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做人要圆融通达,不要锋芒毕露

锋芒本意是指刀剑的尖端,就像人们显露出来的才干。人若无锋芒,就像立不起的藤蔓,提不起的豆腐,在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然而,锋芒又是把双刃剑,既可伤人,又会伤已,因此显露锋芒还应小心谨慎。

低调的人很会把握显露锋芒的度,知道适时的将锋芒隐藏起来,以免伤身。以此来看,藏锋之法也是人不得不懂的处世智慧。掌握藏身大法是为了求得很高的安全系数,古往今来,在无数个白天黑夜,在无数次黯然神伤的时候,有多少明白人都萌生退路,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有武功的退隐江湖,二是有公职的选择看似合情合理的“退休”,都试图把自己藏起来,让别人不知去向。实际上,这不是高招,真正的高招是:位靥前方,依然有藏身之术。这就要求做到“藏心”。曾国藩就是这样,尽管自己站在第一线,但始终能把一颗饱经风霜的心置放在安全袋里,做到“藏心即藏身”的秘诀,而藏心的秘诀在于“避免碰撞,绕道迂回”。

屈是为了伸,藏心奉是蓄志。不屈不以伸展,不藏心志从何来,曾国藩的“藏心”表现在他与君与僚属的共事上,这种藏锋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来自一种儒释道文化的综合。

一般谈曾国藩的思想往往只谈他所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研究过的人,曾国藩对道家文化也情有所钟,尤其是在他的晚年。他终身都喜读《老子》,对受道家文化影响很深的苏轼钦佩不已,而且,周敦颐和朱熹也是儒道兼通的人物。在政治上,曾国藩是一个儒家;在军事上,曾国藩又是一个道家。

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做到“凡规划天下事,久无不验”。他能总揽全局,抓住要害,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水平,以至“天子亦屡诏公规划全势”(李鸿章语)。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慧眼识英才,看得准识得透,大凡他所举荐的人,“皆能不负所知”,李鸿章对此格外佩服,称他“知人之鉴,并世无伦”。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使他以文人身份站在行伍之间,在全军即将覆没之时,稳住军心,东山再起。曾国藩认为,人单有志不行,还要修炼自己,蓄势而发。此间最重要的是戒傲气、少言实干。他在写给九弟的信中说:

自古以来讲凶德致败的道理大约有两条,一是长傲,二是多言。丹朱不肖,曰傲、曰嚣讼,就是多言。历代公卿,败家丧命,也多是因为这两条。我一生非常固执,很高傲,虽不多言,但笔下却近乎嚣讼。安静下来自我反省,我所以处处不顺,其根源也是这两条……我在军中多年,怎么会没有一点可取呢?就是因为“傲”字,百无一成。所以我谆谆教导各位兄弟引以为戒。

曾国藩藏锋的典型事例很多,同治三年天京攻破,红旗报捷,他让官文列于捷疏之首,即有谦让之意,尤其是裁撤湘军,留存淮军,意义极为明显。不裁湘军,恐权高震主,危及身家,如裁淮军,手中不操锋刃,则任人宰割,因此他叫李鸿章按淮军不动,从自己处开刀。

曾国藩到达天京以后,七月初四日“定议裁撤湘勇”,在七月初七的奏折中,向清朝廷表示,“臣统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摩费”。从当时的材料来看,曾国藩裁撤湘军的表面原因是湘军已成“强弩之末,锐气全消”,而时人却认为这完全是借口,实为避锋芒。时人王定安就说过:“曾国藩廉退,以大功不易居,力言湘军暮气不可复用,主用淮军。以后倚淮军以平捻。然国藩之言,以避权势,保令名。其后左宗棠、刘锦棠平定关外回寇,威西域,席宝田征苗定黔中,王德榜与法朗西(法兰西)战越南,皆用湘军,暮气之说,庸足为定论乎?吾故曰,国藩之暮气,谦也。”

当时曾国藩所统湘军约计12万余人,但左系湘军进入浙江以后,已成独立状态,早在攻陷天京以前,江忠义、席保田两军1万人已调至江西,归沈葆桢统辖,鲍超、周宽世两军2万余人赴援江西以后,随即也成为沈葆桢的麾下人马,剩下的便只有曾国荃统率的5万人,而这些人也正是清政府最为担心的。于是曾国藩从这5万人开始进行裁撤。

曾国藩留张诗曰等1万余人防守江宁,15万人由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率领,至皖南北作为巡防军队。裁撤了助功天京的萧庆衍部(李续宜旧部)近万人和韦俊的2500余人。但实际上,曾国荃的嫡系部队基本被保留下来。同治四年正月,他又裁撤了8营。九月,曾国藩奉命北上山东剿捻,当时江宁未撤防军还有16营8000人,但只有张诗曰一营愿随曾国藩北上,其余都不愿北上,于是曾国藩又裁撤了其余的7500人,之后,又陆续裁撤了刘连捷、朱洪章、朱南桂三军。此时,曾国藩能够调动的部队只剩下张诗曰一营和刘松山老湘营6000人。

