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放发展理念与“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第一节 关于开放与开放发展理念

一 关于开放

(一)开放的含义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开放”以及与此有关的词成了我们接触频率最高的词。那么,应当如何理解“开放”这一词的含义呢?作为一个词目,开放有多种含义。我们这里所说的开放,是将其作为一个动词,指解除现存或已有的封锁、禁令、限制等,敞开大门,实现内外的合理交流。理解开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开放是相对于关闭、封闭、封锁的相对独立的系统而言的,如果原本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就无须再言开放。原有系统没有开放,或者开放程度不够,才谈得上开放。第二,开放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的相互一致的认知和行为。如果要求其他系统对自己开放,自己却对其他系统实施封闭、封锁,这种开放是无法实现的。时间一久,单独开放的一方很可能再封闭起来。第三,开放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当下我们所说的开放,包括解除人员交流的限制,实行人员的流动和开放,包括生产生活资料的流动和开放,各种信息的流动和开放,各类商业运作模式的流动和开放,各种服务方式的流动和开放等。第四,开放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内部各独立系统的相互开放,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开放,区域、领域间的开放,同一区域的不同行业之间的开放等。第五,开放是相对的,有限度的。任何开放都不是对相对方的无保留、无限制、无秘密、绝对的开放。这种保留,可能涉及法律的规定,可能涉及自身安全的需要,可能涉及重大经济、政治、军事利益的需要等。第六,开放具有历史决定性。纵观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放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开放的要求程度只能越来越高。例如,在现代的开放的世界,如果哪个国家将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就将毫无疑问被排除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之外,被发展着的历史所淘汰。

(二)目前开放的存在形态

开放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当下中国的具体环境下,我们经常讲到的开放,其存在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开放是一种理论、思想、观念

这里涉及对什么是开放、为什么要开放、怎样开放等问题的理论阐释和思想认识。开放是在某一历史时期提出的实际问题,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一般要上升到思想、理论的层面。理论认识到什么程度,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直接涉及能不能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纵观中国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开放的认识和态度,往往决定当政者是否开放的决策。例如,中国古代的唐朝就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封建王朝,在唐朝的初创至鼎盛时期,首都长安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开放都城,更是文化交流的中心。之所以如此,可能有很多因素,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统治者对开放有一个开明的、正确的思想认识。明清时期实施的是比较典型的闭关锁国政策,之所以如此,同样与统治者思想认识、理论的主张有关。例如,认为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不需要开放、外来文化的“蛮夷”之说会干扰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化的延续等。清政府延续200年闭关锁国政策,其结果是不仅没有锁住,反而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不开放的后果就是如此。

2.开放是一项国策

一个个体的人涉及对开放的态度,一个国家涉及对是否开放的态度。中国目前所说的开放,常常与国家的开放政策有关。中国目前对开放是一个什么态度呢?就是把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那就不是开放不开放的问题,而是必须开放,且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时的开放,一般被人们理解为对外开放:将国门打开,开始了引进与输出的内外交流。许多人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归结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这是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的。何为基本国策?它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和保障,对国家的现实和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中国的基本国策包括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等。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冲破敌对势力的封锁,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具有重大作用的政策。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证明,这一基本国策的确立是正确的,未来的发展将会继续证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将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但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成开放政策,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放,既有对外开放,也有对内开放,例如打破国内各领域、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各区域的闭锁状态,用一种开放的思想、理念,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以前特定地区的风味小吃、特色美食,如今在国内的各个地区几乎都可以品尝到,就与内部开放的政策有关。

3.开放是一种行动

开放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是指认知层面,开放作为一项国策,是指制度层面,而开放的真正价值,则表现为将开放落实于行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26页。通过具体的开放行动,让开放变为具体的实际成果,应成为追求的目标。应当怎样将开放变为行动?首先要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规范开放过程中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有所遵循,而不是杂乱无章,为所欲为。其次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江晓薇:《21世纪初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3期,第58~61页。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各类实体“走出去,引进来”, 王在全:《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不动摇》,《特区经济》2013年第1期,第11~12页。开展经济、文化等交流,发挥所长,各得其所。最后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开放过程中的问题,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理顺各种关系,确保开放顺畅进行。还要定期总结开放的成果,评估利害得失,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将开放停留于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层面,而是扎扎实实地将改革开放落实于实际行动,进而才取得了今天的丰硕成果。面向未来,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对外交流,才能巩固和扩大已有的成果,更上一层楼。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伴随着一些人的非议,甚至诋毁,但实践证明中国的开放是正确的选择,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内谋篇布局的必然选择。刘洁:《以开放发展新理念谱写“十三五”新篇章》,《理论学习》2015年第12期,第77~82页。当今的中国,人们对是否应当开放的认识已经不再有问题了,但面对如何进一步开放,仍然需要继续探索,仍然需要解决某些认识问题,只要能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能继续扩大开放的成果,各种非议就会不攻自破。

(三)与开放有关的认识问题及其解决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有关开放的认识问题已经解决,但仍有一些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1.开放就是对外开放

