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腾讯的路和坎

回顾创业路,不成功便成仁

马化腾的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曾经在采访之中,马化腾回顾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感慨颇多。在他看来,任何人的创业之路都是艰苦不断、困难重重的,从初创时期的资金不足,产品知名度不高,到发展时期进入市场之后的危机四伏。即使是已经发展成熟之后的大企业也会因为一些小的危机而导致满盘皆输。创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会有人牺牲,但却经常有人失败。

在回顾腾讯的创业之路时,马化腾认为腾讯在创业之时经历了三道令他惊心动魄的“坎”,这三道“坎”有大有小,发生在腾讯发展的不同阶段,但却都对腾讯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面对这些“坎”的时候,马化腾和腾讯团队虽然十分痛苦,但却都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依然在坚持着,在选择坚持的同时,努力地寻找着摆脱困境的机会。

腾讯所遇到的第一道“坎”发生在腾讯成立的初期,在腾讯成立之时,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已经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都已经开始流行,腾讯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腾讯成立初期,马化腾并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当时寻呼服务盛行,所以马化腾开始着手开发这一软件,但由于手机的普及,寻呼机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至此,马化腾开始不断地寻找新的业务来维持企业的发展,腾讯的第一年就在这样的窘境中度过,失去了主营业务,创业资金消耗殆尽,马化腾刚一开始就陷入了绝境。

对于马化腾来说,这次创业是他倾尽所有的一次尝试,辞去了工作,将积蓄全部投入其中,刚一开始就如此艰难,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更加艰难的道路还在等着他。在开发出OICQ之后,凭借着“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的指导思想,腾讯团队不断地在完善着OICQ的使用体验,这也使得OICQ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喜爱和欢迎,很快OICQ的注册用户就超过了100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如此多的注册用户应该都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当时的腾讯来说这虽然是件好事,但却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好事。

当时的腾讯,一方面面临着来自美国在线的侵权官司,另一方面面临着自身资金的极度紧张。由于注册用户数量的激增,致使单个服务器的承载能力超出了限制,只有通过增加服务器来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这是保证OICQ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一个服务器五六万元,这对于腾讯来说是无法负担的,虽然靠着张志东自己组装的服务器勉强提高了承载量,但没有资金的支持依然无法解决用户增长过快所造成的问题。

寻找资金成为腾讯的主要工作,这期间马化腾曾考虑卖掉腾讯,但却又舍不得将自己的心血低价卖给别人,马化腾为自己的公司开出了很高的价格,但却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一前途未卜的小公司。售卖失败后,腾讯团队依然在坚持着,能借钱的借钱,能找人的找人,每个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因为坚持,腾讯等到了投向自己的风险投资,IDG和盈科的注资为腾讯带来了最后的生机,同时也使得腾讯在即将到来的“互联网风暴”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地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如果马化腾在困境之时将腾讯低价卖出,那么他和几个创始人至少能够收回成本和一段时间的辛苦费。如果腾讯没有在最后时刻收到IDG和盈科的投资,那么腾讯的名字可能根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中。假设终究不会改变现实,在腾讯的第一场危机之中,是他们依靠坚持拯救了自己。即使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也要坚持去争取明天的到来。

马化腾认为腾讯的第二道“坎”则是与MSN的战争。在经历了与奇虎360的战争之后,腾讯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微软的MSN。在发展了十多年之后,腾讯正在渐渐偏离以用户为依存的价值理念,想要重新回到腾讯原有的发展轨道之上,就一定要选择转型开放。而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MSN也选择了开放的策略,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MSN开始威胁到腾讯的地位。

依靠着微软这一强大的后台,MSN立即在中国的高端白领人群中打开了市场,一时间腾讯成了“小学生”使用的上网工具。当时的市场氛围普遍认为QQ将在“高大上”的MSN面前败下阵来,即使在腾讯的内部也经常争论不断。但是马化腾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在坚持对QQ进行优化和修改,他坚信自己的产品要比国外的产品更适合中国人使用。

2004年9月9日,腾讯推出了2004版的QQ,新版本的QQ不仅在网络传输速度上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还加入了许多新颖的设计。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中用户的欢迎,让马化腾感到高兴的是,这一版本的QQ大大提高了传输文件的速度,同时还加入了断点续传的功能,这使得许多商务人士重新回到了QQ的怀抱。

面对着第二道“坎”,马化腾和腾讯依然在坚持,而这一次在坚持之外,腾讯团队还在对QQ进行着完善,不断地地找到用户新的需求,不断地为QQ添加新的功能,最终获得了用户的欢迎。坚持本身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坚持之外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更是难能可贵。

腾讯的第三道“坎”来自于一种新出现的社交媒体——微博,当时在国内最早做微博的是新浪,在新浪之后,搜狐、网易、腾讯都加入了研发微博产品的大军。但由于市场的先机已经被新浪微博所抢占,同时新浪方面又将全部的力量放在了微博上面,所以后出现的如搜狐、网易都纷纷在微博领域败下阵来。虽然腾讯依靠着QQ积攒起来的庞大的用户群苦苦支撑,但最终依然没有阻挡住新浪微博在网络社交领域的攻城拔寨,腾讯微博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新浪微博在一步步地蚕食着广阔的市场。

当新浪微博出现之时,在马化腾的脑海中第一个想法便是也做微博,但因为产品的功能性严重重合,市场很难再接受一个新的微博品牌,所以马化腾决定开发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但腾讯微博依然要继续承担起抵御新浪微博进攻的重任,要坚持到新产品研发成功为止。

马化腾要设计一款纯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要同时能够解决手机和电脑端的问题。这个任务最终由腾讯内部的三个团队负责,每个团队开发一个产品,互相竞争,谁胜出了就用谁的产品。最终张小龙带领的团队所研发的产品胜出,2011年1月21日微信横空出世。

微信不仅成功抵挡住了新浪微博的进攻,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的用户数越来越多,成为仅次于QQ的第二大社交通讯工具,更成为支撑腾讯帝国的一根重要支柱。面对第三道“坎”,腾讯不仅仍然在坚持,而且还在探索的基础上完成了自我的创新,创造出一种有别于QQ的“国民社交软件”,不仅帮助腾讯渡过了危机,更将腾讯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腾讯便签:

遇到危机,坚持下去才有胜算。但坚持并不意味着固执守旧,只有在坚持信念的同时努力寻找新的希望,才能够在危机之中发现来自未来的光芒,只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人,才能够顺着光芒的指引走向未来,收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