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迁徙与重构:中国“舆论场”研究二十年
- 张淑华 王佳林 李凌凌 常燕民
- 11060字
- 2020-08-29 02:12:00
第一部分 分散表达与凝聚共识:前十年成果撷集
增强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
(本文是作者1998年1月8日在新华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南振中
关于1998年的宣传报道工作,新华社党组强调要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要自觉地把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五大精神贯穿全社宣传报道工作的始终,特别是要围绕十五大提出的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加强报道的组织指挥,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报道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的新实践、新探索、新成就、新经验。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工作要点》提出的具体要求,我着重就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和转变作风等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 抓住党中央和国务院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心组织深度报道,生产更多的新闻精品,增强引导舆论的针对性、贴近性和有效性
要进一步增强新华社主体业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善于透过纷繁的社会现象,发现并且紧紧抓住能够牵动社会神经的重大问题。
1998年的重大事件虽然比1997年要少,但是仍然有一系列重大事件将要发生。
1998年3月5日将召开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3日将召开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今年的“两会”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选举、决定国家、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的领导人,这将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是1998年新华社报道的重中之重。在“两会”前后,认真做好“两会”的新闻报道工作,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新世纪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编辑部和有关分社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打好开春第一仗。
199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全党和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将总结2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改革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宣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极好时机。我们要早动手、早策划。要生动具体地向海内外展示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伟大探索、伟大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此外,199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百年诞辰;广西壮族自治区将要庆祝成立40周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将访华;江泽民主席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之际将访问日本;澳门回归的准备工作在1998年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7月1日是香港回归一周年,在此之前,将选举香港首届立法会。1998年还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和重要的国际会议。对于上述国内国际重大事件,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精心组织好宣传报道工作。
1998年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要突出宣传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突出宣传党的十五大关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提出:现在大政方针已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地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五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在1998年,我们要紧紧抓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一任务精心组织报道。
当前宣传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统一人们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尽相同的分析和判断。为了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五大精神上来,1998年第一季度我们要把形势宣传作为一个突出的重点。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农业连续三年获得好收成,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尤其是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二是主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三是结构调整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积极的变化,企业的市场观念增强,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增长较快;四是外贸出口大幅度回升,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这是我国经济形势的主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困难尤为突出;下岗待业人员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大,部分职工生活困难,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在连续三年取得好收成之后,对于1998年农业能不能再获丰收,还没有多大把握。怎样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怎样恰如其分地认识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深层次的矛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调查研究课题。中央要求我们很好地“引导舆论”。其实,讲清大局即引导,实事求是即引导。为了做到这一点,新华社的编辑记者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到基层去,到实际工作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要通过全面的、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把全国的大局向读者讲清楚,把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讲清楚,让老百姓对全国的大局,对经济形势以及经济发展态势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以便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1998年“两会”之前,这是新华社要承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宣传报道任务。
