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早年岁月(1904—1927)(1)

历程

古城广安

四川,人称“天府之国”,古为巴蜀之地。

四川的文明史,真可谓古老而悠久。距今200万年前,便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那里繁衍生息。后来,在现在四川的东部和中西部,形成了巴蜀两个小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牧野会盟,巴蜀两国曾经参加,共伐商纣。战国后期,巴蜀两国间发生矛盾,其时正值北方强国秦国兼并天下。秦惠文王趁巴蜀嫌隙之际,挥军南下,先行伐蜀,继而灭巴。公元前316年,巴蜀正式并于秦国。不久,秦便在今重庆附近和成都地区设立了巴蜀二郡。从此,巴蜀之地乃归于中华大统。

四川得名于宋。宋置川峡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到了清朝,正式命名为四川省。

四川物产丰富。由于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因此最宜农作物生长。自古以来,四川盆地便以粮仓著称,许多军事家都曾在此屯田养兵。巴蜀之地盛产稻米、丝麻、水果、茶叶、井盐。自宋代以来,其纺织、井盐、瓷器和冶金诸方面已有相当的发展。

四川人杰地灵。远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出现过司马相如这样才华横溢的辞赋大家。许许多多的文人名士都曾活跃在巴蜀这一历史舞台上,其中有战国水利巨匠李冰父子,三国鼎足人物刘备、诸葛孔明,唐代诗坛泰斗李白、杜甫……巴蜀之人会种田,会养蚕,会冶矿,会织缣,向以吃苦耐劳、勤劳朴实著称于世。

在四川省东北部丘陵地区有一个古老的城镇,素有“地枕巴山,城环渝水,东岭茶铁之乡,西溪鱼虾之出”的美誉。这个古老的城镇就是广安。它西距四川省省会成都200多公里,南离长江重镇重庆100公里,今属南充市。这里是成都平原的边沿,土地不算贫瘠,但并非富裕发达之地,一条渠江浩浩荡荡川流不息,纵贯全县。

广安古属梁州地界。在这一地区生活着的先民为賨族人。賨人和其他一些土著部落民族,共同创造了这一地区的先巴文化。

春秋晚期,原在汉水中游一带生息的巴族人迁入,遂在川东建立了巴国。巴族,自称太皞伏羲氏的后代,自古活动在汉水流域中游一带,殷商中叶战败于殷,便向殷纳贡称臣。殷朝末年,巴人不堪屈辱,参加了周武王的伐商之战。巴师曾为前锋,骁勇善战。周王朝建立后,巴被封为诸侯。武王封其宗族中姬姓人士于巴,号为子爵。春秋时代,南方大国楚国崛起。巴国在与楚国数度交锋之后,终于战败,遂离开汉水流域,举族迁徙,最后落足于川东地区。巴人与川东各土著民族融合,建立了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奴隶制国家——巴国,直到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

战国时期,广安已属巴国,由于其先民为賨族人,于是在此设有賨城。巴为秦灭后,秦在今广安设县,名宕渠县,属巴郡管辖。五代改宕渠为始安,隋复賨城,唐称渠江,到宋以后,始为广安。

清末编写的广安县志中记载:广安厥土饶沃,无旷土,无闲田,无沃瘠之别,无水旱之忧。树以桑麻榆枣,畜以牛马鸡豚(猪),植以葱韭蔬果,延以瓜瓠薯葛。广安物产丰饶,凡山林竹柏之材,原野羽毛之族,陂池鳞介之虫,水陆草木之实,岩洞药石之宝,畜产皮角之富兼而有之。兹地所产之稻米苞谷号称金羹玉版;所出之蚕丝品质特优,黄白莹然;所织之賨布汉赋有载,谓为筒中黄润,一端数金。正因如此,广安又有“金广安”之称。

广安除物产丰富以外,文化也不算十分落后。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景帝的时候,司马相如受蜀郡郡守之派进京受业,并还教乡里,自此巴郡亦设立文学。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广安就已设校学,置经师一人。此后历经近2000年的时间,广安一直办学。到民国初年,除原有小学外,还设立中学一所。这样的教育水平,比起文化发达地区,自然落后,但在当时的中国,也可以算接近中等的水平。

有这样一个好的自然条件,按说广安人完全可以耕作自得。但是,偏偏天不从人愿,竟有许许多多的内忧外患困扰着广安人的生活。

一患为兵。隋唐兵家征战,宋末南北交兵,明末农民起义,清朝滇人入掳……战乱频仍,从古到今,广安人几乎没得一点安宁。

二患为灾。广安地高河低,所以以旱灾最为严重。据记载,大旱之年,赤地百里,一望如焚。灾民流窜,乞讨之人沿路可见。

三患饥饿。灾事频繁便会谷价陡涨,谷贵而民慌。乡井寥落,人烟萧索。广安人生于富饶之地,却沦为饥饿之民,实在可悲。

四患疫病。这里三年一小疫,五年一大疫。一人有病,一家相连;一村患疾,数乡共染。清朝同治年间,区区一个痢疾,竟然死了5000人!

