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修散文“风神”研究
- 卓希惠
- 13197字
- 2020-08-29 01:47:43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欧阳修是古代文学大家,集文人、学者、政治家身份于一体,又博古通今,多专多能,在许多领域都很有建树,于文学、史学、经学、目录学、金石学、谱牒学等都有很高的造诣,且多具开拓之功。此外,他又长于音乐、书法,“以道德文章为一代宗师”(《宋史·欧阳修传》),对当时的政风、士风、学风、文风,乃至整个时代的风气都有不小的影响。作为一个在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有着广泛影响的名副其实的文化名人,欧阳修身上承载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基因”,同时又泽被当时与后代。因此,研究这样一个大家,是具有典范意义的。
“六一风神”作为欧阳修散文独特艺术风格和高度艺术成就的美称,它与传统的“形神论”“风骨论”“神韵论”“史迁风神”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又有自身的特点与本质规定性,对后代特别是明代“台阁体”、唐宋派及清代桐城派的古文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具体、全面、深刻地把握其内涵与外延,既纵向把握它的源流,又横向深化认识它的本质属性,明确它在散文中上的坐标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学界学人前辈的研究极大地加深、拓宽了人们对“六一风神”独特审美意蕴的理解与把握,在某些领域,如对“六一风神”感慨淋漓、委曲顿跌、情韵悠长的本质属性与审美内涵的认识已经颇为深入,对“六一风神”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也比较到位,对“六一风神”与“史迁风神”、欧阳修史书、墓志碑表等文体的文学价值与史传手法等的研究也颇为丰富。可以说,学人关于欧阳修散文艺术审美特质相关方面的钻研已经十分细致、深透。但笔者在对研究资料的爬梳整理之后,还是能发现一些尚需深入思考与阐发的空间,如“风神论”的产生、形成,以及与传统的“形神论”“风骨论”“神韵说”有何关联?什么样的文体类型更为集中、鲜明地呈现“六一风神”的风采?其情感内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叙事性特征又是如何呈现的?它与“史迁风神”的关系究竟如何?“六一风神”在欧阳修散文与中国散文史上有何价值与意义?这都是本书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希望得到的更加具体、明确的答案,同时这也是本书撰写的动力、价值与意义。学界前辈的研究也为本研究积累了丰富珍贵的经验与成果,使本书的研究更加切实可行。
二 研究现状
欧阳修文集版本有数十种之多,现今流传较广的是以《四部丛刊》本为母本的《欧阳修全集》(世界书局,1936)和今人李逸安点校的以清代嘉庆二十四年欧阳修二十七代孙欧阳衡编订的《欧阳文忠公全集》为底本的《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本书的写作即以李逸安点校本为依据。由于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所收藏的南宋本欧集均为残本,而存于日本的天理本欧集基本保留了南宋刊本的原形,所以洪本健以《四部丛刊》的周必大本为底本,以日本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图书馆所珍藏的南宋本欧集为主要参校本而撰成的《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是欧阳修研究的新成果。此外,洪本健编纂的《欧阳修资料汇编》(全三册)(中华书局,1995),对学界从事欧阳修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有各种选本,选注者分别有:王瑛、杜维沫、陈新、施培毅、陈蒲清、蔡斌芳、东晓芬、林冠群、周济夫、宋心昌、黄光斗、王水照、王宜瑗、曾枣庄、陈必祥、安越、郭正忠、汪湧豪、汪习波、黄进德、朱亮等。此外,还有众多的校笺、选译、赏析类著作。
