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
- 杨宜音 王俊秀
- 4236字
- 2024-11-02 18:13:02
导言
如果观察一个社会,观察社会中行动着的人们,从个人的价值偏好到与人交往的规则,从市场交易到群体性事件,都能感到其背后存在一种牵动、引导、左右人们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如云似水,若隐若现,变动不居,却又基于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这就是一段时间内由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各类需求满足与否的感受和社会情绪,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共同构成的一种社会的心境状态。当社会稳定演进时,这种心境状态表现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气质或“时代精神”(Zeitgeist);而当社会急剧变迁时,它却可能快速变化,呈现更加复杂的成分和形态,如同一种基调,衬托着无数个体和群体的内心状态,又被这些个体和群体的内心感受和意愿、行为预期和选择不断涂抹增减,从而汇聚成整个社会的一部精神“合声”。这种不易捕捉又无处不在的心境状态,在当下的语汇里,被称为“社会心态”。
在我国,“社会心态”一词,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频频出现在学术界的讨论和大众媒体中。身处信息化、全球化和国内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对这一表述早已耳熟能详。“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已被写入2011年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可见,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国家政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社会心态对个人、社会、市场和国家的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这种影响。
在每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作为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社会心态是社会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透过社会心态的状态及其改变,可以看到社会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例如,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盛行,是从贫穷到富裕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它一方面构成了变化的个人行为的内部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对财富的过度追求,而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负面后果。其次,对社会心态的把握和调适,也是社会变革中一项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无论是政府的宏观决策部门还是各类组织管理部门,都需要通过意识形态的构建、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手段来调整社会心态,来调用这一社会心理资源以达致社会整合和社会合作的目的。最后,社会心态作为个体和群体社会行为的外在氛围,与社会成员息息相关。它不仅感染着社会成员,而且为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定位提供着依据和归属。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社会观念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也更为复杂,并且具有新的特征。作为社会心态最深层的心理机制——社会价值观念,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快速分化,有些部分变得比较混乱和碎片化,导致构建和谐社会缺乏强有力的、鲜明的、系统的、基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来整合、统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社会信任缺失、公德问题较多、公共参与很少、社会合作不易、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员困难,这些都需要从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的角度去寻找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心态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态机制,通过调控社会心态来统一社会目标、整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
社会心态及其研究对于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来说,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对它的了解和分析却困难重重。第一个困难在于社会心态是十分模糊的心理事实(psychological fact)和社会事实(social fact)。它不易捕捉,又无处不在;容易回望,却难以近观;可以意会,却不够明晰;既与个人心理状态有关,又不限于个人心理状态的简单加总;是社会成员共同构建的共享的现实(shared reality),又与个人的价值选择、态度感受、情绪情感、行为意向有着一定的距离。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性,使社会心态这一概念很难进入研究领域。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缺乏对社会心态的系统研究。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看,存在四个主要问题。第一,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对社会心态的概念界定混乱且缺乏操作性;研究视角单一;研究内容零散,缺乏内在逻辑;对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研究非常薄弱,因而无法解释各种社会心态发生、保持、改变、消亡的原因与过程。第二,测量和分析的手段不够科学和系统。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对民意的调查上,在分析上显得单薄和零碎;对社会生活中的焦点事件、流行时尚、群体行为、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却较少触及;缺乏在明确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形成的有效而系统的测量和分析工具。第三,对社会心态的预测能力薄弱。理论框架和测量方法的欠缺,就像气象预报员没有气象理论和可靠的大气监测系统,大大影响了预测能力,而对重大的、影响广泛的社会心态难以觉察。第四,缺少对调控社会心态方法的尝试和总结。调控社会心态是社会干预的方式之一,如何以及通过哪些途径来控制和把握社会心态,各种途径的效果如何检验,都是重大的社会实践课题。这些课题目前尚未被纳入系统的研究框架中,特别是缺乏学术界与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基层社会组织以及大众媒体的合作。