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东南亚地区国家众多,人种多样,海洋和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加上频繁的族群迁徙和各民系之间的接触交往,形成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和多彩的生活模式。这里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活跃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海外华侨华人最密集的所在。在未来新的世界格局中,东南亚的区域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东南亚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那里丰富多样的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现象,正如美国语言学家马蒂索夫所预言的那样,“21世纪东南亚的语言研究是最令人激动的”。

因此,如果要考察英汉语言在各自国家以外地区的流播和变异,东南亚无疑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观察点。一方面,作为中国的南邻,双方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这些交往渗透到了政治、经济、语言及文化等各个层面。闽粤沿海的华人移居南洋的历史十分久远,从零星的迁徙到大规模的移民,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众多的华人选择了留居南洋,甚至在那里与当地原住民通婚,繁衍子孙后代。他们开拓了荒蛮之地,也自然地融入了当地社会,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汉语(以闽南、广府、客家等方言为主)在东南亚的流播由来已久,华南方言和东南亚当地语言之间的混杂交融水到渠成,源远流长。多语并用、多言并存、因地而异、类型繁多,这些都是东南亚的独有现象和重要特色。

从另一个方面看,近代以来,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先后沦为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美国等的殖民地或落入其势力范围。宗主国的语言文化不可避免地在东南亚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这一点显而易见。殖民的势力“打道回府”之后,把参差多样的语言和文化生态留在了这片土地上。20世纪60年代以来,独立后的东南亚新兴国家大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它们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急起直追,与国际社会接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都十分注重西式教育,例如华人占大多数的新加坡甚至选择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以英语为典型的西方语言和东南亚各国的民族语言,它们之间的互动和交融在所难免。加上汉语方言的因素,多言多语多文化汇聚在一起,使得东南亚成为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研究的绝佳范例和观察对象。

本书以东南亚为观察点,研究英语和汉语(包括方言)在这一地区的流播和变异。全书首先对语言流变的相关理论和本研究的出发点做了简要阐述;接着从后殖民的视角对东南亚的语言生态进行整合归类,并探讨各国的语言政策乃至文化战略所起的作用;然后是对东南亚英语变体的系列研究,借鉴“世界英语”的研究理论关注东南亚英语变体在主要相关国家所呈现的区域特征,并分析其发展和演变的文化成因;针对汉语在东南亚的流变,主要聚焦闽南、广府和客家三大华南方言(及其文化),以及新形势下域外汉语(“华语”)发展的整合态势和未来走向;关于语码混杂和词汇互借的实证研究,则涉及英语、汉语方言和东南亚当地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接触;最后,结合“田野工作”书写,回到宏观角度,探讨东南亚的语言运动,并从世界学术视野和跨文化角度剖析东南亚语言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笔者的工作就是给来中国大陆留学的境外生讲授英语课程,他们大都来自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台港澳地区,这种工作显然有利于本项研究的思路触发和语料采集,他们的话语就是天然的素材和信息输入。对笔者而言,从一个闽南人的背景出发,在进行了英语语言文化专业学习之后,以东南亚留学生教育为工作重点,并致力于南洋问题的研究,这何尝不是一种先天优势和诱惑吸引?而社会生活中关于语言习惯、语言态度、文化氛围、文化策略等诸多因素的叙述,单在书本里折腾理论而没有触摸到“在地”的实际层面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笔者最终还是选择了借助真实的行走去查证自己所搜集的资料,梳理核实阅读过的数据,也提炼自己想要论述的观点,然后开始文字作业。全书旨在从理论到实践把教学实践中的语料采集置于田野工作的观察考证中,创造性地从后殖民视角观察东南亚语言生态,比较系统完整地研究东南亚英语的国别变体,第一次把英汉(方言)对比放置于具体语境进行研究,从国际视角考察闽、粤、客方言及其文化的境外流播和变异,尤其是在方言和外语之间的语码混杂、词汇互借的实证研究,释放了大陆本土研究者的声音,弥补了国内学界一些长期存在的语料搜集和观察角度之缺位。

每一本书的写作过程,都交织着一定的情感记忆,而一本专著更是一个学术系统的建构,从酝酿到成书,从添砖加瓦到封顶落架,其中充满一气呵成的快感,也不乏语失词穷的困顿。这本书包含了作者多年教学过程中的语料累积,是建立在“田野工作”之上的实证研究,也是社会语言学关于语言传播变异理论在东南亚的具体实践,可作为学者进行语言接触和文化流播研究、英语变体研究、海内外汉语及其方言研究的参考,可以让普通读者开拓国际视野,对英汉语言在东南亚各国流变的历史和现状有最直观的体会,也可以为来大陆留学的华裔新生代了解自己的母语,学习汉语普通话(华语)提供帮助。著作力求学术理论建构完整,富含实地考证的观察和思考,既有客观全面的态度担当,也不乏博采众长后的独到之见。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的形势,以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背景下,这种研究的现实意义也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