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新闻通讯采写实践与感悟
- 冯诚
- 31795字
- 2020-06-24 14:45:45
时政民生类报道
采写手记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回答
“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棋局中的又一缕阳光,它是撬动全球区域经济的中国方案。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2年,国人振奋,世界瞩目,也给海内外媒体报道带来了兴奋点。
江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位置特殊。首先,江苏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和东桥头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首要节点城市,也被视为现代丝绸之路的东起点。1990年中哈两国铁路接轨,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连云港成为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国家最佳出海口,而日韩企业也把连云港作为货物进出中亚市场的最佳推荐港口,其得天独厚的陆路货运为世人称道。其次,江苏作为沿海省份,历史上就是带路交汇之地。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其船队出海就是从南京顺江而下到太仓刘家港补给粮食,再入东海南下,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风一到,便穿过台湾海峡和南海,前往东南亚各国及印度洋。再次,江苏历来就是丝绸之乡,古老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物物贸易活动,江苏从来没有缺席过!第四,今天的江苏,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还强,工业制造业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全国排名第二,外向型经济发育水平高,经济的引领地位决定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特殊先导作用。
正因为如此,2013年9月7日,在习近平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共同见证下,连云港市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在哈国首都阿斯塔纳正式签署了过境物流通道及货物中转基地合作协议。这成为最早响应并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外合作项目,也成为我们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实体平台。该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建设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拆装箱库2.3万平方米;堆场铁路专用线3.8公里,年最大装卸能力41万标箱,主要经营国际多式联运、拆装箱托运、仓储等国际货物运输业务。
8个月之后,上合组织上海峰会期间,2014年5月19日19时25分许,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上海西郊会议中心共同启动控制系统,由中哈双方历经8个月合作共建的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启用投产。这一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无疑对于充分发挥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战略区位优势,促进我国与中亚特别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还没有哪个省市有什么相关贸易合作项目两度受到两个国家元首如此高度重视且见证启动,快速推进。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要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江苏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显而易见。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公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个号称“中国一带一路规划”的文件一经公布,江苏人仿佛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全省上下一片哗然——在发挥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重点谋划中,从西北到东北,从西南东南到华东华北,从沿海到内陆,全国各省市几乎无所不包,唯独江苏与山西等很少几个省只字未提,为什么?16个沿海城市港口列入“加强”建设之列,唯独没有连云港;空港建设、区域开发、先发地区经济高地的辐射带动等,都没有提到江苏。
尽管如此,江苏干部群众不气馁,不懈怠,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部署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连云港召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沿海开发现场会,与会代表从南通、盐城到连云港,一路参观考察,各地政府和企业创新举措、积极参与带路建设的热情很高。特别是连云港中哈物流园区建设的快速进展、向中亚国家铁路班列的常态化对开,一派热气腾腾景象。
而相对来看全国其他许多地方,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还比较茫然,发力点不清晰,口号叫得响,效果不明显,正所谓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实质性的举措很少,反差很明显。即便是现在带路建设的规划发布了,还只是写在纸上,要变成现实谈何容易!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一段时间以来的所思所想,使我强烈感受到,江苏是把“交汇点”当作发力点,扎扎实实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部署,既叫得响,又抓得实,江苏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很有推广价值,针对性很强,应该尽可能通过内参和公开报道既为领导者提供决策参考,又面向社会引导舆论推动实际工作。在现场会期间,我还听取了省委罗志军书记的意见,和他沟通了自己的看法,他对我的写稿想法深表赞同,并介绍了省里不少独到举措。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回到南京后,带上负责这方面报道的张展鹏、秦华江两位记者,从省里相关部门到沿海地市,从政府部门到实体企业,再次展开一系列深入采访,补充了大量素材,挖掘出了很多生动的典型。在稿件写作中,我们强调,一定要写出江苏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部署的真实状态,写出江苏大胆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市场互利双赢的作为,写出江苏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应有的战略地位。出于建言决策和引导舆论的考虑,我们发稿时分别先内参后公开。内参发出后,罗志军书记当即批示予以充分肯定。公开稿件《交汇点就是“发力点”叫得响更要抓得实——江苏主动作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发出后,《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刊登,各大网站第一时间转发,使江苏带路建设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形成很好的舆论关注点。
原稿鉴读
交汇点就是“发力点”叫得响更要抓得实
——江苏主动作为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
港口水岸,巨型货轮繁忙进出;码头货场,外籍集装箱堆积如山;铁路专运线上,开往中亚的班列东来西往;临港物流园区,一大批多式联运、物流仓储等服务项目和基础设施红红火火在兴建……这是记者近期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城市连云港采访时看到的喜人景象。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处于带、路交汇点的江苏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把“一带一路”战略与沿海开发战略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级战略统一规划,一体推进,全方位发力,迅速形成新一轮开发开放及外向型经济发展新热潮。
融入大战略 打开新局面
连云港是中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日韩货物进入中亚乃至欧洲的最佳中转地,陆上辟有国际班列,海上开通60多条近远洋航线,区位优势突出,自然成为江苏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位于连云港港区的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是去年5月在中哈两国元首见证下签约启动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第一个实体平台,规划建设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拆装箱库2.3万平方米,堆场铁路线3.8公里。据合作基地建设负责人介绍,短短一年间,这里已与17家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累计进出货物90万吨、集装箱11.3万标箱,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盈利。连云港至阿拉木图的中亚国际班列也于今年2月开行,前5月累计开行141列,完成1.47万标箱。
与该基地建设相呼应,正在兴建中的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规划面积44.94平方公里,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构建以基础物流、增值物流及公共物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功能体系,是上合组织的唯一出海基地和陆海联运枢纽。目前已累计投入近50亿元,建成一批公共基础设施,还成功入选2014年中国物流园区50强。
连云港只是江苏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缩影。除了搭建境内合作平台以外,江苏还先行一步,组织国内企业“走出去”,在沿线国家建成了一批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包括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印尼双马农工贸经济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由江苏红豆集团发起创立的柬埔寨西港特区已吸引世界各地81家企业入驻,其中58家已投产。
据统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江苏赴沿线国家投资的企业达1049个,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近70%。
既要叫得响 又要抓得实
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一方面,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带、路交汇,海陆两便,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本应大有作为;另一方面,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江苏太仓起锚出海,江苏人有责任担当起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是江苏干部群众的共识。
“交汇点就是发力点。”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全省上下一定要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精准发力奋发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系列扎实举措随之推开:今年5月上旬,江苏召开全省“一带一路”战略动员会,制定对接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并先后出台《关于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确定在深化产业合作,发展有特色的贸易新形态、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平台功能、密切人文交流、推进资金融通等六个方面创新突破,全面对接沿线国家建设与发展需求。
以深化产业合作为例,江苏已确定大力加强与沿线国家优势产能合作,加快纺织、化工、冶金、水泥等传统产业走出去,着力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国际合作水平。
国际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201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5600多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1/6。近两年,江苏多元开拓与沿线国家市场、优化货物贸易结构、积极发展服务贸易,2014年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100亿美元。
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江苏去年以来已投入近2000亿元,铁路、港口、能源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实施,便捷高效的陆上运输通道、经济安全的海上运输走廊、快速畅达的空中运输网络、江海一体的现代港口体系建设正全面推进。
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江苏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也步入新阶段。在5月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江苏组织1000多人参展,洽谈落实合作项目134个,总金额达259.76亿元。
机遇叠加优势凸显 开发开放再造辉煌
南通,盐城,连云港,是江苏沿海三大城市,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从南通北上,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上,临海高等级公路贯通南北,公路两边,空中高高的风力发电机装置直插云天,一望无际;地面是一方方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波光粼粼的乡村鱼塘交错分布,随处可见,成为海岸线上的一大景观。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主任林一峰介绍,6年前这里许多地方还是盐碱滩涂,一片荒凉。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面貌大变,港口群、产业带、城镇轴建设依次展开,产业基础日益雄厚,区域增长极效应逐步显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倍、去年达1.15万亿元,人均突破1万美元,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基地。
而江苏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更处于龙头地带和先导区域,365公里的干线黄金水道横贯苏南苏中8市,沿江两岸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等一批新兴开发开放载体加快兴建。
“一带一路”、沿海开发、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机遇叠加,优势凸显。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出台后,江苏全面策应,主动作为,立即将三大战略统筹谋划,整体布局,立足交汇点,扩大辐射面,围绕黄金水道、黄金海岸线及东陇海线,统筹实施苏南、苏中、苏北和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战略组合,积极构建南北互动、三沿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工业强省,外贸大省,占全国十分之一强的经济总量,这是江苏昨天的辉煌;落实新战略,打造新优势,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今天的江苏又一次踏上了新的领跑线。
(新华社南京2015年7月16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7月18日头版头条)
采写手记
国家公祭,仪式背后的媒体执着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国家公祭”日,举世瞩目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活动在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以国之名悼念逝者 众志成城迈向复兴——写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是公祭举行之际一篇深度解读公祭意义和唤醒国人铭记历史、圆梦中华的重点稿。稿件作为公祭活动的配合报道,公祭头一天由新华通讯社向海内外发出,其舆论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鲜为人知的是,担纲这篇稿件采写任务的蔡玉高、蒋芳是两位80后年轻记者,“国家公祭”成功举行,他们功不可没!