近五十年来的欧阳修及其散文研究概况,据不完全统计,评论性著作有五十多部。其中以“欧阳修”“欧阳修传”“评传”为书名,全面评介的著作有十七部,专题研究著作有二十九部,如刘子健《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台湾,1963)和《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香港,1967)、张健《欧阳修之诗文及文学评论》(台湾,1973)、裴普贤《欧阳修诗本义研究》(台湾,1981)、曾子鲁《韩欧文探胜》(香港,1993)等。大陆这边主要有刘德清《欧阳修论稿》(1991)、张仁福《中国南北文化的反差——韩欧文风的文化透视》(1992)、严杰《欧阳修年谱》(1993)、洪本健《欧阳修资料汇编》(1995)、刘文源编《庐陵文章耀千古——全国首届欧阳修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顾永新《欧阳修的文学与学术成就》(2000)以及《欧阳修学术研究》(2003)、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2006)、朱刚和刘宁主编《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2007)、唐柯主编《醉翁神韵——纪念欧阳修千年诞辰文集》(2007)等。
(一)境外关于欧阳修及其散文的研究
近现代关于欧阳修散文的研究,国外以日本京都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内藤湖南(1866~1934)最具代表性,提出了著名的宋代近世说,阐释了不同于唐代文化的宋代文化,构想了以唐宋转型论为核心的宋史观,影响深远。对于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的文体特点及史学渊源,内藤湖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为是私撰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自由撰写,巧妙地将春秋笔法融入史记的叙事体之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古文体笔法。”首先,关于欧阳修的专门研究。美籍华裔学者刘子健的专著《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和刘若愚的《欧阳修研究》,或多从史学的角度剖析,或着眼于其文学评论,都涉及欧阳修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学术成就等,他们都以宏观的全景式的研究视野著称,阐述清晰,是其优长之处。艾朗诺(Ronald C. Egan)的英文专著The Literary Works Of Ou Yang Hsiu,集中研究欧阳修的文学作品与文学成就,对欧阳修文学作品的解读多有独到理解。东英寿的《复古与创新——欧阳修散文与古文复兴》,发扬了日本汉学长期形成的长于史实、文献考辨的优良传统,对欧阳修文集版本进行了缜密细致的考察,尤其对被日本尊为“国宝”的天理图书馆藏本做了迄今为止所见最为详尽的考评,认定其版本价值居现存欧集之首。黄一权是韩国当代专力于欧阳修研究的学者,其《欧阳修散文研究》对欧阳修散文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创作历程、散文类型、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及成就、影响与地位四个板块构架全书,纵向的历时性描述与横向的共时性分析相结合,整体感较强。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黄一权又发表了多篇关于韩国欧阳修研究状况的系列论文,如《韩国欧阳修散文研究的现状与前瞻》、《欧阳修著作初传韩国的时间及其刊行、流布的状况》、《试论韩国史书及文人对欧阳修散文的评价与论说》、《韩国欧阳修诗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等,对韩国学界的欧阳修研究做全景式的考察。其次,与欧阳修相关的研究。境外欧阳修研究成果除上述系统研究或专题研究论著外,散见于宋代历史、学术与文学研究论著中的欧阳修研究也值得重视。这类成果虽非专论,但经梳理和提炼,其中有价值的见解是对欧阳修整体研究的丰富和增添。如美国包弼德的《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以欧阳修为研究交会点,认为欧阳修连接着他前后的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程颐等人,说明在当时的政治与文学领域,欧阳修是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土田健次郎《道学之形成》一书,认为欧阳修与道学的形成密切相关,其身上体现了新潮流的特征。还有德国顾彬《中国文学史》中有关欧阳修散文研究的部分,日本佐藤一郎《中国文章论》有关宋代古文创作的部分,都是富有作者创见的内容。国外欧阳修研究的单篇论文主要有:M. A. Locke的《欧阳修的早年生活及其与宋代古文运动兴起的关系》, Colin Hawes的Mundane Transcendence: Dealing with the Everyday in Ou yang Xiu's Poetry,连心达的《孤芳自赏的醉翁——欧阳修散文中的精英意识》,小林义广的《欧阳修研究的现状和课题》和《欧阳修的后半生与宗族》等。整体来看,海外欧阳修研究从研究的视域上看,有全景式、局部式和分散式三种;海外汉学界的欧阳修研究成果虽不似国内学界那样繁盛,但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不同时期出现了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代表性成果,他们的欧阳修研究或采用新的方法和视角,或提出一己新见,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二)国内关于欧阳修散文“风神”的相关研究现状
