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何为“镇版报道”?简言之,就是媒体和采编人员精心谋划、重点经营、稿件分量重、刊登于版面重要位置的报道。对于传统的报刊纸媒来说,头版头条包括其他版面头条就是最有分量的镇版报道,代表着当期的报道重点、版面语言乃至写作水平。经常听到报社编辑讲,从一大堆稿件中选出合适的头条很不容易,可见其标准和门槛之高。而对于记者来说,争取上头条、特别是头版头条(包括新媒体版面头条)也是在所不惜的专业追求。在镇版报道中,通讯报道显得尤为珍贵。因为新闻通讯的策划采写,考验的是记者的综合业务素质,历来被看作是检验新闻工作者采写能力的试金石。本书就是作者以一批亲历亲为的镇版报道为案例,尝试打开重点新闻通讯报道的策划采写密码。

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生态和传媒格局震荡裂变重新洗牌,全媒体业态快速成形,融合报道成为时尚,自媒体疯狂生长,传统媒体纷纷转型。信息传播碎片化、新闻产品快餐化、媒体呈现和用户体验方式多元化,传媒新概念、新名词、新形式层出不穷,喧嚣声声。新媒体信奉的是技术为先、渠道为重、包装为要、融合为尊,谁在无人机拍摄、机器人写稿、大数据整合、微平台推送方面先人一步谁就想执牛耳。传统媒体“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当技术创新和平台渠道的动能有效释放时,人们最终发现,无论终端呈现方式如何千变万化五花八门,都离不开具有深邃思想的文字表达和文本原创这个“基石”,独家原创的文本精品和“镇版力作”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换句话说,优秀的文本内容依然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是的,今天,依然需要用写作来思考、整理和记录这个非凡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在全球各大通讯社和知名新闻媒体中转型发展一路领先的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对记者文本写作的严格要求。恰恰相反,时至今日,她遍布国内外所有分支机构的一线记者仍然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访写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当作至尊追求,从而为海内外千千万万受众和五光十色的媒体终端提供着丰富多彩的原创精品。与以往不同的是,基于全媒体报道新模式,新华社记者的文本写作也在颠覆固有概念,其采访、写作已经与编辑、制作、分发融为一体,与音频、视频、网络、客户端等多向适配顺畅交互,它要求记者从采集源到传播端全流程谋划,使文本稿件能够一源多端,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

我从1996年底开始,在分社社长、首席记者岗位20年(1996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每年都带领记者采写一批有镇版分量的重点报道,多年积累下来,在各大报刊发表的各版头条或重要版面稿件百篇以上。从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量,跨世纪的这20年,新闻人笔下的一系列镇版之作很值得后来人记忆。而这20年,我本人又先后在新疆分社、甘肃分社、湖北分社、江苏分社四个分社任职。从边疆民族地区到全国最贫困省份、从中部经济大省到沿海开放大省,强烈的地域反差、贫富不均的新闻资源每每考验着我对重点新闻报道的策划经营能力;时间跨度20年,空间跨度横贯祖国西东,频繁的时空挪移和突兀的视域转换,迫使我必须把个人的特殊经历与新闻报道应该记录时代风云的要求相融合,力求赋予每一篇新闻作品历史的承载;国家通讯社的政治担当和新闻人的职业追求,又使我特别在乎作品的专业水准和气质养成。当我以这些作品为案例,与一些新闻学院学子和新闻同行交流时受到普遍欢迎,大家还特别希望能有更为系统厚重的文本呈现。

有感于此,我把自己多年来担任分社社长及首席记者期间领衔采写、并在《新华每日电讯》等重要报刊刊登的诸多头版头条包括部分其他版面头条予以搜集整理,并从中精选出30篇有代表性的通讯报道、6组深度系列报道,作为案例,逐一从策划背景、采写过程、报道效果、写作感悟等方面进行解码分析,以期对年轻同行和莘莘学子有所帮助(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案例作品,都是我和同事们共同策划采写的成果,它更多地凝结了合作者的智慧和劳动)。

本书所选的这些通讯报道案例,就其新闻原作而言,最早一篇是1997年10月在新疆发出的《筑起新世纪的经济高地》,最近一篇是2016年12月在江苏发出的《江苏:给长江一个绿色承诺》。这些稿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民生等方方面面,它可以让人触摸到20年来中国大地上划时代变迁中的些许脉动和履痕;就其每一篇(组)的采写手记来说,则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揭示新闻写作方面许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贯穿全书36篇(组)所有篇章的共同特质,则无疑是新华社新闻通讯特有的气质品格,这就是:主流担当、为民情怀、“四力锤炼”、诗意表达。这是国家通讯社对自己从业记者始终不变的底线要求,也是对分社社长、首席记者赋予的职责使命,更是我多年来的孜孜追求。

