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日韩消费金融比较研究
- 王国刚
- 2369字
- 2020-08-29 02:49:32
第二节 日本消费金融的发展历程
日本现代消费金融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始发展的。伴随着经济增长,消费金融体系得以逐步健全和完善,最终发展成为与其经济水平相称的成熟的消费金融大国。总体来看,日本消费金融的发展经历了导入期、扩大期和成熟期(参见表2-4)。日本早期的消费金融是流通业和零售业主导的分期付款的导入和扩大;之后是流通系信用卡的普及和信用卡的国际化发展;近年来,在消费信用推广的同时,更是加强了制度和规则的制定。
表2-4 日本消费金融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野村综合研究所制作。
一 导入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
1950年,“绿屋”“丸井”等百货商店开始实行月付销售,拉开了日本分期付款销售的帷幕。之后,日本汽车工业兴起,为了使这种高价产品进入一般收入人群,汽车产销商推出汽车分期付款。随后,日本电器产业迅速扩张,松下、东芝等企业纷纷设立了专门的消费金融部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拓展市场。同时期,日本出现了专营消费金融的“信贩公司”,与商家合作建成了统一经营消费金融的商业企业协会。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百货公司和信贩公司联营的分期付款式消费金融已有相当大的规模,出现了日本信贩、三洋商事等对工薪阶层小额贷款的非银行机构。
1960年,丸井百货商店不再使用“月付”的这个名称,开始采用“消费信用”这种新名字。从那以后,“消费信用”开始成为普遍名称,并被消费者快速接受。随着分期付款销售的急速扩大,政府开始考虑消费者保护及行业的健全发展,并于1961年制定了《分期付款销售法》。1963年,日本信贩公司以大多数的消费者为对象,开发出单品分期付款服务,是现在的单品分期付款的基础。那时的分期付款销售面向不同职业及不同地域的特定会员发行了多次使用券,消费者可以在商店出示多次使用券来分期付款购买商品,为信贩公司的飞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的银行系信用卡是1960年丸井首发的。第二年,成立了日本征信所(现JCB)。随后,银行开始设立专门发行信用卡的分公司,出现了诸多银行系信用卡公司。
二 扩大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分期付款销售业务顺利扩张,流通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6年西武百货商店收购了月付百货商店“绿屋”,建立了“西武信用”(现在的世尊信用卡公司),后来,发行了集团统一的世尊卡。1977年船桥东武开始实行公司内分期付款,引发了当时与信贩公司合作发行“合作卡”的很多百货商店陆续开始发行本公司信用卡。流通业直接进行信用卡的运营大大提高了消费金融的便利性。
20世纪70年代后期,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从购买消费品到购买奢侈品和休闲度假等),日本的消费金融产业在进一步发展的同时,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开始愈演愈烈,各厂商系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系信用卡公司、信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扩张。这同时也使得日本消费金融领域成为经济纠纷的多发区。由此产生的贷款过多、高利息和强制回收等在当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1983年11月日本制定并实施了《贷款业规制法》,明确了从事贷款的企业必须进行注册等规定。1984年,日本设立了信用信息中心(现在的CIC)和信用心理咨询协会等,通过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消费金融的发展。
1980年前后,是日本信用卡国际化和银行系信用卡的大发展时期。1980年,住友银行的子公司住友信用服务公司与VISA共同成立了“VISA日本”,根据特许经营制度,各地方银行的子公司开始发行VISA卡。随后,万事达和美国运通也进入日本,银行系信用卡增加了附带国际品牌的信用卡的发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始出现了质的变化。原本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是小额无担保贷款,与信贩公司特别是信用卡公司的快速发展相比,其发展显得较为平缓。然而,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在资产价格高涨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将其主业转为以大额有担保贷款为主。通过消费金融方式贷出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投向了地产或股市。同时,原本对消费金融不屑一顾的银行也开始积极介入该领域,并凭借其雄厚财力和强大影响力,对推动消费金融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消费金融业也受到了强烈冲击,很多相对弱小的消费金融公司破产,日本的消费金融市场开始重新整合。
三 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
20世纪90年代,信用卡的使用范围在日本迅速扩大,特别是流通系信用卡为了扩大在流通领域的使用,充实了客户服务(积分、优惠措施等),并通过收集客户信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这些都为扩大信用卡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单品分期付款开始减少,但仍被用于购买高额商品和服务(太阳能发电设备、和服、美容服务、语言学校等),与信用卡各自发挥着一定作用。
90年代,消费金融公司在日本再次扩大业绩,强化了原有信贷能力的同时,研制出不用直接面对顾客即可签约的自动贷款申请机,并通过大量商业广告提高认知度,扩大了客户群体。然而,过度贷款造成多重债务者以及破产者的增加,2000年中期开始成为社会问题。由此,日本金融厅开始探讨引入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具体后述)。2006年12月,日本颁布并实施了《贷款业法》,规定逐次降低贷款利息上限,并引入信贷总量规制(信贷总额限制在年收入1/3以下)。直至最近,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参照图2-3)。
图2-3 日本消费信用体系及规模变迁
注:①1980年以前的部分数据是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推算值。②2010年信用卡47万亿日元中,约9成为非分期付款(按月还款,用奖金一次性还款等)。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信用产业协会《日本消费信用统计》制作。
9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迅速扩大(这里主要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即B to C),成为整个市场的热点。目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销售相关法律有《特定商品交易法》《不当赠品及不当表示防止法》《分期付款销售法》和《贷款业规则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