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心态的机制与效应

一 社会心态的机制

探讨心理机制,一般可利用机械因果模型来系统化变量之间的关系。机械因果模型(Mechanistic Causal Model)是解释现象的控制机制、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的模型。其中,控制机制是导致现象发生的原因变量。中介机制是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的中介,也就是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关系的建立必须通过中介变量时,中介变量才成为必要的因素。前因变量直接导致中介变量,中介变量导致结果变量。当控制机制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时,便需要调节机制决定相同的前因变量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产生哪种结果。调节机制可以调节控制机制与中介机制的关系,也可以调节中介机制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过程请参见下图(图3-3)。

图3-3 机械因果模型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发现了社会心态的一些机制。例如,“心理和谐”状况可以成为社会比较、核心自我评价及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机制(张玉柱,2012)。“心理和谐”作为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总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是社会心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社会比较等因素要透过心理和谐的水平才能影响生活满意度。中介机制有可能是思维方式、价值观、自我构念等。调节机制有可能是一些心理变量,例如,预期的高低、社会身份认同的强弱、自尊水平的高低、成就动机的强弱等。同时,调节机制也可能是一些人口学变量,例如,性别的不同、收入的多少、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文化程度的高低、居住条件的好坏、消费偏好等。这些调节机制,可能调节了控制机制与中介机制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关系随着调节变量的水平而出现变化。

回顾和梳理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影响社会心态的比较重要的变量有如下5个。

(一)社会比较

社会心理学家Festinger在1950年提出了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这个概念,是指当人们处于不确定的环境中时,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特征,采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方式,确认自己和提升自己。例如,在向上比较时,可以增强改变自身的动力,即见贤思齐;在向下比较时,可以获得自我满足和信心。

社会比较包括认知、情感、能力、行为等不同成分。可见,社会比较是普遍存在的。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社会比较的机会增多。在社会结构出现快速变化、阶层结构特征明显、层级间差距拉大时,人们为了对自身进行定位,也会比较多地进行社会比较,以便完成身份归属和对个人情感、态度的规范,与所属群体形成共有的行为反应和态度。

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也是社会比较的产物。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参照群体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等不公平感(周浩、龙立荣,2010)。默顿认为,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因人们不是与某一绝对的或永恒的标准相比,而是与某一变量相比,因此这种剥夺是相对的。这个变量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体,也可以是自己的过去。有时,即使某一群体本身的处境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改善的程度低于其他参照群体的改善程度,相对剥夺感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会影响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并可能造成多种后果,其中包括压抑、自卑,并会引起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

(二)归因

归因是指对他人的行为或事物发生的原因进行推断、归属和解释。人类进行归因,是由探讨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动机推动的,也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归因是对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行为、社会事件或现象的意义解释。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探寻往往在找到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时就会停止,特别是人们感到自己的解释符合社会规范或日常经验后就会停止。因此,归因与科学探索不同,它是一种朴素的探索和解释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F. Heider(1958)认为,人人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要根据各种线索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了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原因,才能解释这个世界。人们总是根据行为的原因和结果来解释行为,而如何解释行为的原因对人们做出自己下一步的行为决策是很重要的。

一般的归因过程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偏误效应,例如,观察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归因偏差(actor-observer bias)就是观察者往往对当事人的成功做外部因素的归因;而当事人在成功时对自己做内部归因(即靠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而获得成功),失败时则对自己做外部归因。利益不同也会引起归因偏差。一般人不大会设身处地地为与自己利益不同的人着想和进行归因,往往会夸大一些因素的作用,这是为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

在贫富关系较为紧张的时期,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人们对获得财富的归因也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偏误,从而影响贫富群体其他方面关系的融洽。

(三)价值观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价值观是个体的选择倾向,也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它主宰了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因此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心理过程和社会心理特征;与此同时,价值观还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根据——共享的符号系统,它成为划分群体的依据之一,因此又是重要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所以,它还是关注社会变迁的人文社会科学家特别重视的社会心理标志。

价值观被定义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Kluckhohn, 1951)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三个层面。G. Hofstede(1980)通过对40个国家和地区11.6万个被试工作价值观的研究,确定了价值观的四个潜在维度。这四个维度分别是: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或女性气质。S. H. Schwartz和W. Bilsky(1987)发现价值观与十个动机领域有关,这些领域存在于任何一种文化之中,因为它们源于三种普遍的人类需要:个人的生物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群体生存与福利的需要。

(四)群体沟通

群体沟通指的是社会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达到基于其各自目的的群体特定目标,在群体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信息的沟通是群体心理形成的重要条件,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知、群体成员的凝聚力、群体内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形成等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在大众传媒时代,个体传播信息的渠道不仅广泛,而且技术更新很快,沟通的方式从语言到影像、从平面到立体、从官方到民间,对于社会心态的形成影响极大。这也是形成共享的现实性的基本前提。

(五)心理预期

心理学家发现,“想象”这一心理过程具有“超前认知”的功能。当对未来的想象伴随着对事物的因果判断或发生概率判断时,就成为预期。未来是不确定的,因而每一个人都依赖预期获得某种稳定感,而对未来的预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态和行为选择。

