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养生观

《易经》是古代一部关于研究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自然哲学典籍,其中包含大量日常养生的理论方法(如天道观、运动观、平衡观、达生观、静养观、调养观等),给中医养生理论提供了基础。

《易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切自然、社会科学的起源,它囊括了诸多术法,如天文、历法、八卦、五行、相术、占卜、中医等,其运用数术对宇宙,人生的起源、生长、进化、消亡的所有规律,做出了准确的推算。

《易经》中包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易传·说卦》言“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身,离为目,艮为首,兑为口”,说明《易经》已把人体脏腑器官融入易学体系。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由此可见“医易同源”。

随着古代医学、养生学实践的发展,医学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有机论人体观(如整体观、动态观和阴阳稳态观等),强调人整体的协调统一,《易经》也强调养生要重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养生所遵循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体现了中医养生学的整体调节优势。后人根据天、地、人的内在联系,结合脏腑功能和四时等因素,建立了易学统一象数模式的藏象理论,来预防和诊断人体的生理状况。

《易经》在卦辞中指出:“君子思患而预防之。”明确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养生思想。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根据“未病先防”而来的。《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承袭《易经》阴阳的理论,建立了人体的阴阳稳态观。如《内经》中“阴阳应象”的系统理论。

中医学还根据《易经》“颐养”“豫养”的卦辞,开发了武术、导引、气功等健身术,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作为养生保健的手段。总之,医易一脉相承,都对人类的养生保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