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与世界大同(序言)

王绍增王绍增,现任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园林》杂志社主编。

何谓文化?至今已有无数解释。我的看法:文,是人类的创造之痕迹;化,是扩散、传播、积累的过程。所以文化就是人类的创造之演变与积淀。汉语的“文化”一词,比西文以耕作为词根的culture更精准。

当前讲文化,基本分为两大派:一派为普世派,现代派,力主全球化;一派为多元派,地方派,民族派,倾向于保守。大体上,一般认为前者是前进的,民主的,开明的,自由的,全方位的,是走向世界大同的必经之路;而后者则正好相反。

如果我们仔细地考察一下当前的全球化,应该能够发现其主体是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人类历史上最最贪婪的金融资本,能够带来世界大同吗?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其次,金融资本的疯狂扩张带来了地球资源的过分消耗。上天是否还为人类留下足够的资源空间,让人类再继续疯狂一阵子,本身就是一时难以证明的问题。但是我们能不能为了更加保险一些,做出如下思考:

人类是否可以谦虚一些?包括承认自己和真理的距离,包括强化对自然规律(或上天、上帝)的尊重,包括对前辈经验积累的尊重?

持有这种态度就会想到:为了今后的时间和资源不再被重复浪费,必须将人类已有的经验认真保留,通过保留文化的多样性来保留更多可供子孙分析和选择的路径。这就是我对文化多样性主要意义的理解。

杨宏烈教授积多年调查研究之功写出的《南粤文化景观透视》一书,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对这个问题最全面的介绍和分析。鉴于岭南文化自古就是中华文化圈内拥有较高的开明度和自由度的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南粤文化的意义。

其一,对地域性的意义,即适应岭南地域地理气候和社会生活的意义;

其二,普世价值的意义,即为人类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的意义。

人类为了不因内斗而加速自己的毁灭,必须走上世界大同的道路;而为了不因毁坏资源与环境而加速自己的毁灭,必须尊天重史,敬人虚己,走上“多元文化”的道路。其中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思维方式——“无我融一”,比之西方传统的主客观分离,至少在维系人类种群的生命延续上,有更明智和深刻的思考,因为以此种思维对待世界的人,绝不会以榨干别人和地球的财富和资源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这正是杨君大作的最根本意义。

2012年11月16日于暨南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