主流担当,这是新华社记者的天职。新华社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与中华苏维埃政权同日诞生的红色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信息总汇、高端智库、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这样的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必须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新华社历来要求记者要有全国意识全球眼光,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格局要大;记者的新闻报道必须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正确导向,忠实履行职责。作为新华社地方分社的首席记者,更要充分利用平台和渠道的优势,站在国家通讯社的高度策划组织报道,写出来的稿子要在海内外有良好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这也是新华社记者的政治担当、时代担当、国社担当。“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四句”),铁肩道义、成风化人,这些警世名言对新华社记者来说,是涌流在骨髓里的血液,是永远亢奋在采访路上的原动力。

记得报道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的新华社记者汤计在呼格案洗冤后被请到新华社大礼堂为同事们作报告,他讲到,多年间他冒着巨大人身风险一而再、再而三,连续9次为一个普通生命蒙受的冤屈采写内参等各类稿件,每一次稿件送到总社,从值班编辑、签发人,到部主任、社领导,每一个人都为之“开绿灯”,没有一个人设置过一点点障碍,这正是他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力量源泉。讲到这里时这个高大壮实的汉子像孩子一样泣不成声,台上台下一片哽咽。这就是主流担当的品格和境界。后来我们请汤计到江苏分社与采编人员分享交流记者的甘苦,他讲到一件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有一次,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应邀与某市一位领导见面交流,叙谈甚欢,尔后送分社社长回单位路上,这位市领导突然说:“社长,你让汤计再不要给我们找麻烦了,要不然我就把他抓起来”。社长一听,不由分说,让司机立即停车,并警告市领导:“你抓汤计之日就是你的末日”,说完扬长而去。这就是新华人面对是非曲直毁誉忠奸时的选择。

为民情怀,这是新华社记者的作品“有温度、接地气、感动人”的重要保证。我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伟大先驱、卓越的新闻记者邹韬奋先生上世纪30年代主编《生活》周刊、创办《大众生活》时,就力主要永远立于大众的立场,以普通人为服务对象,“简直随他们的歌泣为歌泣,随他们的喜怒为喜怒,恍若与无数至诚的挚友握手言欢,或共诉衷曲似的”。这种与人民大众同喜乐、共忧患、诉衷曲的民本情怀,在今天仍应是每一个新闻人的职业底色。新华社老社长穆青上世纪90年代初就告诫新华社记者“勿忘人民”,他的话已成为新华社记者的座右铭。一个记者有了为民情怀,你的议题设置、报道立足点就接地气、有温度了,你的新闻报道,也才有可能穿越时空。2011年初,我从湖北调江苏工作后,连续几个月在全省各地跑了不少市县乡村,了解了不少基层一线情况,也用一个新闻人的眼光审视着这个沿海发达省份的与众不同。半年下来,有三件事深深触动了我。第一,6月中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下农村蹲点搞调研,一连几天吃住在农家。我多年来先后到4省区工作,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见。省主要领导带了头,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都纷纷安排时间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愁。农村经济已经很发达的省份,粮食产量当时居全国第三位,还有如此深的“三农”情怀,殊为不易。第二件事,在苏北宿迁市调研时,市领导不是先让我看城区的楼房马路和园区项目,而是把西城区绿色开发和生态建设当作得意之笔郑重介绍,这在湖北一些地市还很少见。第三,到淮安调研时,宣传部门一定要我看看他们的漕运博物馆,在扬州调研期间,宣传部同志说,他们一个市已建和在建的文博场馆很快就达到一百个了,这也是中西部许多地市无法企及的,因为一要有情怀,二要有实力。

后来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3个事例,在江苏既有“点”的典型性,又具有“面”的普遍性,它反映的是江苏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的一种理念升华和现实成效。在当下,一个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大省,如此重视“三农”、重视生态、重视文化,这样的发展理念,无疑是有前瞻性的;再者,这种发展理念,说到底,是要淡看速度攀比政绩崇拜,更注重打基础管长远,立足于民本情怀可持续发展。于是我们采写出新闻通讯《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由新华社播发通稿后,报刊网络广泛采用,社会影响广泛,省内许多干部群众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同行纷纷点赞,时任省委书记罗志军在以头版头条版面刊登此稿的《新华每日电讯》报上批示:“新视角新观点,反映江苏科学发展的新面貌,新华社的报道值得称赞”。稿件被评为当年报道江苏一等奖。后来很多人从不同侧面分析解读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但我感到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以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和情怀,审视和提炼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新亮点,从而使“新时尚”具有了前瞻性和时代意义。