在裁撤湘军的同时,他还奏请让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此时,曾国荃在攻陷天京时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同时,清政府对他也最为担心,唯恐他登高一呼,从者云集,所以既想让他早离军营又不让其赴浙江巡抚任。无奈,曾国藩只好以其病情严重,开浙江巡抚缺,回乡调理。很快清政府便批准了曾国藩所奏,并赏给曾国荃人参六两,以示慰藉。而曾国荃却大惑不解,愤愤不平溢于言表,甚而在众人面前大放厥词以发泄其不平,致使曾国藩十分难堪。曾国藩回忆说:

三年秋,吾进此城行署之日,会弟甫解浙抚任,不平见于辞色。时会者盈庭,吾直无地置面目。

所以,曾国藩只好劝慰他,以开其心窍。

弟何必郁郁!从古有大劳者,不过本身一爵耳,吾弟于国事家事,可谓有志必成,有谋必就,何郁郁之有?

在曾国荃41岁生日那天,曾国藩还特意为他创作了七绝12首以示祝寿。

曾国藩的至诚话语,感动得曾国荃热泪盈眶,据说当读至“刮骨箭瘢天鉴否,可怜叔子独贤劳”时,竟然放声恸哭,以宣泄心中的抑郁之气。随后,曾国荃返回家乡,但怨气难消,以致大病一场。从此,辞谢一切所任,直至同治五年春,清政府命其任湖北巡抚,他才前往上任。

早在裁湘军前,曾国藩就写信给李鸿章说:

惟湘勇强弩之末,锐气全消,力不足以制捻,将来戡定两淮,必须贵部淮勇任之。国藩早持此议,幸阁下为证成此言。兵端未息,自须培养朝气,涤涤暮气。淮勇气方强盛,必不宜裁,而湘勇则宜多裁速裁。

曾国藩书中之意极深,只有李鸿章才能理解他的苦衷:朝廷疑忌握兵权的湘淮将领,舆论推波助澜,欲杀之而后快,如湘淮并裁,断无还手之力,若留淮裁湘,则对清廷可能采取的“功高震主者杀”起到强大的牵制作用。李鸿章既窥见清廷的用心,又理解了曾国藩的真实意图,因而决定投双方之所好,坐收渔人之利。他深知在专制制度下“兵制尤关天下大计”,淮军兴衰关乎个人宦海浮沉。他致函曾国藩表示支持裁湘留淮的决策,说“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终始”,淮军“改隶别部,难收速效”,“唯师门若有征调,威信足以依恃,敬俟卓裁”。由于曾、李达成默契,所以裁湘留淮便成定局。

曾国藩藏锋的“龙蛇伸屈之道”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

锋芒指人显露在外表的才干。有才于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

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当。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适时地隐藏起自己的锋芒,保持低调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

做事之初,当万事低调

人在刚进入某一行业或者某一领域的时候,应该表现得低调一些,就如同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这样才能什么都懂。人家说你笨,那是为了表现他的聪明,静静地听他述说,这是做孩子的责任,让他尽情地说话,让他尽量奔放他的思想,这样他会进步,你也会进步。人类任何的话都会为自尊做保留,唯有当他们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们什么都说,因此,你所接触的是最真实的人性,让他们尽情地说。

即使你什么都知道,或者你知道的比别人还要多得多,但是如果你不在其位,就不要指指点点。无论如何,与你身份不符合的话不要说,与你地位不相符的事情不要去做。

比如当上级表扬你的时候,你要说,我差得还很远,实在是问心有愧呀。当同志们夸奖你的时候,你要说,本人愚蠢透顶,傻瓜一个。当你有问题请教别人的时候,你要说,麻烦您,请多多指教。当你为别人解答问题的时候,你要说,本人才疏学浅,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还请批评指正。别人有了成绩,你总是好好地赞赏一番。你有了成绩,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起。假如别人提起了,自己也要低调处理。《周易》上讲求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确实是有道理。越是谦虚,人们越是夸奖你,对你的评价就越高。大家都说你成熟、稳重、有分寸,不显摆自己,将来肯定会有前途。对此,你应该谦虚谨慎,稳稳当当,让领导满意,让同事满意,这样才能取得进步。

总之,在这个阶段,你要尊重领导及同事。这是你被提拔的条件之一。

《后汉书·冯异传》记载,东汉开国名将冯异为人非常谦虚谨慎,行军时,遇到其他将领,往往主动引车避道,走在他们的后面。自己军中,号令整齐。每逢宿营,其他将领一坐下来就争论功劳的大小,而他却独自一人靠着大树休息。时间一长,军中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有一次,光武帝刘秀将部队重新配备,将士们纷纷请求归属到“大树将军”的部下。为此,刘秀特地多给了他许多人马。

是金子总会发光。后来汉明帝为开国32位元勋画像,把冯异排列在第13位。所以在各个阶段,无论在各种场合,你都要万事低调,事事低调,千方百计表现出低调的本色。比如赴宴,在落座的时候,你总是靠外坐,把中心的位置留给领导。你先给别人敬酒,而不是等别人给自己敬酒。菜上来了,不论别人怎样劝,你决不动第一筷子。当别人动了第一筷子后,你才开始吃菜。当别人喝多了,你要把别人酒杯里的酒倒在自己的杯里。而你喝酒不论喝到什么程度,也要坚强地撑着。万事低调,事事低调,只有如此,你才具备了成功的条件。

