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城镇化健康状况综合评价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城镇化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

2011年,全国城镇化健康指数为0.5844,最高值为0.6605(上海市),最低值为0.4643(成都市),城镇化健康发展水平不高。上海、厦门、深圳、北京、杭州、呼和浩特、南京、青岛、沈阳、天津位居前十名,位居后十名的城市分别为银川、广州、石家庄、南宁、郑州、西宁、合肥、太原、兰州、成都(见表2)。

表2 城镇化健康指数:分值及排序

(二)中国城镇化健康状况的主要特征

通过35个样本城市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城镇化健康状况呈现整体水平不高,城市之间差距不明显,城市行政级别、地区、规模、人口密度特征分布明显的基本特征。

1.我国城镇化健康状况整体水平特征

全国35个城市城镇化健康指数为0.5844,城镇化健康指数的最大值为0.660,最小值为0.464,最大值/最小值为1.422,标准差仅为0.05。可见,我国城镇化健康状况整体水平不高,且城市之间差距不明显。不过,从二级指标的指数看,除了发展可持续性指数的差距较小外,其余三个指数的城市间差距都较大,最大值/最小值均大于2.0,标准差也基本上大于0.1,其中速度适中性的最大值/最小值为6.016,标准差为0.15(见表3)。

表3城镇化健康指数和二级指标指数的城市差异性比较

2.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城市行政级别特征

从城市行政级别看,城镇化健康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直辖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其余省会城市,其指数分别为0.635、0.630、0.590、0.556;城镇化二级指标基本上也具有同样的分布规律(见表4)。可见,我国城镇化健康状况呈现出显著行政级别特征,行政级别越高、自主性权力越大,城镇化健康程度越高。

表4 城市行政级别与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关系

直辖市和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的城镇化健康指数之所以较高,贡献最大的因子为城乡协调性。城乡协调性是经济发展的结果。4个直辖市和5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的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比重比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17个省会城市高得多(见表5)。

表5 城市行政级别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3.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地区特征

35个样本城市中,东部城市16个,中部城市8个,西部城市11个。从总城镇化健康指数看,东、中、西三地区分别为0.616、0.554、0.563,东部地区城镇化健康状况好于中西部地区。从新型城镇化二级指标看,也基本上呈现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特征(除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速度适中性指数比东部地区略高)。

但是,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远没有三大地区之间城镇化率差异那么大。2011年,东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30倍和1.42倍,地区差距比较显著;而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健康指数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11倍和1.10倍,新型城镇化二级指标也基本上介于1.07~1.20倍之间,地区差距并不显著(见表6)。

表6 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区域差异

4.城镇化健康状况的规模特征

按照最新的城市规模分类标准人口1000万及以上为超级城市(或超大城市),人口3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人口100万~300万为大城市,人口30万~100万为中等城市,人口5万~30万为小城市。,35个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6个城市为超级城市,太原、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郑州、武汉、长沙、成都、贵阳、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18个城市为特大城市,石家庄、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青岛、南宁、海口、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城市为大城市,没有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从总城镇化健康指数看,城市规模越大,城镇化健康状况越好,超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分别为0.62302、0.58905、0.56060;在二级指标中,除了大城市的速度适中性指标高于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水平适当性、发展可持续性、城乡协调性也基本呈现上述分布规律(见表7)。

表7 城市规模与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关系

5.城镇化健康状况的人口密度特征

从总城镇化健康指数看,如表8所示,人口密度在0.5~1.0万人/平方公里和1.0~2.0万人/平方公里的城市,城镇化健康状况最好,分别为0.59630和0.59646;人口密度低于0.5万人/平方公里和高于2.0万人/平方公里的城市,城镇化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这说明,只有具有适度人口密度的城市,城镇化健康状况才是最好的,城市人口密度过大或过小,城镇化健康状况都不会太好(见表8)。

表8 城市人口密度与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关系

从新型城镇化二级指标看,各二级指标的人口密度特征差异很大(见图1),水平适当性指数和发展可持续性指数与城市人口密度正相关,人口密度越大,水平适当性指数和发展可持续性指数越大;速度适中性指数与城市人口密度负相关,人口密度越大,速度适中性指数越小;城乡协调性的人口密度特征与总指数相似,人口密度在1.0~2.0万人/平方公里和2.0~3.0万人/平方公里的城市,城镇化的城乡协调性最好,人口密度小于1万人/平方公里和大于3万人/平方公里的城市,城镇化的城乡协调性都较差。

图1 不同人口密度城市的城镇化健康程度比较(二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