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动力建构的理论模型

相互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动力过程。首先,作为一个过程,社会心态被社会成员所建构,包括生成、改变、沉积、诱发等复杂交错的阶段。社会心态反映的是个体的宏观社会特性,是个体与宏观社会的联系性,是个体与宏观社会相互建构的产物,并以其孕育的复杂多变的心理事实而被人们感知到。社会心态的这种形成、改变、沉积、诱发的动力过程与文化心理过程相似,甚至也可以被看作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次,作为一种动力,社会心态不断作为个体、群体社会行为的背景和心理场域,作为内化为个体生存所依赖的社会适应中的选择定向,潜在地引导、诱发、推动、限制着个体的心理活动。最后,作为一种表征体系,社会心态并不完全是不可言说和记录的,它总是透过个体、群体的行为和言语彰显和被感知。此外,这种表征通常还会与社会的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在不同的人群和类别中,表现为为一定的人群和类别共享的默会之知,或者说是刻板印象和观念。

由此看来,社会心态的建构过程是与文化的心理建构过程最接近的心理过程。参照文化心理学家康萤仪等人在对双文化个体(bicultural individual)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文化的动态建构模型(the Dynamic Constructivist Model, DCM),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启发。

在文化的动态建构模型中,第一,文化被定义为群体成员共享的知识网络(networks of shared knowledge)。这里的知识是指文化群体内共享的信仰、价值观和俗民基本观念(lay theory)。作为知识传统的文化具有如下特点:为成员所共享;外化于器物、符号、风俗甚至社会制度;是群体内成员交流的基础;具有代际相传的特点;在新的社会秩序中不断变化。第二,不同文化群体分享不同的知识体系。第三,启动不同的知识网络会得到不同的行为反应。第四,与其他知识特性一样,共享知识也具有可用性(availability)、接近性(accessibility)和适用性(applicability)等特点,知识的提取和启动需要特定情境的唤起(evoke),因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符号(icons)的出现会激活相应的行为反应。第五,个体不同的特质作为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s)和调节变量(moderator variables)调节文化作用于个体行为的过程(Hong, 2009)。

第一,与文化的动态建构模型类似,在社会心态的动力建构模型中,社会心态被定义为一种弥散的社会心境状态,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被社会成员所共享,且体现在诸如流行语、时尚、观念等表征中,成为社会成员相互比较、沟通、合作的背景和基础;第二,不同社会心理群体具有不同的社会心态,在某些方面也可以是跨层次的;第三,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沟通和感染,社会心态得以传递并产生影响;第四,社会心态的感知、参与和传递,也具有对共享现实心态的接近性和适用性;第五,个体不同的特质作为边界条件和调节变量调节社会心态作用于个体行为的过程,其中,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吻合程度和个人易感程度尤为重要。

两相对照,社会心态的动力建构模型与文化的动态建构模型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也各自有一些独有的特点(如表3-1所示)。

表3-1 两个模型的对照

通过对照,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动态建构模型与社会心态的动力建构模型都反映出变动性、动力性和多渠道性。但是,前者还具有多元文化的并存和文化的长时段更迭(例如代际传承)特点;而后者则具有潜在的价值取向的指向性、情绪性。在文化比较和文化类型的视角下,社会心态是一定文化条件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例如,乐观的、奔放的、追求成就的等;但是,在社会心态的视角下,文化心态也是社会心态的组成部分。二者应该是相互建构、相互证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