低头是人在屋檐下的生存智慧

低调做人要求的就是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别人的“屋檐下”,千万不能过分地张扬自己。

在名著《红楼梦》里,林黛玉寄人篱下,所以自认为“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这就是人在屋檐下的道理。一个人暂时处于劣势,靠着别人生活,还要飞扬跋扈,岂不贻笑大方?在人屋檐下,保持低调是明哲保身的大智慧。

老百姓有一句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志进取者,将此当做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生养息的时间,以图将来东山再起,而绝不一味地消极乃至消沉;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做是事业的尽头,或是畏缩不前,不愿想法克服眼前的困难,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人在这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限制,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这种情形在你的一生当中,至少会发生一次以上。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你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吗?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调整了。

如果你不喜欢厚黑,那也罢。但是你已经站在了别人的屋檐下,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最好厚起脸皮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屋檐了才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没有丝毫勉强,所以根本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或抹不开面子。与生存相比,脸面又值多少钱?在生存与脸面相矛盾时,还是生存第一!这就是做人要稍讲厚黑的智慧。

低头有非常多的好处: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因为你很自然地就低下了头,而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因为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能够躲风避雨的“屋檐”,离开不是不可以,但要去那里?这是必须考虑的。而且离开想再回来,那是很不容易的。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一员,甚至还有可能把屋内人赶出来,自己当主人。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极其复杂,有时更是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厚脸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西汉时期的韩信忍胯下之辱正是这种“一定要低头”的最好体现。因为他不低头就把自己弄到和地痞无赖同等的地步,奋起还击,闹出人命吃官司不说,很可能赔上一条小命。

另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低头”,是有意识地主动隐匿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反抗隋朝。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送上了断头台,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做人“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磨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做人的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厚黑学》告诉你:“在人屋檐下”是待人处世经常遇到的情况,它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时,最好低头!保持低调的处世风格。当然,低头也要在低头中寻找智慧,不能白低了头。

做事要高调,立高远之志

“志当存高远”这是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古人很重视人生志向的确立,志存高远,就会自我激励,奋发向上,有所成就;志向远大,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去实现宏伟的志愿!人人都要认真地审视自我,感知理想实现路程的艰辛。要有远大的抱负,但不能偏执自负;要志存高远,但不能好高骛远。

成功人士都是靠超前一步而取得成功的。奥运会金牌得主不光靠技术,而且还靠远见的巨大推动力。商界领袖也一样。远见就是推动前进的梦想。正如道格拉斯·勒顿说的:“你决定人生追求什么之后,就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选择。要想如愿,首先要弄清你的愿望是什么。”有了志向,你就看清了自己的目标。有了志向,你就有一股无论顺境逆境都勇往直前的动力。

维斯卡亚公司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今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均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高级技术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志的求职者闪烁着诱人的光环。

史蒂芬是哈佛大学机械制造业的高材生。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被拒绝。史蒂芬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

一年来,史蒂芬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而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90年代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问题,为此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当会议进行很长时间却未见眉目时,史蒂芬闯入会议室,提出要见总经理。

在会上,史蒂芬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

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编外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了他的背景以及现状,尔后,史蒂芬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史蒂芬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作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获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是立高远之志,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

昔时少年项羽因为看到秦始皇出游的赫赫声势,就有取而代之的念头,才有历史上的楚汉相争;诸葛亮躬耕南阳,因为常“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才有魏晋时期的三国鼎立;霍去病因为有“匈奴未死,何以家为”的壮志,才演义出一代英雄赞歌;周恩来因为从小便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气而成为开国总理;巴尔扎克因为年轻时的挥笔豪言“拿破仑用剑无法实现的,我可以用笔完成。”才有350部鸿篇巨制的渊远流传;苏步清教授因为少年时有“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志向而成为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

年轻人做事时应当有远大志向,这样才可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但光是心高气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从低处起步,伴以做人的低调。

不要怕别人比你强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得承认,在某些事情上,有比我们更强的人存在,但是个人有个人的精彩,不必一个点上逞强,更不必硬和别人比高低?

有一种人见不得别人升官发财,见不得别人开心得意,见不得别人有什么好事,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过得好……见了就眼红,就嫉妒,就不开心,就不舒服,就闷闷不乐、烦躁不安、心事重重,就失去了自己的风采和自信。

何苦呢?心如止水,见素抱朴,是做人的境界。要明白世上比你强的人多的是。你一生中什么也不干,什么也别想,眼睛光盯着别人的好事,也是盯不过来的,即使气死你,别人的好事照样发生,谁又能阻挡得住?

那么,看到比自己强的人的时候,如何平衡自己的心理呢?