广安交通不便,环境闭塞。而这天灾横祸和人世劫难,则更加阻挠着广安的发展。

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在2000多年的岁月里,无论天地怎样轮转,无论朝代怎样更替,勤劳朴实的广安人,始终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始终处于贫穷落后之中。

广安城北约10公里处便是协兴乡。清末时,这里是一个有近百户人家的小场镇。有一条用石板铺成的直街,街的两侧有一些小店铺,每逢赶场日,附近的农民汇集于此进行一些山货、谷粮、药材和日用品的交易。

距协兴乡约2公里的姚坪里(今牌坊村)有一座坐北朝南的马蹄形宅院:白灰墙,木头门,青瓦顶;一排正房的两边各有数间偏房,院子对面是一个不大的池塘,院子四周到处是梯田和坡地,种满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应该说,这座宅院和别的农舍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在那时的姚坪里,像这样的宅院随处可见。

光绪三十年七月十二日(1904年8月22日),就是在这座宅院里,一个小生命降临到了人间,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生命居然成长为一位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巨人”。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这座宅院自然也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如今在这座宅院的门前,镌刻着一副长联: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救国,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这位“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人,就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座宅院就是邓小平的故居。

祖先踪迹

许多研究邓小平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他家族的历史。有的说邓氏家族是从湖北迁来的移民,有的说邓氏家族从前是广东的客家人。

目前唯一权威的依据是《邓氏家谱》。据家谱的《凡例》说,这个家谱是起自明朝,以前则弗能考也。它说,撰写家谱时,考证了各位列祖的墓志碑铭,因而“俱无异词,确而有据”。家谱后面还真的把老祖宗们的墓志碑铭一一抄录在案。《邓氏家谱》从明时始,记至民国初年。

《邓氏家谱》记载:一世祖为邓鹤轩,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明洪武十三年(1380),以兵部员外郎入蜀,遂居广安。从此开始了四川广安邓氏的纪元。而这个邓氏明代以前在江西的情况,便失传无考了。

在《广安州新志》“氏族志”中有这么一节:

望溪乡姚平邓氏。

邓氏旧志,其先本江西庐陵人。明洪武中有鹤轩者以荐举南京兵部员外入川,遂籍广安州北姚平家焉。其祖墓均在姚平,有宗祠。

《邓氏家谱》与《广安州新志》中关于广安邓氏来源的说法是一致的,看来似乎可以信之确凿了。不过,根据《广安州新志》卷首的“历代撰志人姓名”,清朝乾隆广安志,是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廷尉邓时敏重辑”。这个邓时敏,就是邓家名人邓翰林。

目前,在没有其他佐证的情况下,就暂且以家谱和县志作为依据,追寻一下广安邓氏家族在500多年的时间里的步履踪迹。

兵部员外郎,是一个小小的官,据《辞海》注释,员外郎这一官名原指设于正额以外之郎官。隋开皇时,于尚书省各司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置,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明清各部仍沿此制,以郎中、员外郎、主事为司官的三级,得以递升。兵部乃古代高级军事官署。三国时期曾设五兵尚书(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隋唐以后综合为兵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以后历代沿用,至清末方改为陆军部和海军部。自唐宋以后,尚书省各部下属设司为次一级官署。员外郎为司之次官。所以这个官位,虽不算“芝麻官”,却也并不显赫。

《邓氏家谱》中,以邓鹤轩为一世祖,明代一共计有九代。家谱中所列进士及第的,就有好几位。但据《广安州新志》记载,只有两位进士,一位是八世祖邓士廉,一位是他的兄弟邓士昌。

明代的二世祖,即邓鹤轩之子,名叫邓显,字梅庄。据说此人以文行魁蜀,蜀献王闻其贤,屡聘之仕,皆不应。他的事迹曾载于明代广安郡志。

明代的第八世祖邓士廉,字人麟,明朝崇祯进士。其人慷慨负气,经史子集过目不忘。曾任广东海阳令和吏部侍郎。明末随桂王入滇缅,官为吏部尚书晋大学士。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秋,为缅人所诱,与其他41位大臣同时殉难。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谥节愍。

邓士廉有一叔伯兄弟,名叫士昌,字龙门。明朝万历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之职,后升任浙江处州府知府。其地地瘠民疲,于是尽力抚绥,修堰灌田,民受其利。遂被荐擢为湖广按察司副使,永州道兼摄衡州道。后为人所忌,劾归家乡。

