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社会心态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大众、公共部门的关注。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经历大转型,快速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带来社会心态的显著变化。伴随这一过程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影响着社会心态,也以社会心态的形式表现。全球化、信息化使得东西方文化迅速交汇、冲撞、融合,价值观念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以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反映着社会心态。

与社会心态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相适应的是,我们对社会心态的了解和研究远远跟不上。我们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在这变化的世界面前显得很苍白、很无力。特别是社会心理学,这个本该用来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的学科,我们几乎听不到它的声音。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学者和思考者开始用“心态”“社会心态”这样的概念来描述社会现象,解释社会问题,提出社会建设的建议。但正如在后面将要分析的那样,这样的社会心态讨论不是在同一个概念上,更遑论在一定的学科体系下沟通。但社会迫切需要这样的分析、解释和意见。我们对于社会心态的探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

通过近年来对社会心态研究的摸索,我们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就是社会心态是从宏观层面对社会心理的把握,而不是仅停留在个体或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研究是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采取宏观视角的一种研究范式。如果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就是把个体心理这个整体和社会心理这个宏观运行系统分解研究的话,社会心态研究在方向上则是相反的,是要还原社会心理的整体形态和被割裂的内在联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就像是生产马赛克,社会心态研究希望去拼贴马赛克,这些马赛克来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也来自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过程其实是更艰难的。

十多年来,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从早期断断续续进行一些和社会心态相关的研究,到近年来专注社会心态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心得,一些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于社会心态研究来说,我们依然只是窥到了冰山的一个小角。令我们自己欣慰的是,我们找到了自己观察社会、解释社会的角度。

本书是我们多年来对社会心态探索的一个总结,我们从初期以单个社会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开始,逐渐积累,不断拼合扩大,到近期我们开始回头寻找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社会心态理论基础,并试图就社会心态的一些核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思考。因此,本书主要以探讨社会心态的理论为主,试图搭建一个理解社会心态的框架结构。

本书对于社会心态的论述主要着眼于把社会心理学中个体、情境、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结合起来,从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社会心理的特点和变化。在心理学中,对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会说是受到一定情境的影响,但是对于情境的描述就基本上不再有下文。而作为社会心态就不能是某一情境中的心态,而应该是跨情境的,是连同情境的。互动仪式理论开宗明义,“微观社会学解释的核心不是个体而是情境”(柯林斯,2012: 3)。我们把社会心态研究理解为是一种转型的社会心理学,是一种宏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式,是一种社会取向和文化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具体研究中,社会心态可以看作是微观社会学和宏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叠,社会心态研究包容这两种研究,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也主要来源于这两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