(1)不必不安、惊恐、忧虑。看到别人成功或者比你强,大可不必为此扰乱了自己本来平静的心情。

诚然,对周围发生的事不去看,不去想是不可能的,关键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要以平和善良之心去看待。要知道,你看别人眼红,也许别人看你也在眼红,只是自己没有感到自己的优势罢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让别人钦佩甚至眼红的长处或事情。主动向比你强的人学习,掌握别人的长处,达到能力的互补,不是更好吗?

(2)不必眼红、嫉妒、不满。尤其看到自以为是、夜郎自大、刚愎自用的人,不要以为对方是一种进步和成功。在比较中将自己比没了,就会陷自己于妒忌中,甚至仇视对方,这就是不健康、不正常、不正确的病态心理了。与其妒忌对方,不如与他增强友谊,实现彼此的互补。

(3)要自强、自爱、自重。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本来就是正常现象,正是时代文明进步的象征。如果一代不如一代,一个人不如一个人,所有的人都不如你,那才是不可思议的。

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应该成为自己奋进的动力,发奋图强,从相形见绌的困境中站起来,走出去,奋发努力,迎头赶上。切忌在和别人的比较中降低、贬低自己,忽视了自己的长处、优势。在比较中,比出自卑,黯然丧气,说明你太软弱,太没出息了。出现这种问题是你将别人看得太重,而把自己看得太轻了。

一个人很可能是这方面有能力而另一方面没能力,或者彼处有能力而此处没能力,不可能时时有能力、事事有能力。谁不希望自己时时完美,处处优秀?但事实是不可能的,只能使自己尽量完美一些。

好些时候,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别人太强了。你有你的天地,你有你的辉煌,何苦非在一个点上逞强,硬和别人比高低?反过来去与对方合作互补,不是更有利于提高自己吗?

(4)想象强者的另一面。很可能,你看到别人比你好,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还不一定真的比你好。即使真的比你好,人家在背后付出的肯定比你多,人家的艰辛路你不见得就知道,你不见得就受得了。人家的酸甜苦辣你很可能是根本经不住的。而且,很可能在其内心,正有难以启齿的苦衷或无可名状的痛苦呢。他的心情不见得就比你轻松,也许他还有很多难过的“火焰山”。说不定他正在暗暗地羡慕你,学习你的长处、在你身上得到互补呢!

怕别人成功,怕别人比你强,希望别人不如你,这是狭隘的心胸,是庸俗、虚荣、无能的心态,算不得英雄好汉。把自己的一面打磨光亮,以能力说话。何况与人交往,最要不得的是只准自己比别人强,而不许别人比自己强。

坦然面对逆境,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历练

逆境当前,相迎已经够费解的了,为什么我们反倒要提倡您坦然面对呢?

下面我们就一一道来。

首先,逆境难免,犹如病魔之难逃,与其知“绝”而退,倒不如迎“绝”前进——这实在是无可奈何之策。

黄河尚有九曲十拐,天气也有风云变幻,何况高等动物生涯!人生这条路上,你如果不愿吃“白相”饭,又“难得”糊涂,想“认真”一番,致力于做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人,就总会出现阴阴晴晴,风风雨雨,叫你走起来弯弯曲曲、坎坎坷坷。苏东坡算是看透了这一点,曾作诗抒意: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老先生本来豁达大度,按理,这只能是愤世嫉俗的反话。如果他当真后悔“被聪明误一生”,转而懦弱起来,还告诫子孙学做个谦谦君子,权当愚且鲁型的混世奴才、庸才、歪才,那就不是原来的苏东坡了。其实,“树欲静而风不止”,谦谦君子又岂能是无灾无难的避风港!那个“林教头”落草之前,为保乌纱,逆来顺受,够阿弥陀佛的了,结果祸不单行,还是逼上梁山。所以逆境当前,积极的态度不能学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病魔难逃,“既来之,则安之”;逆境难免,“用坦然来迎接”。贝多芬说得好:在困厄颠沛的时候坚定不移,这就是真正令人钦佩的人的不平凡之处。

其次,逆境之于人,固然难受,但古人说得好,“祸兮,福所倚”——这一条,倒是基于有所作为了。

逆境是一副催化剂,使人步坚。

逆境最能锻炼人才,奇迹常在逆境中涌现。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连祖宗十八代都被骂遍了;安立林为求给人类提供香蕉梨,无端被人指控为“把上帝的果园变成了妓院”!列宁不也遭过流放?这些不同凡响的强者把逆境当做动力,奋然前行,终于攀上了理想的高峰,到达了胜利的彼岸。“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鉴于此,贺龙元帅曾异乎寻常地为赛场上的失败者设宴、干杯,使其士气为之高涨。

逆境是一面透视镜,使人心明。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声言:“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逆境。”文化界就有一条至理铁则:文穷而后工。不少人官场失意而文坛留名。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行文如流水,一口气数出: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可见人在逆境时,往往能抛开一切杂念,成就古今大业。

逆境是一方“清洁魔巾”,使人眼高。

厚道人唯处逆境中,方能窥尽世态炎凉,透彻、自如地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豪门公子曹雪芹,若非落到“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之境地,何来辉煌巨著《红楼梦》,把个“封建酱缸”揭露个淋漓尽致?鲁迅如果终其一生做富门大少爷,或者委身蒋家王朝,又岂能写出一手如投枪,似匕首的泼辣文章?