时间回放到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罔顾国际舆论,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引起我中华儿女的强烈愤慨和抗议。针对日本当政者倒行逆施,蔡玉高、蒋芳立即专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迅速采写了参考报道《专家建议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有理有据地呼吁尽快将“12·13”设为国家公祭日。正是这篇稿件,为推动设立国家公祭日发挥了“临门一脚”的重要作用。
设立国家公祭日积极倡导者、时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曾撰文指出: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以后,“出于职业的敏感与素质,蔡玉高、蒋芳两位记者立即与我联系要求专访,对安倍参拜作出回应。12月28日上午,虽然是周末,但我们在纪念馆就是否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聊了大半天。在此基础上,他们很快采写了一份很有分量的参考报道,引起了中央和国家领导的关注,设立国家公祭日一事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朱成山说的这篇参考报道是2014年1月3日发出的,1月中旬,朱成山就被邀请到北京向中央有关部门作专题汇报,之后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时间,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就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消息传来,举国振奋!新华社江苏分社同仁们更是深感欣慰与自豪,大家纷纷为两位年轻人点赞。
自2005年两会以来,关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安倍参拜事件,可以说是个直接诱因。因此,即使没有这两位记者的稿件,设立也是迟早的事。但作为新华社派驻地方的分支机构,能在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提出符合国际惯例、顺应国内民意的有效建议,确实没有辜负“新华社记者”的光荣称号和所应承担的崇高职责。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与传播者,新华社对于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报道,一直非常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纪念馆设立以来,便有专人联系报道,近30年间,一代又一代记者接力传承,始终将这里作为重要的采访点,所发稿件数以千计,成为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抗击日本右翼谬论的重要力量。
国家公祭日设立之后,分社的同志群情振奋,倍加努力。这一年,我们策划组织了一系列配合和预热报道,公开、内参,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等,各种报道手段一起上。玉高、蒋芳更是夜以继日,马不停蹄,承担了所有重点稿件的采写。国家公祭如何实现“国家动员”?国家公祭又该如何祭奠?国家公祭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引导海内外网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两位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专家学者以及大屠杀幸存者,不断为高层决策者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其中有很多被付诸实施。比如通过设立国家公祭网和公祭网手机客户端的方式,为海内外网民搭建网上、掌上祭奠平台的建议,很快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公祭网和客户端分别于2014年7月和9月上线,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到年底,已经有900万人次参与公祭与留言,超过一亿人次浏览了公祭网页。
为了进一步普及公祭和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相关知识,从当年八、九月份开始,两位记者在做好日常报道的同时,又充分运用长期跟踪报道的积累和进一步补充采访,用两个多月时间,撰写了《国家公祭,你应该关注的八个问题》专著,于当年12月公祭日之后即出版发行。此后,在他们两位和摄影、电视记者参与推动下,分社还决定对百余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抢救性”寻访,请他们讲述当年亲历和所见证的历史,并逐一建立影像资料,到2016年底,已寻访完成30人以上。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工程,幸存者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已失去语言表达能力,采访拍摄难度很大。但分社的采编人员知难而进,在所不辞,至今仍在持续。
新华社培养年轻记者,始终把政治担当、职责使命放在第一位!这两位年轻记者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出色的专业素质、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国之名悼念逝者 众志成城迈向复兴——写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字字句句都渗透着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那种铁肩道义、家国情怀!我作为分社负责人和一名老记者,对新华社有这样的青年才俊倍感骄傲和自豪,也对两位好青年深怀敬意!
原稿鉴读
以国之名悼念逝者 众志成城迈向复兴
——写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
“12·13”,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
77年前,南京城破,30万同胞惨遭杀戮,血腥屠杀震惊世界。
77年后,我国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国上下,深切悼念死于日寇屠刀下的遇难同胞,在回望沉痛历史中汲取血的教训,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凝心聚力。
不忘远逝生命,最高规格祭奠平民
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来说,她的“家”一半刻在纪念馆“哭墙”上,一半在现实中。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闯进她位于新路口5号的家中,转瞬之间,九口之家就剩下了8岁的她和4岁的妹妹。
如今,已是四代同堂的老人,夏淑琴仍时常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默默抚摸“哭墙”上亲人的名字。
夏淑琴一家的悲惨遭遇,代表着当年南京人经历的噩梦,刻入中华民族难以痊愈的历史伤疤。
77年前,南京城破,在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指挥下,侵略者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大规模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南京大屠杀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犯下罪行中最典型的一例。
自1874年初发动侵台战争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日寇在我中华大地上的滔天恶行罄竹难书,杀人手段骇人听闻:化学武器、细菌战、杀人竞赛、“三光”政策……数以千万的中华儿女惨遭屠戮。仅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抗战中,中华民族就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
永不忘却,逝去同胞!
今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进行悼念。
“将二战期间的重大惨案定为国家公祭日一直是国际惯例。”最早在全国两会上提议设立公祭日的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赵龙表示,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以国之名悼念平民死难者,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无上尊重。
顺乎民意的有力之举,唤起了全体中华儿女对死难同胞的深切缅怀。今年7月6日,由新华网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筹建的“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截至目前,网页浏览人次超过5000万,300多万人在线祭奠和留言。
铭记历史警示,矢志不渝维护和平
12月9日,南京农业大学的数千名师生,把自己手工制作的白色菊花和千纸鹤,组成“12·13”字样,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表达牢记历史的决心;12月10日,1213名解放军官兵冒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宣誓仪式……
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今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无需回避!正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的贫弱,才导致河山被践踏,生灵遭涂炭。
“南京大屠杀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教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意义在于让国人的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
必须警惕!长久以来,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罔顾历史事实,以篡改教科书、污蔑幸存者、纠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数字等方式,妄图达到抹杀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目的。
“公祭将是对妄图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又一次有力回击。”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举行国家公祭,体现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意志,体现的是捍卫历史的坚定决心,同时更在向世界宣示,历经侵略战争灾难的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铭记历史,南京在行动。从12月起,南京市将南京大屠杀专史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科目。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表示,对那段灾难历史,南京人有着切肤之痛,强化相关历史教育,应成为全市青少年历史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铭记历史,中国在行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同被设立的,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7·7”“8·15”“9·3”“9·18”“9·30”“12·13”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都在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深沉记忆。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曾身中日寇37刀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在人生晚年道出的警世之言,也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凝聚筑梦力量,众志成城迈向复兴
“日本以暴虐的行为使中国人扎下了牢固的反抗心理,因此它必将毁灭自己。”
这是当年德国留驻南京的大使馆政务秘书罗森在目睹南京大屠杀暴行之后发出的断言,也是南京大屠杀期间西方人士对战争结局最准确的预言。
“摧毁中国的抵抗意志,是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从更长的历史时段看,日军的暴虐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爱国热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学会副会长张生说,“某种意义上,南京正是日本军国主义走向毁灭的起点之一。”
77年时光荏苒,77载沧桑巨变。历经劫难的南京,正改换新颜。
中华门,“南京保卫战”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当年,日本侵略军第六师团由此突入南京城,其他几个城门也相继失守,屠城惨案自此肇始。如今,中华门周边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致。
变化的,不仅是中华门。今年8月,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举行,全世界都为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由衷赞叹。
南京新生、南京巨变,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奇迹,世界瞩目。重回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正以自身的发展繁荣,给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力。
13亿中国人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举行国家公祭,重温苦难历史,必将在全民族逐梦圆梦的征程上,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之力。
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毕生证言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从纪念馆“哭墙”前一束束鲜花到国家公祭网上的万千祭言……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涌动着一个共同的声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新华社南京2014年12月12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12月13日头版头条,参与采写:华春雨)
采写手记
追逐新闻具象中的理性阳光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新理念、新知识的学习永远在路上!不仅要不断学习思考,还必须运用于报道实践。《江苏:探路包容性发展 提升领跑品质》其实就是对当今世界“包容性发展”新理念学习思考后的中国案例解读。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理性光芒的照耀。换言之,没有理性的思考和引领,纷繁万象的事物碎片不可能像一个人一样从万头攒动中独独向你走来!