当前学界对于欧阳修散文“风神”亦即“六一风神”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不少的关注与研究成果。如刘德清《欧阳修论稿》、王水照《欧阳修散文创作的发展道路》、祝尚书《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洪本健《略论“六一风神”》、周明《论“六一风神”——欧阳修散文的审美特质》、黄一权《欧阳修散文研究》、邓国光《古代批评的“神”论——茅坤〈史记钞〉初探》、马茂军《宋代散文史论》、林春虹《茅坤与明中期散文观的演进》、刘宁《叙事与“六一风神”——由茅坤“风神”观切入》、袁晓薇和李本红《“富贵山林”与“六一风神”——对欧阳修散文艺术风格的一种文化心理阐释》、洪本健《欧阳修的“和气”与“六一风神”》,等等,均涉及“六一风神”相关问题的研究。学界普遍肯定,“六一风神”是对欧阳修散文艺术风格特征与审美内涵的精要概括。如刘德清将“六一风神”作为欧阳修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说:“欧阳修的散文创作,追求新意,不拘成规,常常从表达思想感情出发,率性而作,信笔所至,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后人一再艳称的‘六一风神’。”洪本健说:“欧阳修的散文以‘六一风神’见称于世,偏向阴柔一路发展,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以情韵取胜的典型而成熟的艺术风格,这是对古代散文多姿多态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周明认为,“六一风神”四个字是清代文评家陈衍对欧阳修散文美学风貌的概括,得到了众多散文研究家的肯定,但这一概括不是陈氏凭空臆想而得,而是在自宋代以来几百年间欧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黄一权说:“历来评论欧文艺术风格的术语不可胜数。其中,最为简明扼要地抓住欧文的艺术成就的恐怕莫过于‘六一风神’一词。”马茂军说:“‘六一风神’是历来评论家对欧阳修散文独特风格的美称。”张新科《论欧阳修的杂体传记》说:“(欧阳修散文)以平易自然、委婉含蓄、情韵悠扬著称于世,被人誉为‘六一风神’。”林春虹说:“风神论虽然早已存在,但进入史传批评领域却是茅坤的发明,它为史传文以及广义上的叙事文提供了一个艺术美学范式,也启发了古人在散文层面的审美取向。”张德建认为“六一风神”中包含着“闲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袁晓薇、李本红说:“‘六一风神’作为对欧阳修散文艺术风格的概括,也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宋代士人独特的文化心态。”陈湘琳说:“欧阳修的六一风神所体现的,就不只是一种文学的书写方式,或者美学的意趣观照,而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观念的养成,是对宋初崇尚率意敏速风气的反拨。这种文学风神不只成为欧阳修长时间的个人标志,同时依托这种感慨淋漓的文字承载,欧阳修与其同代人,还有他们的文学创作、他们的文化性情、他们的精神理念、他们动人的生命体验,因此而得以穿越长远时空的限制,感染、影响无数后人——不朽由此成为可能,而北宋一代新观念、新文风的形成亦因此成为可能。”刘宁说:“欧文深于叙事,且在叙事方式上与《史记》多有近似,‘六一风神’的情韵之美要与六一之文独特的叙事之法,结合起来观察。”如上所述,众多学人的研究,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我们对“六一风神”的认识与了解,以下将着重介绍学界几位研究者对“六一风神”的专门研究成果。
刘德清《欧阳修论稿》在“欧阳修的散文风格”一节中,专门谈及了“六一风神”,将“六一风神”作为欧阳修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谈及“风神”范畴的渊源时说:“‘风神’一说,在理论上援引了南朝刘勰‘风骨说’、晚唐司空图‘韵味说’以及南宋严羽‘入神说’的成果,既指不可言传的散文风度、神韵,也指建筑在充实思想内容基础上的风骨、神髓。”对于“六一风神”的艺术内涵,刘德清从古人的评论中梳理了以下三个方面:慷慨呜咽,遒劲清逸;裁节有法,曲尽其情;抑扬顿挫,跌宕多变。这三个方面涉及欧阳修文章的情感基调、艺术风格、叙事特点及表现方式。在此基础上,刘德清概括了“六一风神”“作为一种生动、遒劲的艺术风格”的四种特征:第一,平易自然,婉曲有致;第二,纡余委备,顿挫抑扬;第三,偏于阴柔,情韵绵邈;第四,含蓄蕴藉,诗味醇浓。“平易自然”指其行文表达和语言运用的特点而言,“婉曲有致”与“纡余委备,顿挫抑扬”都是指欧文艺术的表现方式,“偏于阴柔”则指欧文审美风格属归,“情韵绵邈”及“含蓄蕴藉,诗味醇浓”都是指欧文的审美内涵。可以说,刘德清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六一风神”情感特征及艺术表现等审美内涵的重要方面。
