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回族专用词的文化本源
语言是社会生活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手段,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必然会在语言中得以反映。回族独特的伊斯兰教生活习俗,使回族话中产生了一些只有回族人才使用的专用词汇。这些回族词汇,表现在回族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回族社会、宗教、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词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斋月。
礼仪:开学、穿衣、冲头、冲洗、出色俩目、穿衣挂幛、辞学、小净、打梆子、点香、封斋、坐静、站班、有水、没水、轧房、散学、开学、进教、会礼、朝觐。
教派:教坊、教门、传月、北庄门宦、门宦、新教、老教。
建筑:道堂、清真寺、拱北、水房子。
婚姻生育:踩生、卸担子、洗三、守限子。
丧葬:卡凡、埋体、搭救亡人、着水、归真、倒油。
饮食:馓子、油香、口到、壮、盖碗茶。
服饰:盖头、羞体、号帽、坎肩、六角帽、礼拜帽、回回帽。
器物:汤瓶、吊罐、吊桶、拜毯。
称谓:阿訇、穆民、学董、老人家、新妈、新姐。
其他:参机密、参悟、大绿贴金、学粮、学课、贡养、小儿锦、消经、小经、口唤、见月。
诸如此类的回族专有词汇在回族话中还十分丰富,这些表现不同意义且结构不尽相同的词语,透视出一个共同的文化信息,即这些专用词语中的民族宗教内容。这些专用词,主要在回族话中使用,汉语方言中很少使用,即使是出现在汉语方言中,和回族话中的意义也大不相同。
礼仪贯穿着人生的全过程,从婚姻嫁娶、生老丧葬,到人际交往、生产经营,都与“礼”紧密地联系起来。回族把出生看作人生大礼,保持着许多语言习俗。如表现回族生育习俗的“踩生”,又叫“踹生”。回族民间认为,婴儿出生后,谁先第一个进入产房,婴儿的性情、气质就像谁。故婴儿出生后,除医生外,一般人不得入内。若是男婴,则在家人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有作为的人第一个踏进产房;若是女婴,则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这一习俗被称作“踩生”。“卸担子”则表现的是回族婚姻观念,指儿女成家立业。回族认为,帮助儿女成家立业是圣行,是穆斯林的人生义务,儿女的婚事是父母的责任,如同压在肩上的担子,帮助他们成家立业了,也就是卸掉了担子。如“你给儿子把媳妇也娶进了家门,这下你可是彻底‘卸担子’了”。“卸担子”在回族话中别具一番宗教文化内涵。在伊斯兰看来,婚姻是人类十分重要的事情,婚姻不仅能满足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还可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这种伊斯兰婚姻文化构成了回族话中一系列表现婚姻生育观的民族专用词语的基础。
在回族专用词语中,“号帽”“盖头”等词语最能表现回族服饰文化,这些服饰名,既突出了名物文化,又突出了宗教文化。一般情况下,名物时总是以事物的特征为依据,以便从名物中直接感悟出所名之物的主要特征和用途。“号帽”“盖头”这些服饰名称本身就颇具形象性。而形象性只是这些名物的表象,透过表象则可管窥回族宗教习俗的本质。“号帽”是回族中老年男子和宗教职业者的普遍头饰,意为回族的号头和标志,所以又称“回回帽”。“盖头”,顾名思义,就是盖住头发、耳朵和脖颈,因为伊斯兰教要求妇女的服饰端庄大方、保护羞体、力戒轻佻,“盖头”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号帽”和“盖头”,分别作为回族中老年男性和女性的头饰,最能表现回族的服饰习俗,从名物本身就不难透视出这些服饰习俗中蕴含着的宗教内容。同为号帽,“六角帽”则是回族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的头饰,“号帽”的宗教意义可想而知。在回族话中,和服饰相关联的,还有一个更具宗教色彩的词,即“穿衣”。“穿衣”在回族宗教生活中具有特殊内涵,完全不同于汉语中一般意义的“穿衣”。在清真寺念书毕业的满拉要举行“穿衣”仪式。“穿衣”是获得宗教人士身份的标志,满拉学完了规定的教材,并具备了独立宣教和主持教务的能力,品学兼优者经过考核获得了胜任阿訇的资格,即可毕业,从此以后可以被各清真寺聘请开学。毕业时,本坊教民们给他做一件绿色长袍穿上,俗称“穿衣”。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穿衣”这个词在回族话中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演变过程,已经由具体的宗教仪式变为对宗教职务的认定。
回族饮食专用词语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就是“清真”。“清真”的本义是质朴、纯净的意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借用“清真”一词表示教义,赋予这个词伊斯兰教的专门内涵。“清真”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与伊斯兰教相关的人和事物的别称,明代就把伊斯兰教称作“清真教”,回族饮食文化系统即是以“清真”为基础构成的。“清真”之所以成为回族饮食文化中最重要的标准,是有着宗教渊源的。在回族饮食文化中,“清真”和“佳美”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清真是佳美的基础。“佳美”单从词的表象看,表示美好的意思。佳美的食物不胜枚举,但不是回族全都能够接受的。回族饮食中的佳美食品,是从宗教、卫生、伦理、审美等多维视角选择而来的。