作是英特尔的实习生,技术组,这是他的专业背景给他的机会。

“这两个经历帮他在大三暑假找到了一份投行实习工作,关注科技公司,显然,这时候他想放弃工程师的道路跨界到商科。你看,他大三去美国做交换生,也是在商学院中排名很好的伊利诺伊香槟大学,选修商科课程。

“到这个时候,不管高考把他送进了什么专业,他都是同时具有商科学术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了。

“大四他在麦肯锡做了九个月的PTA,兼职助理。

“纵观他的大学四年,毕业进麦肯锡,十分合理。

 

“因为这样一份简历,让人一眼看得出他大学四年的进步和规划。

“他大二的时候已经在为进入麦肯锡做规划了,稳扎稳打,一步一步。

“而你,助理研究员是你四年里唯一的相关经历,更不要提从简历看出兴趣趋势,和对自己职业的规划和准备了。

“两份简历,同样的学历,哪怕他成绩稍稍不如你,你是老板你选谁?”

松桐一脸蒙:“我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啊。”

 

可是,不管你想没想过,那些人人都想去的公司里,我见过的走到最后的应聘者,带去的都是写不下的简历。

这样的简历需要从大一攒起。

 

松桐很委屈。

“我从小到大,就没好好玩过,好不容易考上复旦,想好好补偿自己一回。

“我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一二·九合唱,吉他社,和室友一起打DOTA,追仙侠小说,追女生……

“对了,我水土不服啊,光上海人不午睡的习惯就适应了大半年。我还特别想家,暑假我妈也想让我回家陪她啊,陪了两回,眨眼就大三了。

“大三着急了啊,又想考GMAT留后路,又要实习换学分,只剩下一个暑假,还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吧。

“我就和我妈合作,她找老家熟人开实习证明,我留在上海考GMAT……

“我也没耽误啊,说起来,我每个暑假都很充实,比我无所事事的人多了去了!

“真的,大一暑假我支教,大二暑假我做助理研究员,大三暑假我考了GMAT,好多人不如我呢!

“只怪大学四年太快,眨眼就没了……”

4

一模一样的困惑,我也有过。

拼尽全力考进录取率22%的商学院,以为从此高枕无忧了,找工作时,还是没人理我。

 

借来offer拿到手软的同学的简历做对比。

顺利开启投行人生,进了华尔街的Bianca,虽然平时和我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会计,我以为她最多不过比我多了个金融专业,却原来,她大三暑假已经在纽约的高盛实习。

她从大二就开始辅修应用数学,暑假在香港皇家银行实习。大一暑假在西雅图的银行实习,我查那家银行暑期实习的申请截止日期,每年十一月。

如此推算,她大一开学的第二个月,就在琢磨实习了。

 

大概还没上大学,已经给自己做了完整的规划。

每学期学什么课,要在学习之余申请哪些暑期实习……全都一步一个脚印执行完了,才能在毕业时交出一份去哪儿都能脱颖而出的简历。

 

顺利开启咨询人生,进了硅谷埃森哲的Yuhao,大一的时候明明和我水平差不多。

我记得他暑假时的朋友圈,又是回唐山老家,又是陪妈妈旅行。

平时一起上课,也没觉得成绩有天壤之别,找工作的时候,他一投一个准,我两手空空坐在旁边看着。

我们研究原因,他比我多两份全职实习,都是暑假做的。

简历拿出来,比我的丰富,面试时聊天,比我有话聊。

大概还有举手投足,都比我更像一个职场人士吧,毕竟真的经历过。

 

都是暑假拉开的差距。

刚满二十岁的我,发出了和松桐一样的不服气。

 

我说:“暑假我没耽误过啊,大一暑假在上海作协参加《萌芽》笔会,和赵长天老师交流文学,大二在武汉搞封闭式创作培训。”

Yuhao问:“笔会多久?培训多久?”