洪本健倾极大心力于1995年编纂成的《欧阳修资料汇编》(全三册),对欧阳修研究实有莫大功劳。之后,他在《文学遗产》上发表《略论“六一风神”》一文,引起学界的关注。他从作为政治活动家、史学家、古文家的欧阳修的身份特点入手,阐述了“六一居士”的特点,指出欧阳修既有政治家的忧患意识、史学家的盛衰思考,又富有文学家的情感波澜,综合而形成“六一风神”的作家前提。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六一风神”的特点:一是作为标志的散文诗化;二是作为本质特征的情感外显;三是作为类型属归的阴柔之美。具体而言,首先,他认为蕴蓄吞吐、一唱三叹、声韵动人、节奏鲜明等无不是散文诗化的重要表现。这是就欧文外在的表现形式而言的,与刘德清所言“诗味醇浓”的意思是相近的。其次,欧文情意深挚、情韵绵邈的鲜明情感性特征,则构成“六一风神”的实质与内核,这与刘德清“情韵绵邈”的理解也是比较接近的,但更强调、凸显“风神”情感的外显性特征。最后,“六一风神”在风格类型上,当属于“韵味深美”“情合阴柔”,得于《史记》的阴柔之美一路,也与刘德清“偏于阴柔”的概括较为接近。综上所述,洪本健在刘德清关于“六一风格”特征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凸显了“六一风神”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散文诗化的特点、在本质特征上情感外显的特点及“偏于阴柔”的审美类型。2014年,洪本健又发表《欧阳修的“和气”与“六一风神”》一文,指出欧阳修个性气质中的“和气”,早年甚弱,贬滁后变强,至晚年甚强,与之相反的是“英气”则因年纪的增长由强而弱,而欧文“六一风神”风格的形成正源于欧阳修以“和气”为主导的人格修养。洪本健强调说,“六一风神”即极致的抒情,欧文从容的气度、荡漾的笔调、无穷的唱叹和韵味,都发自欧公真挚阔大的情怀,自然也离不开他那“和气”主导的令人崇敬的人生。
周明《论“六一风神”——欧阳修散文的审美特质》认为,“六一风神”是对欧阳修散文审美特质最准确的概括。文章首先探究了从北宋直到晚清,文论家们对欧阳修散文的思想、艺术做出的种种评论,认为“风神”概念自明代茅坤首提,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直至近代陈衍完整提出“六一风神”概念,其间经历了几百年的形成发展过程。接着,从美学角度,梳理总结了“六一风神”偏于阴柔之美的三个风格特点:一往情深的情韵之美;一唱三叹的往复之美;一波三折的摇曳之美。最后,作者阐述了“六一风神”美学内涵形成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周明对“风神”概念的历时考察,并认为这个概念有较宽较深的内涵,包括作品的内容、精神、气度,还包括谋篇布局、语言风格、文字技巧等方面的要素,所以它是一个美学的概念。这对后之学者从叙事角度把握“六一风神”,有一定的启发。
韩国学者、复旦大学博士黄一权的《欧阳修散文研究》,其中第三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以更大的篇幅更加详细、更为全面地探究了“六一风神”这一范畴。他以有关“六一风神”诸问题的论析为重点,探讨欧文的艺术成就。黄一权先是追溯了“风神”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在刘德清和周明关于“六一风神”渊源阐述的基础上,更为详细、具体、深入地探究了“风神”概念从人物品评到书画评论再至文学批评的演变经过。黄一权还探究了“六一风神”这一称谓的由来,考证它出现的时间段,再梳理“风神”与“六一”这两个概念各自的内涵,以及最终融合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六一风神”的发展过程。黄一权认为欧文的“风神”机轴正是由《史记》而来,说明欧文与司马迁《史记》之间存在着明晰的承继关系。在梳理“六一风神”内涵认识三个阶段的基础上,黄一权阐述了“六一风神”的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与叙事手法有关。它是欧阳修叙事文的突出属性,在叙事技法上,裁节有体、简洁有法、叙事次序井然、形象生动,结构章法严谨巧妙,谨于布置、巧于安排又一唱三叹、一波三折;文章具有纡徐委备之态、含蓄吞吐之妙,意在言外、神韵缥缈,特为夷犹顿挫之笔,富于动荡之美。第二,在语言运用上,多用虚字,感叹句、反问句,形成一种声韵之美、含蓄之美,又用语平易严洁、不艰涩,这也是欧文风神荡漾的重要方面。