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
- 王俊秀
- 13字
- 2020-08-29 03:12:09
第三章 社会心态的概念和结构
一 社会心态的概念
(一)社会心态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心态(social mentality)概念的提出是对主流社会心理学的批判,因为许多社会心态研究非常关注当下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社会问题意识。国内主流社会心理学接受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体系,使用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延续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习惯于把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看作是普世的问题,进行着所谓的与国际接轨的“规范研究”,很少有人愿意从国内社会现实问题中提出概念,界定问题,纳入研究范畴。社会心态研究则从个体、群体和社会层面以及层面间关系综合探讨社会心理,意图摆脱社会心理学的局限。近年来,社会心态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引起了百姓的注意,而且政府决策机构也把社会心态的干预写入国家发展纲领。(王俊秀、杨宜音,2011)
虽然多年来社会心态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社会心态的相关文献和调查的数量并不少,但从整体上看,社会心态研究进展缓慢,缺乏深入研究,社会心态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却又意义含混的概念”(杨宜音,2006),目前大量的社会心态文献“没有在一定的学科或理论平台上来讨论,不同学科对于社会心态的解读难有交叉,沟通和交流困难”(王俊秀,2008),缺少对这一概念进行学理上的缜密分析,“跳过概念的讨论径直描述各种所谓的社会心态现象或探讨其调控措施”(马广海,2008)。社会心态研究虽然有着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怀和问题意识,但由于缺乏对社会心态概念的清晰界定,也没有厘清社会心态的内涵,更没有社会心态的基本结构,也就难以形成社会心态的知识体系,更遑论社会心态的理论,难见一定学科框架下的规范研究。
要探讨社会心态的概念和核心内容就离不开对社会心态的学科传承,而社会心态的学科基础主要来自心理历史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认为心态是用来描述个人与群体共有信仰的,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使用了“集体表象”,它所关心的是一种集体心态(mentilities),属于社会实在。(徐冰,2010)但彼得·伯克(2001)认为当代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喜欢使用“思维模式”“信仰体系”或“认知图像”。
心态史学最关心的是某一时代人们面对生、老、病、死时的真实观念和态度,以及这些观念和态度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中的转变与差异。心态是某一时代人们的世界观,或对世界的想象。心态本身有其内在动力,是自成一格的,可以称为群体潜意识,类似于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心态独立于个人的心理现象之外。个人心理现象不能解释心态,个人心理现象的总和也不等同于心态。心态是一种群体现象,是一个社群的群体心理,它并非参与其中之个人的心理总和,是与个人心理绝对不同的现象。心态具有某种强制力,个人可以感受到,也可能感受不到它的集体力量;个人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它。心态史研究的是社会、社群或某个阶层,即使研究的对象是一个人,但探讨的却是与这个人同时期、同文化的人所共有的心态。(余安邦,1996)
汝信主编的《社会科学新词典》借用法国年鉴学派勒高夫关于心态的内涵界定,从心态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层次去界定这个概念,认为社会心态是“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观念及其反映的总称。心态构成了特定社会的价值—信仰—行动体系,这一体系常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特定的文化中并构成了这一文化最基本的层次。”(汝信,1988)
马广海(2008)在对相关文献的社会心态概念梳理后认为,社会心态主要在以下几种意义上使用:第一是非学术概念,社会心态基本上指“民心”“民意”“人心”等。第二是在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往往把社会心态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第三是现实经验意义上的社会心态,多是对不同社会心态表现形式的描述,具体的就是社会中各类社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感受和评价等。马广海认为,“社会心态是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行为意向和价值取向的总和。它属于社会心理的动态构成部分”。
杨宜音(2006)认为,“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社会心态透过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感受、对未来的信心、社会动机、社会情绪等而得以表现;它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通过社会认同、情绪感染等机制,对于社会行为者形成模糊的、潜在的和情绪性的影响。它来自社会个体心态的同质性,却不等同于个体心态的简单加总,而是新生成的、具有本身特质和功能的心理现象,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建构而形成的最为宏观的心理关系”。杨宜音的社会心态定义比较全面地描述了社会心态的特征,但作为定义不够简洁。社会心态是一种宏观视角的社会心理研究,既包括一个时期作为历史片段的相对静态的社会心理特点,也包括在历史长河中社会心理的演变。社会心态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具有一定的区域、地域性,也因不同的文化、亚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其特异性。社会心态倾向于一个社会整体或局部多数人表现出的一致的社会心理特点,也可能是这个整体或局部中所占比例较多的那些人的社会心理特点,社会心态既包括一些稳定的、内在的社会心理特点,也包括一些暂时性的、变动的社会心理特点。因此,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并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在一定的文化和亚文化下社会中多数成员或较大比例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构成一种氛围,成为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行为的模板。