拿破仑说过:“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远。”有鉴于此,人们倒替那些平步青云却十分稚嫩的幸运儿担忧,如其自认为“天之骄子”,得意忘形,随心所欲,说不定有一天要摔下来,甚至掉到最不干净的地方去。

万事都要低调,不要处处争“老大”

也许你腰缠万贯,也许你位高权重,也许你声名显赫,也许你……但是细究起来,无论你多么伟大、多么不平凡,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所以,倒不如放下身段,还自己一个普通人的本来面目。

穆罕默德说过:“一滴水的最好去处是什么地方?那就是大海。”相对于茫茫人海来说,再有本事的人,也只不过是一滴水,而大众正是那片大海。

有一天,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电脑业老板和他的一个朋友在一起聊天。他的朋友说:“据我观察,你的实力和影响堪称我们地区电脑业的老大?”

这个老板说:“确实,无论从经济实力、社会影响还是经营之道来讲,如果要选老大,我当之无愧。但真的选起来,没人会选我,因为在表面上看,我并不是最大”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其实,我并不想当什么‘老大’,当‘老大’不容易,因为不论研发、行销、人员、设备,都要比别人强,为了怕被别的公司超过,便不断地扩充、投资;换句话说,要花很多力气来维持‘老大’的地位。光这样想想,我就觉得太辛苦了,而且一旦没弄好,不但老大当不成,甚至连当老二都不可能……”

当然,这只不过是这位老板的个人想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又何尝不是事实呢?处处争第一,即使让你坐上第一的位置,你也必须花费很多力气来维持这个地位——企业经营要第一、薪水要第一,等等。除此之外,你还要搞好各方面的关系,以免遭人排挤。理所当然,这并不是在提倡人人不要去争第一,去做老大。如果你有做“老大”的本事,也有当“老大”的兴趣和机会,当仁不让未为不可,且有其风光所在。反之,能力有限、个性懒散,即使有机会,也不要争那个“老大”,当好则好,否则,不但是对自己的打击,而且还会落下“某某人不行”“某某人下台了,听说很惨”等的非议。一旦你从“老大”的位子上摔下来,想再力挽狂澜,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可见,做人做事,不必处处争第一,从第二、第三、第四做起也没什么不好。

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得志便猖狂”,平日里表现得态度傲慢,飞扬跋扈,爱以物炫人、以钱压人。然而,俗话说:“猪胖了迟早有人杀。”卖弄到最后,可能使自己落下个不好的结局!

美国一个富豪说过:“有钱的一大好处,是今后你不必再想到钱这种东西,也不必再口口声声讲钱了。”这句话很值得那些喜欢张扬的人们深思。

显而易见,一个行为嚣张的人,等于把自己的“底牌”摊开给人看,最了不起只不过是这样而已。在那些真正成功的人眼中,它根本不算什么。

只有最不懂得做人艺术的人,才会暴露出自己斤两有限的底牌来。由此可见,即使你真正发达了,也不要摆出“暴发模样”来。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不要过早享用声名

有一位朋友的女儿自幼爱画画,亦颇有几分天赋。于是,这位朋友倾其所有送女儿去拜师学艺,学了几年,技艺大长,作品多次在全国有影响的比赛中获奖。于是媒体蜂拥而来让其介绍培育子女成才的经过和体会。接下来一个月,父女俩几乎什么也不做,整天接待记者,谈话、录音、吃饭,已经接待了50多家媒体,从中央到地方,有些媒体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按说,小小年纪便出手不凡,让媒体宣传一下也无妨,现在是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那么多酒家,你不说谁知道好不好?可是凡事得有度,如果整天陷于记者包围之中,不仅影响正常工作,还会对人产生自满、自我膨胀等负面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心理尚不成熟,每天采访、上电视、签名留念,成人都会飘飘然,一个孩子怎能保证不会自我膨胀?

可这位朋友却没有这么想,而是他的一位好邻居目睹了这样的事实,经过思考以后向这位朋友做了警示。可这位朋友听了很不以为然,反问他的邻居:“你知道为什么媒体一窝蜂地来采访吗?就是因为她14岁,如果是24岁获奖就不算新闻了,恐怕找他们来都不来。所以我要抓住时机,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让她一举成名。张爱玲不是说过,成名要趁早嘛。”

这位邻居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了。

张爱玲的文章,不用说自然是好,但她说过的一些名言却值得商榷。别的不说,一句“成名要趁早”,不知误导了天下多少人。我们知道,张爱玲年纪轻轻就成为上海滩走红的作家,她一生最好的作品都是在25岁以前写成的,对她来说,“成名要趁早”倒是一句实言。但是,如果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张爱玲的25岁不同于普通人的25岁,她的心理年龄怕是50岁也不止。

