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婴幼儿用药规定与用药方法

第一节 婴幼儿用药常识

一、婴幼儿用药特点与用药途径

(一)用药特点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特殊阶段,此时用药也有一定的要求。小儿用药的比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根据公式换算出用药的适当剂量。此外,处于婴幼儿时期的小儿身体发育迅速,科学用药才能够避免影响小儿身体生长,所以新手爸妈不可忽视。

1. 新生儿用药应遵医嘱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尤其是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功能很弱,用药时应当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以增加用量,否则可能对新生儿身体造成永久的、不可复原的伤害。

2. 婴幼儿用药应谨慎

婴幼时期的小儿生长发育迅速,身体的各个器官处于不断完善、成熟的阶段,用药时应当注意避免有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小儿的发育。不要让小儿服用四环素、类固醇等药物,此外还应当警惕某些中枢抑制药物对小儿智力的损害。小儿对服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表达不明确,不能准确、及时地将自己的不适说给父母听,父母有时也无法通过小儿的外在表现看到隐患。所以,给婴幼儿时期的小儿用药应当谨慎。

3. 应按时服药

婴幼儿时期的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很快,药物的排泄也较快,因此应当按医生的叮嘱按时给小儿喂药,两次用药时间不能间隔太长,以确保药物在小儿体内的有效浓度,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4. 用药应及时、准确

小儿患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会迅速加重,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及时、准确的用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5. 应对症下药

小儿抵抗力弱,其患病的概率比成人要高,因此服药的概率也较高。经常服药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例如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体内滋生某些敏感细菌进而引发抗药性细菌大量繁殖等。所以,一旦小儿生病,不能乱用药,应当对症下药,使小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用药途径

适用于小儿的药物多种多样,用药途径也各有不同。把握好用药时间,采用正确的用药途径,有利于病情的控制,所以父母应当谨记这些用药常识。小儿常用的用药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1. 口服用药

口服用药简便易行、安全可靠,通常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药物经口腔进入人体后,少数在胃部吸收,大部分在小肠吸收,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口服用药的不足之处是药物作用缓慢,吸收量不规则,急救时不宜采用。

2. 舌下含服

过敏性哮喘类药物通常采用舌下含服的方式。舌下含服作用快,对胃黏膜的刺激小。

3. 直肠给药

如肛门栓剂、保留灌肠等,对胃肠道无刺激,比口服用药作用快。

4. 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包括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及静脉输液等。注射给药的特点是药物吸收快、见效快,尤其静脉注射是急重症小儿的最佳选择。

5. 局部给药

局部给药的方法是将药物直接用于患处,使局部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产生对局部的治疗作用,包括喷雾、湿敷、涂擦、滴入、吸入等方法。

在给小儿用药的过程中,有的家长认为打针比吃药效果好,输液比打针效果好,因此不管得了什么病,都要求医生采用注射给药的方式。其实有一些疾病,如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口服给药效果会更好。药物通过口服进入胃肠道,并保持有效的浓度,能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小儿肌肉不发达,血管细小,注射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风险较大。

由此可见,小儿生病时,应当根据病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给药途径。

二、婴幼儿用药剂量与用药时间

(一)用药剂量

临床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四种,即按体重、体表面积、成人剂量折算和年龄计算,目前多采用前两种。

1. 按体重

按体重的方法最常用。药物剂量(每天或每次)=药量/kg×体重(kg),如果不知实际体重,可以按下列公式估算。

1~6个月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婴儿体重(kg):6kg+月龄×0.25

1岁以上体重(kg):年龄×2+8

例如,多潘立酮混悬液(吗丁啉口服液),其剂量及服法是0.3ml/(kg·次),每天3次。一个6岁体重20kg的儿童,应当按照每次6ml,每天3次服用。

2. 按体表面积

按照体表面积方法相对复杂,但科学性强,适用于成人和儿童。

药物剂量=药量/m2×体表面积(m2

30kg以下者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体表面积(m2)=0.035(m2/kg)×体重(1kg)+0.1(m2)。

30~50kg者,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

例如,地高辛的饱和剂量为1.5mg/m2,根据月龄计算出实际的体表面积,再乘以1.5mg/m2,即为饱和量。一个1岁10kg的婴儿,其体表面积是0.45m2,地高辛的饱和剂量为0.675mg。

3. 成人剂量折算

根据成人剂量折算(见表2-1),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2-1 小儿药量与成人药量比例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

按此法计算出的药量偏差在各年龄期较其他方法为小。

4. 按年龄

按照年龄给药的方法。因患儿个体差异较大,因此给药剂量不一定准确。

(二)用药时间

药物通常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如果一天只服用两次,则早晚各一次;每天服用一次的药物,在早晨服用。