尽管目前有许多以“社会心态”为名的调查分析报告,但是,可以说至今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传播学家在社会心态研究这一重要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他们与政府管理部门和基层社会组织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这就直接影响到对社会心态的测量、分析、预测与调控。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民意、舆论等都是社会心态的表达和表现,并不是社会心态本身。我们可以透过民谚、牢骚、街谈巷议、流言、传闻、“段子”、网上的帖子和博客、手机短信、流行词语等来了解社会心态;我们也可以透过集会、暴动、骚乱、罢工、上访等来了解社会心态;我们还可以透过消费方式、时尚与流行、人际关系(上下级关系、代际关系、亲密关系等)、市场风险承受力、储蓄、抢购或投资、阅读偏好、社会信任等来了解社会心态。但是,这些都不能直接等同于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渗透到某些看法和意见中的,它表现的不仅是个体的社会心理,而且是某些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心境状态。它需要我们去分析和把握,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有比较长的时间段来供研究者和社会成员“回望”和“反观”。例如,当我们“回望”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态时,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思想解放给人们带来的舒展和畅快,其中也夹杂着犹豫和担忧,以及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强烈参与意识和效能感。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以“解放”为主调的社会心态。不仅有人跃跃欲试,而且有更多的人身体力行。人们步履匆匆,头脑活跃,愿意论辩,对未来怀抱热望。人们接受风险,不怕失败,对新事物充满热情。人们相信未来,相信自己付出努力之后将会得到回报。随后,伴随着经济进步,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对社会权力地位的占有动机也更强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更加明显。对金钱和物质财富的占有,逐渐成为形成和判断社会地位与声望的主要指标,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与规范竞争同时出现。凡是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的人,恐怕都不难找出身边的例子来印证这30年的社会心态变迁。社会心态的这些性质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有史家治“心态史”,但我们希望看到的对现实社会心态的深刻和科学的分析却不多。夏学銮(2011)曾撰文指出:当下的中国,有八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值得关注、研究、引导、化解。它们分别是:①浮躁。这种浮躁心理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充满了感情泡沫,以致娱乐化、“娱乐至死”成为时尚。②喧嚣。如果说浮躁心态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变得干瘪、缺乏思想内涵的话,那么喧嚣倾向则使之更加疯狂。③忽悠。④炒作。⑤炫富。⑥装穷。⑦暴戾。⑧冷漠。张慧琴(2010)归纳出心态失衡、心态迷茫、不安全与不公平感、悲观情绪等社会心态特征。此类观察与思考很多,其中不乏对社会心态的洞察,但是,还不能将它们直接用于对社会心态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因为对社会心态的系统观测还需要可操作的研究工具。
于是,我们就很容易看到,社会心态研究的第二个困难在于测量工具的发展。对社会态度的描述和记录,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态度量表,而要使用态度量表不仅需要前期做大量的编制工作(特别是编制适合中国人反应方式的问卷),而且单一内容的态度问卷(例如,有关安全感的问卷),还需要有相关测量来进行解释和深度分析,否则简单地描述安全感的现状,不能勾勒出社会心态中有关安全感的全貌。这就需要建构社会心态的内容结构与指标体系,从而将多个侧面整合起来。
第三个困难在于长期数据资料的积累。社会心态的变动性使对它的调查不能用社会通则或社会价值观的调查来替代,这就要求有良好的调查制度和系统作为支撑,包括使用较为成熟的测量工具以纵贯式的调查设计来系统地收集数据资料。目前,我们依托的多个数据资料调查系统,如果能坚持不懈地使用,将会提供追踪数据资料,供研究者进行社会心态变迁方面的分析与预测。
第四个困难在于深度分析社会心态的难度很大。面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和事件个案,如果缺乏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那么这些数据资料再丰富也只能是废纸一堆,没有灵魂和生气。然而,深度的分析需要有深厚的学养,这不是靠堆砌和罗列资料就可以完成的。因此,这不是一个“快出”成果的领域。
在本书中,我们试图努力克服上述困难,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具有哪些特性?在哪些研究视角下,对社会心态的特性可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如何观测和记录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如何影响个体、群体、社会、市场和国家等社会运行的要素?社会心态又受到哪些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否可以操控、调节社会心态?是否可以对社会心态进行正确和错误的区分?是否存在相应的标准进行判断?要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诸多学科的学者通力合作,对社会心态的概念和基本结构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概括,并且需要在不断的观察和分析中认识它的规律。本书的作者多来自社会心理学领域,沿袭了这一交叉学科特有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学术传统,初步展示了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社会心态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第一章主要探讨社会心态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第二章分析社会心态的结构及其成分;第三章探讨社会心态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下编”则用九章的篇幅,对社会心态主要领域的既有概念和研究进行梳理,评析测量工具。
面对社会心态这一庞大而复杂且学界积累甚少的研究对象,我们宁可从“盲人摸象”式的研究起步,期望通过我们逐渐调查、分析与思考,拼接和提升出更加接近真“象”的认识。
参考文献
夏学銮,(2011),《当前我国的八种社会心态》,《人民论坛》,8, 48~50。
张慧琴,(2010),《建构和谐社会进程中和谐心态培育》,《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1),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