在回族食俗中,羊肉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对“佳美”的心理需求。“美”的本义和羊有密切的关系。从字的形体结构分析,“美”从羊、从大,古人以羊大为美。“羊”之所以成为“美”的本源,一方面是羊肉的味道确实很鲜美,另一方面与羊美的外表是分不开的。羊的洁白柔软的皮毛、温和的脾性、温顺的体态,都具有一种美感,羊肉也就成了一种美好、吉祥的象征。仅从回族喜食羊肉这一习俗中足可以看出回族食俗的多重文化特征。“羊”之于“美”,虽然与羊的自然属性有关,但又不单纯地由自然属性所决定,还隐含着丰富的宗教情感因素。回族话中还有一些特有的民族饮食用词,如“口到”,又作“口道”,意为“吃”“享用”——请客人吃饭,一般不说“请吃”,认为不雅,而说“请口到”,表现着对客人的尊重。回族为了避讳,还在说羊肥时忌“肥”而说“壮”,并且在说其他可吃的家畜家禽如牛、鸡、鸭等肉肥时,也都忌说“肥”,而说“壮”。“壮”是回族的饮食专用词。
“汤瓶”和“吊罐”也是回族生活中最常见的专用词。伊斯兰教倡导清净无染,汤瓶和吊罐便应运而生。关于汤瓶,在回族民间流传着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唐朝时藩王叛乱,中国皇帝向西域求援,宛尕斯率兵相援,叛乱平定后,唐王令工匠仿西域洗壶式样铸金、银、铜壶分赐给西域将士洗浴礼拜,因洗壶系唐王所赐,故称为“唐瓶”,后来因谐音改为“汤瓶”。“汤瓶”和“唐瓶”相比:第一,突出了用途。“汤”在古汉语中指的就是热水,“汤瓶”顾名思义,就是盛热水的器具,特征十分鲜明。第二,突出了回族习俗。回族非常看重沐浴,并且有许多讲究,沐浴的水不能重复使用,“汤瓶”就具备了这种功用。“汤瓶”是回族生活中的专门用品,代表了回族有别于汉族的沐浴习俗,“唐瓶”则很难表达出这种区别。第三,突出了名物本源。当然这也不排除对词语选择的民族心理因素。“汤瓶”和“吊罐”已成为表现回族沐浴习俗的专名词,它们在回族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是回族宗教习俗发展的必然产物。回族穆斯林对用水特别讲究,从人生初始到人生终结,都离不开水。诞生后要“洗三”,平时生活中讲究“带水”“换水”,去世后还要“着水”;“冲头”指西北回族女性穆斯林做大净,“冲洗”指男性穆斯林做大净;“没水”指没有大净;“水房子”指清真寺或家中礼拜之前做大、小净的沐浴室。这些以“水”为基本元素组成的一系列专用词语,传达出的不仅仅是生活信息,还是宗教信息。
在西北回族亲属称谓中,还有些特别的称谓方式,如把婶子称作“新妈”,把嫂子称作“新姐”,把表兄弟称作“姑舅”。这些特殊称谓中,都积淀着民俗文化的内容。回族比较注重大家庭,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将若干个体家庭联合为一个群体,这些个体家庭又由于血缘联系而形成了以民族宗教为内核的大家庭。“新妈”“新姐”的称谓,表示出对家庭新成员的亲近、接纳,以示从感情上并没有亲疏之别,已完全成为一家。“姑舅”的称谓,则成了回族婚俗中姑舅亲的基础。每一个亲属称谓词都打上了民俗文化的烙印。回族亲属称谓,是回族家庭观念和婚姻制度的有力佐证,从这些称谓中能够体验出伊斯兰婚姻家庭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及中国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对回族的影响。
回族专用词语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某一个词语中包容着丰富的民族宗教内涵。
在回族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使用最广泛的词就是“色俩目”。“色俩目”是阿拉伯语借词,又称“色兰”,是问候语,含有“祝你平安”的意思。这样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的问候语,在回族话中已经超越了问候语的简单范畴,形成了多层的民俗文化内容。回族无论男女老少,见面时要互致“色俩目”;回族定亲时,吃完宴席后,男女双方家长当着众亲友的面互道“色俩目”,表示这门婚姻大事已经定了,今后一般不能变更;回族在彼此发生误会、矛盾甚至冲突后,解决矛盾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互道“色俩目”来化解矛盾;在回族礼拜、婚礼、节日庆典以及各种重要礼仪场合,都有集体互道“色俩目”的习俗。道一声“色俩目”,在回族话中具有如此一语千钧的作用,主要是出于语言心理文化的需求。人们的语言都是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是灵魂的窗口,心理因素是语言选择的基础。语言的生成和运用符合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则,并和具体的交际对象和交际心理状态相适应。回族内部交际中互道“色俩目”,回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时则不道“色俩目”,其他民族和回族交往时也不道“色俩目”。“色俩目”已经演变为回族内部表达民族情感的特殊词语。即便是素不相识的回族人,只要道一声“色俩目”,就立即缩短了情感距离。“色俩目”已成为回族身份的语言标志。同时,“出色俩目”也成为回族专有的仪式,集体礼拜结束后,全体穆斯林将头先转向右念一遍“色俩目”,然后再转向左念一遍“色俩目”。这种仪式也叫作“出色俩目”。
回族专用词语的丰富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还表现在形式上。在回族话中,就有不少表现宗教内容的同根词,如以“学”为词根的,有学董、学粮、学课、开学、散学、辞学、说学等;以“教”为词根的,有新教、老教、教坊、教门、教下、教长等。不难看出,这些系列词语其实就是回族日常宗教生活的系统表现。