一些特殊用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药物及血液浓度来决定服药时间:健胃药,如胃蛋白酶合剂等,可刺激胃液分泌,使人食欲增加,应当在用餐之前服用;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酵母、阿司匹林等,应当在饭后服用;导泻药、驱虫药、安眠药等,宜睡前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APC)等,于发热时服用;平喘药应当在喘息发作时服用。特殊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婴幼儿药品剂型分类

(一)糖浆剂

糖浆剂中的糖和芳香剂能掩盖某些药物的苦、咸等不适味道,从口味上让小儿更易接受,如小儿止咳糖浆、小儿健胃糖浆、小儿喜食糖浆等。服药后应当过一段时间再喝水,以利药物的吸收。

(二)干糖浆剂

干糖浆剂又称颗粒剂,是经干燥后的颗粒剂型,味甜、粒小、易溶化,而且方便保存,不容易变质,如阿苯达唑干糖浆(小儿驱虫干糖浆)、小儿氨酚黄那米颗粒(小儿速效伤风干糖浆)等。

(三)咀嚼片剂

因为加入了糖和果味香料而香甜可口,便于嚼服,适用于周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如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小施尔康片)等,家长要注意妥善保管这类药物,以免小儿当成“糖豆”大量食用,引起药物中毒症状。

(四)冲剂

冲剂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一般不含糖,常加入调味剂,且独立包装,便于掌握用药剂量,如蒙脱石散(思密达)、小儿咳喘灵冲剂、板蓝根冲剂、小儿退热颗粒等。

(五)滴剂

滴剂通常用量较小,适合于周岁以内的婴儿,须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滴剂通常不混合于食物或饮料中服用,如鱼肝油滴剂等。

(六)口服液

口服液是由药物、糖浆或蜂蜜和适量防腐剂配成的水溶液,是临床最常用的小儿制剂之一,特点是分装单位较小,稳定性较好,易于贮存及使用,如抗病毒口服液、茵栀黄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感冒口服液等。

(七)混悬液

混悬液是由不溶性药物加适当的赋形剂制成的,服用前一定要摇匀,如多潘立酮混悬液(吗丁啉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美林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泰诺啉混悬液)等。

四、药品保存方法与变质识别

(一)家庭药品保存方法

(1)放于清洁干燥、避光的地方。

(2)标签清楚,标签不清时要及时更换或不用;内服、外用药应分开放置。

(3)定期检查药品日期,浑浊、变色、沉淀、发霉者弃掉不用,要注意药品的有效期。

(4)将药品放于小儿拿不到的地方,防止小儿误服药物引起中毒。

(5)中药丸、散类药要防潮、防鼠、防虫蛀。

(6)芳香类药要瓶装,防挥发。

(7)易霉变药物要放于阴凉通风处。

(8)成人用药最好与小儿用药分别放置,以免错服。

(二)识别药物是否变质

药物外观出现如下变化的,应当视为变质。

1. 针剂

颜色改变,有沉淀分层,出现混浊、絮状物或是黑霉点,以及其他固体结晶等。

2. 药片

白色药片颜色变黄、变深,出现花斑、霉点、潮解等。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裂开、发霉等。

3. 糖浆

出现较多沉淀、发霉。

4. 冲剂

发黏、结块、溶化。

5. 眼药水

有结晶、絮状物。

6. 眼药膏及其他药膏

失水、干涸、水油分离、有油败气味。

五、婴幼儿家庭常备的非处方药

小儿难免会发生咳嗽、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外伤出血等不适,如果家中备有止咳、消炎、退热等内服药以及酒精、创可贴、纱布等外用药品,就可以先在家中做一些应急处理,然后再带小儿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随着医疗保健意识深入人心,家中储备一些常用的非处方药已经成为居家需求。为小儿常备的非处方药见表2-2。

表2-2 为小儿常备的非处方药

六、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一)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相反的作用,可对机体产生各种伤害,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与药物有效成分、剂量剂型、用药途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也与服用者种族、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甚至血型、遗传有关。

(二)药物的不良反应事项

1. 药物副作用

药物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作用,是药物在正常服用的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或是痛苦。药物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通常反应较轻,个体可耐受。如服用红霉素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服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可引起头晕、嗜睡等。

2. 药物毒性反应

药物毒性反应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较严重的危害性反应。它可以使组织器官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造成功能性损害,严重时,可以引起不可逆的功能损害。例如,哺乳期女性滥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可致小儿耳聋,由于氨基糖苷类药品对肾脏和听神经均有严重损害,小儿的肾功能发育不健全,对这些药物的排泄较为缓慢。因此,哺乳期女性盲目使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易造成小儿药物性肾炎及听神经功能障碍而致耳聋,还可能造成小儿永久性听力下降和听力丧失,给小儿和家庭带来极大不幸。