长期以来,人们经常讲改革开放、对外开放,似乎开放就是对外开放。开放就是对外开放吗?开放等同于对外开放吗?显然不是。开放与对外开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就两者的相同点而言,开放与对外开放是在同一环境下使用的有密切关联的两个词语,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相同的内外环境,探讨开放必然同时伴随着对外开放,某一阶级、某一当政者主张开放也必然包括对外开放。其次,两者又有明显区别。其内涵与外延有所不同,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开放的一部分却不能等同于开放,更不能涵盖开放。开放是宏观命题,对外开放是开放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就两者的相互关系而言,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开放的具体化,两者互相促进。有开放才有对外开放,没有开放就不会有对外开放。

2.开放就应全面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举世公认,例如中国经济的连续高速度增长,连那些西方的经济学家都无法理解,连连惊呼“中国之谜”。这时有人认为,既然对外开放使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历史成就,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政治、思想、价值观方面也对外开放,也来学习西方的经验和做法呢?既然西方国家能在经济、科技上领先于我们,就证明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也领先于我们,为什么不能开放、学习、引进?这样的认识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又非常片面,甚至完全错误。首先,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开放都是有限度的,开放不等于完全放开。任何开放都是有目的、适应自身需要的。无限制地完全地开放,不仅开放的目的不能达到,甚至会丧失自身。其次,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开放都是有选择的,开放和引进,是针对先进的东西,能为我所用,腐朽落后的东西不仅不能引进,而且要阻止、设防、斗争。例如,西方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不能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引进就会带来灾难,也不能引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必须坚持。最后,同样要坚持的,就是输出的东西也不能有损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输出也要有选择。例如,先进的发明创造一旦输出,就可能危害国家利益或国防建设,这样的发明创造就不能输出。事实上,不仅中国的开放如此,即使是西方最发达的国家的开放同样如此,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

3.开放就不要怕付出代价

就“开放就不要怕付出代价”的命题而言,前提是开放一定要付出代价,而且无论这种代价有多大,都不必惧怕,也就是说,开放一定会产生不良后果,而且无论后果有多严重,都要接受。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开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赶超他人,是为了完善自己,是为了加快发展,而不是毁掉自己,不是葬送自己。在开放过程中应当追求效益、利益的最大化,把不良后果和可能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开放过程中有没有付出代价的风险?完全可能有,世界上有些国家开放后引发社会动乱,导致经济危机,阻碍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文化的断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在开放过程中,应当汲取这些惨痛的教训,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应当说,尽管我们做了努力,但由于是前无古人的探索,在开放过程中仍然可能付出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代价,但我们又不能不顾及代价,而应当力求避免付出代价或者将代价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和程度,如果代价超出了预期,就必须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还要指出的是,提出“开放就不要怕付出代价”的人,往往是别有用心的人,是要把中国搞乱搞糟的人,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警觉和应对措施。

二 开放发展理念

(一)关于理念的含义

何为理念?有人认为,理念就是观念,两者的含义基本相同,可以互相通用;有人认为理念即观点、看法、主意、想法等;有人认为理念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有人认为理念与观念相连,观念上升到理性的程度即为理念等。综合这些认识,笔者认为,所谓理念,属于精神现象,是思想、观念的升华,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我思维的比较稳定的理解和认识。

理念是一种精神现象,属于精神范畴,源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理念因人而异,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理念会有所区别,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念。

理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一方面,社会实践、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对人们理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其思想、观念、理念的形成,其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可避免要受到现实世界的制约。另一方面,人们主观因素的不同也会导致形成不同的理念。如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对现实问题的理解程度、思想和价值观的取向等,也会影响到人们理念的形成。

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理念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既然如此,树立和形成正确的理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对于人们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国家和社会层面,既要倡导社会个体成员树立正确的理念,又要努力构建社会群体成员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理念。

(二)关于发展理念的含义

发展是指事物从开始出现的一个变化过程、进步过程,不断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新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运动、发展和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种变化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发展理念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思想、观念的总和,是对于有关发展的比较稳定的理解和认识,包括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的稳定的理解和认识。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韩振峰:《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第67~70页。

按照发展理念所涉及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发展理念分为个人发展理念和社会发展理念。

所谓个人发展理念,是指作为社会个体成员的个人,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比较稳定的理解和认识。一般来讲,每一个个体对自身的发展大都有一个规划和设计,有一个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包括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等。这种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发展理念就属于个人发展理念。显然,个人发展理念对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就的取得、价值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社会发展理念是指社会群体以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名义或形式所确立的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社会发展理念确立的主体是群体,实施的主体也是群体,能否实现也要看群体的努力程度。社会发展理念的内容由群体决定,与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往往是重大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的。

(三)关于开放发展理念的含义

开放发展理念是开放、发展、理念三个词的叠加,有关这三个词的含义在前面已经进行了简单的阐释。此外,还可以将这一词组划分为开放发展和发展理念两个部分。发展理念已经述及,开放发展主要讲发展问题,是对怎样发展的一种回应。与开放发展相对应的是封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封闭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唯有开放发展,才能融入人类社会的发展潮流,适应时代的要求。

开放发展理念是关于开放发展的思想、观念的总和,是对于有关开放发展的比较稳定的理解和认识。这里所说的开放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属于社会发展理念的范畴,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开放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现实针对性,是党对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反映了党对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张源:《走向世界历史:开放发展理念的渊源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第36~46页。

应当怎样理解开放发展理念与其他发展理念的关系?如何理解开放发展理念在社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历史价值?这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