包容性发展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包括GDP增长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在内的全面发展。
2011年4月15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首次系统提出“包容性发展”理念,发表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主旨演讲,阐述中国对这一概念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胡锦涛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包容性发展也是此次论坛确定的大会主题。
在收看论坛新闻和胡锦涛总书记的演讲实况时,“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和论坛的讨论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据了解,在此之前,联合国千年发展规划曾提出“包容性”概念,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了“包容性增长”,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而“包容性发展”,则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以往发展方式后提出的,概念更为准确全面,只有“包容性发展”,才能让所有人都从中获益。这对当今世界特别是大国经济复苏很有针对性。
从全球范围来说,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此,我从江苏的省情思考研判这个题目,并考虑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包容性发展”在中国的实践,既要从全国范围考量,同时首先应在省、市、区范围内努力践行;二、江苏作为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省份,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应走在全国前列;三、包容性发展是在以前“包容性增长”基础上的新认识新实践,是过程而非结果;四、据我将近一年的考察,把江苏放到全国来比较,有几组发展关系值得关注。一是工农业两大产业的关系处理较好(工业规模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三、总量自给);二是城乡差距相对小些(是全国城市化率最高、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三是区域发展相对平衡,苏南苏中苏北虽然发展差距明显,但梯次形成,差距缩小的步伐加快;四是重视民生,“民生优先”,“让人民群众多得实惠”,既是响亮的口号,更是各级党委政府扎实的行动,省级财政70%用于民生;五是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基础建设水平较高。上述这五方面所体现的不正是“包容性发展”的本质内涵吗?当然,用“包容性发展”理念来全面衡量,只能说成效明显,不能说已做得很好。因此,在对其现状的把握定位上,强调重视探索过程,不能把过程说成结果。
形成上述认识后,我找来分社常务副总编郭奔胜同志商量,拟以此为题做一篇深度报道。奔胜同志长期研究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宏观问题,对全省情况很熟悉。他对这个题目高度认同,认为在包容性发展方面江苏最有说服力,而新华社报道就是对这一发展理念的與论引领。于是我们与年轻记者刘巍巍一道,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充分交流碰撞,对江苏各地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分析。
从我们长期调研、观察、积累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个经济强省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向更具兼容性、共享性、开放性从容嬗变,在迈向全面小康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注重发展的品质。于是我们决定选取“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提速”“民生幸福优先”三个重点侧面集中解码江苏在包容性发展方面的探索。为使稿件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江苏包容性发展的状态、品质,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写稿思路形成后,我们又分头进行大量的深入采访,尽最大可能占有新闻素材,力图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例、精准的数据分析说明问题,特别是广泛接触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使我们的报道建立在社会的共识之上,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自弹自唱。由于新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并充分占有材料,加上奔胜和巍巍同志驾驭文字能力强,稿件很快顺利出手,效果也在预料之中:稿件一经总社通稿发出,《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刊登,其他媒体也广泛采用,社会反响较好。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新华每日电讯》报上批示:“新华社两次深度报道(上次报道是指我领衔采写的《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一稿)角度新,视野宽,抓住江苏科学发展的难点和亮点,突出我们工作的重点,值得表扬和学习!”此报道荣获第十四届江苏报道奖一等奖。
原稿鉴读
江苏:探路包容性发展 提升领跑品质
发展理念的成熟与否,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走向和出路。
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国十分之一的江苏省,在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道路上,正以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提速、民生幸福优先建设等包容性发展理念,提升着领跑品质。
它展现的,不仅是这个经济强省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向更具兼容性、共享性、开放性的从容嬗变,更是站在从全面小康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转折点上,对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实践。
苏南苏北苏中砥砺同行
“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苏北大地上一个耀眼的变化是大批“世界级”“国字号”机构或企业纷纷进驻。
9月末,以色列英飞尼迪投资集团在洪泽县成立苏北首家科技创新基金公司,未来5年将帮助4家企业上市。此前,连云港市获批我国首个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一跃登上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舞台。
苏南增创领先优势,苏中生龙活虎般崛起,苏北满怀信心地跨越,这是近些年来江苏经济地理的生动变局。最引人注目的是曾为“发展之痛”的苏北,正由过去的经济“洼地”成长为长三角北翼活力四射的城市群。
今年上半年,苏北地区实现GDP增长12.8%,分别比苏南、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1.4和3.2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开发苏北潜力、增强区域平衡,一直牵动着江苏的发展神经。早在2001年,省委省政府就专门召开苏北区域发展座谈会,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此后,又在共建工业园区、加强干部交流、实施沿海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最近10年,省级层面为谋划苏北区域发展组织的调研和会议不下数十次。
“加快苏北振兴,事关江苏发展全局,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责任。”省委书记罗志军认为,江苏对区域协调发展矢志不渝的坚持,焕发出苏北生机,也为全省发展赢得主动。
将南北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的时空距离转换为现实可用的优质资源,这是江苏谋划区域发展的又一包容性举措。
在宿迁市城西一片原生态农村中,有一个按苏州工业园区模式建设的“飞地”——苏州宿迁工业园。4年多来,园区注册项目总投资超过120亿元,推动了当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苏州的收获在于发掘了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基地。”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说。
在苏宿牵手的同时,南京与淮安、无锡与徐州、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也分别结成“对子”。苏南苏北携手共进的势头令人惊叹,而以扬州、泰州、南通三市为苏中板块的崛起同样引人注目。
建市才15周年的泰州市,其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十二五”期间将分别形成千亿级规模。泰州市委书记张雷表示,处在工业化中期的泰州一定会大有作为。
各地砥砺前行又各负使命:苏南向“高”“轻”“新”冲刺,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苏中以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发展能级;苏北在肩负农业现代化重任的同时,在工业化、沿海开发等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城市农村戮力同心
用人均不到1亩耕地解决近8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江苏创造了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粮食的总量自给。同时,作为我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江苏以巨大的热情和耐心探寻城乡共享美好家园的新路。
村里女儿不肯外嫁,当年想方设法“农转非”的“城里人”却要回村当农民,这是江苏不少农村近来遇到的新鲜事。农村的吸引力源自全省干部群众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孜孜以求。
走进地处苏中的如皋市九华镇,宽阔整洁的马路,洋气的小楼,环境优美的生态公园,会让人忘记这里是昔日的乡村。在广场晨练的农民汤雷说:“别看在农村,可我们的幸福生活一点儿不比城里人差。”
作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各具鲜明特色的典型地区,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江苏肩负的双重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江苏把大量资源投向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进入最好时期:
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以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苏州为样本,先行先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新时期江苏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以更广阔的视野进行谋划和布局……
《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近日出台,对全市60个新市镇和1300多个新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做出具体数据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程度较高的张家港市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的15分钟“卫生服务圈”“文化惠民圈”“健身服务圈”等。
国际理论认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容易陷入“收入差距陷阱”,而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的江苏,不仅没有陷入城乡收入差距的鸿沟,还以2.52:1(全国平均3.3:1)的收入比成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统计显示,江苏新增城镇就业连续5年超百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27万人,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提高到66.4%。这与江苏始终重视农民增收密不可分。
民生幸福优先发力
从家到农贸市场和卫生所,步行5分钟,到幼儿园、小学10分钟,家家通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村里还有文化活动中心……昆山千灯镇大唐村二组村民陈建明说,如今村民都有“社保 + 医保”,有工作的单位给保障,没工作的村集体给保障。
老陈的幸福生活是江苏小康社会的生动缩影。200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制定省级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引导各地努力建设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把小康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事项抓好抓实。
今年国庆前夕,江苏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专门部署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省长李学勇在会上表示,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近20年的两位数增长,江苏把积累起的物质基础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民生福利。去年全省两会上,全体人大代表以首次全票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方式,表达对民生优先的赞赏。
民生先行,始终是江苏发展的最强音。江苏省省长助理、科技厅长徐南平说,现在江苏抓科技工作不仅看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还看科技对改善民生的作用力。
在江苏未来5年重点建设的“八项工程”中,民生幸福工程是重中之重。而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正是江苏上下的最新行动。
“成体系地建设民生,表明江苏在新的发展阶段,民生优先更加牵引决策者的目光。”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桑学成说。
江苏今年将建45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为东部沿海地区最重。年初搬进公租房的镇江环卫工人蔡中兆说:“过去感觉发展离我们很远,现在住上新房子,感觉这就是发展带来的好处。”
民生优先正在深化为江苏各级党委政府探索包容性发展路径的内生动力。
“我理解包容性发展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让人民群众多得实惠,多获得发展机会,多拥有幸福生活。”武进区委书记周斌说出了自己的体会。
“无论财政蛋糕有多大,除必要的行政运行费用外,最终都要直接或间接花到改善民生上。”江苏省财政厅厅长潘永和说,今年以来江苏省级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
到2017年,江苏将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这意味着,剔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10.4%。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总统计师王忠华说,虽然极具挑战,江苏有信心完成目标。
(新华社南京2011年10月21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10月22日头版头条,获第十四届“江苏报道奖”一等奖)
采写手记
难在前瞻眼光,贵在民本情怀
2011年初,我从湖北调江苏工作。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到了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发达地区,从已工作7年而相对熟悉的地方,一下子置身于陌生天地,反差是强烈的。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恩施大峡谷……荆楚大地上的大山大水再也看不到了,到处是一马平川,良田沃野……苏州园林,扬州瘦西湖那人工打造的亭台轩榭、小桥流水,以前旅游时看过,如今再走一遍,很温婉煽情,但不震撼!说真的,从自然风光的险奇壮观和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看,江苏比不上湖北!