回族话中最突出的专用词语就是为数不少的阿拉伯语词、波斯语词,还有少量的突厥语词。这些语言成分,和回族先民的民族成分恰好是一致的。而回族话中还有许多民族专用词语——使用的是汉语词汇,表现的却是民族宗教内容。“清真”本来源于佛教术语,现在已经成为回族专用词。“穿衣”也是一个汉语中常见的基本词,在回族话中也成为宗教专门用语。“宰羊”的“宰”也因为回族的语言禁忌而在回族话中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
回族语言文化源远流长,“源”自民族宗教文化,“流”中不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回族虽然使用的是汉语,但回族话产生的特殊文化背景使其具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质。语言在民族诸特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在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时,倾注了丰富的民族感情,使语言闪耀着民族智慧的光芒。无论是语言信息的传递者,还是语言信息的接受者,都用着各种丰富的民族情感、民族知识来理解语言。回族虽然以汉语为民族语言,但是,不可否认,回族使用的汉语已经是回族化了的汉语,以上我们分析了回族使用汉语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民族语言特征,正是回族在使用汉语时将其回族化的表现。单纯从语言本身的独立特性看,回族话和现代汉语并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是没有本质的区别,回族话只是汉语的一个特殊属类。如果从语言文化的视角看,回族话有许多相对独立的语言文化成分。这其中的差异并不单纯取决于语言本身,而主要取决于文化因素。文化不是自然形态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文化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具有共同性,同别的社会群体又有差异。当然,不同的文化领域又有许多交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在不同的语言群体的比较中很容易表现出来。
语言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工具,语言的构成必然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语言的使用也要受到一定文化观念的制约,语言的沟通实际上是文化的沟通。要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这种语言所依附的民族文化。正是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回族话中才创造了只有回族人使用的专用词语,这些带有明显的民族特征的回族专用词,蕴含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回族文化毕竟是一种多元文化,其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不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如在回族常用语言中,也有不少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如“孝道”是儒家思想影响下表现儒家传统伦理观念的一个词语,而回族道德准则中也十分注重“孝道”。回族话中的“无常”等词甚至带有佛教词语影响的痕迹。回族话中的这些词语都是伊斯兰文化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对本土文化吸收与容纳的表现。回族话中的伊斯兰文化特征,增加了回族话的民族色彩。
下面是西北回族话中常见的专用词。这些词为回族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所专用,在汉语普通话或汉语方言中却很少使用,即使在汉语中出现,也和回族话中的意义有所区分。
∗百路子
回族穆斯林的人生礼仪。穆民们认为百日是婴儿生长发育一个重要阶段。百日当天,要过“百路子”,以示庆贺。一般主家要炸油香、馓子,有的还要宰鸡或宰羊。西北有的地区还要请阿訇念诵《古兰经》,祈求平安吉庆,宴请亲朋乡邻。孩子的外家和其他贺客,一般要给孩子买衣物、玩具等礼物,以示祝贺。
∗表针线
回族穆斯林婚姻习俗,又叫“说针线”,流行于西北大部地区。在新婚仪式的当日下午或者第二天上午,人们在院内摆上桌案,铺上毯子,娘家人将陪嫁的箱子打开,把男方家的彩礼和女方家陪的嫁妆分开来摆放,特别要把新媳妇给公婆、丈夫亲手做的衣服、绣花枕套、鞋、袜垫等单独陈列。男方家先请一位说客,赞扬女方家心实礼厚、新娘心灵手巧。接着女方家也要请一位说客,回敬男方,一番客套话后会夸赞男方家给后代安置一个幸福的家庭。表针线仪式的说辞也是回族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表亲婚
回族穆斯林传统婚姻习俗,又叫姑表亲、姑舅亲。特指父母亲兄弟的子女与姊舅的子女相互间的通婚。旧时民间认为这是亲上加亲。这种婚俗曾在历史上流行,由于不符合婚姻法和优生优育的原则,现在回族穆斯林中也基本禁止表亲婚。
∗冲洗
在汉语中指用水冲,如“用水把碗冲洗干净”“大水冲洗坏了河堤”等。在西北回族话中成为宗教礼仪专用术语,特指宗教所要求的沐浴,又称为“做大净”,回族使用这一词时赋予了其宗教意义,与汉语原义相比内涵缩小了。
∗穿衣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又叫“挂幛”。回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毕业仪式的称谓,即授予阿訇资格。相传穆罕默德脱下所着绿袍亲手披在圣门弟子墨阿子身上以示重任,后来“穿衣”就成为伊斯兰教的礼仪,一般选择在尔德节群众聚会时举行,由当地掌教或德高望重的高目(一定区域内的教民)为毕业的海里发(或称满拉)戴上礼拜帽和代斯塔日(缠头布),同时将一件“绿衣”披在毕业生肩上,表示付以重托,继承和肩负起先知穆罕默德的事业。