了解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晚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如此显赫的身世并未给她的童年带来多少欢乐。纨绔子弟的父亲和深受西洋文化影响的母亲性格多年不和,终于在张爱玲10岁那年分道扬镳。生性执拗的张不讨继母喜欢,有一次被继母陷害而遭父亲毒打,被独自关在地下室十几天,小小年纪便尝尽世态炎凉。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她竟如此早熟——4岁就以怀疑的目光看世界,8岁读《红楼梦》、《三国演义》,13岁发表第一篇散文,20岁出头便走红文坛。表面看她确实早早成名,但抛开表层往深里看,就会发现,张爱玲其实从未年轻过!她年轻的身体里跳动着的是一颗已经看破红尘的老人的心!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不为盛名所累,在闹世中辟一静地,安身立命,独自行走在自己的幽静小路上。

古今中外,能像张爱玲这样不为名声所累的人真是太少了。绝大多数少年有成的才子才女们都没有她那样的心境,不能好好把持自己,或轻狂自傲,或贪图享受,以致让名声毁了自己。

名声是一件太重的行李,太早得到了,一定背不动,反而会把自己压倒,跌人人生的谷底。就算能爬出来,也是伤痕累累,大失元气。所以,还是把心放平,尊重自然吧。

人生有如四季,少年奔放如春,青年火热似夏,中年成熟如秋,晚年清冷似冬,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使命,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景色。如果想求速成,省略一个季节,那样的人生即使不是灾难,也是一场悲剧。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事业上稍有成就,仕途上有了一点眉目的人,往往会在有意无意中把自己看得很重要,这是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也是人自恋自负自作多情的本性在作祟。古人言:人贵有自知之明。看来,人要真正做到自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否则,贵又从何谈起?

迈兹纳曾有一句名言: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没有你,事情一样可以做得好。

是的,我们的身边总有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总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他人评头论足。是呀,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一个人好也罢,坏也罢,总可以成为他人饭后的谈资。

有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愁肠百结,异常苦闷。有一天,他去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这时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年轻人很快便找到那枚金光闪闪的戒指。上帝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年轻人却一下醒悟了:当自己还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而不是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有许多人都有和这位年轻人一样的心理,他们老是说“公司根本就不了解我的实力”,“上司没有眼光,所以我再努力也得不到他的赏识”,“大家都无法欣赏我的能力”等等。然而问题是,这真的是别人的错吗?

千万不要做一个自己没有实力却怪别人没有眼光的人。如果你现在正受冷落、被人忽视,千万不要怨气冲天。奉劝你应该记住,你是个普通人,没有人会太在意你。

张先生是一家文化公司的副总经理。因为工作的变动到了一个新的部门,这个部门似乎没有以前的职位风光,没有以前的地位显赫,于是,他总是担心别人会有“怎么回事,是不是犯了错误而下来了”的想法。虽然是正常的工作调动,而且也是自己一直看好的部门,但还是担心别人会说些什么,于是张先生没事时就待在家中好久也没有露面。

有一天,张先生在大街上遇到一个朋友,听说他调职了,朋友便问道:“你不做老总啦?调到哪儿去了?”张先生说:“不做了,调到北京办事处去了。”朋友说:“好呀,祝贺你!”张先生笑笑:“有时间去玩呀。”作别后,他心里总有一种淡淡的感觉,害怕朋友是在笑话他。

过了不久,恰巧张先生在某处又碰到了那位熟人,他说:“听说你不做老总了,调哪儿去呢?”张先生觉得你这人怎么这样,这么不在意人,不是同你说过了吗?但最后还是淡淡地说:“我调北京办事处去了,有时间去玩。”朋友好像恍然大悟:“对了对了,你说过的,对不起呀对不起,我忘了。”听了这话,张先生心里突然清朗起来,好像一下子悟出了什么。是呀,整天担心别人说什么,整天把自己当回事,其实别人早把自己忘了。

生活中常常碰到这类事,比如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总怕被他人误会,其实你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更不必揪住所有人做解释。因为事情一旦过去,没有人还有耐心去理会别人曾经说过的一句闲话,一个小的过失和疏忽。你那么念念不忘,往往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别人的一次失误,真的会总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让你时时惦念吗?没有人对其他人的衣食住行那么关心,甚至超过关心自己。

人生中每每与人相处,只要你不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只要不是损害了别人的什么利益,就没有什么人会对你的失误或尴尬太在意。也许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只有你一个人还在耿耿于怀。所以你要明白,在别人的心中,你没有那么重要。

不要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也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误解。人生在世,也许你的苦心一直就没人在意。因为,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天天盯着你。那么你不妨也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不要总惦念着别人怎么评价你。

骄傲是骄傲者的墓志铭

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会让与你接触的人头痛不已,很难给别人一个好印象,从此你所能交到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直到了众叛亲离的绝境而后已。试想到了那时,你做人还有什么趣味?你行事还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扬呢?