第三,在内容表达上,感慨淋漓是“六一风神”在情感形态方面的内涵表现,感慨的具体内容则表现为怀念朋友、追忆洛阳生活、感叹历史等。第四,在审美感觉上,“风神”表露的是一种意在言外的审美感觉、一种脱俗入神的美感,是文章中洋溢着的一种“情韵之美”。可见黄一权对“六一风神”内涵的分析与阐述颇为具体、细致而深入。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黄一权特别指出了“六一风神”与欧文的叙事手法有关,与“史迁风神”的叙事性有关,这也启发学人对“六一风神”叙事性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另外,在“六一风神”感情内涵的探讨上,此文更加细化了。此外,黄一权在书中还探究了“六一风神”与“平易自然”的关系、与“史迁风神”的关系等。总之,黄一权在刘德清、周明、洪本健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证了“六一风神”概念形成的时间、阶段及内涵,又从叙事手法、语言运用、内容表达、审美感觉等方面,探究了“六一风神”的实际内涵,应该说黄一权的研究是更为全面、细致、深入的。
马茂军1997年发表的论文《庆历党议与欧阳修的文学成就》,指出“六一风神”形成的社会原因、外部因素,认为庆历党议是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的产物,这一政治文化运动对欧阳修的人生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庆历党议的失败,使欧阳修备受打击,促成了其“六一风神”的最终形成。2008年,马茂军出版了专著《宋代散文史论》,书中第二章“中国古典散文审美研究”第一节“风神:中国古典散文的美”,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六一风神”的思想内涵、审美特点及类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马茂军认为茅坤的风神论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审美批评范式,它突出了欧阳修对情感、对生命意识、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审美价值的重视,真正能从审美角度认识中国古典散文的美。作者指出,在“唐宋八大家”中,因为“六一风神”,欧阳修的散文体现了独特的古典的韵味、中国的韵味,表现了理性与感性、热情与冷静、气势与节制、情与理的完美统一,体现了典型的中国精神、中国性格。这一独创性的观点是马茂军对“六一风神”思想及审美内涵的深度把握及其意义价值的极大肯定。马茂军对“六一风神”内涵的理解,是比较宽泛的,认为它既建立对情感、生命意识弘扬的新的古典散文的审美范式,形成以疏逸为特征的外在艺术风貌,包括议论与叙事的融化、剪裁,观点的含蓄表达,章法上的回顾照应,起伏波澜,叙事人物的宾主搭配,又凸显了对人物主体精神的重视,传人物、文章、作者之神。而且它源于古代哲学中的形神论,表现的不仅是人的精神本身,而且是精神自由和自由的生命所散发出来的潇洒旷达之美,它偏于阴柔,但兼有阳刚与阴柔二者之长。到了清代民国,虽有桐城派对欧阳修散文外在的艺术风貌和艺术形式的重视,但古典散文的风神论还是逐渐失落,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野。另外,马茂军在专著的第三章“北宋中后期的散文创作”第一节“庐陵学与欧阳修散文的六一风神”中,还探讨了“六一风神”与“夫子气象”“春秋学”“庐陵史学”“庐陵学之‘人情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六一风神”的内涵与外延。总之,在马茂军看来,“六一风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既有对人的主体精神、生命、情感及内在精神的关注,也包含外在的艺术风貌,如议论与叙事的剪裁、融合,章法上的回顾照应、起伏顿宕,在风格上则兼有阳刚与阴柔之长。它还与儒家思想的熏陶、春秋章法与义法的影响,与“史迁风神”及以“人情说”为核心的哲学观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一种崭新的中国古典散文的审美范式。
刘宁于2011年在《文学遗产》上发表《叙事与“六一风神”——由茅坤“风神观”切入》一文,再次引起人们对“六一风神”的关注。尽管此文主要从茅坤的“风神观”切入,但对“六一风神”与欧文叙事性特征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六一风神”的认识。文章以明代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中的评析为中心,认为“风神”主要针对《史记》《新五代史》中的叙事文而发,而欧文之“风神”在“唐宋八大家”中又尤为明显。刘宁认为“六一风神”虽然包含情韵之美,但情韵之美并不能赅备风神观的内涵,进而指出“风神”概念实与叙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从《史记》和《新五代史》的人物点评中可以明显看出。