自清代起至今,邓氏家庭又繁衍了十代有余。乾隆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而这时远在西南一隅的小小邓氏家族也处于兴盛时期,竟然光宗耀祖地出了一个翰林。风光一时的邓家自此以后竟然逐渐地衰败了下来,书香墨迹不但渐渐无人继承,就连耕地也渐渐失去。

前面讲过,邓氏明代八世祖邓士廉曾任过广东的海阳令,后来在滇缅殉国。他有一个儿子,叫邓昉,是邓氏明代最后一代,也就是第九世祖。邓昉于明末携带妻子和两个儿子同赴粤东其父之任上。这一家人行至广东高耀县(家谱上如此记载)三义河的时候,遇到海贼劫夺,惨遭横祸。所幸的是,在海贼之中居然有人发了善心,不杀邓昉的两个儿子,将他们抛置岸上。邓昉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邓嗣祖,时年7岁,一个叫邓绍祖,年方4岁。

邓嗣祖,字绳其,乃邓氏清代的一世祖。嗣祖携弟绍祖沿路乞食,流落到一个伍家村。伍家村有个伍员外,询问了这落难的兄弟二人的来历,大发恻隐之心,把这兄弟二人留下,供其食用,还于书舍教其文学。等嗣祖长大以后,伍员外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不久,嗣祖在广东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邓琳。邓嗣祖在广东的时候,因遇考,得遇一个其祖父邓士廉的故人之子李仙根。这个李仙根当时恰为督学使者。这时李才告诉嗣祖其祖父邓士廉殉难之事,并谕令嗣祖回籍。嗣祖此时带领妻儿及弟弟绍祖于康熙十年(1671)回到四川。嗣祖、绍祖流落在粤28年,终于返回故乡,承继家业。据称,嗣祖为人存心仁厚,为乡里称颂,这可能与他少时的艰苦际遇不无关系。

邓嗣祖一共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在广东生的邓琳,一个是回籍后在四川广安生的邓琰。邓琳生有六子,邓琰生有四子,从此广安邓氏遂分为两大房。邓琳一支为长六房,邓琰一支为二四房。从他们的孙子辈起,开始立下字辈,即:以仁存心,克绍先型,培成国用,燕尔昌荣。邓小平这辈是先字辈。

邓琳,字石山,幼年随父从粤东归回四川。据县志上说,他髫龄即能为古文辞,长大后穷研经史,尤喜谈经济。雍正十三年(1735)任中江训导。训导乃一种学官,府、州、县学都设训导。中江是清朝四川中部的一个县,因此邓琳的这个训导是县级的。民国时期,各高等学校的训导是专门掌管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类似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清代的训导则没有这种功能,只是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学生)。邓琳学识不浅,教导有方。其长子简临、三子亮执同榜甲子举人,第六个儿子时敏中了进士,还做了个翰林。

邓琰,字映华。家谱说他学无上进,只好务农。邓琰为人轻财好义,故能够承继祖产。他对邓琳的儿子视若己出,见侄子邓时敏好学,就送给他价值300挑谷的田地(约合60亩地)以做膏火(旧时学生学习所用的津贴费用)。其人长寿,享年81岁。邓琰虽然学业无成,但持家有方。他送给侄子60亩田,证明他当时拥有的田亩至少几倍于此。这种家业,虽不如北方的豪门巨富,但在当地也不算小。邓家能够出个翰林,他的确是个有功之人。

邓翰林,名时敏,字逊斋,号梦岩。据县志所载,时敏性格温恭谦让,雍正十年(1732)中举,乾隆元年(1736)进士及第,遂进入翰林院,授以编修。

翰林,为古代的一种官名。唐朝的时候,翰林学士职掌撰拟机要文书。明清则以翰林院为“储才”之地,在科举考试中选拔一些人入院为翰林官。清代翰林院为大学士执掌,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官。

邓时敏入翰林院后,虽只是区区一个编修,但对于当时的广安邓氏来说,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宗耀祖的大事。邓时敏在翰林院后升为侍讲,历任江南宣谕化导使、翰林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最后于乾隆十年(1745)升任大理寺正卿。

大理寺乃我国古代中央审判机关,职掌审核刑狱案件,其主官称卿。邓时敏所任的正卿,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

父亲邓琳病故后,邓时敏奏请圣上,批准他回乡奉母。邓时敏回广安后,重修了广安州的州志。

乾隆二十九年(1764),邓时敏再次入朝,官复原职。县志称,邓时敏任大理寺正卿时,审理案件时常常苦心平反,有所得必争,争不得必奏。刚果持正,不稍迁就,同列皆畏敬之。邓时敏后来因年事已高,乞准告老还乡,诰受通奉大夫,66岁时在家乡去世。邓时敏有子无孙,没有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