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 美国“胖子”原子弹
影响力指数
作战性能
技术创新
生产总量
服役时长
“胖子”是二战时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的名称。
■“胖子”原子弹头部特写
研发历史
“胖子”是至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二次亦是最后一次实战使用的核武器。1945年8月9日,即广岛首枚原子弹爆炸后3天,由查尔斯·斯威尼驾驶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伯克之车”在长崎上空9000米投下。在日本标准时间早上11时2分,在550米高空爆炸。“胖子”本来的首要攻击目标为日本另一城市小仓。当天早上负责投弹的B-29战机飞到小仓上空时,发现当地被云层覆盖,于是斯文尼决定改为攻击后备目标长崎。
■“胖子”原子弹的模型
弹体结构
“胖子”是内爆式钚弹。空心的球状炸药内放置了处于低临界的球形钚,周围接上了32枚同时起爆的雷管。雷管接通起爆后,产生强大的内推压力以挤压球形钚。当钚的密度增加至超临界状况,便能引发核子连锁反应,造成核爆。
■“胖子”原子弹在长崎引爆产生的巨大蕈状云
作战性能
“胖子”原子弹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2.1万吨的TNT烈性炸药,即大概为8.4×1013焦耳,比投掷在广岛的首枚原子弹稍多。由于长崎地势多山,造成的损害比平坦的广岛低。约4万人直接死于“胖子”的核爆,约2.5万人受伤,约7000平方米的建筑物被夷平。之后数万人死于核辐射引起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