1998年宣传报道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党的十五大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对中央这一战略部署能否如期实现尚存疑虑。比如,国有企业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多年积累起来的,三年时间能否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实现三年目标,国家要为国有企业创造什么样的外部经济环境,给予什么样的有效支持,企业自身要做出哪些努力?要实现三年改观的目标,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货往哪里销?资金往哪里投?负担怎么减?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各地以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通过强强联合,在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组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怎样防止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各地在实施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这些困难?中央提出要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纺织行业的决策者和纺织企业的厂长、经理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在一两年之内纺织行业的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煤炭行业和森林工业在深化改革方面将采取什么新的有效措施?对于上述关系到党的十五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要精心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努力寻求破解难题的新做法和新经验。
再一个重点是进一步稳定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近几年来,农业连续丰收,在这种好的形势下,我们要引导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农业形势稍有好转而放松农业。近两年,在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出现了动摇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不良苗头和倾向。要通过我们的报道,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到土地承包制度是家庭承包制的核心,是农村政策的基石,不可有丝毫的动摇。要宣传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一贯性和坚定性,宣传凡是违背中央政策的错误做法必须坚决纠正的决心和各地采取的有效措施。当前乡镇企业存在许多新的困难,发展速度已经放慢,效益也在下滑。要通过大量的典型报道,引导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更新设备,尽快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农民负担过重,粮食、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价格继续下滑,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农民稳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增加农民的收入,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和调动好。“土地不要动,负担不要重,粮价别太低,干部不要凶”,这几句话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要求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普遍愿望,反映了农民群众希望基层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强烈呼声。1998年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落实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粮棉收购三大政策和改进干部作风问题,在农业、农民和农村报道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新华社党组提出要围绕十五大提出的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改革开放中的难点问题,做好引导舆论的工作。我理解,所谓“重点”,指的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高度、战略高度关注的关键性重大课题;所谓“难点”,指的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所谓“热点”,指的是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三个概念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某些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的“舆论场”。老百姓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一些共同的领域、共同的问题,在口口相授之中形成民间的口头舆论场,那些相对集中的社会话题,就成为一段时间的热点问题和热点话题。热点问题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广泛性,而且人们总是在刻意捕捉各个领域刚刚出现的、关系他们自身利害的问题和重要的社会事件。老百姓把触角伸向各个领域,他们议论的常常是某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间的口头舆论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往往缺少完整性、条理性和深刻性,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口口相授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与其说他们反映的是事实,不如说他们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的一种强烈愿望,有时免不了会流于偏激。有鉴于此,我们对热点问题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对社会新出现的问题的敏锐反应,及时了解舆情;对民间的口头舆论要进行分析和选择,对正确的舆论要给予支持,对模糊的认识要给予解释和疏导,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错误传闻要设法予以澄清。在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热点问题当中,有不少反映了他们正义的呼声和合理的要求。比如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这一愿望同党中央关注的重点就是一致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由此看来,反腐败既是中央关注的重点、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是人民群众关心和议论纷纷的热点。我们要经常研究中央的部署,研究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尽量从人民群众的议论中选择出同党中央、国务院着力倡导的重点问题相一致的热点问题精心组织报道。