(二)社会心态的几个相关概念
在社会心态理论中,社会心态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社会心理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如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民意、舆论和舆情等,需要厘清这些概念的差异。
1.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这个表述包含两层含义,学术意义上的社会思想和日常概念中的社会思想,前者在社会史的研究中经常被用到,也是社会史研究必须首先明确的概念,后者基本上不属于专门的学科概念,可以理解为是思想一词前置了限定词“社会”,意为社会成员所思所想的总合。
孙本文认为,“社会思想就是有关人类社会共同生活及其问题的思想。广义言之,其内容包括许多方面,如社会的形式、结构与功能,社会的起源与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理想,社会生活的问题等。狭义言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社会上共同生活时人与人相互调适的问题,这是社会思想的重心,而为历来社会思想家殚精竭思以研究的问题”(田毅鹏、陈宁,2008)。王处辉在考察了60多种关于社会思想的定义后,指出:“概括起来,社会思想的内容不外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这三个方面,所以我们的‘社会思想’定义为:社会思想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念、理想或理论”。(田毅鹏、陈宁,2008)
因此,社会思想是一段时间内典型的、深刻的、表征社会变迁的、社会成员普遍怀有的,受一定社会思潮、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交互影响的,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为基础的,由社会突出矛盾和冲突折射出的社会成员的群体思想。与大众普通的心理和心态不同,社会思想强调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特别是具有一定理论性、系统性、理念性的思维和经验总结,社会思想一般源自社会精英,在社会大众中传播。社会思想复杂而广泛,不一定属于某一学科,因此,社会思想的研究是综合的研究,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等众多学科。
2.意识形态
鲍曼指出,“意识形态这个词在一开始就由三重观念图像构成:一、意识学。它以意识对社会实在和社会进程具有根本重要的意义为前提假设。二、社会理论。它以研究社会实在和社会进程为内容。三、不切实际的政治空想,这时,它是一个贬义词,与政治实践相关”。鲍曼指出,在最早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的特拉西那里,“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的唯一的科学;或者,关于社会的科学只能是意识形态”。(鲍曼,2000)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郁建兴,2002)卡尔·曼海姆认为,社会阶层和阶级是意识形态的承担者。他区分了两种意识形态,一种是被他称为意识形态的“总体”概念,在一套特别的信仰体系或世界观与一个特别的社会团体或阶级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另一种概念被曼海姆称为意识形态的“特指”概念,其含义是,观念或象征可能被利用来维护一种特定的社会或政治秩序,“意识形态经常被当作一种把社会结合起来的‘粘合剂’”。(彼得·伯克,2001)何怀远(2001)在总结中外学者对意识形态结构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意识形态是由三个基本层面构成的结构的思想或观念体系:认知—解释层面(对意识形态基本理念进行说明的内容)、价值—信仰层面(是意识形态的信仰成分)、目标—策略层面(是意识形态理念实现的目标、途径和艺术),这种三维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轻重之分。
与社会心态不同,意识形态是一种以统治为目的,带有明显阶层、阶级特色的,以某种政治信仰、社会价值为核心的,社会控制为目的的观念和思想体系,这与来自社会大众的社会心态明显不同。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主流的意识形态可能会主导社会心态中社会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内容,或者对人们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念或行为产生影响,成为社会心态中的一部分。
3.舆论、民意、舆情
在与传播有关的概念中有三个比较接近的词汇与社会心态相关,就是舆论、民意和舆情。陈力丹(1999)指出,国内舆论学著作中舆论概念的表达可以分为三种:一种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一种认为“舆论是社会和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还有一种认为“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久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陈力丹(1999)提出了包含舆论导向意涵的舆论定义,“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这些定义的一个共同点是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共同的或具有一致性的认知、态度、观点,甚至情绪,以及深层次的价值观、观念等,这样的理解就使得舆论与社会思想、社会心态在含义上有很大的重合。陈力丹也指出了一些常常被误解为是舆论的内容,如“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因为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大众媒体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大众的共同的意见;而“舆论也不等同于意识形态”,陈力丹(1999)认为,意识形态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政党的主导思想,而舆论是社会自在的精神形态,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民意”和“舆论”这两个概念都源于public opinion,其原初的含义也是相同的,但在后来的使用中这两个概念逐渐有了意义上的差异。
