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概况

如前所述,消费信贷是消费金融的主体。在这一部分及本章的后续部分中,本书将以我国的消费信贷为例,对消费金融的现状、经济基础、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前文对消费金融的界定将住房按揭贷款予以排除以增加与日韩的可比性,但受数据统计口径限制,我们无法获得剔除住房按揭贷款后的消费信贷数据。因此,在下文的实证分析中,我们所采集的消费信贷数据中仍然包含住房按揭贷款数据。

图1-1反映了2001~2012年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的变动情况。

图1-1 我国消费信贷余额的变动情况(2001~201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

从图1-1可以看到,2001年至2012年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增长迅速。从2001年底的6990亿元增加到2012年底的104357亿元,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9%。与之相比,贷款余额在此期间从2001年底的112314亿元增长到2012年底的672875亿元,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率为18%。可以看到,消费信贷余额的增速要大大高于贷款余额的增速,说明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全部贷款情形。从消费信贷余额占比情况来看,消费信贷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1年底的6%上升到2012年底的16%。消费信贷已经成为银行贷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重要程度不断上升。

图1-2反映了我国消费信贷余额与GDP的比重变动情况。

图1-2 我国消费信贷余额与GDP的比重变动情况(2001~201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

从图1-2可以看到,2001年至2012年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1年底的6%上升到2012年底的20%,占比提高了3倍多。由于消费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更为直观地反映了消费信贷的市场需求情况,因此,上述结果意味着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市场需求增长非常迅速。与之相比,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增幅则相对缓慢,从2001年底的102%增长到2012年底的130%。可以看到,消费信贷余额与GDP的比重增长速度要大大高于全部贷款情形,意味着我国消费信贷需求的增长要大大高于贷款需求增长。

虽然消费信贷规模有了较快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信贷总体规模依旧较小,发展空间大。以美国为例,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消费信贷规模有所下滑,截至2010年底,美国消费信贷余额为24347亿美元(不含住房贷款)。相比之下,我国消费信贷的统计包含住房贷款,且长期以来住房贷款是我国消费信贷的主体,住房贷款占消费信贷的比重超过80%。从供给深度来看,我国消费信贷占银行各项贷款的比重2011年底为16%,而美国在2010年底时这一比例已超过60%。从需求深度来看,我国消费信贷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98年的1.9%迅速增长到了2010年的56.3%,同年消费信贷占GDP的比重达到19%,若扣除住房贷款(以占消费信贷总额80%计算),则消费信贷占GDP的比重为4%左右。相比之下,美国消费信贷规模(不含住房贷款)近年来虽有所下滑,但截至2010年底占GDP比重仍达16.61%(如表1-3所示)。显然,无论是消费信贷规模,还是从消费信贷供给深度或需求深度来看,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拓展。

表1-32003~2010年美国消费信贷发展情况

注:美国消费信贷总额不包含住房贷款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统计局及美联储网站数据整理得到。

更进一步,我们以消费信贷余额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指标,分析我国不同省(市、自治区)消费信贷所具有的不同特征。结合数据可得性,我们以2003年至2011年的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结果见图1-3。

图1-3 各省(市、自治区)消费贷款余额/GDP比重情况(2003~2011)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从图1-3可以看到,不同省(市、自治区)消费信贷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北京消费信贷最高,消费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高达29.1%;其次为上海市,为28.7%。之后为浙江省和广东省,排名前四的均为东部经济发达省市。重庆市是内陆省(市、自治区)中消费信贷需求最高的,消费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达到18.7%。31个省(市、自治区)中,青海省的消费贷款需求最低,消费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3%,仅为北京市的1/10左右。山西、河南、内蒙古、甘肃、黑龙江、湖南、河北、吉林、山东、新疆、湖北、江西等省(市、自治区)的消费信贷也相对较低,消费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均未超过10%。可以看到,消费信贷较低的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由于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将个人住房贷款包括在内,如果扣除这一部分,那么这些省(市、自治区)的消费信贷需求会进一步减少。因此,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呈现出东部省(市、自治区)相对较高、中西部省(市、自治区)相对较低的区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