喜欢听评书的人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人前显圣,傲里多尊”,这通常是用来表示某个有本事的人为人心高气傲,爱出风头,喜欢高人一等的意思。在评书里,这些人或许真的是本领高强,但却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其下场也不会怎么好,最典型的就是《隋唐演义》中的罗成。罗成一生心高气傲,“气死小辣椒,不让独头蒜”的脾气没几个人受得了,在他眼里,只有自个没有别人,可以说是傲到家的人物,最后的结局呢?就是因为不服于人,一心求胜而被万箭穿心而死。

回到现实中来,像罗成那样傲的人或许很少,但让自己优于别人,在地位上和物质上令人羡慕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一些人难以安于现状,安于平淡,安于简单生活,甚至因此而使他们失去了做人的本色——谦逊。

所以我们在这里主张在某些时候还是“夹着尾巴做人”,这样做虽然有些窝囊。但处世过于骄傲,肯定很难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帮助。

“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大的成功、丰功伟绩都不可能由一个人建立起来,都是靠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积累起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所谓的盖世功名,所谓的英雄豪杰。如果一个成功者骄傲自满,把功劳全都占为己有,那他也就不是英雄,不是成功者了。事实上,不仅仅是成功者,即使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在取得成功后也都必须谨记万勿骄傲。

骄傲自大者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取得的成功是多么了不起。听说过“夜郎自大”这句成语的来历吗?据说汉王朝统治中国时期,南方有一部落,称夜郎国。汉使者来访夜郎国,夜郎王竟问使者:“汉朝有我夜郎大吗?”使者愕然。司马迁在《史记》中评道:“只知通道,故不知汉之广大”。“夜郎自大”成语便出自于此。

能取得成功,固然可喜可贺,令人敬仰,但成功者骄傲多一点就会令人讨厌多一点。人们对妄自尊大者,只会嗤之以鼻,拒之于千里之外。

汉光武帝即位后,蜀地有位叫公孙述的人,自立为王,与中央对立。与此同时,西北陇地的隗嚣族王,正困惑于不知应投靠光武帝还是归顺公孙述。于是派部下马援前往公孙述处打探。马援与公孙述原是旧知,他以为:我这次前往,公孙述定会像以前那样欢迎我。然而到蜀后,公孙述迎接他的态度如同冷水一样,十分的严肃、傲慢。看到这里,马援就对跟随说:

“够了!他们只是虚有其表,这种地方怎能容下天下之士呢?”

说完,便打道回府,报告隗嚣道:

“公孙述只是外强中干的家伙,充其量是个井底之蛙,不足信也。”

之后,马援又奉命去拜访光武帝,马援刚到不久,光武帝便亲自来迎接,笑容可掬地寒暄道:“久仰先生才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马援受宠若惊,说:“前几天我去拜访我的旧知公孙述,他却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这次与大王初见,即受到如此亲切的接见,不疑我是刺客,这到底是为什么?!”

光武帝好言相慰,始终不摆架子。隗嚣王得知光武帝为人,便立刻率部投奔汉朝。可见,成功者做人更应该谦逊、和蔼,这样人家才愿意亲近你,你做事才有群众基础:反之若高傲自大,人皆远之,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故成功者只有更为谦虚,才不致于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

恰到好处地装糊涂

在低调做人的智慧中,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故意“装糊涂”。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古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人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助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他们的才能便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斩杀功臣之事。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

凡是鲜花盛开娇艳无比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代表衰败已经开始。人生也是如此。当志得意满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哩!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都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装装糊涂吧。

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糊涂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一次,李先生前往拜访某公司的总经理,在交谈了一会儿之后,这位总经理再三地提到IC。IC一般指的是集成电路,然而这家公司和IC并没有任何关连。

原来这位总经理说的是“提升公司的形象”,也就是CI,而非IC。然而,李先生并没有告诉对方。到后来,这位总经理自己也发现说错了,然后涨红了脸以难为情的表情看着李先生。他心想:“这家伙明知道我说错了却不告诉我,分明是在取笑我。”其实,李先生完全是因为记取了“好的听众比好的发言者更重要”的处世箴言,因此才故意装傻,谁知反而弄巧成拙。如果装傻装错了反而引起对方的误会,真是太糟糕了。

在待人处世中,像这样的例子时有所闻,如何才能够应付得恰到好处的确很不容易。因为不露锋芒,你可能永远得不到重用;如果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大显身手可能为你嬴得了暂时的成功,但常常也在同时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往往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具体来说,不妨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睁只眼,闭只眼。“为尊者讳”,这是官场的一条规矩。一个人,无论他原来的出身多么低贱,有过多么不光彩的经历,一旦当上了大官,爬上了高位,他身上便罩上了灵光,变得神圣起来。往昔那种种见不得人的一切,要么一笔勾销,永不许再提;要么重新改造,重新解释,赋予新的含义。

因而,在待人处世中,要谨慎处理与上司的关系,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伤害上司的尊严,同时注意替上司保守秘密。这就需要睁只眼,闭只眼,对于上司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看见了也假装没看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你发现了一个秘密:已婚的上司竟与某女同事大搞婚外情。其实,事情并不复杂,你只需装聋扮哑,也就是说对一切都装作不知道,三缄其口。比如说,你本来约了朋友在某餐厅吃晚餐,当你踏入餐厅,却赫然见到他俩,这个时候,你可装作一派镇静,先环视一下四周,若你的朋友未到,事情就好办得多,就当做找不到人,离开那里,在门外等你的朋友。即使朋友已坐在餐桌前,你也可走上前,当作有急事找他,与他一起离开那地方,再作详细解释。