“四力锤炼”,这是新华社记者的过人功夫。“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它包含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高度自觉和持久定力,包含独到的媒体眼光和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包含对社会万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事实真相的辨别能力,包含对稿件写作的成熟素养和对各种文体的驾驭能力。对于今天极尽吸引眼球之能事的形形色色自媒体来说,“四力”是一个很隔膜的概念,而对于主流媒体记者来说,它却把所有新闻报道建立在持久扎实的“四力锤炼”之上。

“脚力”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就是强调行走到新闻事件一线和现场去。“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坐机关、编材料,不愿意走下去、蹲下来、吃苦受累深入调研采访,如何发现“沾泥土”“带露珠”的好新闻?历史上,范长江的新闻名篇《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就是他在极其艰苦的采访条件下行走大半个中国写出来的。

“眼力”就是发现力,就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判断、善于辨别,以唯物辩证法为“显微镜”“广角镜”“望远镜”,炼就一双能“见人之所未见”的慧眼。2016年8月,江苏省委宣传部门组织中央驻苏和省内主要媒体到工业大市无锡采访经济转型发展,我带领分社两位记者一同前往。多家媒体同台竞技,连续4天采访,最后写什么怎么写,堪称一次巅峰对决。通过采访调研,我们发现,无锡这个百年工商业名城和苏南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的窘迫和低端产能的制约,被迫先人一步转方式调结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实现动能转换,全市经济在连续七八年下滑后企稳向好。大量的深入采访实地考察,使我们得出判断:无锡经济的拐点已经出现,为此我们写成《喜看“无锡拐点”》一稿由新华社发出。后来的发展走势证明,我们对“无锡拐点”的判断完全正确,迄今为止已两年8个季度良性稳步增长。2017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实际增速达7.4%,是五年来无锡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正式迈入GDP“万亿俱乐部”,“这标志着无锡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市能级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见2018年元月市长汪泉政府工作报告语)。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稿件得到无锡各界普遍赞誉,被认为是多年来极少有的精品力作,荣获无锡对外报道特等奖。

“脑力”是决定新闻作品水平高下的关键。思想是新闻的灵魂,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在于报道思想的穿透力。只有永不停歇的“脑力”锤炼,才能采写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卓越气质品格的新闻作品。“让人惊不如让人喜,让人喜不如让人思”。置身自媒体时代,困扰于“标题党”的泛滥和“抢眼球”新闻的满天飞,人们最需要的还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打造出更多引领舆论、成风化人的精品力作。所以,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策划选题、设置议题、指挥报道总是要从思想深度上把握大局、大势,始终强调新闻稿件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和对策性,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笔力”,也就是对新闻事实的呈现能力。在文本写作中,文字表达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要学会运用各种新闻文体,熟练掌握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调查报告、记者来信、采写手记等写作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天,笔力,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写作能力。它既包括文字内容的写作能力,同时包含着媒体和记者将全媒体、数据化思维灌注于策划、采集、加工、分发、反馈全过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诗意表达,这是新华社记者新闻写作的境界追求。新闻人更懂得诗和远方,新闻写作中更要有诗意表达:生动优美的语言修辞,清新明快的节奏旋律,首尾一脉的文气贯通,读起来行云流水无懈可击,从而为报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加分。诗意表达是精准表达的更高境界。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有”新闻精品标准中,其温度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作者诗意表达的能力。标题的制作、导语的打磨、结构的设置、细节的描写,遣词造句,取舍剪裁,山重而水复,处处有诗意。比如,悼念伟人邓小平的新闻经典《在大海中永生》中,多处采用排比、反复、回环的修辞手法,饱含深情地把伟人非凡的一生和卓越的贡献像影视镜头一样拉近到读者眼前,把现场的沉痛氛围和哀悼情绪不断推向高潮。字字句句文采飞扬充满诗意,文字写作的完美卓越成就了内容的不朽,许多人把它当作优美的散文诗来诵读。

新闻作品绝不是一般的应用文写作,新闻作品在广义上也是文学作品。新闻作品的气质和品格既包含内容的传播价值,也包含写作的文采素养,要在长期的采写实践中渐修提升。

冯诚

2018年2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