∗朝觐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回族穆斯林俗称“朝罕志”。按伊斯兰教规,凡体智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男女,在旅途安全的前提下一生中必须朝觐一次。时间在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上旬,亦称“大朝”或“正朝”。在此期限之外,赴麦加朝觐称为“副朝”。朝觐具体活动包括受戒、绕行天房、奔走于萨法和麦尔卧两山之间、驻阿拉法特山谷、投石,12月10日开始宰牲,即“古尔邦节”。完成朝觐者被称为“哈只”,备受回族群众尊敬。
∗踩生
回族穆斯林人生礼仪。孕妇临产时,除接生婆(或医生)和个别直系女亲属外,任何人包括其丈夫都不得入产房,还会在门帘上挂一红布条子,提醒外人免进。婴儿降生后,若为男孩则在家人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位聪明、诚实、勇敢的人,第一个踏进产房;若为女婴,则选择一位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谓之踩生。回族民间认为,婴儿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其婴儿的性情、气质就像谁。此俗至今在回族聚居的农村仍流行。
∗大净
回族穆斯林宗教仪式专用术语,“大净”是“洗”的意思,具体洗涤方式是先用净水漱口、呛鼻后,再自上而下冲洗周身三次,凡是水能触及的地方都要洗到。伊斯兰教规定,凡男子排精、妇女月经或生产后,必须进行大净;皈依伊斯兰教者,必须先做大净;穆斯林亡故后,入葬前必须为埋体洗大净;参加重大的宗教活动前也要做大净。一般要求每个穆斯林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大净,以保持身体的清洁。
∗大能
汉语中一般表示有才能、会办事,指的是无所不成、无所不能;在西北回族话中专用来形容、赞颂真主。穆民们在遇到难以料想的事情、难以理解的奥秘或者难以想象的奇迹时,都要归结为“这是主的大能”。
∗吊罐
回族穆斯林做大净专用品,又叫吊桶、淋桶,曾是回族民间的传统浴具,传说盛唐时期由波斯商人传入。吊罐平时悬吊在门后或僻背的地方,大多为陶质、镔铁质、塑料质、木质等。吊罐腹大口小,两侧有穿绳悬挂的耳环,底部有一个漏水孔,并附有一个下水坑道,盖一木板或水泥板,中间留有水眼,污水从此排出。主要用于做“大净”。
∗定夺
汉语中表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如“等讨论后再行定夺”。而在西北回族话中“定夺”成为回族宗教专门用语,表示决定、安排等意义。当回族穆斯林遭遇不幸和挫折失败时,常常以“前定”来自慰、安慰、劝慰,认为穆民的一切皆都由真主定夺,由主不由人,以求得精神慰藉。
∗定茶
回族穆斯林婚姻习俗专用术语,指的是一般民间婚姻习俗中道喜、定小亲这个环节,西北大多地方的回族称之为“说色俩目”。按回族婚俗,男方提亲、女方同意后,男方家准备好花茶、绿茶、陕青茶等高中档茶叶和红糖、白糖、核桃仁、葡萄干、花生米、桂圆肉等泡茶料,包成约1斤重的若干个(双数)小包,每个小包上放一条红纸以示喜庆,在主麻日由男方父母和未婚夫一起送到女方家。女方家要设宴热情款待,男女双方当着亲戚朋友和媒人的面互道“色俩目”,表示婚姻大事已经定下,收下定茶,婚姻一般就不能变更了。
∗点香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也是出于语言别同目的而使用的选择用语。“点香”意思相当于“烧香”,但回族为了在宗教上表示和佛教的严格区别,并不用“烧香”“香火”等和佛教有关的词语。
∗道堂
回族穆斯林宗教建筑,主要指苏非派修道者进行修功办道的处所,又叫静房、静室,也指一些苏非门宦首领的所在地及其传教、行教中心。另外,回族穆斯林也把清末民初在甘肃临潭产生的一个教团(“西道堂”)用“道堂”来简称。
∗搭救
汉语中用来表示帮助人脱离危险和灾难,在西北回族话中被赋予了伊斯兰宗教文化色彩,有“知恩感激”的意思,指对真主的恩典知道感激,以及对自己目前状况知足。
∗恩典
汉语中表示给予恩惠。西北回族话中赋予了其宗教内涵,用来专指“真主的恩典”“知感主的恩典”等,有特定的语用对象(真主),不能随便用,和汉语中的“恩典”使用范围大大不同。
∗坊
回族穆斯林宗教教区专用术语,又叫教坊、寺坊,是回族穆斯林传统的区划单位,属于民间的宗教管理形式。一般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由附近的穆斯林村庄和居民构成一坊;并由本坊穆民推举一名“学董”和若干名“乡老”,组成管理组织,主持本坊财务,管理宗教基金、财产和一般事务,并决定聘请掌教阿訇等事项,领导本坊穆斯林的宗教生活。
∗封斋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又叫把斋、闭斋。是回族穆斯林一年一度的斋戒仪式,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回族穆斯林也称其为斋功。传说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定伊斯兰教历9月(莱麦丹月)为斋月,凡成年、身心健康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在这月里完成斋戒,封斋一月。按照教规,每日从黎明到日落这段时间禁饮食、房事等。外出或者患病可以暂停闭斋,但过后一定要补上,无故不封斋者要还补连续2个月的斋戒,或为60个贫困者施供一顿饭食。
∗归真
