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

一 社会心态的结构及测度

马广海(2008)指出,“社会心态”概念化的过程还没有完成,因为对社会心态的测量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目前基本上没有统一的意见。他提出,我们可以以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作为社会心态测量的基本维度。他认为,这几个方面与社会行为高度关联,是决定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心理要素,对从实践的角度探讨社会心态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益于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与控制,可以作为社会心态的测量指标。他认为,社会心态研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搞清楚社会成员在哪些问题上具有积极肯定的情感,在哪些问题上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测量社会情绪要根据引起社会情绪反应的具体的社会条件,对概念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化。社会认知强调群体或社会中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相对一致的认识或理解,社会成员达成共识的社会认知是形成社会心态的认识基础,它对于社会心态的其他方面特别是情绪方面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当某种价值观念普遍地被社会成员所接受时,它便成为一种社会价值观;而社会价值观是隐含在一套社会结构及制度之中的,对现有社会架构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时刻反映着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的结构和发展状况。社会行为意向是集体行动的萌芽状态,受社会情绪、社会认知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这些社会心态成分的合力促成了社会行为意向。

杨宜音(2006)认为,社会心态是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的,而且社会心态的心理层次由表及里分为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及社会价值观。而社会价值观是指“隐含在一套社会结构及制度之内的一套价值,这套价值的持有使现有的社会架构得以维持。社会制度在这里包括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规范及社会奖惩等。它通过规范、价值、惩罚等,给个人带来外在压力,也通过社会价值的内化,给个人带来就范的压力”。(参见第一章)

杨宜音和马广海有关社会心态构成的观点是目前仅见的依托于社会心理学学科基础的分析,但他们对社会心态的概念化也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已。他们的相同点在于都认为社会共识(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是构成社会心态的重要基础。马广海强调在这三个因素影响下的社会行为意向;而杨宜音强调的则是社会价值观念内化、个体认同后的国民性。可以看出,他们二人的观点都受到心理学中有关“认知、情感、意志”三分法的影响。

陈午晴(2006)认为,个体构成社会或群体,而个体心态并非简单相加就成为社会心态,他提出个体心态转变为社会心态可能存在两种方式,即“汇合和融合”的方式。他认为汇合的社会心态是在个体相同心态的基础上实现的,社会心态就是这些个体心态汇集、聚合在一起的总体分布形态。而融合的社会心态是个体心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众多个体共享、共通的同一心态。而社会心态正是这些个体心态最终融会、和合在一起的总体统一形态。陈午晴认为,抽样调查比较适合汇合式社会心态的研究,表征分析比较适合融合式社会心态的研究。而媒体分析、问卷测量、民意测验、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语话分析乃至实验室实验都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表征的研究(刘力,2006)。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社会心态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除了传统社会心理学方法(如抽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访谈法、心理测量等)外,也包括一些社会表征的方法,如通过流行语、委婉语的使用分析社会心态(王俊秀,2008)。随着社会心态研究的深入,对社会心态、社会心态结构的研究和测量需要探索各种新的方法。

二 社会心态指标体系

目前的社会心态研究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加入到研究队伍当中,研究对象、群体更加广泛,关注的主题也更加多样化。其中,对低收入群体、大学生群体、农民群体、下岗职工群体的社会心态研究占了较大比重;也有研究关注构建和谐社会、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心态问题;还有一些学者探索社会心态的概念和心理机制问题(王俊秀,2008)。但是,社会心态研究者对社会心态内涵理解上的不同,以及受专业的限制,使得社会心态的研究内容千差万别。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个可以借鉴的社会心态指标体系。

在对贵阳市民的社会心态进行调查时,郑玲、徐宜芳(2002)把社会心态界定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政治制度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直接的、在社会群体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的、具有一定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反应态势。她们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对社会生活和个人、家庭生活的感受,包括:国家地位、文化生活、经济发展状况、有法可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贫富差别、消费品质量、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挣钱机会等;家庭生活水平、家庭收入、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人均住房面积、高档消费品质量、家庭储蓄、政治地位;经济困难、居住条件环境差、家庭不和睦、生活单调。②市民关心的重要问题,包括:惩治腐败、保护环境、控制物价、加强社会治安、整顿社会风气等。③心理预期,包括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前景的预期。④社会需求,包括对安全、幸福和生活质量的追求。