3. 药物继发反应

药物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反应。如大量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虽然抑制或杀灭了致病菌,但同时也误伤了体内正常寄生菌,致使那些耐药的病菌或是霉菌失去了正常寄生菌的制约而大量繁殖,造成难治性的新感染,称为二重感染,也叫菌群失调症。

4. 药物依赖性

若反复使用某些药物会产生依赖性,常见的包括安眠药、吗啡、苯丙胺、哌替啶等。依赖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依赖,如停药后,出现肌肉酸痛、打哈欠、流涕、腹泻等;另一种是精神依赖。

(三)减少或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1)针对不同疾病,要正确选择药物。做到尽量不用或少用药物,或使用一种药物便可以治好的疾病一定不用第二种。因为尽管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可以使疾病尽快痊愈,但不良反应也会增加。

(2)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不可以滥用非处方药,不可以随意增加或是减少药量。

(3)在用药时除了要考虑到药物的功效和安全外,还必须考虑小儿的一些具体情况,例如年龄、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等。

(4)如果小儿有药物过敏史,就医时应当向医生说明,避免医生开药时再次开出致敏药物。

(5)患慢性病的小儿,父母要知道哪些药不宜服用,如溃疡病小儿不应服用阿司匹林,否则会诱发溃疡出血。

(6)对患有肝肾疾病的小儿,在用药时要格外小心,尽可能避开会加重肝肾功能损害的药物。

(7)如果使用药物后,出现了与本病无关的症状,如皮疹、发热、哮喘等,应当及时停药并将小儿送往医院诊治。

(8)体弱、脱水、虚脱的患儿不宜服用解热发汗药,应鼓励多饮水,避免加重病情;解热药应当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是缩短给药时间,不要联合使用。

七、婴幼儿用药误区

(一)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于多种细菌有着强大的杀灭及抑制作用,但使用不当,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抗生素剂量不足或是反复换药等可产生细菌耐药性;部分抗生素可损伤肝肾、神经、血液等系统器官功能;长期应用抗生素还可能引起二重感染;大量浪费医药资源。

(二)滥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范围很广,具有抗感染、抗过敏、抗毒、抗免疫和抗肿瘤等作用,但也有很多不良反应,比如抑制免疫功能、抑制生长发育等,长期应用会导致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股骨头坏死和肾上腺皮质萎缩等。

(三)滥用营养药

维生素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婴儿每天需要维生素A 1500~2000IU,维生素D 400~800IU,过量服用会造成不良后果。长期服用维生素A(50000IU/d),可出现中毒症状,如烦躁、食欲减退、口唇皲裂、四肢疼痛、肝脾肿大、前囟饱满等。如果每日服用维生素D 2万~5万IU,连续数周或数月即可发生中毒,其中毒症状为哭闹、烦躁、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尿频、夜尿增多、肌张力下降、蛋白尿等。有些营养品还含有激素等禁用成分,小儿长期服用可出现性早熟。

(四)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治疗疾病应当针对病因合理用药。对新药的疗效评价需要长期观察,如青霉素的过敏性休克是在它诞生10年后才被发现,沙立度胺(反应停)的致畸作用是在用药1年后出现的。贵药和进口药在原料、生产工艺等方面要求较高,不良反应可能较少,疗效有的确实很好,但有的疗效尚难评价,在使用时一定要从医疗价值出发,切忌迷信新药、贵药和进口药。

爱心提示

如何鉴别真假药品?

鉴别真假药品的6个要点。

1. 看防伪标志

有些药品生产厂家为了方便消费者辨别自己生产药物的真假,会在药品包装上设置一个特殊的防伪标志,只要消费者稍加留心就能辨别出来。虽然现在制假药者也会在假药包装上做一个类似的防伪标志,不过只是粗制滥造,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来。

2. 看包装及外观

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药品,包装精细,不管是包装、标签还是字迹、套色都整齐清晰、颜色鲜艳;而假药包装粗糙,字迹浅淡,颜色不正,过渡生硬,色块错位,购买者仔细观察就可辨别。

3. 看生产厂家

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规范药品说明书必须注明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邮政编码、网址等,便于消费者有问题联系厂家。假药对这些信息往往描述不全。

4. 看药品质量

如果是假药,就算外包装仿造的再逼真,药品的质量一定会有问题。父母可以拿出药品,仔细观察外观,如果是假药,就会出现不同形状。如果小儿需服用中药的浸膏片,父母可以取其断面,在上面哈气,出现水珠亮点就是真药,反之就是假药。

5. 看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需带有“药”字样,如“京卫药准字(1996)第105091号”。

6. 看品说明是否科学、详细

经批准合法生产的药品,其说明书内容准确,治疗范围限定严格,药品使用的方法、禁忌、不良反应等,均有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