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遇到贵人了

“哈哈哈哈,好,好,小赵,有志气,有志气,你还真别说,小伙子眼光真不错,农村大规模养鸡,大有前途,大有前途啊!”

“哥!我是让你帮我劝着我学生回学校,你怎么……”

亓敏骑着摩托车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到了县畜牧局,找到了自己的大舅哥,没想到自己学生赵青山跟自己大舅哥王华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老师你别打岔,我和王局长商量正事呢。”

赵青山匆匆得应付了亓敏一句,忙又看向畜牧局的王局长,笑着问道:“王局,下一步畜牧养殖产业,那肯定小不了,在这上面做文章,将来一定是大文章。”

“对对对,小赵你说得对,畜牧养殖的文章,大着呢。”

一旁的亓敏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啥?哦,你们这养鸡是正事?我劝着你赵青山去上学就不是正事?那行,你和你的王局长谈,我走了!”

看得出来,亓敏是真生气了,不光生自己学生的气,也生自己大舅哥的气。

刚才半个来小时,他完全被漠视了,王华没有劝自己的学生回学校的意思,他反倒是跟自己的学生大谈山村养鸡的美好未来,这让他很受伤。

是可忍,孰不可忍,跟两个没把学习当回事的人还有什么好谈的,亓敏站起身来就要走。

“哎老师,您走啊?路上慢点。”

“小亓,晚上和王华一块到我家吃饭,我家里攒了五十多个知了猴了。”

听到这句话,走出门口的亓敏转了下头,尴尬得笑了笑说道:“去,不去白不去。”

“真走?”

“学校安排今天下午到黄庄乡招生去,哦对了,我要是回来晚了啊,你那知了猴可得给我留几个。”

“你呀你,行!路上慢着点。”

知了猴是这个时节才有的美味,亓敏和王华都好这一口,实际上赵青山对于知了猴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天气一热,在地下潜伏了数年的蝉的幼虫,就会在某一个炎热的傍晚十分小心得在树旁的地面戳个小口子,紧张得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然后天气一黑,一般从七点半开始一直到九点半左右,大量的知了猴会戳开小口子,大胆得爬出地面,然后循着找到最近一棵树,尽量得往上爬。

在树上爬的这段时间,对于知了猴来说,是最危险的,每个晚上,树林里晃来晃去的手电筒光,那可全都是冲着它们来的啊。

亓敏走了,赵青山跟王华谈得可就更加无所忌讳了。

为什么王华如此支持赵青山搞养鸡场呢?其实并不是说他多么看好这个事业,而是因为上面有政策,要求一个县内扶持起来多少平米养殖规模的养鸡场来,那不管哪个人说是要搞什么养鸡场了,他能说不好?他要是敢说半个不好,让别人知道了,以后推广养鸡场的工作,还怎么开展呢?

王华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要是说能把这个高中刚毕业的半大孩子都给扶持起来,那么下一步工作开展不就太容易了。再说了,跟这个小伙子一谈,发现他对于养鸡懂得还真多,有些东西自己都不明白的,人家这个小伙子也知道,也就说这是个可造之材啊。

赵青山是打摩的回的凤凰岭村,车费是王华给的。

回到家里,赵青山信心备足。

不过现在呢,对于赵青山来说,还得做通自己父母的工作。

赵青山手里有什么呢?其实现在他手里除了三十亩地的苹果园以外,最能指望得上的,肯定就是自己的父母的免费劳动力了。至于说自己父母手里的几千块钱的存款,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想法。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天气仍然炎热,家里只有母亲一人,不用猜,他的父亲现在已经去放羊去了。

山村里各家各户都有放羊的传统,不过规模都不大,多的家里有十几头羊,少的呢只有三两头而已。山上多得是青草,养羊也不用什么粮食,年底一卖,贴补家用。

而且,山村里的男子,过了六十年龄一大,干不了体力活之后呢,拿着扬鞭,赶着十几头羊,到年底也能过了这个年关,这也是个老传统。

看到自己儿子回家来了,正在纳鞋底的张慧芬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身来。

“你老师呢?”

“回去了。”

“谈得咋样啊?山子,你分数恁高,我和你爹商量商量,要不咱们拿一千块钱给你班主任送送礼,咱们名牌的大学不去上了,咱们就上个农大也行啊,跟你表姑家的你表姐那样的,毕业了在畜牧局里上班,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多享福啊。”

赵青山的母亲愚昧的以为,自己儿子上不了大学,只要自己儿子的班主任肯出手帮忙的话,肯定还有回转的余地。

赵青山无奈地叹了口气,向自己母亲解释道:“娘,我上不了学跟我班主任没有任何关系,他也帮不上任何忙。主要,哎,主要是我运气太不好了,我填报的所有高考志愿,竟然没有一个录取我,而且还都只差了几分而已。也就是说,老天爷根本就不想让我去上什么大学。”

想要说服自己的母亲其实不难,搬出老天爷来就行了。

像张慧芬这样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对于神佛的信仰是很虔诚的,信奉宿命论。赵青山的高考成绩大家都知道很好,可是谁又能想到,考了这么高的分数,竟然连一个大学都没有录取,这不是老天爷安排的,还能是怎么回事?

能考上大学,那是祖坟上冒烟的大事,要是祖坟没有埋在风水地里,怎么可能冒烟呢?

赵家祖上是逃荒要饭来到凤凰岭村落户的,风水陵地肯定轮不到他们赵家占。凤凰岭村的赵家家族陵地,就位于东岭山脚下的一块山坡梯田上,也是赵家的承包地。

赵家是从赵志江爷爷的爷爷从西边逃荒过来的,到赵青山也才是第六代而已,再加上一直单传,陵地里只立着四个坟头。

看着自己母亲若有所思得皱着眉头思考什么,赵青山心里清楚,下一步母亲的工作好做,关键是父亲的工作怎么做了。

总不能,一万多鸡苗来了,每天都得自己填料吧,那把自己累死,也干不了这么多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