但江苏毕竟与众不同!
初来乍到,学习为先。半年多时间里,我从案头的资料阅读到苏南苏北的城乡见闻,获得的信息量很大。经济体量大,开放程度高,城乡差距小,百姓口袋满,这些都声名远播,早已不是新闻——我试图用自己的眼光发现一些这个沿海发达省份的个性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都快速发展了10年,现在“十二五”开局起步,在此节点,用怎样的视角看江苏看全国?从湖北到江苏,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用怎样的目光看走势看潮流?
触动我的有三件事。第一,6月中旬,省委书记罗志军下村蹲点搞调研,在一户农家吃住5天。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我多年来先后到四省区工作,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见。书记下去了,省长不例外,省市县主要领导干部都安排时间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愁。特别是农村经济已经很发达的省份,粮食产量当时居全国第三位,还有如此深的三农情怀,殊为不易;第二件事,在苏北宿迁市调研时,市领导不是先让我看城区的楼房马路和园区项目,而是把西城区绿色开发和生态建设当作得意之笔郑重介绍,这在湖北一些地市还很少见;第三,到扬州调研期间,宣传部同志说,他们一个市已建和在建的文博场馆两三年内要达到一百个以上,这也是中西部许多地市无法企及的,因为一要有兴趣,二要有实力。
这三件事如果仅限于此三个事例,那还只是“点”,是否已在全省具有“面”的普遍性呢?我开始关注了解,搜集素材,再从这三个维度观察分析,能不能说这是江苏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的一种理念升华和境界追求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在当下,一个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大省,如此重视“三农”、重视生态、重视文化,这样的发展思想,无疑是有前瞻性的。再者,这种发展理念,说到底,是要淡看速度攀比政绩崇拜,更注重打基础管长远,立足于民本情怀可持续发展。
我的想法渐渐成形,并考虑了成稿的题目——《江苏“新时尚”:亲农尚绿 炫文化》!思路清晰后,我请来分社几位管业务的同志和相关记者,请大家研判:这个题目是否成立?我的认识符合不符合江苏实际?这样写稿行不行?结果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题目有新意,也符合江苏现阶段实际,三个方面的新闻素材都丰富得很,应该抓紧做,并安排负责经济文化报道的两位年轻记者与我一起投入采访写稿,其他同志协助。就这样,我期待中的一篇重点报道启动了。接下来,两位年轻人经过补充采访和大量案头工作,很快把初稿拿出来了,而且基础很不错。于是我们一起再三斟酌,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在素材选用和语言锤炼方面很下了些功夫。
8月16号,我们的稿件发到了总社,17号由新华社播发了通稿,新华网当天第一时间发出,《新华每日电讯》《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不少报纸第二天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两天时间新浪、搜狐等生成数十个网页。省委书记罗志军18日见报当天在《新华每日电讯》报上批示称赞:“新视角,新观点,反映江苏科学发展的新面貌,新华社的报道值得称赞!”媒体同行和社会各界也都给予很多好评。这篇报道也荣获了第十四届江苏报道奖一等奖。
回顾这篇报道的采写成稿过程,我深感作为国家通讯社记者,只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前沿,以前瞻眼光和民本情怀去发现新闻采写新闻,倾心倾力去打造精品力作,必然会赢得读者,无愧时代!
换句话说,这篇报道,既是江苏新时尚的现实写照,也是作者“有温度”的舆论引导。
稿件刊发不久,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以《媒体、学者高度赞扬“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为题,对这篇稿件专门做了一次用户意见反馈,为帮助读者阅读,现摘要如下:
8月17日,由江苏分社社长冯诚领衔调研采写的稿件《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经我社通稿线路播发后,引起社会各方强烈反响和媒体好评。江苏省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刊发此稿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批示:“新视角,新观点,反映江苏科学发展的新面貌,新华社的报道值得称赞……”。该稿在业界、学界受到较高评价,甚至引起上海、广州媒介专家的关注,显著提升了新华社报道的影响力。
一、江苏媒体高度赞扬该报道并在重点版面全文采用
1.《新华日报》以头版头条位置采用该稿,总编辑盛赞该稿紧贴省情,文字优美,标题精良。《新华日报》总编辑周跃敏对该文大加赞赏。他说,文章紧贴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六个注重”中注重发展农业等三大要求,没有直接写江苏最为外人所知的经济发展本身,而是将农业、环保、文化看似联系不大的三个领域串联起来,给外界展示了一个立体全面的江苏经济新形象,视角非常新颖。他说,《新华日报》之前也曾派记者分别写过江苏的农业、环保和文化,总是感觉不够丰满。新华社的这篇稿件,将三个领域中的一些现代项目巧妙地组合起来写,效果很好,给世人展现了一个不仅是经济大省,更是农业、环保、文化大省的江苏,对宣传江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新华日报》编辑许海燕说,看到该稿件时,眼睛一亮,一是新颖的标题令人叫绝,二是文章内容确实紧贴省情,三是文字风格如散文诗一样优美。她说,如今的读者很挑剔,信息化的标题无法引起关注,而这篇文章的标题极具时代感,很炫。报道紧贴江苏近年来经济转型加大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的省情,采访、搜集了江苏各地的许多典型案例,对读者很有启发。
2.《南京日报》在头版头条全文刊发,值班编辑争相赞叹:如此美文凸显作者非凡的文学功底。《南京日报》编辑杨谦说,该报道虽然是“硬”新闻(时政类),但是语言却像诗一般,2800多字的长篇通讯,读后意犹未尽、不忍释卷,如此美文完全凸显出了作者非凡的文学功底和理论修养。他说,文章小标题制作也很有功力:“亲农,工业大省的农业情怀”“尚绿,‘美好江苏’的新追求”“炫文化,创富发展的新活力”,三个小标题在文章中非常和谐,自成一体,看似信手拈来,实为拿捏不易。杨谦说,这样的稿件体现出新华社作为国家级通讯社的报道水平,这样紧贴地方的“美文”越多越好。
3.江苏各地市报纸纷纷在头版或要闻版给予采用,并表示要将该文作为时政报道的范本在报社内组织学习研讨。《徐州日报》社长刘明说,徐州是一个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华社报道视角独特,从云龙湖的绿地说起,重点介绍了徐州高效农业及城市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变化,在宣传徐州的同时,启发了报社记者如何挖掘这座城市的美。
《扬州日报》总编辑陈征宇说,该稿件第三部分提到“守住城市的根,留住文化的魂”,指出扬州“文博之城”的脉动已触手可及,陈征宇认为此话正是他们一直无法概括出来的“脉”,因此《扬州日报》特意将上述妙言单独拎出来,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扬子晚报》《常州日报》《盐阜大众报》等报社的领导均对该文章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在近期的业务研讨会上将这篇稿件作为时政报道的范本,要求报社职工好好学习。
二、专家学者表示该文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对江苏发展关注的本身,在成就报道的方法论创新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孟建说,这是一篇既有新意又有分量的好稿。此稿用独具的“新闻眼”发现了江苏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中的新思路、新手笔,并以独特的写作风格予以呈现。现在常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但是,具象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究竟是怎样发展的,许多稿件往往流于空泛,启迪甚少。说此稿有“新意”,是指作者通过自己深入的调研、多方的观察、理性的思考,从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文化产业三方面切入江苏的发展问题,并总结出江苏这样一个处在全国发展前列,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的省份“不易觉察”的三大创新之举。说此稿有“分量”,是指作者“石破天惊”地道出了像江苏这样一个发达省份如不注意上述三大问题,特别是现代农业问题,可能会使自己走入发展误区的严峻现实。显然,这意义早就超越了对江苏发展关注的本身。涉及如此重要问题,按理说该写得“宏大厚重”,可恰恰相反,作者以活泼的文风和散文的语言、鲜活的实例、闪光的视点、翔实的数据、理性的思考,昭示出发展征程中些许的亮色。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晋升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转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片面追求GDP向优化质量、提高效益转变。如何及时而全面地反映这一巨变过程的新成就、新变化,是新闻媒体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一稿以江苏省的经济转型升级为背景,选题紧贴“亲农固本、绿色低碳、文化引领”等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用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事实和数据叙写了“江苏新时尚”。全文结构点面兼顾,统分结合,有对典型案例的个别介绍,有对面上情况的综合反映,令读者对江苏新时尚有了生动而立体的感知。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在语言表达上下笔不凡,雍然大气,行文跳跃而不失稳重,叙事周详而不失鲜活,给读者带来一股简练清新之风,在成就报道的方法论创新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见新华社《用户意见反馈》2011年8月24日第682期)
