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会心态理论和方法探讨

研究者对社会心态理论进行了探讨,包括社会心态的概念、社会心态的结构、社会心态研究的历史、社会心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的讨论。(杨宜音,2006;刘力,2006;陈午晴,2006;马广海,2008)

(一)社会心态的概念和结构

杨宜音(2006)认为社会心态是一个“意义含混的概念”,研究者对社会心态的概念、心理结构、形成机制还没有形成共识。研究者对社会心态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把社会心态看作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一定地域内人们普遍具有的社会心理的总和;有的把社会心态看作是在一定的思想和心理支配下的社会各种群体主观上的情绪、情感、态度等心理状态和社会心境状态;有的则把社会心态看作是社会群体的心智状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以整体面貌出现的主体状态。

杨宜音从社会心理学的两大学术传统,就是所谓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路径出发,试图寻找社会心态的心理机制,进而对社会心态进行概念的界定。她分别从“群体中的个体”和“个体中的群体”两个角度出发来厘清社会心态的心理结构。在“群体中的个体”的视角中,她提出区分个体的社会性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把个体价值体系中的社会价值观称之为“社会性价值观”(social values),而将隐含于社会制度中的价值观称之为“社会价值观”(societal values),认为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以及二者的相互映射关系,应该是社会心态研究的核心概念。在“个体中的群体”中,她从社会认同理论来解释社会心态的形成,“个体一旦认同了群体,受到了感染,就会丧失原有的个别性或责任感,就会消失在群体之中”。进一步地,她认为从“群体与个体”的角度看,社会心态是个体与群体相互建构的,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心态的定义:“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社会心态透过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感受、对未来的信心、社会动机、社会情绪等借以表现,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通过社会认同、情绪感染等机制形成,对于社会行为者形成模糊的、潜在的和情绪性的影响。它来自社会个体心态的同质性,却不等同于个体心态的简单加总,而是新生成的、具有本身特质和功能的心理现象,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建构而形成的最为宏观的心理关系。”

马广海(2008)提出以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几个方面作为社会心态测量的基本纬度。认为这几个方面与社会行为高度关联,是决定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心理要素,对于从实践的角度探讨社会心态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益于社会行为的预测与控制,可以作为社会心态的测量指标。

杨宜音(2006)认为社会心态是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的,而且社会心态的心理层次由表及里为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及社会价值观。而社会价值观是指“隐含在一套社会结构及制度之内的一套价值,这套价值的持有使现有的社会架构得以保持。社会制度在这里包括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规范及社会奖惩等。它通过规范、价值、惩罚等,给个人带来外在压力,也通过社会价值的内化,给个人带来就范的压力”。

(二)社会心态研究的历史

刘力(2006)也认为社会心态这一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但不同意杨宜音“‘社会心态’并不是一个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的领域”的表述。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上不乏社会心态的理论与研究,只是这些理论与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而已。刘力回溯了社会心态研究的历史,认为孔德之后的塔德(Tarde)所谈的“发明”概念实质上是社会心态研究的缘起,而他的“模仿”概念则是社会心态的传播与扩散。勒庞(LeBon)研究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心态,发现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具有完全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特征的新特征,也就是社会心态不是其组成个体的心理的平均数和聚合体。而涂尔干(Durkheim,也译为迪尔凯姆)的集体表征外延涉及信念、宗教、风俗、时尚、道德、语言和科学等,毫无疑问地蕴含着社会心态。受涂尔干的影响,列维-布留尔(Lévy-Bruhl)考察了原始社会的集体表征,这些是法国社会心态的早期研究。在对德国的社会心态研究中,刘力认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社会心态的重要理论著作,特别是时代精神的概念就是社会心理或集体心理的化身。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社会心态的学理基础。英美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从个体本能和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不断论争和融合,构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心理取向,而主流的美国社会心理学把社会心理界定为研究个体的科学,因此也就不会有社会心态概念的出现。刘力认为,从涂尔干到列维-布留尔的集体表征传统出发,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Moscovici)提出了社会表征理论(Theory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这一理论是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心理学范式,同时,社会表征的许多研究也可以为探讨中国人的社会心态所借鉴。

(三)社会心态的主体和类型

陈午晴(2006)认同杨宜音关于个体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分析社会心态的观点,但他认为杨宜音没有充分讨论个体心态与社会心态的主体,没有回答社会心态的主体是什么。他认为社会心态的主体应该是所有社会成员构成的总体,但由于通常很难把握所有社会成员的存在状况,因此社会心态的主体可以看成是众多社会成员构成的总体。他认为作为社会心态主体的社会成员总体一旦由众多社会成员个体构成,即同时成为了超越个体的主体,虽然社会心态并非由众多社会成员个体心态构成,但其生成必然以众多社会成员个体心态为一定的基础,而且一旦生成,社会心态即超越了个体心态。而社会心态正是通过个体超越方式而实现了个体超越性,即由个体心态转化成了社会成员总体的心态。陈午晴认为社会心态具有两种个体超越方式:汇合与融合。他的论述基于两个预设:一是社会成员总体中所有社会成员个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主体,而社会成员总体的存在形式则是由这些相对独立的主体构成的集合体;二是社会成员总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个体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脉络中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成员总体的存在形式就成为了由这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主体构成的共同体。由第一个预设,社会成员总体中的每个社会成员个体,社会心态实际上就是“这些个体心态汇集、聚合在一起的总体分布形态”。由第二个预设,社会心态是这些个体心态“最终融会和聚合在一起的总体统一形态”。也就是说,“社会心态存在两种基本的个体超越方式,即汇合与融合,前者是由众多个体心态汇集、聚合而成社会成员总体心态的方式;后者是由众多个体心态融会和聚合而成社会成员总体心态的方式。相应地,社会心态存在两种类型,即汇合式社会心态和融合式社会心态。汇合式社会心态体现为众多个体心态的总体分布形态,而融合式社会心态体现为众多个体心态的总体统一形态”。

(四)社会心态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刘力(2006: 14)认为社会心态研究可以借鉴社会表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认为“理论与方法的统一是社会表征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社会表征现象十分复杂,既涉及社会文化层面,又涉及个体层面;既涉及群体与个体的意识层面,又涉及群体与个体的无意识层面。因此,社会表征理论既不排斥现有的任何心理学研究方法,也不赋予某种研究方法以特别的优先权。相反,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学取向,强调对同一研究课题进行多方法的相互验证(triangulation of methods)。媒体分析、问卷测量、民意测验、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话语分析乃至实验室实验都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表征的研究”。

陈午晴(2006)认为抽样调查的研究方式比较适合汇合式社会心态的研究,但不适合融合式社会心态的研究;预设主题结构的研究方式比较适合汇合式社会心态的研究,但不适合融合式社会心态的研究;表征分析比较适合融合式社会心态的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抽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如通过流行语、委婉语的使用分析社会心态。(社会稳定心态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06;李喜芬,2004: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