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农村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其著作《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第1页。在当今社会,人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元,流动人口的角色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从边缘人逐渐成为主流群体之一,从问题和麻烦的制造者变为城市发展的合作伙伴,从外来人变为城市发展和多样化的必需,从文化上的单向改变、融入者变为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流动群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术研究上,社会结构的调整、城市和社区的治理体系与能力、基于服务的城市社会管理能力、制度与政策改革、人的城市化与适应性、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等成为学术研究关注的重点。从刚开始的经济学到社会学、法学、人类学等的研究,不仅是学术研究理论、方式、范围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和良心。

关于流动人口(农民工)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卷帙浩繁,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12个方面。一是关于农民工概况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研究;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拓展研究,开始涉及流动原因、对流入地的影响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涉及农民工权利、意识、市民化、公共服务、社会融合等。二是关于社会结构的研究,包括社会的二元、三元甚至是四元结构的形成及其影响,农民工群体在社会结构的生态地位,乡城与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及其结果,基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制度安排等。三是农民工公共服务研究,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研究,基本公共服务与城乡一体化研究,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模式研究,公共财政体制与有效转移支持制度研究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居留与住房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三个部分。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主要涉及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市农民工与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衔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社区支持、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社会救助、公共卫生、生殖健康等方面。关于居留与住房的研究包括农民工住房现状的研究、农民工住房政策、作为社会保障的农民工住房、户籍与农民工住房保障等方面。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特定区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流动人口子女融入与认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等方面。四是农民工聚集形态研究,包括整体分布、聚落形态、结构与功能研究,作为非正规部门的城中村研究,作为半独立状态的农村社区的聚集,作为都市村社共同体的研究,作为公共空间的研究等。五是关于农民工就业的研究,包括农民工就业基本概况、农民工教育与培训需求、农民工非正式就业、农民工就业能力与就业资本、农民工劳动合同与工资保障、聚集状态下的农民工二次分化等方面。六是关于农民工流动与户籍的研究,包括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障、居住证改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服务等方面。七是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身份认同研究,包括代际身份认同的区别、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身份认同的制度及其带来的农民工群体的内卷化等方面。八是农民工公民权利研究,包括迁徙自由权、结社权、政治参与权、劳动权、表达权与组织表达权、平等权、社会权等。九是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会和自组织研究,包括工会系统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农民工自组织现状与制度制约、维权NGO、区域农民工自组织的发展、农民工与工会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农民工自组织的历史演进、农民工工会与结社自由、农民工自组织功能研究等方面。十是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社会融合的研究,包括农民工与城市化、社会融合、户籍制度与社会融合、流动机制与社会融合、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社会认同与社会融合、农民工永久迁徙意愿的研究、代际比较与社会融合等方面。十一是关于基于社区的流动治理研究,包括社会管理视角下的流动治理、农民工聚集社区的治理、农民工公共空间的形成及其治理、二元社区多中心复合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等方面。十二是农民工政策的相关研究。随着政策的密集出台,学术界积极开展关于农民工相关政策的效果、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从阶段上来讲,关于农民工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关注农民工流动的动机、条件、方式、途径,主要强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并初步探讨离土不离乡作为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模式。二是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开始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意义、规模、结构、特点、地理分布、社会经济影响及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包括对就地转移劳动力的局限性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以农村劳动力跨区域研究为主探讨与反思农村剩余劳动力应不应该大规模流动,基本上是从中国的城市化角度进行,比较侧重宏观分析与一般描述,研究方法开始采用社会调查方法。第三个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至今,从199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组织较大规模的调查开始到1994年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研究,汇集多学科、多地域、多角度进行研究,跨越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法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在中观与微观层面上开展日益细致、深入的研究,城市化仍然是最为主要的研究视角。

当前关于农民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人口学的角度对农民工群体特征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从农民工流出地的角度,对农民工对农民工流出地资金、技术、信息传递、农业发展、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探讨户籍制度、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等一系列二元制度安排对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流动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从流入地角度就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对城市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变迁等一系列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就农民工与流入地的冲突与整合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农民工自身意愿出发就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倾向进行心理学和社会学定量研究;从公共政策与制度安排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仍与城市化相结合,研究方法注重社会调查,国外关于劳动力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得到广泛应用如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推—拉理论、新迁移理论等。其中社会适应性仍是研究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