新华社舆情分析师也对此稿专门撰文进行了长篇评点。
原稿鉴读
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
每个时代的跨越进步,都有全新的“时尚”显现。
曾经以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工业园区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国十分之一的江苏省,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征途中,正以亲农固本、绿色低碳、文化引领的新潮时尚刷新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
它展现的,不仅是这个经济强省在人均GDP达7700美元后,向着“更轻、更绿、更优”转型升级的理念嬗变,更是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道路上贴近民生、敬畏自然、拒绝浮躁的全新实践。
亲农,工业大省的农业情怀
“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干部群众印象最深的是省里一系列亲农新举措。
夜晚与农民在屋里院落促膝聊天,白天下田插秧干农活……6月15日至19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到泰州姜堰市沈高村村民刁友生家“蹲点”调研,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省委书记、省长开始,江苏一大批干部走进乡村农家,察民情,解民忧,话农事,这是多年来少有的新气象。
江苏的亲农之风更具体落实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行动中。
6月10日,江苏召开推进农业现代化电视电话会议。罗志军在会上强调,在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尤其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紧迫任务。
记者在江苏各地采访发现,如今,各级干部谈起现代农业饶有兴致,抓起高效农业劲头十足。
在盐城、淮安等地,每逢为农民开通“农信通”手机信息服务平台,市委书记必定亲自主持开通仪式。“苏北地区工业发展愿望更为迫切,但仍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江苏农业第一大市盐城市委书记赵鹏说。
在园区密度最大、工业产能最高的苏南,各级干部仍把农业挂在嘴边,这里的现代农业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外人常说想不到苏州的农业搞得这么好。从过去‘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到‘以工哺农’,现在我们以新型工业反哺现代农业的力度更大了。”苏州市长阎立说。
仅2010年,江苏省级以上财政对农业投入就达到241亿元,各类农业补贴达到61.6亿元。
如今,在江苏现代农业的版图上,高效农业尽显“时尚”:
在苏北铜山夏湖育苗中心,国内第一台蔬菜嫁接机器人每小时可嫁接700株苗木;在苏南江阴升泰现代农业园,先进的自动调控装置和无土栽培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以现代设施装备农业,以先进技术“武装”农民,江苏现代农业正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全省高效农业面积现已超过2850万亩,占耕地面积1/3以上。
副省长黄莉新说,尽管农业仅占江苏GDP的不足7%,但江苏始终重视农业,并依靠人均不足1亩的耕地面积,创造了位列全国第三、第四的农业经济总量与粮食总产量。今年,夏粮实现“八连增”,223.6亿斤的总产量占全国近9%。
江苏更长远的规划是: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尚绿,“美好江苏”的新追求
“移不移树?移多少树?都要听我们的!”南京首批上岗的“绿评员”陈烨说。由该市首创的“绿色评估”制度,将对全市所有城建项目实施“绿评”后才可开工。
打开谷歌地图搜索徐州,云龙湖畔200米范围的“黄金地段”没有出现高档楼盘,取而代之的是公共绿地。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徐州曾是个绿化率只有1%的煤都。如今,市民出门300米就能见绿。”
以全国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超百万家企业、近8000万人口和全国第一的工业经济总量,江苏生态环境的压力可想而知。也正因此,绿色发展、绿色转型正成为建设“美好江苏”的新追求。
至去年底,江苏森林覆盖率达20%,近五年,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增速是全国同期的3倍。这对于水网密集、丘陵山地不多的江苏来说,实属不易。
不止是“植绿”“护绿”,江苏在江湖治理、低碳环保方面的努力也引人注目。
“十一五”期间,江苏生态环保总投入达4500亿元,是此前五年的3倍,仅铁腕关掉的“小化工”就达5034家。
在7月召开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长李学勇进一步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作为造福全省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战略举措,一着不让地抓好抓紧抓实。
酷暑炎夏,正是湖泊蓝藻易发集聚之时。然而,四年前曾以“蓝藻危机”震惊全国的太湖地区,却再不见当年臭气弥漫的情形。成功进行湖泊整治的蠡湖得以“恢复性扩容”,多年劣五类的湖水连续两年多稳定三类水平。
“在太湖沿岸,无偿使用环境资源的时代已一去不返,要排污必须购买指标。”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说。
省会南京近期宣布重点整治173家污染企业,污染严重的直接关停。市委书记杨卫泽说,哪怕减少一个亿的GDP,也在所不惜。
目前,江苏已建成17个生态市县、19个环保模范城市,分别占全国的45%和25%。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地区,全国最大的生态城市群呼之欲出。
炫文化,创富发展的新活力
盛夏的淮安市楚州区,新建不久的中国漕运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元、明、清三代,淮安楚州是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运中心和淮北食盐集散中心……”讲解员娓娓道来。
“过去接待领导和客商,首先会带他们去看开发区、大工厂、先进的生产线,现在则会先到文博场馆看一看,希望他们通过了解淮安丰厚的历史文化,加深对今日淮安的新认识。”市委书记刘永忠说。
挖掘文化积淀、注重文化引领,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正成为江苏各地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守住城市的根,留住文化的魂”,扬州市2006年就提出,到2014年文博场馆总数将要超过100处。短短几年,点线相连,“文博之城”的脉动已触手可及。同样以“100”为目标的,还有南通、南京等城市。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说,从文化层面寻找江苏科学发展的自豪与自信,是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战略举措和精神动力。
耀眼的不仅是历史,更来自现实。
一个县级剧团——金坛市华罗庚艺术团,曾经无戏可演,被上百万债务拖得举步维艰。改制后,作品屡获大奖,全国巡演4700多场,观众逾400万人次。
华罗庚艺术团仅是一个缩影。在文化体制改革领域,凤凰出版、江苏演艺……已为江苏创造了多个第一。而新的“第一”还在不断涌现:
8月1日,江苏广电网络集团推出“云媒体电视”,用最先进的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将广电行业带入了全新时代;
在今年评出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中,江苏13个省辖市全部入选,数量居全国之首。
面向未来,创新、创意的活力四射,促使江苏的文化“软实力”产生越来越大的“硬效益”。
在“创意之城”常州,如果还认为创意产业就是做动画或网游,那你就“OUT”了。今年5月,“环球动漫嬉戏谷”开园当日游客约4万人;开园12天,营业收入即达1550万元。
“不谦虚地说,嬉戏谷已领先迪斯尼一个时代。全球首个动漫游戏实景化互动体验园绝非虚名。”总经理徐英杰说。
伴随江苏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发展,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已超千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十二五”末,将达到3000亿元,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新华社南京2011年8月17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多家报纸8月18日头版头条,此报道荣获第十四届“江苏报道奖”一等奖)
采写手记
战役性报道要重视“收官之笔”