第二天返回办公室,对于昨天的“偶遇”一定要当做若无其事,只管埋头文件堆。就算有同事私谈有关两人之事,也还是绝口不提为妙。对此等暖昧之事避之则吉。有时候知道的事情太多并不是件好事,尤其是上司的隐私千万不能透露出去,否则就要大祸临头了。如果能够及时替上司掩饰其“痛处”或“缺处”,则有可能被对方引为知己,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第二,明知故犯,歪解词意。前几年的6月,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曾播出一个特别节目——首届外国人汉语知识大奖赛,有位美国朋友在按规定用汉语讲一件含有汉语知识的完整事件时这样说道:“有天,我去拜访一位中国朋友,他留我吃中饭。我说,做饭很麻烦。他说,又不是请客,做顿便饭,不麻烦。我说,那你就做顿小便饭吃,不要做大便饭了,大便饭也够麻烦的。”听完他的叙述,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表面看来,这位美国朋友不懂得“便饭”这个名词按汉语构词习惯不能和形容词“小”与“大”搭配的道理。其实,这位朋友并非真的不懂,他只是明知故犯,有意违反汉语的构词习惯,曲解词意,制造歧义,荒谬地把“便饭”同“小便(饭)——大便(饭)”联系起来,制造笑料罢了。

有个相声叫《歪批三国》,其中有这么一段:甲问乙:“刘备卖过草鞋,张飞卖过肉,你知道赵云卖过什么?”乙说:“不知道。”甲说:“你没听过《天水关》(注:一出三国戏)里姜维在校场上唱的那两句吗?‘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他老迈年高。’这赵云不是卖年糕的吗?”听众听到这里,无不捧腹大笑。把“老迈年高”理解为“卖年糕”,相声的作者利用谐音制造歧义,造成了笑料,取得了幽默生动的效果。

第三,荒诞之中明事理。有时面对一个错误的推理或结论,从正面反驳可能无济于事,这时不妨用另外一个类似的,并且明显是错误的推理,来达到批驳的目的,效果反倒更好。这种错误的推理具有很强的荒诞性,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会使人在含笑中明确是非,从而达到幽默的真正目的。推理越具有荒诞性,说出的话就越具有幽默感。

宋高宗时,有一次宫廷厨师煮的馄饨没有熟,皇帝发怒了,把那个厨师下了大狱。没过多久,在一次演员演节目时,两个演员扮作读书人的模样,互相询问对方的生日时辰。一个说“甲子生”,另一个说“丙子生”。这时又有一个演员马上来到皇帝面前控告说:“这两个人都应该下大狱。”皇帝觉得蹊跷,问是什么原因。这个演员说:“甲子、饼子都是生的,不是与那个馄饨没煮熟的人同罪吗?”皇帝一听大笑起来,知道了他的用意,就赦免了那个“馄饨生”的厨师。演员借皇帝“馄饨生就下大狱”这个前提,演绎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是“生”就该下大狱,甲子生、丙子生也该下大狱——这显然是荒诞不经的,难怪引人发笑了。难得的是演员的推理语言婉转,表达含蓄,蕴涵了丰富的机趣。这种幽默语言的产生,不能不归功于巧夺天工般的荒诞推理。

第四,答非所问妙解困。答非所问指答话者故意偏离逻辑规则,不直接回答对方提问,而是在形式上响应对方问话,通过有意的错位造就幽默。答非所问并不是思维混乱,而是用假借的方式,幽默地表达潜在意图。

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休息时,一位发达国家的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的大使:“贵国的死亡率一定不低吧?”非洲大使答道:“跟贵国一样,每人死一次。”

外交官的问话是对整个国家而言,对非洲的落后显然存有挑衅的意味,而大使并不理会其问话的要害点,故意将死亡率针对每个人,颇具匠心地回答,营造出了别样的幽默效果。这幽默有效地回敬了外交官的傲慢,维护了本国尊严。

答非所问讲究机巧,抓住表面上某种形式上的关联,不留痕迹地闪避实质层面,有意识地中断对话逻辑的连续性,寻求异军突起的表达,此种幽默旨在另起新灶,跳出被动局面的困扰。

再举一个倒子。

有个爱缠人的先生盯着小仲马问:“您最近在做些什么?”

小仲马平静地答道:“难道您没看见?我正在蓄络腮胡子。”

胡子是自然而然长的,小仲马故意把它当做极重要的事情,显然与问话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那先生,其实并没给他什么有用信息。小仲马自然是懂得对方问话意思的,但他偏要答非所问,用幽默暗示那人:不要再继续纠缠。

第五,装作不理解以制止别人的中伤。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导致大动肝火,伤了彼此间的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理解”,给他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王强因身体肥胖,同事赵明、李军“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王强,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王强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王强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明,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李军说:“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瞪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上述几例,可谓装糊涂装得恰到好处,在待人处世中不妨用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