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癌博士
  • 张佼
  • 1948字
  • 2024-11-02 15:15:51

老法官“神断”三癌

原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罗晶

采写 现代健康报记者 晏利利 通讯员 陈菁

87岁的罗晶老人22岁开始疾病缠身,他胆肾肝脏均结石,胸腔积水并结核,晚年更是接连患上3种癌症。11月24日,他以87岁高龄,接受了“胸腔镜下左下肺切除术”,这是他人生第八次动“刀”。上周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护人员为他举办了一个“最特别、最感动的生日PARTY”,他更是许下承诺:“要和老伴手牵手,一起活到九十九”。

老人术后恢复良好,可谓奇迹,很多人都想知道他有什么方法能与病魔抗衡。他很坦然地说,一切尽在十六字“秘诀”。

相信科学 我选择“个性化”治疗

我自1946年就患上肠胃炎、肾结石、胃溃疡。1986年在北京开会时,感觉吞食困难,检查为贲门癌,我一直都相信科学,在和医生充分沟通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根治手术。紧接着,胆结石、胸膜炎、右肺炎、脑萎缩、气管炎、前列腺癌、白内障、气管炎、气管炎出血也缠上了我。

2009年,因前列腺癌,我又一次住进医院,经过治疗挺了过来。今年6月,被查出心率不齐,最低36次/分,于是身体里多了个起搏器。10月份,我出现持续发热、胸闷不畅,到中南医院被诊断为左下肺癌中期。

从1946年至今,我做过包括贲门癌根治术、前列腺电切、白内障摘除和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在内的7次手术。主治医生胡主任针对我的病情,设计了几套手术方案,我毫不犹豫地要求手术,告诉他生老病死是人之常事,我都挨了七刀,还会怕这第八刀?

图为胡卫东主任(左二)及医护人员为罗晶(右二)庆生。

相信经验 我的“十六字经”

这么多年与病魔搏斗,我掌握了一个小“秘方”,可以简单概括十六个字:“直面治疗、心情开朗、适量运动、合理营养”。

生病了,一天到晚悲悲戚戚是和自己过不去,别只顾自己,想想关心你的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广泛的爱好让我保持年轻的心,书必须看,清早听收音机学英语,前几年还自学了摄影和上网,与来自各地的朋友聊QQ、互发邮件等等,了解新的东西,让我的思想更开阔。

以前工作忙,偶尔的旅游和太极是我的锻炼方式;现在散步则是我的必修功课,就算是住院期间,我每天也要抽空在走廊里晃悠一下。因为胃部的问题,一日五餐,两餐配汤特别适合我。7点的早餐、12点的午餐、15点的下午茶、17点的晚餐还有21点的夜宵,除了辣椒外,吃东西没有太大禁忌,但尽量不要多。汤是最佳的营养品,一天两餐喝点鸡汤或者鱼汤,不仅让食物不单调,而且能调养身体。

相信自己 能活到九十九更圆满

很多人都说我能成为百岁老人,我却觉得“能和老伴手牵手,一起活到九十九;不到九十九,谁也不撒手”我就更加圆满。这次和老伴同时因肺癌住院,我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在11月18日还给单位领导写了信,告知他们我和老伴几年前的“牵手”约定——共同捐献遗体,“生老病死本自然,共献遗体璞归真”。

癌症接连发生于我身,87岁时第三次因为癌症而动刀,大家都感到很不可思议。因为我病史复杂,曾做过开胸手术,肺和膈肌、胸壁严重粘连,术中有心跳停止的生命危险,加上组织器官脆弱,术后还有心肺并发症和伤口感染的可能,手术风险极大,这次我能熬过去,精神是最重要的,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战胜一切。

12月8日,武大中南医院的医护人员,给我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Party。9日早上,我顺利出院。

专家点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部肿瘤病区胡卫东主任(罗晶的主治医生):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罗老一生可以说是经历了许多疾病的磨难,既有较轻的炎症、结石,又遭遇了心脏病和恶性肿瘤,但是罗老凭着他的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战胜了一种又一种疾病,始终健康快乐的享受着人生。特别是在战胜了胃癌和前列腺癌两种严重的癌症之后,这次又遇上了肺癌的严峻挑战。基于罗老的良好体质和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心,他坚决要求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如此高龄的肺癌患者,又曾经患过如此多的其他疾病,我们不得不谨慎细致评估之后才能定下最终治疗方案。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和评估之后,我们认为罗老具备手术的基本条件。再次与罗老及女儿沟通时,他的豁达乐观直面生命的态度再次感染了我,我觉得如果我不能勇于担当,而一味惧怕手术风险的话,会辜负了罗老的。因此,我同杨国梁教授一起制定了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病灶所在肺组织的手术方案。手术如期进行,非常顺利,罗老术后恢复速度和程度惊人的好。坐下来细细地想,罗老的历次手术成功和健康长寿之中有着必然性。首先,他相信医学科学,相信医生,这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态度,这种医患互信应该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基础;其次,他对自己身体负责、对生命负责也是他逢病必胜的重要原因;最后,他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敢于直面疾病甚至癌症的精神也帮助他战胜任何病魔。

(现代健康报2011年12月14日)

病友想不开时,是“心理治疗师”;有人需要帮助时,总是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