它与传统文论中的“形神观”有关。因此这一概念切于叙事、适于写人,可以形成叙事中的条理、简洁、精工、传神,因此“风神”的情韵之美,是和复杂而精微的叙事艺术联系在一起的。欧阳修在“唐宋八大家”中最擅长叙事,这与他在史学叙事上的深厚造诣密切相关。这种对叙事的重视与擅长,广泛地渗透在欧阳修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欧文的叙事性特征多得于《史记》的影响与濡染,二者虽有区别,但承继关系明晰。总之,该文对“六一风神”的叙事性特征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
关于“六一风神”与《史记》关系的研究。欧阳修自云:“余固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可见,欧阳修是自觉将司马迁《史记》作为历史人物传记之学习范本的。不仅如此,欧文对史迁文章的学习是比较全面且深刻的。洪本健在《欧阳修继承了司马迁的哪些精神》中,指出欧阳修在著述中有数十处提及司马迁及其《史记》,更向司马迁学习了不屈的人格精神、强烈的批判精神、可贵的实录精神、科学的疑古精神及刻苦的著述精神。马雅琴《欧阳修与司马迁》认为欧阳修继承了司马迁的不屈精神、史学思想及文学理论。俞樟华《试论〈史记〉与〈新五代史〉的文章》指出欧阳修在史书论赞体例、行文简洁、叙事方法、人物塑造及序论特点等方面都受到司马迁的影响。林春虹《茅坤风神论与古代散文叙事美学的形成》认为茅坤“风神论”起源于他对司马迁《史记》的推崇,因而与叙事体散文关系密切。其“风神论”着力探讨叙事散文之“形态”“情感”等艺术标准问题,最终构成形神合一、情韵无穷的审美理想,这对古代散文美学尤其是叙事美学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王晓红《茅坤〈史记钞〉文学价值探微》认为茅坤极为推崇司马迁叙事才能,着眼于探求《史记》章法严谨、摹画精妙、手法多变的“叙事之法”,并且抓住历史人物塑造的个性化特征,挖掘《史记》的写人艺术,并认为史迁之文独具“风神”之美,呈现出“遒逸疏宕”的文章风格。由该文对茅坤《史记》艺术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茅坤对“六一风神”的理解,的确受到其《史记》观很深的影响。这对本书的研究也有所启发。在墓志碑表的写作方面,欧阳修也深受司马迁影响。司马迁的史传文“不虚美,不隐恶”,欧阳修也主张“事信言文”,其碑志文撰写的真实性原则,更深受司马迁史传实录原则的影响。洪本健《论欧阳修碑志文的创作》从欧阳修求实务真的创作态度、“止记大节”及寓意褒贬的创作手法等方面,论证了欧阳修的碑志文有很强的史学性特征。陈晓芬《论欧阳修碑志文的文学意义》认为,欧阳修撰碑“有意于传久”,继承了《史记》传记文学的传统,“得史迁之风度”,富有很强的史学性,深受司马迁影响。尹福佺《论欧阳修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也谈到欧阳修传记在叙事写人、论赞体例、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及语言之平易简洁等方面,都深受《春秋》《史记》等影响。总之,可以说明在叙事性、抒情性、风格色彩等方面,欧文深受《史记》影响,而形成令人神往的摇曳多姿的独特风格。以上学界对“六一风神”的专门深入研究或相关成果,涉及欧文抒情性、叙事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审美特质等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方面,这都给笔者撰写本书以极大的启发。
“六一风神”与《新五代史》墓志碑表之叙事性研究。通过梳理材料可知,“六一风神”与欧阳修墓志碑表、序、记等文体及《新五代史》中人物传记的叙事性特征,如叙事的明晰、条理、工巧、繁简,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逼真、传神、写照,摹物绘形的栩栩如生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其中寄寓的浓郁抒情性也有直接联系。而学界关于以上这些文体的研究,特别是墓志碑表及《新五代史》文学性的专门研究,都为本书“六一风神”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首先,“六一风神”的形成离不开《新五代史》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叙事的工巧及浓郁的抒情色彩,这也反映了欧阳修对司马迁历史人物传记的继承、吸收与借鉴。裘汉康《试论欧阳修〈新五代史〉的写作特色》认为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在文字的简洁平易、笔法的婉转曲折和描述的切实生动方面颇见功力,而这正实践了他“事信言文”的主张,继承了司马迁以来的秉笔直书、注重考信的优良传统。