在2001年对内蒙古城乡居民的社会心态调查中,郭亚帆的研究(2003)包含以下内容:①该年居民对社会、经济、政治各个领域的满意程度,题目包括:加入世贸组织、处理法轮功问题、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机构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执行宗教政策、发展地区经济、加强民族团结、整顿社会治安秩序、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行医疗保障制度、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惩治腐败问题、解决失业问题和减轻农民负担问题;②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满意程度,包括: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我国的国际地位、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生活、新闻报道的真实情况、挣钱的机会、物价状况、经济秩序、社会保障、消费品质量状况、依法办事、社会治安状况、贫富差别现象、当前的社会风气和环境保护;③对各项改革的评价,包括:社会养老改革、教育科技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会医疗改革、工资分配改革、劳动就业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物价改革、财政金融改革、机构人事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④社会热点问题;⑤对未来五年的预期。

在对农民工社会心态进行调查时,王园园(2009)把调查内容分为个人认知、阶层认知和社会认知三个部分。其中,个人认知主要包括信仰认同、法律认同、政策认同、道德认同和未来认同五个方面;阶层认知主要考察农民工对自己阶层的社会地位压力、社会安全、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感受;社会认知包括对科学的认同度,对“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爱国、民主、诚信、节俭、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办事跑关系送礼、金钱至上、天命等观念的认同。

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和文献资料分析法,李蓉蓉(2005)对山西人的社会心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山西人的一些典型社会心态:①理性平和的心态;②不甘人后,渴望改变现状的心态;③保守、不善创新的心态;④消极被动甚至冷漠的社会参与心态;⑤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平衡心态;⑥无可奈何的心态。这实际上是一种与国民性有关的研究。

从以上对社会心态的初步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心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需求满足与否引发的社会心态,包括与人的基本需求满足相关的内容,和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政治活动相关的内容;②社会情绪,包括普遍的社会焦虑感,这主要涉及安全和社会公平等方面;③社会行为倾向,包括面对问题和挫折的应对策略、消费行为倾向等(王俊秀,2005)。社会心态调查和研究的普遍特点是关注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和意见,而很少关注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共识、集体意识。社会心态调查和研究没有反映公众意见的深层次心理内容。

要系统描述、分析和揭示社会心态,就应该对社会心态的结构进行探索。就目前社会心态的研究现状来看,借鉴心理学有关认知、情感、意志的分类方式,同时结合文化、社会研究成果和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心态研究实践,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四个方面来分析社会心态是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的。本文尝试提出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由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构成,详见图2-2。

图2-2 社会心态指标体系

我们对这四项一级指标的简要分析如下。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指标主要包括:社会安全感、社会公正感、社会信任感、社会支持感、社会认同与归属感、社会幸福感、社会成就感和社会成员自我效能感、对未来的预期等。其中:

(1)社会安全感,是对社会或所处环境的安全、风险程度的认知和感受;

(2)社会公正感,是对社会、团体、组织中公平、公正、正义的认知和感受;

(3)社会信任感,是对社会、人际关系、组织的信任的认知和感受;

(4)社会支持感,是个人在社会中所受到的来自他人、家庭、群体、组织、社会的精神、心理、行动上的帮助、鼓励等形式的支持;

(5)社会认同与归属感,是个人对社会、组织、群体、其他个人的认同、接纳、排斥,或自我归类、认同某一个组织或群体的认知和感受;

(6)社会幸福感,是社会成员共同感受到的幸福与不幸的感受;

(7)社会成就感,包括社会成员在社会中自我价值实现的感受和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认同;

(8)社会成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反映的是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努力对社会的影响作用;

(9)对未来的预期,是个体对未来状况的判断,反映出社会成员的信心。

(二)社会情绪

心理学把个体的情绪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欲;对相应的社会情绪也可以进行相似的分类。社会情绪的下一级指标包括:社会焦虑、社会冷漠、社会愤恨、社会痛苦、社会愉悦、社会浮躁和社会贪欲等。