回族穆斯林宗教专用词,主要把宗教操守严谨、德高望重的回族穆民长者逝世称为归真,含有返原归真、回归于真主阙下的意义。另外,它还是回族伊斯兰苏非派修行专用术语,特指在修行中完全忘却自己而认识真主,达到与真主合而为一的最高精神境界。
∗盖头
回族穆斯林妇女传统的遮面护发头巾,用于遮盖头发、耳朵、脖子,露出面孔,流行于中国回族穆斯林聚居区,源于伊斯兰教把妇女头发列为“羞体”的规定。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妇女必须“俯首下视,遮其羞体”,要把头巾垂在衣领上,不要露出装饰,故回族视妇女头发露在外面为失“依玛尼”;同时,也为了防沙保洁,便逐步形成了披戴盖头的习俗。回族妇女的盖头颜色主要有绿、青、黑、白四种,有未婚少女、已婚媳妇和年老者之分。未出嫁的姑娘戴绿色的,中年者戴黑色的,年老者戴白色的。老年人的盖头较长,披到背心处;姑娘和中年妇女的较短,只披到肩上,且有镶边、绣花。
∗盖碗茶
回族穆斯林传统饮品,又叫三泡台、八宝茶。饮用时有一套程序,饮具由盛水的托盘、喇叭口茶碗和碗盖三部分组成,俗称盖碗或三泡台。饮料一般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五香茶(冰糖、茶叶、桂圆、葡萄干、杏干)、八宝茶(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白糖、茶叶)等。待客泡茶时,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用开水烫一下碗子,放入糖、茶及其他原料,然后注开水加盖,双手捧递。喝盖碗茶时,用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刮几下,然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口吸着喝。
∗回门
回族穆斯林婚姻习俗,流行于回族聚居区。婚后3天或7天,新郎带着礼品陪伴新娘回娘家,探望新娘的父母和亲戚;娘家也事先做好了准备,款待新郎新娘。西北有些地方的回族一般用鸡腿来款待回门的女儿女婿,娘家亲戚都要请新郎、新娘做客吃饭,并给新娘回赠礼品。当天晚上,新郎一般要赶回家中,新娘则在娘家住上若干天后由新郎亲自接回。
∗会礼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指穆斯林在每年开斋节和宰牲节都要举行的集体礼拜。一般需在大清真寺或郊外露天举行,其规模和礼仪隆重程度都超过主麻聚礼。会礼的拜数都是两拜,属于“当然拜”,必须在清真寺里由伊玛目率领成班礼拜,不能单独举行。
∗换亲
回族穆斯林传统婚俗,又叫交换婚、换头亲,流行于部分西北回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多在姑表、姨表亲间进行,且一般在同代人中交换,如姑家娶舅家的女儿为儿媳、舅家娶姑家的女儿为儿媳等,平等交换,互不送彩礼,只是适当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和衣服。现在这种婚姻习俗已经逐渐消失。
∗计较
回族穆斯林使用该词时,和现代汉语中的“计较”在意义和语体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已经被赋予了伊斯兰文化色彩,特指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言行符合伊斯兰教教义或道德准范。回族穆斯林所说的“清廉计较”,表示的是坚守操守、清白高尚。
∗进教
回族穆斯林宗教仪式专用术语,又叫随教、入教,特指非穆斯林皈依伊斯兰教。在回族穆斯林中,进教有一套严格的规则。一般必须由清真寺掌教或其他权威的宗教人士主持入教仪式,并要有若干公证人在场。仪式前,入教者要到清真寺内,由阿訇指点,按照伊斯兰净仪程序先洗大净。然后请阿訇和一些穆斯林群众在清真寺或家中举行入教仪式:先由阿訇宣讲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和生活戒规,并向入教者讲授“清真言”;入教者念诵“清真言”,表示承认安拉是独一的主宰,申明归顺安拉的正道;然后阿訇给入教者起经名,表示其成为一个穆斯林了。
∗经名
回族穆斯林取名习俗。回族通常有自己的经名,又叫回回名。经名的命取,带有浓郁的伊斯兰教文化色彩。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或者第七天由阿訇赞念“邦克”(礼拜宣礼词)和“尕麦提”(礼拜招呼词)后获得。命取经名的意义就在于,以真主的名义宣布初生者正式降临到人世间,并且其一出世便聆听到真主的召唤而成为一名穆斯林。经名的选取,以伊斯兰文化为标准,男的一般选取《古兰经》中提到的先圣先贤的名字,女的一般用圣母圣妻的名字。
∗经堂语
回族穆斯林经堂教育和解经的专用语,是流行于回族穆斯林内部的一种特殊语言,主要在经堂教育和阿訇讲“瓦尔兹”时使用。相传经堂教育创始人胡登洲在授课时,以夹杂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的汉语口语,直接译解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的伊斯兰教经典,经他的历代弟子相承传授,形成经堂教育专用语言。经堂语以元明时期汉语口语词汇为主,夹杂以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并借用个别佛、道教术语,合成词语中大多为汉语同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的合成,且以汉语为动词、外来语为名词,语句主要使用汉语语法结构。
∗举意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专用词语,又叫“立意”,相当于“许愿”的意思。表示要从事某项活动的心愿,并祈求真主接受或回赐,是回族话中因回避汉语中和佛教相关的“许愿”一词而使用的选择用语。
∗口唤