林家骊《试论欧阳修〈新五代史〉序和论的写作技巧》认为《新五代史》有极精彩的叙事和议论,其“六一风神”与叹词、褒贬、抒情及多变、和谐的句式、章节等有关。韩兆琦、吴莺《欧阳修〈新五代史〉简论》着重从《新五代史》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加以阐析,体现欧阳修对五代伦理道德、气节人格沦丧的慨叹,及在艺术上具有人物形象生动、悲剧色彩与抒情性鲜明的特点。张明华的《〈新五代史〉研究》《论〈新五代史〉的文学艺术功能》认为《新五代史》严谨的结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意深刻的议论和简洁生动的语言均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审美功能,欧阳修由此成功地实现了文学灵动性与史学真实性的有机结合。有的学者在探究《新五代史》文学特点与文学价值的时候,涉及了“六一风神”的一些特征。如俞樟华《试论〈史记〉与〈新五代史〉的文章》认为《新五代史》对《史记》有所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叙述祖《史记》,故文辞高简”;二、“尤爱司马迁善传,欲学其作”;三、序论得《史记》风神。马雅琴《欧阳修与司马迁》一文认为,在人格精神方面,欧阳修继承了司马迁不屈不挠从事史书写作的硬骨头精神,在史书修撰上,继承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以史为鉴的思想、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及《史记》的编纂体例,以及在文学思想方面,发展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提出“穷而后工”理论,又深得司马迁文学创作的神韵。张新科、任竞泽《褒贬祖〈春秋〉,叙述祖〈史记〉——欧阳修〈新五代史〉传记风格探微》论及了《新五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学习《史记》传统,颇得史迁之神韵,如叙事简明清晰,有韵外之致,在人物刻画方面生动传神、语言谨约意深,以及情思浓郁、情感强烈、褒贬善恶、忧怀历史与现实等特点,论析颇为细致、具体。其次,“六一风神”也离不开以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墓志碑表的创作。它与欧阳修碑志文之叙事性及浓郁的悲情色彩同样密切相关。有关欧阳修碑志文叙事性的论文,主要涉及了立言不朽的创作目的、“事信言文”的叙事原则以及简而有法、裁节有体、写人形象、叙事生动的手法及谋篇布局的特点等方面的问题。潘友梅《创意立法 超然独鹜——论欧阳修碑志创作的成就及其对北宋文学革新的意义》阐述了欧阳修的儒家思想、政治主张及碑志的写作特点,如简而有法、“事信言文”等特点。陈晓芬《论欧阳修碑志文的文学意义》探讨了欧阳修碑志文的文学特性,认为一直到欧阳修,碑志文才充分显示出传记文学的特征。其较高的文学价值,正是应用了《史记》等优秀传记文的创作经验,同时也继承了史传为世鉴戒之意,并体现了宋古文运动文章应为世所用的精神,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碑志文的意义。祝尚书《传史迁之风神,能出神而入化——欧阳修碑志文的文学成就》认为,所谓欧阳修碑志文得《史记》《汉书》之“风神”,首先表现在碑志文行文简而有法、叙事详略得当、工于写情等方面。唐骥《欧阳修碑志泛览》认为欧阳修碑志文是庆历风云录,全面反映了北宋政坛上围绕改革进行的激烈斗争,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方式及文章布局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传人叙事上有得《史记》之传。洪本健《论欧阳修碑志文的创作》认为欧阳修碑志文重视立言不朽的价值,坚持“事信言文”的准则,讲究求真务实、记大略小,他从《史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其友朋、亲属类碑志独具风神。徐海容《欧阳修碑志作品的史传特色》认为欧阳修在创作碑志文时,有意识地采用史传手法,形成自己碑志文的鲜明史传特色,具体而言,如追求材料事实的准确信实、行文简而有法、碑志人物形象突出、叙述真实可靠,是文学和史学的统一。李贵银《论欧阳修以史笔为碑志的成就》认为欧阳修继承传统的铭文观,其碑志文的文体职能在于纪德昭烈、传名久远,与史传的文体职能相近,欧阳修的碑志写作体现了他的史官意识、史学修养、撰史原则。