我说:“笔会一周,培训半个月。”

“然而暑假有将近三个月。”

他继续说:“我也会回老家,会旅行,但这些事一两周足够了,完全可以在两个月的全职实习结束后或者开始前做。”

他说:“头两年我没找到美国的实习,去了北京一家小型私募,也学到挺多的。”

 

我终于意识到,四年说起来漫长,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消两个暑假,就能彻底拉开。

 

每年都有人说,我们毕业即失业。

每年有百万应届生毕业失业,每年也都有人一堆offer拿到手软,大四最大的痛苦,是“这几家公司都挺好的,不知该选哪个”。

早早脱颖而出的人,都是早早规划好大学四年,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张漂亮简历的人。

 

他们用大一和大二的暑假初尝职场。

——这个行业我仿佛喜欢,那就去试试吧,反正年轻,它工资低,我成本也低,攒点经验对以后好。

他们试错,拓视野,在经验中更加了解自己。开学之后,调整选课,调整人生方向。

大三,他们对毕业之后的落脚点,已经有了基础的概念。看准一家想作为职场起点的公司,把最后一个暑期实习给它。好好表现。

表现好的实习生,大都有return offer。

大四,他们举手投足,已经是有经验的职场人,被各种邀请来邀请去,给刚开始着急的同龄人开讲座——我是怎么早早被××公司录取的。

因为他准备得更早啊。

5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大神。

 

二十岁,找工作这场仗,我上来就打了个全盘皆输,后知后觉地发现,我以为学校里的努力学习很管用了,其实远远不够。

我不甘心。

我休了间隔年,离开美国,去广州和上海做了两份全职实习。

我返校后,变成了一个大龄姐姐,我以为年龄的劣势会让一个女孩子万劫不复。但其实,我再找起工作,顺利了许多。

 

是我变了。

我的工作经验,磨去了我身上学生味道的毛躁和扭捏。

6

对一个十八岁的人而言,大学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平台。

低廉的食宿,超值的教育,全社会的包容与忍耐……如此一块宝地,如果运用得好,就是在用最低的成本走最远的路。

 

不好好运用大学平台的人,被奖学金请进名校,四年后也只能泯然众人。

同样地,无论在什么大学,早做准备,一定能获得提升。

 

四年复旦,松桐手忙脚乱地为未来担忧的时候,我的高中同学说起了胖子郭。

“还记得文科平行班那个上课看《盗墓笔记》吓得跳起来,被年级主任逮个正着的郭胖子吗?他现在在上海月薪过万,还当领导,人不可貌相啊,他好像是个大专生吧!”

胖子郭毕业一年,已经在康师傅带销售团队了。

他从大一开始,每个周末都在路边遮阳伞下叫卖冰红茶。

暑假全职,坐进办公室,勤劳又机灵。

同学们到处找工作的时候,他已经被团队主动要求毕业就过去,第二年就升了职。

我算了算,不奇怪。

按学历,他是刚刚毕业一年的菜鸟,但是按简历,他是从基层稳扎稳打好几年的老职员。

 

胖子郭说:“我大一那会儿,只是想赚点上网钱,一开始发传单,他们老克扣我工钱;换了个保安工作,我这个人你知道,没法儿熬夜;后来去卖冰红茶,又有人带,又能交朋友,觉得挺充实开心的,就做下来了。这一晃好多年了,我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学历不够用,正在打算去哪儿深造一下,你给我建议建议?”

你看,奋斗的人,不论起点,殊途同归。

7

总有人怪罪:公司开口就要工作经验,学生刚毕业,哪儿来工作经验?

可是,每个大学生,在真正找工作之前,都有整整四年的时间做准备,如果花了四年,就准备出一张白卷简历,能怪谁?

上学,别人在学习,你在打游戏。

放假,别人在朝九晚五,你在老家吹空调。

四年,别人在抓紧历练,你在抓紧享受最后的学生时光。

那么毕业的时候,这个世界不淘汰你,淘汰谁呢?

 

所以,不管高考超常发挥还是失常发挥。

重要的不是你上哪所大学,而是你每天在学校里做什么。

因为过去再好也好,再糟也罢,只要人活着,境遇就不会一成不变。

未来的路,全靠此刻的双脚,一步一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