我们要经常思考四个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有什么重要的政策、法规和新闻信息需要向海内外发布?实际工作部门有哪些重要情况和具体规定需要广泛地告诉老百姓?老百姓从切身利益出发,迫切希望了解什么带有全局性、趋向性的重要情况,希望获得什么信息?现实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带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这四个问题就像四个坐标。我们要善于从这四个坐标上寻找与重点、难点相吻合而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热点问题”、“热点话题”和“热点事件”。这样的热点报道容易做到“三符合”,即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客观实际。这样的热点报道当然也容易做到三满意,即党中央和国务院满意、实际工作者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在组织重点、难点、热点报道时,还应该研究如何跳出单纯的“工作角度”,要从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侧面入手,把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难点、重点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结合起来。比如,党中央和国务院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这当然是1998年宣传报道工作的重点之一。对于这一“攻坚战”,中央关心,实际工作者关心,老百姓更是关心。但是,各个层面关心的程度和角度是各不相同的。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观察,许多人关心的是自己在这次“攻坚战”中会不会下岗待业;下岗待业以后能不能很快地重新找到工作,哪个城市、什么领域、什么行业需要吸收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岗和再就业将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下岗待业以后谁来帮助自己掌握新的就业技能,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己在再就业过程中的“选择权”。他们还希望了解经济结构调整同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究竟有什么关系;压缩重复建设、减少库存和积压同减少“隐性失业”究竟有什么关系;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同下岗和再就业究竟有什么关系;各种类型的所有制企业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国有经济为老百姓提供了多少个就业岗位,今后还会为下岗职工提供多少个就业岗位;三年攻坚战的基本任务完成之后我国的就业状况会不会有所改善;中央各有关部委在帮助下岗职工解决生活困难、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进展情况如何,什么时候才能形成下岗、社会保障、再就业的良性循环。如果我们对于每一个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都能作一番深入细致的剖析,尽可能地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切入,我们的热点报道就有可能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道道桥梁,我们的重点报道、难点报道和热点报道就能起到宣传政策、反映呼声、沟通情况、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凝聚力量的作用。
二 正确开展新闻批评,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从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出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抨击丑恶,伸张正义,在广大读者面前表明新华通讯社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鲜明态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宣传单位的同志要想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要大量宣传正面典型,而且要有选择地批评落后,这两种宣传手段都可以起到较大的引导作用。批评性报道把一些假的事物、恶的事物、丑的事物具体地再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放到光天化日之下,让人们去分析、去评判。这样做会形成一种有效的舆论监督力量和社会舆论控制力量。一些做了亏心事的人,一些做了有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的人,会从我们的批评性报道中受到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这种舆论的评判与监督,有助于抑制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同时,在内部刊物和报纸上开展批评,是一种相信自己力量的表现。它可以使读者从新闻报道中感受到党和政府勇于正视社会生活中的消极现象,正在着手消除这些消极现象,而且完全有能力、有办法解决这些消极问题。正因为如此,正确的批评性报道可以激发起人民群众同消极现象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批评性报道应该是分层次的,有些消极现象适宜于在局部地区公开批评,有些消极现象适宜于在某一行业公开批评,有些消极现象适宜于在某一新闻媒体的某一个栏目公开批评。新华通讯社是国家通讯社,我们面对的是国内外数以千计的新闻用户。国家通讯社在运用批评报道的武器的时候要特别慎重。我们组织批评性报道,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用党的十五大精神作指导,围绕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精心选择题材,不能过于琐细、过于肤浅。要善于捕捉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违犯党纪国法的重大案件以及影响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倾向。当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要密切注视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动向,注重反映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党和国家的耳目作用。今后对于涉及对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理解、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方针政策的理解,以及贯彻十五大精神过程中出现的新苗头、新动向、新做法、新问题,都要及时在不同层次的内部参考刊物上适当反映。对于个别明显违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典型事件,如果报道出来能够对高级领导干部全面了解情况有所帮助,如果对党中央的决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可以在发行范围较小的内部参考刊物上刊登。
2.党和政府明令禁止或明确反对的不良行为。比如中央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可是,有的领导干部成天沉溺于花天酒地,奢侈浪费,对于有典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就要给予公开揭露。对于追求表面文章,摆花架子,不讲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对于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浮躁虚夸等官僚主义,对于用公款大吃大喝、年终突击花钱、公费出国旅游等,可以选择典型进行公开批评或内部批评。