2010年的汛情,来得比往年更猛烈一些!六、七两月,伴着梅雨季节的到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情连连,见不到晴天。按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所言,“流域范围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降雨之多、强度之大、水情之猛、灾情之重、抗灾之急为近十年来所罕见”。特别是进入7月,长江接连而至的两次洪峰,十分危险。如7月20日,长江上游形成流量达每秒7万立方米的特大洪峰,这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一次洪峰,也是1981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洪峰,峰值流量超过了1931年、1954年和1998年;而汉江的来水也创纪录,形成20年一遇的特大洪峰,两江夹击,形势极其严峻,但最终化险为夷,取得决定性胜利。尽管如此,据湖北省民政厅统计,此次全省范围长时间高强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99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4人,失踪7人,紧急转移群众35万人,农作物受灾142万公顷,倒塌房屋7万多间,损坏房屋11万间。灾情就是命令。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湖北分社全方位启动最高级别应急报道响应,在总社总编室及各编辑部指挥下,紧紧围绕防汛抗洪工作大局,展开了多媒体、立体化、全景式的报道,一批内部决策稿件及时反映了汛情灾情和各级党委政府周密部署科学调度、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奋起抗灾自救的成功壮举;一批长篇通讯、现场新闻、热点报道受到海内外媒体广泛采用和受众好评,关键时刻发挥了“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的作用,多次受到总社表扬,水利部、湖北省委省政府、长江三峡工程开发集团公司等以多种形式对分社报道表达感谢。
据初步统计,在7月1日至8月1日一个月时间内,湖北分社被总社采用播发的防汛抗洪对内对外文字稿500多条(不含网络稿件),图片图表700多张,新华社CNC电视台向海内外播发中文视频稿119条,英文视频稿41条,现场直播6场,整体报道迅速、准确、全面、深入,数量多,质量高,影响大。
此次防汛抗洪报道还创下了分社报道数个新纪录:一是国内媒体采用率创新高,有45篇稿件被全国50家以上主要媒体采用,文字最高采用家次达285家,图片最高采用达258家次,《新华每日电讯》多次辟专版刊登湖北抗洪报道;二是欧美主流媒体采用量创新高,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均采用了我社英文报道;三是多媒体报道量创新高,电视报道单月进行6场现场直播,其中1场为英语直播,中英文发稿160条,网络报道更是滚动发稿,形成舆论强势。
湖北是个多水的省份,长江流经湖北1600余公里,是流经最长的省份,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流经湖北多个市并在武汉市中心与长江汇合。特殊的地理形势决定了湖北防汛抗洪任务历来十分艰巨,而防汛抗洪报道也一直是湖北分社的“必修课”。
我到湖北七年,年年都有防汛任务,年年都做防汛报道。但是从雨情汛情的严重程度看,没有哪一年像2010年这样,天天都是真实版的“黑云压城”,时刻担心袭来“洪水猛兽”。
作为生长于大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人,我对南方特别是湖北夏季的抗洪抢险,总是心存怯惧。“98抗洪”的时候,我在新疆分社当社长,电视上的抗洪抢险镜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那时湖北分社社长老万既要抓报道,还要带着分社职工去到江堤上轮流巡堤,这是所有在汉单位义不容辞的任务,而单位职工的防灾安全也常常让他寝食难安。那时我代表新疆分社电话慰问他和湖北分社职工时,开玩笑说千万别让我到湖北这样的地方去工作,光那种防汛抗洪的任务和压力就让人受不了。时过几年,真的鬼使神差地来到了湖北!让我庆幸的是,2004年到湖北工作以来,由于三峡大坝已经截流,加之再没有遇到1998年那样的大雨大汛,分社每年汛期虽有预防准备和一般汛情的日常报道,但基本不用我操心,这甚至让我有些高枕无忧的安然。
2010年的雨情汛情则不同寻常了,我们的报道任务也异常繁重。进入6月,根据气象水文部门关于当年长江流域可能发生大洪水的预测,湖北分社根据应急报道预案,适时启动防汛报道。7月份,随着雨情汛情逐步趋紧,湖北分社不断提高应急响应级别,各级领导24小时带班,全体记者积极行动,后勤部门跟踪保障,先后派出10多个小分队奔赴全省各地抗洪一线。三峡坝区、荆江大堤、行蓄洪区、灾民安置点、抢险现场,到处留下了分社记者不分昼夜连续奋战的身影。为了及时采访,在第一时间抢发新闻,有的人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最紧张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很多记者头天采访写稿到深夜,第二天又继续投入新的战斗;有的记者累病了,回来休息调整几天,又重新奔赴抗洪一线。
7月8日,鄂东大别山区突降特大暴雨,英山、麻城、红安、罗田等县市降雨量均为历史罕见,最大降雨量达260毫米,不少城镇渍水深达1米,小河、塘堰多处溃决,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桥梁垮塌,农田大面积被冲毁,灾情严重。湖北防汛抗洪因此进入紧张时刻。
得知这一情况后,值班的分社副社长唐卫彬紧急部署,正在黄石市调研的常务副总编周甲禄带领文字、电视记者立即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英山县,连续奔袭四五个灾情严重的地点和受灾群众安置点,深入展开调查采访。当晚,就在山体滑坡的泥土已经漫到二楼窗台的英山宾馆里,发出了英山县受灾现场见闻的参考报道、公开报道和现场感很强的电视报道。
19日,受持续强降水影响,三峡入库流量猛涨,入库流量先后突破5万立方米/秒和6万立方米/秒两大关口,预计20日8时达到7万立方米/秒。根据长江防总的最新调度令,三峡大坝从19日起将下泄流量控制在4万立方米/秒以内,即每秒拦蓄约3万立方米水量。这是三峡主体工程建成后第一次面临如此量级的洪峰考验。三峡的防洪作用将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湖北防汛报道迎来一场新的战斗。根据三峡支社报告的情况,19日上午分社迅速对三峡首迎特大洪峰报道进行了部署:除三峡支社本来就长驻有两人外,分社又派出电视、文字、摄影记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小分队奔赴三峡,增强报道力量,由三峡支社社长刘紫凌在前方组织协调和策划报道;与此同时,另派一支“多媒体”人员组成的小分队,沿千里长江大堤进行“追洪峰”报道。
20日,洪峰过三峡大坝之际,分社进行了多媒体、大流量、立体化的报道,除了大量文字图片稿外,进行了两场电视直播,其中一场是英文直播,据了解,这是新华社CNC英文台开播以来,国内分社进行的第一场全英文直播。湖北分社防汛抗洪报道也进入了高潮。
27日长江上游又形成新一轮洪峰,与此同时汉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峰。洪峰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在施工的丹江口水库,并下泄已逼近沙洋,下游汉川站水位急涨至31.35米,距离保证水位仅0.34米。20年来首次遭遇长江、汉江“两江”夹击,对武汉及下游防汛抗洪带来巨大压力。在这个关键时刻,汉江杜家台分洪区已做好分洪准备。长江抗洪到了决战的时候。面对这个紧张局势,湖北分社再次分析汛情雨情,连夜派出多个小分队,到丹江口、杜家台等防汛抗洪重点部位,进行现场报道。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呈现者,也是见证者。我们的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个夏天发生在荆楚大地上的一场场大雨、一次次洪峰是如何化险为夷、平安过境的,我们有把握宣称防汛抗洪的决胜权掌握在湖北人民手中了。通过大量的采访报道和一次次采编例会的交流会商,我们对湖北2010年战胜大汛大水的主要原因有了清晰的判断:前提是三峡大坝拦蓄能力强了,关键是科技水平提高了,而传承不变的“98抗洪精神”则是决战决胜的保证。在这些制胜因素中,其科技水平的提高尤其值得重视。比如,目前长江水量预报精确度达到了几百立方米以内,水位预报达到厘米以内,135个水文站实现自动化报汛,从开始测流到数据传至国家防总,仅需30分钟,时间是过去的二十分之一,准确率却达到99%;还有长江洪水预报系统,定量降雨预报系统,远程异地会商系统,都是“98”抗洪时不可企及的。先进技术奠定了科学调度的基础。7月下旬两次大洪水,长江防总科学调度,三峡水库拦蓄洪水约90亿立方米,有效发挥削峰作用。在支流汉江,7月19日,丹江口水库削减洪峰93%,避免长江和汉江洪水“两江夹击”;安康水库削峰拦洪使洪峰推迟5小时,为3万名群众安全转移赢得宝贵时间。总之,科技防汛精细入微,把握了长江的每一次脉动,沿江干部群众面对洪水更加从容自信,长江治水防灾能力显著提高。
为此,在7月下旬战胜第二次大洪水之际,我和前方记者杨希伟、沈翀决定以《长江防线上的“科学决战”》为题,做一篇全景式稿件,全方位展示近两个月来湖北防汛抗洪的做法和经验,对1998年之后最大的防汛抗洪事件留下历史性的记录。稿件重点则突出强调湖北人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工程、新理念,按科学规律防汛抗洪的做法,这是当年抗洪的最大特点,也是时代的进步。在稿件写作中,我们则立足于记者的思考、记者的见解,写出湖北防汛抗洪的壮阔气势,力求让一场旷日持久的防汛抗洪报道虎头豹尾,精彩收官。
8月1日,新华社就播出了我们的稿件,随即很快上网见报,《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采用。巧的是,两天以后,天气放晴,艳阳高照,当年南方降雨季悄然远去,我们的稿件真的成了分社整个防汛抗洪报道的收官之笔。几天之后,我们收到了总社总编室转来的水利部给新华社的感谢信,其中点名表扬了两篇新华社报道全国防汛抗洪的稿件,一篇是总社记者写的,另一篇就是我们的《长江防线上的“科学决战”》。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在刊登这篇报道的《新华每日电讯》报上作出批示,高度评价分社的报道,感谢记者的辛勤努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批示:新华社湖北分社“在湖北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成绩卓著,劳苦功高,衷心感谢分社领导和同志们!”