由上可见,作为对欧阳修散文艺术风格与审美内涵的精要概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既有刘德清、洪本健、黄一权、马茂军等学者对“六一风神”做专门、重点的研究,又有张新科、林春虹等学者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六一风神”有所关涉。可以说,学界学人前辈的研究极大地加深、拓宽了人们对“六一风神”独特审美意蕴的理解与把握,但也留下了一些有待继续深入、继续完善的空间。如“风神论”如何在传统“形神观”的影响下形成?“六一风神”主要体现于哪些文体?其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在不同阶段,它有什么特点?“六一风神”感慨淋漓的特点中具体包含了作者欧阳修怎样的人生感慨与思想内涵?在叙事方面有何具体的体现?“六一风神”在欧阳修散文创作及中国散文史上究竟有怎样的地位、意义与价值?等等。这些问题都构成了笔者构思撰写本书的动机与动因,虽然由于时间关系及个人的才识才力才能有限,对相关问题的探究尚不够全面透彻,而真正能推陈出新的地方也不多见,即便如此,还是希望凭一点的心得体会做抛砖引玉之资,以求于大家之批评与指正。
三 研究思路及内容
本书的研究希望通过文本细读、文献资料的深度梳理,形成对“六一风神”理论渊源、形成原因、发展阶段及文体分布的总体认识;对“六一风神”的思想情感内涵、抒情方式、叙事性特点及审美风格类型有较为深入的把握;对“六一风神”于后代的影响及其意义有一定的认识。本书研究的文本对象主要为欧阳修《居士集》《居士外集》中的序、记、墓表、碑志等文学性特征鲜明的散文作品及《新唐书》中为数不多的志论、《新五代史》中文学色彩浓厚的人物传记及史论,不包括诗、词等韵文,不包括表、奏、书、启等四六骈文与应用文字,不包括笔记体的《归田录》和《六一诗话》,也不包括《集古录跋尾》《诗本义》《易童子问》等学术性、研究性文章。在本书具体展开论述之前对研究对象进行特别辨析与说明,是必要的,因为目前学界对散文的概念与属性、内涵与外延、分类与特征还存在许多分歧,很难采用唯一的固定的标准。本书的研究内容是,试图辨析“风神”与“形神”“风骨”“神韵”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把握“风神”概念的渊源与特点;探究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形成原因、发展阶段及文体分布,较为深入地把握“六一风神”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阐析“六一风神”与叙事性特点的关系,及具体的叙事手法与表达方式;分析、概括“六一风神”的语言特点、审美特征与多元风格属性,梳理“六一风神”对后代散文创作的影响,明确其在欧文及散文史的定位等。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主要以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对古今中外文献的细致梳理为基础,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的方法,将文本解析与文艺理论阐释相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概念辨析法:比较、辨析“风神”与“形神”“风骨”“神韵”等概念的含义与异同。
第二,表格与数据分析法:用表格呈现欧阳修人生不同阶段、不同文体的“风神”代表篇目,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六一风神”的发展阶段及文体分布范围。
第三,文本与古人评点资料的梳理细读法:围绕具体文本,按照一定主题,如情感性、叙事性等,梳理历代学人的评点,在此基础上发现与总结规律。
第四,文学鉴赏方法:对文本审美特质的感知、解读与尽可能准确地把握。
第五,文、史交融法:解析欧文中的史传手法与叙事技巧等,同时探究其史著,特别是《新五代史》中的文学性因子。
(二)创新之处
本书的研究希望对学界现有的关于“六一风神”及欧阳修散文艺术审美特质等一些具体、微观、丰富又相对分散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梳理、归纳与总结,力图在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探究,形成对“六一风神”的理论渊源、形成原因、文体分布范围,特别是其思想情感内涵、叙事性特点及审美风格有一个相对综合、较为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并希望借此对欧阳修散文风格的整体研究、综合研究与深入研究有所裨益。具体而言,本书在第一章的概念比较,第二章表格数据分析,第三章阶段梳理与划分,第四章情感具体内涵的分类阐述,第五章思想内涵的分类研究,第六章的表现手法、立意构思、结构艺术以及“六一风神”与欧文叙事性的关联,第七章欧文醇粹温雅风格的归纳,第八章“六一风神”在欧阳修散文及中国散文史上的定位等方面,都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当然,由于本人学识能力、工作关系及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原因,论文的写作还存在理论性不强、阐述深度不够等缺憾,但鉴于目前自我情况及客观条件,已属尽心尽力了,所以不足之处还请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