回族穆斯林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中的常用词,本义表示“准许”“允诺”。“口唤”一词有多重意义:回族穆斯林去世后,称作“口唤了”,表示按照真主的前定被召回;回族穆斯林之间对具体事物的允诺或者谅解,要求对方宽容、谅解,叫作“要口唤”,对方表示谅解叫作“给了口唤”;回族穆斯林教众有要事向门宦领导人求得指示,叫作“讨口唤”,门宦领导人的批示、命令叫作“放口唤”。
∗口到
回族穆斯林饮食专用术语,一般请阿訇或尊长者吃东西要说“口到”,不能说“吃”。这是回族因为语言禁忌的原因而采用的选择用语。
∗坎肩
回族穆斯林的特有民族服饰,主要流行于西北回族聚居区。大多用黑色棉布或者绸缎缝制,一般有夹质、棉质、皮质三种。回族男子的坎肩一般在襟边、袋口处用针缝出明线,使各边沿平挺工整。回族女式坎肩比男式要稍长一些,多用布料绾小包扣、镶边、胸前绣花等装饰。回族穿上坎肩显得和谐而不臃肿,便于挽袖子洗小净、干活,而且不易受凉。
∗看月
汉语中就是“观看月色”的意思,在西北回族话中成为回族宗教生活用语。看月是回族穆斯林根据宗教历法确定斋月开始和结束的基本方法。穆斯林每年闭斋,遵循“见月封,见月开;如遇阴天则封满三十日”的惯例,每年伊斯兰教历八月底和九月底日落时,封斋者都要向西方夜空仔细观察,以确定斋月起止时间。
∗看守
汉语中一般表示“看管”“把守”等,西北回族话中成为表示回族宗教品行专用词语,特指宗教功修好、品德修养高尚、遵经办事,和汉语中“看管”的意思大不相同。
∗礼拜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专用术语,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凡成年的穆斯林,不论男女,都必须履行礼拜的义务。一般要求每日礼拜五次,每周五举行一次聚礼,每逢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各举行一次会礼。
∗领受
汉语中表示“接受”,多指接受好意;西北回族话中成为宗教专用词语,特指安拉赐予人的优越条件、福分等。回族穆斯林认为,穆民有福分或为主道而牺牲,就是“领受好”。
∗门宦
伊斯兰教苏非教团分支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通称。最初,这些苏非教团分支都有各自的阿拉伯语名称,或以赞念的特征命名,或沿用原苏非教团名称。到了清乾隆年间,甘肃临洮北乡穆夫提门宦第六辈教主马显忠,因积极改善回汉关系,又出资兴办义学,经地方乡绅上报陕甘总督,赐予统领头衔,令其统管河州各门宦,群众称其所管为“七门八宦”,从此有了“门宦家”之称。此后,门宦成为我国对苏非派教团的一种流行的别称和通称。
∗末日
本义相当于汉语中所表示的意义,指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将要毁灭的时刻。回族穆斯林赋予了其伊斯兰宗教含义,特指“信后世”的宗教内容。在回族穆斯林看来,伊斯兰教衰亡就意味着末日的来临,世界就会黑白颠倒、坏人霸道、人伦泯灭。那时安拉命令天仙“以斯拉菲来”吹响第一遍号角,万物昏厥,全部生命死亡,世界随之毁灭。
∗埋体
回族穆斯林丧葬专用语。一般对亡者的遗体忌称“尸体”,而以“埋体”称之。凡是穆斯林,无论男女老幼,死后均须按宗教规定为之沐浴净身(称“洗埋体”)、穿“卡凡”(一定规格的白布殓单)、入“塔布”(公用运尸木匣),举行“站礼”仪式后,送坟地诵经入葬,全过程称之为“送埋体”。
∗迷
汉语中表示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如“迷了路”“迷了方向”。西北回族话中特指缺乏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或因不懂伊斯兰教的教规、教法及教理,而在生活中常会出现违背违反教规、教法与教理的言行。
∗清高
表示“清净崇高”“至高无上”的意思,专用于描述和赞扬真主,在使用对象上有严格的限制,即便是对伊斯兰的先圣先贤,也不能随便用这一尊敬语,最多只能称“至圣”。和现代汉语中的“清高”一词所表示褒义的“品德纯高”或表示贬义的“不合群”等用法不一样。
∗清真
回族等穆斯林宗教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清真”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有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原为普通名词,可用于多种场合,如道观、佛寺、犹太会堂、天主教教堂以及楼阁、词集、八股文集和幽静场所等。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在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时,曾以“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伊斯兰教所崇奉的真主安拉,“清真”就被赋予了特定的宗教含义,并且为回族穆斯林专用。回族穆斯林特别在饮食习俗中,十分看重清真。
∗认大小
回族穆斯林婚俗。在西北回族聚居区,结婚的第二天,新郎、新娘一般要大净,吃过早饭后,新娘由奶奶或其他长辈带着认婆家大小。认长辈时,新娘要长长称呼一声,长辈则响亮地答应一声,然后要给新娘钱或礼物作为见面礼。
∗水堂子
又称水房子,回族穆斯林宗教淋浴净身专用建筑,是设在清真寺里的沐浴设施。一般由四五间或者六七间房构成,水堂内分设净下的小隔间和装有吊罐洗大净的淋浴间,均设有下水池。浴堂中间有用石头或水泥砌成的长方形大水池,池内有下水通道,周边环设低凳,用来坐着洗手、洗脸、洗脚等。池子上面安置着特制的小木架,用来放汤瓶、搭毛巾、挂帽子等。浴堂里有专用水井、烧水的炉灶等。回族禁忌称其为澡堂。
∗圣人
回族穆斯林宗教用语,和汉语中一般所指的圣人有所区别,特指真主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人类派遣的使者、先知等,他们引导人们祛邪崇正、皈依主道。《古兰经》中提到的圣人主要有阿丹、努哈、优努斯、穆萨、萨里赫、优素福、尔萨、穆罕默德等。信圣人是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之一。