原稿鉴读
长江防线上的“科学决战”
——写在长江流域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
暴雨连连,江河骤涨,浊浪排空……
6月以来,长江沿线降雨记录一次次被刷新,上游洪峰迭起,中下游频频告急,水情警报接踵而至……
这场新世纪首次流域性特大洪水,距离惊心动魄的1998年大洪水已经12年。
12年前,长江防线处处战旗猎猎、责任状连着“生死牌”,千百万军民众志成城,用血肉之躯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抗洪史诗;12年后,预报预测精确及时,水利枢纽调控有序,应急预案执行有力,一场没有硝烟的“科学决战”在长江沿线抗洪主战场打响。
水利枢纽拦洪削峰 长江中下游“峰回路转”
长江防总副总指挥、长江委主任蔡其华在评估今年长江汛情时说,“今年长江流域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降雨之多、强度之大、水情之猛、灾情之重、抗灾之急为近十年来所罕见。”
两个月的时间里,长江寸滩、城陵矶、九江、大通和南京河段超警戒;湘江、澧水、乌江、嘉陵江、汉江等20条重要支流超警戒,渠江、任河超历史记录……
最危急的时刻莫过于7月下旬长江接连而至的两次洪峰。7月20日上游形成流量达每秒7万立方米的特大洪峰,这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一次洪峰,也是1981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洪峰,峰值流量超过了1931年、1954年和1998年。
历史记录显示,就是在这三个年份,长江中下游曾被洪水无情肆虐。哪怕在1998年,也是险情不断,武汉打响保卫战,簰洲湾江堤溃口,5万多人一度流离失所。
这一次,咆哮而至的大洪水再也卷不起风浪!
这份自信来源于在1998年之后的12个年头里,举国之力兴建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基本建成,这项凝结着现代科技成果、拥有数十个“世界之最”的超级工程有220多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与此同时,各级投资769亿元加高加固了中下游干支流堤防5341公里。
7月20日的洪峰首先被三峡水库拦截近一半,洪水平稳地通过了簰洲湾、螺山,在12年前保卫大武汉的前沿阵地龙王庙,市民还如往常戏水纳凉。
7月28日流量达每秒5.6万立方米的洪峰再度进入三峡水库,虽然流量不及前一轮,但长时间高水位浸泡的大堤能否抵挡?人们的心再次悬了起来。长江防办调度处处长王井泉胸有成竹:“对于加固后的长江干堤,警戒线附近的水位构不成较大威胁。”
长江防总评估,三峡工程的利用减少了10万劳力上堤巡堤查险,仅此一项就减少了上千万元防汛经费的消耗。
“完善的防洪救灾体系胜过千军万马”,水利部副部长刘宁感叹道,1998年大洪水时,长江干堤出现了7000多处险情,防汛抗洪动用了670多万人。而今年长江沿线有63万人巡堤查险,主要为了做到万无一失。
科技防汛精细入微 把握长江的每一次脉动
在对1998年大洪水的不断反思中,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江治水防灾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长江水量预报精确度达到了几百立方米以内,水位预报达到厘米以内,这种精确度得益于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了抗洪每个环节:
——135个水文站实现自动化报汛,从开始测流到数据传至国家防总,仅需30分钟,时间是过去的二十分之一,准确率却达到99%;
——长江洪水预报系统,1小时内可为三峡水库及长江中下游主要站的预报提供较高精度的预报成果;
——定量降雨预报,应用多种现代化手段所观测的资料,为洪水预报提供准确定量的降雨预报;
——远程异地会商系统,靠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多点远程会商,每个防汛决策部门轻点鼠标,流域复杂的雨情、水情和汛情就能尽收眼底。
先进技术奠定了科学调度的基础。7月下旬两次大洪水,长江防总科学调度,三峡水库拦蓄洪水约90亿立方米,有效发挥削峰作用。在支流汉江,7月19日,丹江口水库削减洪峰93%,避免长江和汉江洪水“两江夹击”;安康水库削峰拦洪使洪峰推迟5小时,为3万名群众安全转移赢得宝贵时间。
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熊铁说,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长江防洪兼顾左右岸,协调上中下游。水多的时候把洪水拦下来,不紧张的时候再放出去;超出河道能力,用水库进行拦蓄调节;水库拦蓄能力也超过了,再用分洪区,避免重点地区遭受洪水淹没。
“人给洪水留通道,洪水才能给人留出路”,12年来,长江上游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中下游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总体而言,全流域治理已初步实现可持续与统筹兼顾。
现代化的新科技、新成果以及新理念筑起的长江防线更加坚不可摧,沿江干部群众面对洪水更加从容自信。
以人为本治水防灾 众志成城升华抗洪精神
7月27日,长江上游第二轮洪峰逼近三峡,汉江20年一遇的特大洪峰直扑武汉,两江夹击,形势严峻。湖北省防指18时发出指令,汉江杜家台分蓄洪区做好分洪准备!
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分别带队赶赴汉江沿线,深入多个关键险段,察看汛情指导工作。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市长阮成发到现场组织指挥“星夜大转移”。分蓄洪区广大群众更是发扬“舍小顾大”的“王家坝精神”,确保转移工作高效有序。
那是一个紧张的不眠之夜:一声令下,武汉市、仙桃市启动紧急预案,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紧急动员,密集的车灯划破夜色,纷沓的脚步如征战的鼓点,分蓄洪区内3万多群众在短短8小时内全部实现紧急大转移,牢牢掌握了抗洪抢险进退两宜的主动权。
此时,汉江下游的汉川市正经受超保证水位的考验,3万多名干部群众严防死守,90多公里江堤照得亮如白昼。在重点险段,突击队员肩扛背驮,挥汗如雨,忙着抢险加固。
这种分秒必争的沸腾景象让人恍然回到1998年。事实上,伟大的抗洪精神一直在传承,在发扬,在创新。
肖三炎,武汉市蔡甸区旭光村党支书,抗洪中肋骨摔断,仍忍着剧痛坚守江堤,直至晕倒;
魏志明,孝昌县花园水文站老站长,在暴雨之夜被打翻的测量船扣在水下,漂到2公里外才获救;
刘守军,洪湖市万岭村老党员,主动请缨巡堤抢险,因劳累过度失足摔倒在水泥涵洞上,不幸遇难;
……
天道酬勤。经过惊心动魄的42个小时,汉江洪峰安然通过汉川。7月29日12时,湖北省防指宣布,杜家台不分洪!
“分洪,是为了用最小代价规避风险;最终不分洪,同样也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人民群众损失。”湖北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说。
听到这一消息,消泗乡农民陈三才一颗紧悬的心总算放下来,“谢天谢地!不分洪保住了今年的收成,感谢政府!”