3.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所不容的违法违纪行为,比如一些巨额贪污受贿、情节十分恶劣、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教育意义的大案要案,可以选择适当时机并征得纪检和政法部门以及宣传领导部门同意之后予以曝光。
4.虽不违犯法律,但引起人民群众憎恶和反感的不良行为,如贪图私利、弄虚作假、跑官要官、“吃拿卡要”等恶劣行为。
5.某些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败坏社会风气、给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严重损害的不良行为。
批评和揭露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具体的单位、一个具体案件,也可以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社会现象和错误观念。
不少分社反映现在采写批评性报道越来越困难。这既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困扰我们的一个新问题。十多年来,我们着力纠正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得过死的弊端,不断地下放权力,这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同的利益层次和利益群体,他们往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搞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小团体主义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膨胀,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和地方利益驱使他们尽量避免受到舆论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少数地区和单位甚至公然对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上一些地方的党内民主生活还要经历一个健全的过程,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养成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良好习惯,我们采写批评性稿件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来自被批评单位的干扰。有的被批评的公司经理打电话威胁记者;有的被批评者托人与记者“通融”;最常见的是“单位行为”:他们在受到公开批评或内部批评之后,立即派出“调查组”,对记者反映的事实进行“反调查”,有时连十分明显的错误也想方设法加以掩饰。这种来自外界的干扰是一种社会现象,要想从根本上加以排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对于这一点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对于批评性报道的另一种干扰来自我们自己。正像写正面报道时“好就是绝对的好”一样,有的同志在采写批评性报道时,往往用“错就是绝对的错”这种思维方式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如果说这种“黑白分明”的思维方式在过去的年代还能勉强维持下去的话,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美与丑、真与假的界限越来越难以一眼看透的今天,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的缺点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在“黑白分明”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写出来的批评性报道往往使人感到火药味太浓,上纲上线太高,不中肯,不客观,不公正。还有一种干扰是记者的调查研究功夫下得不够,有的连最基本事实都没有搞清楚,没有打死人,在稿子里面却说“打死了人”,个别稿件把批评的主体都弄错了。过去批评错了,写封道歉信,最多在报纸上发个“更正”,就“交待”过去了;可是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的逐步健全,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有的批评性报道不客观、不公正,被批评者就会说是对他们的“诬陷”和“诽谤”,有时甚至会对簿公堂。
据《焦点访谈》栏目负责人介绍,他们在组织批评性报道时总是反复强调事实要准确,不要引申发挥,不要影射攻击,不要渲染情绪,不要激化矛盾,要尽量取得被批评者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这些经验值得借鉴。从新华社的实际出发,我觉得在组织批评性报道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批评性报道、开展舆论监督属于党的“三大作风”的范畴,一定要遵循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准则。我们采写批评性报道的基本出发点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编辑记者在采写和编辑批评性稿件时,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特别是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应通过批评达到改进工作、增进团结的目的。批评性报道不要以偏概全,不要随意渲染,不要无限上纲。
2.要尽量选择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通过批评和揭露,使干部群众能够从中受到深刻而生动的法制教育、政策教育、纪律教育和作风教育。
3.要尽量选择那些已经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典型事件,在批评和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和政府对这类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正确政策和鲜明态度。要生动、具体而且令人信服地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违法乱纪的人的可耻可悲的下场。
4.批评性报道的事实一定要十分准确。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要认真核对,要有真凭实据,防止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要把握分寸、留有余地。在对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判断上,也要符合实际、符合逻辑、以理服人。在稿件播发之前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被批评者的意见和被批评者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5.要坚持批评性报道的客观性,尽量减少主观色彩。要尽量选用客观再现的报道方法,从头到尾只客观地叙述经过反复核对的事实,让读者看了我们的报道之后自己独立地判断是非曲直。
6.批评性报道要符合法律规范,在法律上要立于不败之地。有些涉及法律问题的重要批评性报道,在播发之前要征求法律专家或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同志的意见。
7.对涉外批评性报道,涉及香港和台湾、澳门的批评性报道,涉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批评性报道,涉及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批评性报道要特别慎重。要注意维护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国家重要执法机关的形象。
8.要根据批评性报道的具体内容区分传播范围,有的可以公开报道,有的可以在内部参考刊物上刊登;有的可以对内报道,有的可以对外报道,传播范围的确定要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批评效果和舆论监督效果。