∗圣纪
回族穆斯林宗教节日,属于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希吉莱历十一年(632年)三月十二日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希吉莱历三月十二日又是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据传先知穆罕默诞生于阿拉伯太阳历象年的三月九日或十二日。12世纪,此日被称为圣诞)。回族穆斯林习惯将“圣诞”与“圣忌”合并举行,称为“圣纪”或“圣会”,既是悼念先知归真,又是庆祝先知的诞生,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
∗送亲
回族穆斯林婚姻习俗,指的就是吃筵席。按回族民间婚俗,结婚头一天或当日,娘家除了请一位阿訇外,还要从近邻、亲友和新娘的同学中请几位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和睦、儿女双全的人去送亲。其人数少则4~6人,多则10~12人不等,但必须为双数。送亲途中,若遇其他娶亲人马,则要让新娘相互交换腰带,以防“冲喜”不吉利。该习俗至今在城乡仍流行。
∗送花馍
回族穆斯林婚姻风俗之一。新娘“回门”、返回婆家,叫作“送食”。“花儿馍”为其中一种“食”,即将发酵的面团塑成石榴、桃、梨、小鸟、小兔、小鸡、羊羔等,蒸熟之后,再涂上色彩,由婆家连同其他礼品分送亲友。
∗送茶包
回族婚俗,属于提亲礼俗,流行于西北各地。一般是男方先请媒人去女方家说亲,如征得女方家同意,媒人将消息通知男方家,男方即准备一包茶(茯茶、春尖或沱茶等),用大红纸包封或用红纸剪成花样贴在茶包上;再用红纸做两个方盒,装上冰糖、红枣等,外用红丝线扎住,请媒人送往女方家作为提亲礼。男女双方也都要通过自己的亲朋了解对方的品性、爱好和为人,以便决定是否缔结婚约(同前面的“定茶”)。
∗散学
汉语中表示放学,包括每天放学或者放寒暑假。在西北回族话中则表示清真寺任教的阿訇不再继续担任该寺的教职而向教众宣布退职的活动,和汉语中的“放学”“放假”大不相同。
∗守限子
回族婚姻专用语,特指“待婚期”,指离婚后的妻子或再婚前的寡妇必须依教法等待的一段时间。
∗天课
回族宗教专门用语,是穆斯林济困扶危的一项神圣的宗教义务,也称济贫税,是伊斯兰教的天命五功之一。按照伊斯兰教教规,凡是财产达到一定数量的穆民,每年都要按规定救济贫困的穆斯林。一般是除去自己家庭全年生活和生产所需的资费,其余财产达到满贯(旧指金子2两为满贯,银子14两为满贯;骆驼6~24只、牛30头、羊40只为满贯)者,都要拿出财产的四十分之一,有粮食的则拿出二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一来施济贫困的穆民。接受天课者主要是那些生活无着落的贫穷穆民,因朝觐、游学而离乡背井的旅人和新皈依者。但天课不能施于自己的至亲,如父母、祖父母、子女和孙子,夫妻间也不能互受。
∗天堂
表示的意义相当于“乐园”,但回族穆斯林使用这个词时赋予了宗教理念。回族穆斯林认为这是一个树木葱郁,有乳河、蜜河和水河穿流而过的美丽花园。进入天堂的人,食用美味可口的鲜果和饮料,穿绫罗绸缎,睡舒适柔软的床榻,佩戴金钏珍珠,伴有美女童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人们互道“平安”,尽情享受真主的恩赐。天堂只是经末日审判被确认为行善者的虔诚穆民的归宿。
∗汤瓶
回族穆斯林小净用品,又叫汤瓶壶。回族穆斯林家庭必备的传统净洗用具,有铜制汤瓶、搪瓷汤瓶、轻铁汤瓶、砂泥汤瓶、锡铁汤瓶、铝铁汤瓶等,旧时还有木制汤瓶。汤瓶盛水的主体部分呈鼓状圆台形,一边有手把,另一边有高翘壶嘴,顶部为灌水口和盖,不洁的东西不容易进去,使用方便、卫生。主要用于日常洗手、洗脸、洗头、洗脚以及礼拜洗小净。
∗托靠
相当于“依仗”“依赖”的意思,但回族穆斯林使用时赋予了宗教文化意义。回族在使用这一词时,只限于对真主使用,如“大事托靠主”“托靠主赐给你吉祥”等。
∗提亲
回族民间婚俗,流行于西北回族聚居区。男方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看中女方后,须请一位媒妁去提亲,介绍男方的相貌、性格、文化、手艺及其家庭情况。女方家听后,若认为条件大体合适,便同意让男女双方在适当场合见面,听取他们的意见。有些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后,也请媒妁去提亲,征求女方父母的意见。
∗无常
回族穆斯林丧葬专用词。在人去世后,忌用“死亡”,常用“无常”等选择性用语替代,表示“尘世无常”“返原归真”的意思。
∗五功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专用术语,特指每个穆民必须履行的五项伊斯兰教功课,即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
∗小净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专用术语,伊斯兰教洁身条例之一,指穆斯林在进行礼拜、诵读《古兰经》之前所进行的洗涤仪式。小净包括洗手、漱口、呛鼻、洗脸、洗肘、用湿手抹头、冲洗下身和冲洗两脚等动作。洗每一部位时都有一定的念词。教法规定,穆斯林在举行礼拜之前必须进行小净,否则其礼拜没有效果。洗过之后如果大小便以及发生下气、流血、大量呕吐等情况,即失去净仪,在进行礼拜前必须重洗。
∗小经
