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生的主要内容

我国古代养生理论与方法包含着丰富的综合学科思想体系,主要内容分为:顺应四时、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等。

* 顺应四时

万物的消长受到时令变化的影响,《内经》云:“四时阴阳之气,能生长收藏、化育万物,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蕴含于五行中的医疗知识:春季“发陈”吃绿色食物,有利于养肝;夏季“蕃秀”吃红色食物,有利于养心;秋季“容平”吃白色食物,有利于润肺;冬季“闭藏”吃黑色食物,有利于保肾。人如果要保全寿命,就必须顺应四时的变化,否则就会生病或死亡。

* 和于术数

做适合自己的运动,有利于调和气血。运动保健又称中医健身术,是指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从“动则不衰”可看出古人是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运动不仅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还有益于心血管系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运用体育运动来健身、防病了。东汉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做体操,其弟子吴普天天按照“五禽戏”锻炼,活到90多岁时依然眼不花、耳不聋。

虎形

鹿形

熊形

猿形

鹤形

* 饮食有节

饮食应定时定量,并注意饮食宜忌。古人非常讲究饮食的调配、烹调加工、进食的卫生、饮食前后的保养、饮食的节制、饮食禁忌及食疗。

古人把辛、酸、苦、甘、咸定为五味。五味不仅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调味品,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单一的饮食由于五味的出现,转变成了丰富的多元化饮食,《内经》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要想健康长寿,五味适宜至关重要。中医认为,不同的味道有不同的作用。谨和五味,可避免五脏受损。

调和五味

* 起居有常

生活作息不仅要有规律,还要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内经》曰:“起居无节,半百而衰也。”因此我们要养成合理的起居作息习惯,这样才能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防御疾病、延缓衰老。

起居的调理得到了古代传统养生的重视。调理起居,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根据四时变化规律和昼夜节律做出相应的具体安排。

古人认为,遵循日常生活规律起居就可保健延寿,否则,就会伤身损寿。人体气血运行及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的变化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万物由生到死变化规律的根本为四时阴阳的变化,人体生命一旦失去节律,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可见,要想健康长寿,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早衰的因素有起居无常、恣意妄行。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发展到成熟期后,会出现所谓的老化(身体开始走下坡路,适应力和免疫力下降等状况)。老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衰老。虽然生理的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结果,但可通过养生措施予以延缓。葛洪的《抱朴子·极言》云:“定息失时,伤也。”可见,生活规律破坏,起居失调,容易精神涣散,脏器不调,甚至产生疾病,加速衰老,所以规划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是防衰的第一步。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很重要。因为人体生理活动和生活习惯与昼夜节律密切关联,所以制定作息制度时要依据季节和个体情况及节律。养成每日定时起卧、用餐、工作、学习等习惯,使大脑皮层在机体内的调节活动下,形成有节律的条件反射,产生一种良性刺激。

* 劳逸结合

过劳易伤脏腑,所以不要过度消耗精、气、神;过逸会导致气机不畅。两者都不益于养生。所以,我们要适度劳作、适当休息。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以利于养生。

劳逸都是人体的生理需要。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因此,为了舒筋活血、增强体质、保持生命活力,要经常合理地进行体力劳动。

古人十分强调适当劳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华佗曾指出,适当劳动可促进食物消化,使气血流通。孙思邈也认为适度劳动可舒筋活血、健脑安神、增加抵抗力,从而保持精力充沛和乐观通达。

养生要统筹兼顾,不仅要注重整体的调养,还要因地、因人、因时灵活地施养。取古人养生之精华,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方法以科学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