1937年,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撰文指出,民意是个人可随时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被要求表达自己的意见,来赞成或反对具有普遍重要性的特定状况、人、计划等,并表现出人数、强度和稳定性的比率。他还认为,民意是许多个人的行为或表达的言辞,它是为一些众所周知的目标或情境所激起和引导的,其所涉及的态度与意见,是表达出来的,或至少是许多个人准备要表达的。杜伯提出了内在(internal)和潜隐(1atent)的民意,认为人们对一个问题的态度如果不表达出来,即为内在民意;潜隐的民意指的是人们对于一个问题的态度尚未形成之时,或该问题尚不足以影响态度之时的意见。(陈力丹,1999)
国内学者王来华等人认为民意概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指来自民间或非政府机构的个人、团体和公众的公开或未公开的意见;第二,阐发意见的对象通常是与提出意见者相关的社会事物、事件和问题等;第三,在意见的阐发方式上具有多种形式。(王来华、林竹、毕宏音,2004)
杨宜音(2006)认为民意、舆论是社会心态的表达和表现,并不是社会心态本身,社会心态不同于民意之处还在于,民意是对某些具体的事件、政策、事实的看法和意见,而社会心态是比较难以触摸的,是渗透到某些看法和意见中的。
舆情是国内这些年使用比较多的与舆论、民意相关的概念。张元龙(2009)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舆情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第二种认为,“舆情是国家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和民众中蕴含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简化地讲,就是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即社情民意”;第三种认为,“社会舆情,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群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温度计和晴雨表”。
从以上对三个概念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到这些概念与社会心态概念的差异。舆论是社会大众关注的,人、事件等客体引发的,具有时间性、事态严重性和一定指向性的观点、态度或认知,舆论的产生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舆论是一定社会心态的表现和反映,社会心态是其内在的因素,或者说,一个舆论及其本身的传播过程使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心态的特点。民意作为一种社会民众意愿、态度,其外在特性没有舆论那样明显,舆论可能是传播出来的民意,也可能是一些社会成员或群体有意发动的影响性观点;但民意也可能是未表达的、未传播的观点和态度,甚至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获得。同样,民意也不同于社会心态,一些社会心态研究试图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了解真实的民意,但社会心态并不仅仅研究民意。社会心态研究更为宽泛,民意只是社会心态中社会认知的一部分,社会心态还研究舆论、民意背后的价值观念、社会文化因素,以及舆论、民意相伴的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倾向。舆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基本上被作为一种整体或局部,范围不同地区的社会性事件引发的社会形势,具有鲜明的社会控制特色,关注的是事态的发生和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对应于社会心态来说,社会心态可以把舆情作为分析工具,或者说,舆情是一定社会心态下由事件或人激发的。社会心态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分析舆情的发生原因,以及如何干预和预防某些不希望发生的社会性事件。
基于以上对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社会心态以及舆论、民意和舆情等概念的梳理,可以发现,这些概念的不同侧重意味着要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对应的学科。社会思想是一定时期、特定社会空间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制约的,以往社会学、历史学多采取长时空的异时性(diacronic)的研究,相对来说,对社会思想的整体状况把握比较容易,社会心态中那些深层的内容也适合这种历时性的研究方法,社会心态中那些变化比较快的部分,以及舆论、民意、舆情这些变动迅速的内容就适合短时空同时性(syncronic)研究。此外,这些核心概念所对应的学科特点如图3-1所示,意识形态主要是政治学和哲学的研究范畴,舆论、民意和舆情则主要是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态则以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为主,是一种宏观的社会心理学。就目前来说,意识形态的研究主要是主流意识形态问题,“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是通过批判和抵制影响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合理性,强化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为现存统治树立合法性权威。”(范秋迎等,2010)主流意识形态是执政党所倡导的社会意识,其要点可见于主要执政纲领性文件,目前的研究就是了解社会大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内化程度,以及如何引导和灌输。舆论、民意和舆情,经常使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对社会大众显性和隐性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进行调查;更多采取的手段是对社会大众的公开表达的监测,也就是舆论信息、情报的收集、处置。社会心态是更深层次的研究,是对社会大众言论、行动的内在社会心理机制、社会心态特点和规律的探究,有助于了解公众意见、社会态度和社会情绪形成的内在原因、变化的机制,也对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中内在的机制进行探讨,因此,在方法上是传统社会心理学微观研究和社会学宏观研究的结合。
图3-1 社会心态相关概念和对应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