滔滔江水滚滚东去。在江堤上、在帐篷中、在会商室里,每个岗位上的坚守者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期的抗洪精神。
(新华社武汉2010年8月1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8月2日头版头条)
采写手记
把“软新闻”做成“硬通货”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个省高密度地出现一批重量级的“感动中国”人物典型,这是很引人注目的。新闻工作者对这种现象应该有发现的敏锐,传播的自觉,而且应该出新出彩,尽量把“软新闻”做成“硬通货”!我这里所说的“软新闻”,是相对于动态性事件性新闻而言的,指的是非动态性事件性新闻。它不是“神舟号”飞天,不是“蛟龙号”下海,不是媒体竞相追逐的突发事件,而是从干部群众改革发展实践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归纳出来的有传播价值的工作经验、发展走势、感人故事等。我在做分社社长和首席记者期间,策划采写了不少这一类“软新闻”。所谓“硬通货”,本来是指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坚挺、被全球广泛接受并用于贸易支付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好。这里用来比喻所写的新闻稿件,有广泛的传播价值,强劲的传播力,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俗语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现在多有贬义,意思是湖北人脑子灵、很精明,重利轻义,不好打交道。湖北的简称为“鄂”,于是,许多人把“鄂”字解释为两个口你争我夺怕吃亏,一个耳朵偏听偏信不公允。
而现如今,恰恰是这个所谓诚信缺失的地方出现了这么多见义勇为、扶危济困、讲信誉、重然诺的先进典型,堪称层出不穷,灿若百花。仅2009年10月以来就出现了“10·24”英雄群体、“暴走妈妈”、小处方医生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前二者均高票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近5年来,湖北省已先后有5人获评“感动中国”人物,4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继“全国基层党员干部的楷模”吴天祥之后,从湖北城乡走出来的全国道德标杆和先进典型周国知、刘继平、桂希恩、陈刚毅、谭纪雄、张绪、易满成等,也早已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
以上英模人物及其新闻事件,新华社都及时做过报道,现在我们能不能把这种英模辈出作为一种现象来写呢?在一次业务例会上,采编人员七嘴八舌议论开来。当时大家还没有明确的主题,但总是觉得这个现象值得关注。特别是时任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唐卫彬同志,认为这个现象很有价值应该形成稿件。之后不久,2010年元月,在新华社年度工作会议上,我向何平总编辑汇报工作时,专门汇报了这一情况。何总听完后鼓励说,这个现象很值得关注,好好做些调查研究,尽快写出稿子。他还提出要从湖北的历史文化背景、近年来开展的“八荣八耻”教育等方面研究分析,主题要挖掘得深一些。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和鼓舞,信心大增,回武汉后我们就立即开始做准备。正当我们酝酿调研采访时,在春节前两天,孝感“信义兄弟”的故事又见报了。春节之后,我们怀着一种被深深感动的心情,开始了对湖北“群星现象”的采访。我们首先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同志沟通,听取他的意见。他听到我们采访湖北英模辈出非常高兴,大加赞赏。他说应该认真研究湖北精神文明天空这种群星灿烂的现象。后来他亲自出面,邀请来省里有关部门专家学者,还有孝感、荆州、黄冈等多个地市的宣传部长座谈交流。这些同志都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又搞宣传工作,很专业,有见解,大家交流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新情况,对我们写稿帮助很大。大家重点从历史渊源和现实沃土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湖北英模辈出,一是得益于历史文化的根基和传承,比如,中国几千年来被视为忠君报国的典范屈原,就是楚国人,“季布一诺”成语中的季布,也是楚人;二是得益于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三是得益于党和政府久久为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社会风气的好转。之后我们又广泛深入地搜集了大量素材,做了许多补充采访,经过一系列深入的采访调研,我们对做好这个选题有了充分的自信和把握。后来的报道实践说明,这次报道效益链很长,基本上在所有环节都做成了“硬通货”。
首先,我们所做的《湖北英模“群星现象”引人关注》内参稿中央两位领导作出批示,中宣部专门派工作组,到湖北调研总结经验,向各地推广。其次,公开稿件,在《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采用,多家报刊转载,各大网站纷纷链接,湖北“群星现象”一词由此诞生,并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外界对湖北的美誉度因此而大大增强。其三,通过此次宣传报道,有力地推动了实际工作,“群星现象”已成为湖北宣传文化思想建设的重要品牌和工作抓手。
实践证明,把非事件性“软新闻”,做成有刚性传播价值的现象级“硬通货”,不仅读者欢迎,也是主流媒体履行职责的必修课。
原稿鉴读
荆楚星光耀神州
——湖北英模“群星现象”调查
“惟楚有材”,今世为盛。
近日,湖北籍“仗义老板”资助农民工两次换肾的义举成为网上佳话,被认为如“一束亮光”发散人性的光辉,照亮了社会的良知。
继在2009年央视全国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湖北首屈一指占据两席之后,今年以来,荆楚大地又接连涌现出了百姓拥戴的“小处方医生”王争艳和感动神州的孙氏“信义兄弟”等全国重大典型。
近几年来,湖北先进典型层出不穷,“感动中国人物”频频当选,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屡屡被来自荆楚大地的故事所感动,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和重要的引导作用,形成英模辈出的“湖北群星”现象,令人振奋,引人思考。
集聚涌现,荆楚英模感动中国
今年春节前,在北京承建工程的武汉人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其弟孙东林为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后事,便返回家乡,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由农民工自己申报,赶在大年三十前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
孙东林说:“我们兄弟当了20年包工头,从没欠过薪水,这次也不能留下‘良心债’。”
生死接力送薪的义举,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时间,道德诚信成为社会公众和数以亿计的网民关注的焦点,“信义兄弟”也被誉为“2010年春节最感动中国的人物”。
而在今年年初,武汉“小处方医生”王争艳也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寒冷冬季里温暖人心的佳话。
身为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王争艳,在25年的行医生涯中,始终追求“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治好病”。她近两年开出的处方平均值仅有55元,其中最少的只有二角七分,而她本人却甘于清贫,一家三口长期挤住在一套40多平方米的小房内。
“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王争艳朴实无华的言行里,透出浓浓的“医者父母心”。网民热切呼唤:“在医患矛盾突出的今天,真盼望这样的‘良心医生’能再多一些。”
时间再追溯至去年秋天。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的90后大学生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在湍急的长江激流中结成“人链”。少年得救了,方招、陈及时、何旭东三位英雄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舍身救人的壮举,带给全国人民深深的心灵震撼。
与此同时,武汉“暴走妈妈”陈玉蓉连续7个月每天步行10公里,成功消除脂肪肝割肝救子的故事广为传诵,用脚步丈量出的感人亲情令人充满景仰。
“10·24”英雄群体和“暴走妈妈”均高票当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近5年来,湖北省已先后有5人获评“感动中国”人物,4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继“全国基层党员干部的楷模”吴天祥之后,从湖北城乡走出来的全国道德标杆和先进典型周国知、刘继平、桂希恩、陈刚毅、谭纪雄、张绪、易满成等,也早已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
榜样垂范,先进典型遍地开花
武汉市洪山区严西湖渔场离休干部江诗信从1992年开始,每年9个月时间奔走在鄂、豫、陕三省14个县市的600多个村庄中,倾尽7万余元积蓄,共资助233名失学儿童。有人计算过,老人徒步奔走之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好几周。
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湖北2000多名“爱心使者”纷纷伸出援手,捐款42万多元、衣物上万件,将2164名失学儿童送进学堂。
“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典范、群众的楷模,可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介绍说,近几年来,湖北人民的优秀代表前赴后继,层出不穷,不仅集聚涌现,而且遍地开花。
从国家公务员到个体从业者,从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到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从腰缠万贯的企业家到家徒四壁的农民工,湖北省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遍布各行各业、各个阶层。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湖北高校系统,一批80后和90后的莘莘学子,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新生力量,树立了当代大学生“值得信赖,堪当大任,大有希望”的群体形象。华中农业大学学生徐本禹本科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贵州省狗吊岩村的山洞小学支教,带动了全国大学生的支教热潮;长江大学学生赵传宇,从冰冷刺骨的长江中勇救落水老人后,悄然离去,在老人近两个月的苦苦寻觅期间,他一直选择沉默,直至被同学不顾阻拦“举报”才“浮出水面”……此外,还有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王洪等4名“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以及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黄来女、刘芳艳和谭之平等,都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回报社会、实现人生理想的楷模。
据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统计,自1995年基金会成立以来,全省已有130余位见义勇为英雄献出了生命,受省级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达1400余人,加上各地市州等各级表彰认定的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超过3万人。
随着打工、参军等外出人员增多,湖北人在异乡舍己为人的壮举,也感动着全国一个又一个城市。
10年前,湖北监利农民工涂纪文在广州明珠星钟表厂打工,不幸患上尿毒症。这家工厂老板、湖北籍企业家刘锦成先后出资50多万元,两次帮助他换肾。刘锦成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6年,江陵青年周大军在温州打工时浴血勇斗劫匪,身中6刀壮烈牺牲;2007年,广水籍的朱兴传在惠州追抓劫匪被利刃刺穿胸口,停止了呼吸;今年4月,罗田县“王氏父子”在上海打工期间勇抓公交窃贼,父亲王天喜身受重伤,年仅20岁的王盼不幸牺牲……
针对湖北“群星现象”,社会学家、武汉大学教授罗教讲认为,当同类社会现象聚合的时候,背后一定有必然,值得作为案例研究。
培植“沃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武汉市武昌区正局级巡视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先后照顾过26位孤寡老人、6名孤儿,结下了300多个“穷亲戚”,7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
为了让这一重大典型充分发挥传导作用,湖北省和武汉市通过信访、青联、妇联、工会、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等各个层面组织招募志愿者的形式,组成“吴天祥小组”,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形成“从盆景到花园”的“蔓延效应”。
多年来,湖北省已相继成立了1万多个“吴天祥小组”,约10万名小组成员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他们高举吴天祥“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旗帜,不求回报地奉献爱心,温暖、感染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江岸区四唯街袁家社区居民称赞道:“我们生活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和谐、快乐和幸福,因为有吴天祥精神在闪光。”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高尚精神的引领和先进典型的带动。多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近几年间,全省上下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典型示范推动工作,带全局,促发展,精心培育英模成长的“良田沃土”。
2009年10月25日,就在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第二天,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就作出批示,要大力宣传表彰这一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今年初“信义兄弟”事迹见诸媒体后,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迅速作出批示,要求以此为典型在全社会大力颂扬诚实守信美德。
如今,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社会政治建设的一项常态工作。宣传部门从典型的选择、分级、申报到宣传程序、工作机制、组织领导等均有详细方案,媒体及相关职能部门同步互动,协力助推,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流程和长效机制,使典型宣传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心民力的强大武器。
在2008年抗击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近年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过程中,全省上下呈现出空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了经济社会连续两年逆势快速发展。许多干部群众认为,见贤思齐,弘扬正气,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