如果能够注意以上八个方面,新华社的批评性报道就有可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批评和揭露的现象是消极的,而宣传报道所起的作用则是积极的。我们就会改变“用钝刀子割肉”般的文风,既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又增强了舆论引导的力度和有效性。
三 要增强主体业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必须下高楼、出深院,认真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了解和研究中国国情,使我们的报道更加切合初级阶段的实际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说:“实践在发展,理论在发展,新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总结,新的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只有在调查研究中才能发现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深居高楼大院,埋头文山会海,与群众隔膜,与实践脱节,是根本不可能做好工作的。”这段话是对经济战线的领导同志讲的,但是,对于宣传战线也很有指导意义。《工作要点》强调1998年要强化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的功能,突出通讯社宣传报道的特色,增加消息数量,提高消息质量,特别是加大现场新闻、热点新闻和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的比重。消息本来是新华社的传统优势,可是近几年出现了不重视消息的苗头。在几次全国性的新闻评奖活动中,要选出消息的一等奖非常困难。这可以说是传统优势的退化。究其原因,并不是编辑记者不会写消息,而是离生活越来越远,缺少新的发现。用旧材料炒两三千字的“冷饭”还比较容易“遮丑”,要写几百字的、有新闻价值的现场新闻、热点新闻和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就觉得特别困难。由此看来,“增加消息数量,提高消息质量”不单纯是调整稿件结构的问题,不认真转变作风,不潜入生活,不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发现力,《工作要点》提出的这一条就有落空的危险。在新的一年里,新华社的全体采编人员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住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和新鲜经验,以我们出色的新闻报道指导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道德体系、生活方式等都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万事万物都处在不停顿的发展和变动之中,改革、转轨、发展、进步,是初级阶段的基本态势。在不停的变动之中,要想认识事物,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没有眼睛向下的态度和扎扎实实的作风是不行的。比如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勇于实践,大胆试验,积极探索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包括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在漫长的探索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进行支持和引导,帮助它们逐步完善,又不能“刮风”,不能从上而下用行政命令搞什么“股份合作化”。在宣传报道上要把握好这个“度”,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记者深入实际,对各地正在实行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蹲点式的调查研究,看他们究竟是怎么搞的,在转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是不是实现了保值增值,是不是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和苗头,在转制的过程中是不是同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员工的主人翁的意识是否因实行了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而明显增强,股东对企业能否实行及时的和有效的监督。如果不下决心深入实际、解剖麻雀,我们就很难防止宣传上的片面性,由于缺乏足够的做出正确判断的第一手材料,有时甚至会发生摇摆。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有助于克服新闻宣传上的表面性、片面性和绝对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缺乏的是现成的模式、现成的做法和现成的经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许多事情,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探索性、实践性、群众性,是初级阶段新事物诞生和发展的三个基本特性。如果不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认真转变作风、眼睛向下,我们就会失去发现之源。改革的攻坚战已经展开,可是我们的经济运行依然没有完全摆脱旧体制的轨道,在改革和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遇到的麻烦和难题还比较多。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急需有用的、有效的经验,又苦于没有经验,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等待我们发现和总结新的、成功的、有借鉴价值的经验。然而,我们自己也同多数机关和企业一样,很难拿出成套的经验。大家在组织报道的过程中感到比较困难,原因就在这里。要想在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尊重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序。当前在人民群众的实践过程中有没有能够给人以启发的成功经验?是没有经验,还是我们不注意发现或者说不善于发现?如果说有成功的经验,那么这些经验究竟在哪里,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去寻找、去捕捉?在普遍感到经验缺乏的采访环境中,我们是向主管部门要经验,还是向地方和成功的企业要经验,向基层单位和群众要经验?应该说,真正有用的经验是在群众中。我们要善于从群众中去发现和捕捉成功的经验,从基层单位去寻找成功的经验,而不能只是从上级领导机关去寻找。我们应该先于上级决策机关深入基层,去发现、去总结基层单位的实践经验,研究搞好国有企业的新思路,这样,我们的调研材料才有决策参考价值。还应该明确一点:既然目前缺乏成熟的、成套的经验,那么,我们就要善于运用“过程论”的方法观察和研究问题,要善于从不那么完善的新鲜经验中发现新的苗头。当然,这些苗头性的经验还不那么成熟,但是,它能向人们预示一种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能够给人以启迪和鼓舞。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带有苗头性的经验,尤其要注意发现“不完善经验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对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事物、新苗头、新动向、新经验,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尽量做到“早期发现”。
我们期待编辑记者在新的一年里能多向编辑部发来一些有新意、有见解、有深度的重点稿件。当大批编辑记者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潜入生活的时候,当来自实践、来自群众、来自生活的新鲜活泼的稿件成批涌现的时候,新华社主体业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会明显增强。
(选自南振中著《记者的战略眼光》,新华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1998年2月6日新华社主办的社内读物《新闻业务》周刊刊登了这篇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