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不仅自身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社会生活也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最初的传统互联网,发展到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享受互联网为生活带来的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互联网时代的演变,高速的移动网络以及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重要的技术特征。

相较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依靠智能终端接入网络,不仅扩大了互联网的影响范围,更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依靠手机浏览互联网,处理日常事务成为大多数用户的选择,因此这也就带动了用户需求的进一步改变。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需求的改变意味着新的市场商机的出现,这之中既存在着机遇,也隐藏着挑战。

而对于腾讯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初阶段是十分难熬的,刚刚从“3Q大战”中脱身的腾讯,仍处于满身疲惫的状态,但这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幕却已经拉开了。随着iPad和iPhone 4的火爆热销,在短短一年时间之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等终端设备开始占领市场。转眼之间,互联网用户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直聚集在PC端的用户开始逐渐转向移动端,新的用户群体产生了新的用户需求,这对于依赖于PC的腾讯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除了这方面外,新浪微博的出现对于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未来似乎更具有威胁性。


2009年9月,新浪微博正式上线,这是一款模仿Twitter的社交软件,相较于QQ而言,它的使用更加便捷,而且更接近于一个网络社区。新浪方面通过精巧的媒体运营手段,广泛邀请明星入驻,在明星效应的带动下,新浪微博以令人震惊的方式疯狂吸引着广大用户的加入。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更加促进了新浪微博的发展,在移动智能设备普及之后,新浪微博也成为新一代的国民级产品。

在新浪微博的运营维护上,新浪举全体之力,不断研发新的功能,并简化更多使用环节,这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而在2010年11月5日,新浪微群的推出可以说是对QQ的一种正面进攻,新的微群产品不仅具备了媒体传播的功能,同时还兼具了即时通讯的能力,而此时的腾讯仍然陷身于“3Q大战”之中,新浪微博渐渐开始了自己的“超车”之旅。

2010年11月16日,在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上,新浪方面宣布,新浪微博的用户已经达到了1亿人,每天的微博发送量已经超过了2500万条,而这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来自移动端,这也就表明新浪微博已经成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最有影响力、最受瞩目的微博运营商。


新浪微博已经发展成了“燎原之势”,这时的腾讯才刚刚走出“3Q大战”的阴霾之中,还没来得及整理,便进入了与新浪微博的战争之中。马化腾明白在这一新的时代之中,时间就是最为宝贵的资源,面对新浪微博带来的威胁与挑战,腾讯必须应战,而且要迅速地加入战场,于是就有了腾讯微博的匆匆上线。


腾讯微博于2010年5月上线,与新浪微博相比整整相差了8个月时间,如果在互联网时代,腾讯还有时间追赶上新浪的步伐,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8个月的时间对于腾讯而言已经成为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战略上,腾讯采用了与新浪相似的方法,通过说服各路明星和意见领袖加盟腾讯微博,从而将用户拉入到腾讯微博之中,为此腾讯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手段。同时依靠QQ平台强大的用户基数,腾讯开始引导用户转移到腾讯微博之中。仅仅7个月之后,腾讯宣布微博用户已经达到了1亿。


虽然腾讯凭借着自身原有的优势加快了腾讯微博的发展速度,但依然无法缩小与新浪微博之间的差距。可以说腾讯如果单纯地想要通过同样的产品去完成超越,显然是不现实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与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更加挑剔,用户并不需要同样功能的产品,在某一特定的市场之中,排名第二的产品与排名最后的产品对于用户的价值是相同的。

在这新的具有转折意义的时刻,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战略型产品,新浪拿到了这一新时代的第一张入场券,而腾讯显然在准备进入新时代之前便遇到了挑战。可以说如果腾讯无法拿出一个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新产品的话,即使再庞大的帝国也就会面临分崩离析的结果。

古语有云:“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很多时候机遇往往是和挑战并存的,只不过有时是机遇先出现,有时则是挑战先出现。这种机遇与挑战往往是会互相转变的,也就是说如果先遇到机遇的人,若不思进取,挑战便会随之而来;如果遇到挑战的人,如刻苦攻坚,依然能够等到机遇的降临。腾讯的转变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道理。

在新浪微博面前,腾讯微博节节败退,显然无法再与新浪为敌,但马化腾却并没有及时停掉腾讯微博的运营。马化腾知道腾讯微博已经无力回天,但至少可以抵挡住新浪微博的进攻态势,所以腾讯微博需要继续承担起抵御新浪微博进攻的责任。而“超车”的工作则交给其他产品去做,这里所说的“其他产品”就是微信。

微信的出现对于腾讯而言可能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微信在腾讯能够获得成功则一定是一件必然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初期,除了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区类产品外,另一类产品也十分受用户喜欢,那就是即时通讯软件,这一类软件并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的QQ等聊天软件。在新时代下,即时通讯市场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语音通讯方式的出现。

在微信之前,Kik和Talkbox都是新出现的即时通讯软件,相较于Kik而言,Talkbox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语音录制和传输为基本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便捷,同时也更能表达出用户的真实情感,可以说相较于单纯依靠文字传输方式的聊天工具,这种新型的聊天工具更加适合用户的需求。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遇,马化腾才决定放弃与新浪微博的正面碰撞,他要以一种颠覆性的产品来完成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发展。马化腾将微信开发的任务分配给了三个团队去做,最终张小龙所带领的团队完成了微信的研发工作,将微信推向了市场之中。

这一看似与腾讯的主营产品QQ相互冲突的产品,刚一进入市场就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面对着市场的反馈,张小龙团队不断地优化着微信的功能,随着微信版本的更迭,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微信的用户数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从2011年1月21日,到2013年1月15日,短短两年时间,微信便获得了超过3亿的用户支持。

正是抓住了语音通讯这一机遇,才使得微信获得了成功,并最终发展成为腾讯的重要支柱之一。通过自身不断地探索,腾讯最终抓住了新时代的机遇,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腾讯便签:

移动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一新的时代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机遇与挑战,即使是危机和挑战先“登门”,也不能放弃。因为机遇就在挑战的身后,抓住了机遇就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