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破解缺口与突破传统路径依赖的思路

破解缺口的关键是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破对传统路径的依赖。

一 破解结构缺口:大力发展轻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体系的构成完整;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适应各行业技术经济特点的产业组织结构及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协调;产业布局适合国内外市场、资源、区位指向等特点。

首先要以产业政策推进现代产业结构的建立。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投资需求,近几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和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单纯的规模扩张所带来的产能过剩,成为影响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瞄准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增加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增加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投资,增加技术研发和技改投资,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保持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应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激励政策,包括对特定产业、行业和产品采取扶持、鼓励、调整、保护或限制等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导向上,要向具备现代产业特征的产业倾斜,制定创新型主导产业选择政策和幼小产业扶持政策,在财税上优先支持。

其次要以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优化投资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应确立现代产业投资优先的导向,鼓励投资者优先投资新兴产业。

再次要打造产业集群,加大配套产业集群建设力度,促进产业集聚式发展。集群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复次要改善市场环境。打破国有企业对资源的垄断,让位于市场,让企业充分竞争,让经济回归市场,创造有活力的市场体制和机制。

最后要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多元的产业投资制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专线产业资金扶持制度,激励产业融资。

二 破解技术缺口:多层次创新化解产业发展矛盾

要以创新为驱动,用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等多层次的创新来化解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在要素投入上,应通过减少产业的物质资源消耗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云南的经济增长长期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世界品牌,产品低端,利润微薄,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极大。在科技竞争加剧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国际形势下,必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倚重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制定技术发展激励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一是促进技术的自主创新,从企业层面、高校层面和科研机构层面合理推进技术改革与创新。可以对企业的研发项目进行直接的政府补贴和实行税收优惠,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提供投融资担保,支持人力资源培训等。二是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三 破解清洁安全缺口:大力发展清洁型加工制造业

要破解云南省的清洁安全缺口,就要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安全型加工制造业和技术先进的装备制造业。

近年来,云南经济虽快速增长,但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其不清洁的生产和开采,是目前云南以资源型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使云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下降。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新型工业化的定义和学界的观点看,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以科技含量、经济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人力资源利用为评价标准,而不以轻重工业为依据,只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不断下降、环境污染不断减少,能充分吸纳就业,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应该加快发展。

四 破解附加值缺口:打造全产业链

应以打造全产业链为目标,补齐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高附加值发展(如生物医药产业),以及产业间的产业链整合和延伸(例如高原特色农业与食品加工制造业的产业链融合)。

针对云南产业结构非均衡和“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快”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应改变“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传统模式,主动适应现代人类对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和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定位、个性化设计的特点,依托云南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优势和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优势,高起点打造若干条生物产业全产业链。

应以高原特色农业的培育和发展为依托,重点结合烟、酒、糖、茶等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优势资源从种植加工向制造的转变,打造立足省内,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需求的轻工全产业链。

五 破解就业缺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由于工业发展结构的问题,以矿业采掘冶炼和电力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无法充分吸纳劳动力就业,导致大量劳动力直接转移到第三产业。目前,服务业成为云南吸纳新增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2010年年末,云南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为2765.9万人,服务业从业人数为74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27%,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十年间,新增从业人员470.5万人,仅服务业就新增了405万人,占新增就业人数的86%,服务业已成为云南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领域和主渠道。而工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劳动力严重短缺,对云南工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培育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技能型劳动力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高的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破解云南吸纳就业能力弱的关键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