又叫小儿经、小儿锦、消经。回族对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字母拼记汉语的一种拼音文字的称谓。因回族习惯称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为“经文”,称这两种文字的宗教书籍为经典或大经,故称这种阿、波拼音文字为“小经”;又因经堂小学首先学用,亦称“小儿经”;近年来回族学术界则雅称为“小儿锦”。小经从右向左横书,起源可能是唐宋元时期回族先民中未通汉语文者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字母与音符相拼记录汉语以学习或记事。明代经堂教育兴起后,经生(满拉)中懂汉语而不识汉文者居多,于是广泛借用“小经”拼写汉语音以标注所学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经书中词汇、语句之译意,从而形成一种汉语拼音文字系统。
∗学粮
回族穆斯林经堂教育中的一种办学方式,又叫供养、传饭,是回族经堂教育所需费用的募集方式。回族经堂教育中,师生日常食宿费用一般由各清真寺坊穆斯林群众自愿捐供,每年粮食收获后,穆民根据当年的收成及家庭经济状况施散数量不等的新粮,由清真寺统一保管、分配,不足部分则由“主麻帖”补充。也有的地方学粮以各家轮流管饭的方式解决。因为所收粮食供清真寺经学师生食用,所以称为学粮。
∗显色
回族穆斯林特殊用语,使用时被赋予宗教色彩,相当于“迹象”“征兆”“奇迹”或者“非凡景象”等。
∗洗三
回族穆斯林人生礼仪。新生儿出世后第三天由老人用热水为其洗一次澡,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民间认为可祛灾免难。洗时浴汤中要放一些核桃和枣儿,一般必须要双数,并用少量花椒水,以讨吉利。洗三要进行庆贺仪式,主人要用羊肉臊子面款待亲戚、朋友,祝福孩子平安无事、长命百岁,亲朋好友也要给产妇送面及油香、鸡蛋、肉等营养品,以示祝贺、问候。
∗喜歌
回族穆斯林婚姻习俗,在婚礼节庆等活动中,是司仪或民间歌手向主家祝贺道喜时唱的歌。
∗牙行
回族穆斯林经商专用词,为“掮商”的别称,又称刁郎子,主要活跃于西北各城镇集市,是流动在集市、街头的生意中介人。有的一无资金二无摊铺,专门奔走于卖主与买主之间,打听行情,巧言说成,取得薄利,借以糊口;有的赊买货物,买空卖空,获得利润。牙行信息灵通,熟悉商品,善于揣摩两方心理,长于巧言说服对方,多数人还兼通藏语或蒙古语,深受各族商人的信任。
∗油香
北方常见食品,一般称为油饼,西北回族穆斯林出于语言选择原因而称为油香,并且赋予其宗教和习俗含义。传说油香是古代波斯的一种食品,后来因为穆罕默德食用后大加赞美,就流传开来。相传油香在元代从波斯传入中国。回族的油香,形、色、味俱佳。回族炸香油时,一般由年长和有经验的人掌锅,炸前要洗大净,炸油香时严禁非穆斯林和无大净的人观望。油香是回族穆斯林待客和宗教节日时必不可少的食品,如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和婚礼、抓周礼及红白喜事时用于馈赠亲友邻居、招待宾客以及纪念亡人等。吃油香时也有一定的讲究,要将面子拿在上面,念一声“台斯米”,而后顺着刀口掰着吃。
∗宰牲节
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指的就是古尔邦节,又叫作献牲节、忠孝节。西北部分地区回族穆斯林还称为“大尔德”,云南等地的回族则称为“小尔德”。每年伊斯兰教教历十二月上旬,是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课、前往麦加朝觐的时间,宰牲节就在其最后一天,一般是十二月十日。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夜梦安拉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当易卜拉欣提刀执杀其子时,安拉派天使送来一只黑头绵羊,命易卜拉欣以宰羊代替献子。此后,古阿拉伯人便形成了每年宰牲献祭的风俗。后来就把该日定为“宰牲节”。
∗占房
回族穆斯林婚姻和生育习俗。按西北回族婚姻习俗,结婚日新郎要抢先进入洞房,表示今后丈夫可以管住妻子,成为家里的“掌柜的”。另外,按回族穆斯林生育习俗,产妇临产时,要洗大净,尽快住进产房,这也叫“占房”。
∗壮
回族穆斯林饮食专用语,意思相当于“肥”,但西北回族话中禁忌用“肥”形容食品,一般用“壮”表示带脂肪的牛羊肉及一切可食动物之肉。
∗抓岁礼
回族穆斯林人生习俗,又叫岁礼、抓岁。按照回族传统,婴儿满一岁时,都要为其举行庆贺仪式,周岁生日当天,为了预测孩子的志趣爱好和未来前途,一般要在桌子上陈列出笔、本子、书、《古兰经》、玩具刀枪以及食品等,让孩子任意抓取。在穆民看来,如果抓笔和本子,则意味孩子将来是一位有学识的文人学者;如果抓《古兰经》,则意味孩子将来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或阿訇;如果抓刀枪,则意味孩子将来是好武尚勇的人;等等。抓岁仪式结束后,家人和来客会一起吃岁糕。
∗坐静
回族穆斯林宗教礼仪,特指伊斯兰教修行的一种形式。一般在斋月的后10天,有些虔诚敬主的穆斯林会住进清真寺礼拜大殿,日夜静坐、诵经、礼拜和封斋。另外,回族伊斯兰教某些门宦把静修的功课也称作坐静。功课形式多种多样,有闭目的,也有面壁打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冥思苦想、静修参悟而去欲守静。坐静时间长短不一,有连续坐静21天或27天的,甚至曾有面壁静修数年的。
∗准承
回族穆斯林宗教理念专用词语,表示准许、承认的意思,特指宗教功修或某项诚意善举被真主承认、接纳。
∗着水
回族穆斯林丧葬专用词语,俗称“洗埋体”。在举行殡礼前,要为亡人沐浴。着水有一套严格的宗教规程。
∗掌教
回族穆斯林宗教专用词语,专指开学阿訇或教长,是回族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教务者的统称,通常由品学兼优、具有一定威望的穆斯林学者或经师担任。唐宋元时期,清真寺大体为卡迪掌教;明清时期多为伊玛目掌教;清末以来为阿訇掌教,并一般由该寺坊回族穆斯林群众共同协商选聘。
∗宰
回族选择性用语,意思同“杀”,但在西北回族话中禁忌使用“杀”,而代之以“宰”。如说“宰牛”“宰羊”“宰鸡”,而不能说成“杀牛”“杀羊”“杀鸡”,把西瓜切开也不能说成“杀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