(1)社会焦虑,是由社会事件引起的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安、担忧、害怕、恐惧、恐怖等不同程度的情绪;

(2)社会冷漠,是社会对一些现象的漠然、无视、不关心、不为所动的情绪;

(3)社会愤恨,是由不满、敌视、怨恨、仇恨等引发的不同程度的愤怒;

(4)社会痛苦,是由生活压力、失业、家庭不幸福、灾害、事故等消极因素引发的社会性负面情绪;

(5)社会愉悦,是对社会成员整体快乐程度的反映;

(6)社会浮躁,是由众多复杂原因引发的社会性的非理性状态;

(7)社会贪欲,是指社会性的过度需求的情绪表现。

(三)社会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认为什么是值得的、想要的、有意义的认识。社会价值观是一个社会表现出的对一些方面的社会性肯定。由于价值观可以包含的内容不可穷尽,我们只选取一些更具有社会价值观含义的基本理念,包括社会如何看待国家、道德、公民、公私、责任、财富、人际关系、权力和文化。因此,社会价值观的下一级指标包括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公民观念、公私观念、责任观念、财富观念、人际观念、权力观念和文化观念等。

(四)社会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并非行为,而是一种行为的准备状态,但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社会行为倾向反映的是个体行为倾向中那些和他人、社会关系联系更加紧密的内容,社会行为倾向的指标主要包括:

(1)公共参与行为倾向,是反映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是考察一个社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程度的,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2)利他行为倾向,是指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利于其他社会成员和社会的倾向性,是助人为乐、慈善、志愿等行为的基础;

(3)歧视与排斥行为倾向,是社会成员对某些社会成员或群体持有负面的态度,表现为不容忍、不接纳,甚至侵犯性的言行;

(4)矛盾化解策略,是社会成员在遇到矛盾时会采取的行动策略;

(5)冲突应对策略,是当社会成员个体或群体之间发生冲突时个体或群体首先采取的应对策略;

(6)生活动力源,是社会成员个体感受到的生活有无意义,是否愿意为个人、家庭、组织、社会出力、奋斗的状态。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将社会心态的这些二级指标概念化、操作化后,编制出相应的量表或题目。在社会心理学的已有研究中,人们对其中的一些二级指标概念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而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概念的测量工具。但对其他的二级指标来说,我们则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编制相应的问卷或量表。

参考文献

彼得·伯克,(2001),《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陈午晴,(2006),《汇合与融合:社会心态的两种个体超越方式》,《社会心理研究》,1。

郭亚帆,(2003),《内蒙古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心态调查与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3。

李蓉蓉,(2005),《山西人的社会心态与山西经济发展》,《生产力研究》,3。

刘力,(2006),《社会形态与社会心态——评杨宜音的〈个体与宏观社会建构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心理研究》,1。

刘力、管健,(2010),《第九章 社会表征》,载黎岳庭、刘力主编《社会认知:了解自己和他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广海,(2008),《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社会科学》,10。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2011),《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莫斯科维奇,(2011),《社会表征》,管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纳森·特纳,(2007),《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乔纳森·特纳,(2009),《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孙俊才、文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汝信主编,(1988),《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重庆出版社。

王俊秀,(2005),《当前中国社会心态分析报告》,载汝信等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2008),《社会心态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秀、杨宜音主编,(2011),《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园园,(2009),《当前农民工社会心态分析:基于Z市的问卷调查》,《商场现代化》,10。

威廉·杜瓦斯,(2011),《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赵蜜、刘保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冰,(2010),《文化心理学:跨学科的探索》,载徐冰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五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宜音,(2006),《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4。

余安邦,(1996),《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进路:兼论其与心态史学的关系》,《本土心理学研究》,6。

郑玲、徐宜芳,(2002),《贵阳市民社会心态调查分析研究》,《贵州统计》,11, 24~31。

Allport, F. H.(1924).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 Houghton-Mifflin.

Allport, G. W.(1968).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In G. Lindzey and E. Aronson(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pp.1-80). Reading, MA:Addison-W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