有调查研究发现,居民对目前生活的满意感与对未来的预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对目前生活越满意的人,对未来的预期也越乐观;对未来的预期越乐观的人,对目前的生活也越满意。对未来的积极预期,会化解目前生活中不尽如人意之处,着眼未来,一切向前看,从而提高满意感。

实现预期给人带来愉快,否则就会倍感挫折和郁闷。因为预期作为一种因果判断,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的。“种瓜”是预期可以“得瓜”,“种豆”是预期可以“得豆”。如果种瓜没有得瓜,人们的经验就会受到挑战,安全感就会丧失,未来的不确定性上升,就会让人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可见,乐观地预期未来,可以帮助人们更顺利地渡过目前的不利处境,更愉快地接纳和享受当下的生活,并为将来的愿景努力。

二 社会心态的效应

社会心态的形成过程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心理效应,其中有几种是比较典型的,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

(一)汇聚效应

汇聚效应是指,当社会中持某一种社会态度或观点的成员,通过各种媒体沟通交流逐渐达成的共识,会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社会态度或观点的整体力量,即部分之和大于简单加总。汇聚的过程可以是滚雪球式的(时序性的),也可以是聚集式的(同时性的),还有可能是二者混合式的。在重要的社会事件发生时,不仅在空间上人们会会聚在一起,而且在社会态度上人们也会汇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呼声和强烈的要求,进而导致较为一致的集体行动。

(二)多数人效应与少数人效应

多数人效应通常也称为从众效应(conformity),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影响(真实的或想象的压力)时,会怀疑并放弃或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来看,个体在某种群体情境下成为判断和提出意见的少数人,因而也可以称为“少数人效应”。从少数人效应的角度看,从众是一种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但其动机并不是一种压力导致的自我怀疑,而是维护群体、认同群体的动机使然。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中发生从众现象极为普遍。从众给人们的感觉是便捷的(他人的选择肯定是有道理的)、安全的(法不责众)、有力量的(人多势众)。从众是社会心态传播和形成的重要机制,也是常见的心理现象。

(三)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倾斜。特别是在阐述论点时,当一些人面对挑衅或群体中冒险的人占多数时,态度或做出的决策会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冒险偏移)。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群体中谨慎保守的人占多数,进行决策时就比个人决策时更保守,群体决策偏向保守的一端(谨慎偏移)。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比起个体决策更容易偏向冒险的一端。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群体极化能促进群体意见统一,增强群体内聚力并形成群体较为一致的行为。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它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群体极化更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发生。

在一定的社会态度和心理定势的影响下,人们经常用一些特殊的视角或立场来对待事物,而这个视角或立场一旦确定,大家就很容易沿着同一方向提供更多的论点和论据,去证明和强化这些观点的正确性。其结果,群体的意见就会变得更为激进,更为极端,而与群体中每个人当初的想法相去甚远。

此外,在人际沟通中,存在“言则信”效应。社会成员听到别人相信什么,通常就会调整自己的立场以符合主流方向(Echterhoff, Higgins,&Groll, 2005),而持不同看法的人容易保持沉默。

(四)群体参照效应

群体参照效应(group-reference effect)是相对个体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而言的。它是在认知过程中,选择所属内群体的信息作为自我定位的参照对象而对个体心理产生的一种影响。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一些模糊情境下,会很自然地选择与自己相同特质的人进行比照。例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消费水平、经历、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等(张海钟、张鹏英,2011)。

(五)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望”是在预想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指向这一预想的动机。当人们对后果有期望或期待时,就会引发某种行为。这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1968年,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他在小学生中进行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但是,他并没有根据这些小学生的成绩来选择被研究者,而是从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然后对老师们说,这部分学生是“含苞欲放的花朵”,有可能在几个月后成绩得到快速提高。事实上,这里面既有在测验中得高分的学生,也有在测验中得低分的学生。除了对老师们说了这番话之外,研究者并没有进行其他干预。但是,到了期末,他们再一次对全体小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那些被随机选择出来贴上了“含苞欲放的花朵”标签的孩子,成绩显著高于其他学生。这一发现后来以一个欧洲的传说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是一位王子,因爱上了一尊美丽姑娘的雕像,常常深情地注视这尊雕像。日久天长,雕像复活,姑娘走下了基座,投入王子的怀抱。

为什么会出现皮格马利翁效应呢?心理学家发现,预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形成自我激励或他人激励,对激发与调动潜在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学生们被研究者贴上标签后,老师们就会对他们产生比较高的期望,从而不知不觉地对他们做出鼓励、帮助的举动。例如,当众表扬、微笑、夸奖。在他们犯错误或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由于认定他们很有潜力,所以不理想的成绩被看成是暂时的,而不会归因于这些孩子天生愚钝,这样就会对他们的失误比较宽容,从而始终对他们抱有信心。

如果一个社会中多数成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必然会心态积极,将自己的心智能量指向工作,朝气勃勃,就可以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