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水利名人(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 任红 陈陆 刘春田等
- 5210字
- 2021-04-30 12:18:33
郑国:疲秦终成郑国渠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代民谣。
郑国像
民谣真实地记载了郑国渠、白公渠将关中变为沃野,给秦汉两代的关中人民带来了丰衣足食生活的情景。但它说的仅是秦汉两代的景况,实则在后来历史的长河中,郑国渠支撑起了汉唐两个朝代的繁荣和强盛。
民谣中的郑国,是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可惜的是建立如此丰功伟绩的郑国,身世生卒却均无史可考。
史料仅记载,他是韩国派往秦国的一个间谍,韩桓王试图通过他游说秦王修筑一条连接泾水和洛水的运河,达疲秦之效,以阻止秦国进攻韩国的步伐。岂知事与愿违,“疲秦之计”倒成了“强国之策”,运河的修筑成功,使得一向落后的关中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这看起来颇像一幕经典的历史轻喜剧,在轻松幽默的情节背后,隐含着诸侯激烈纷争诡谲莫测的风云,以及兼并战争里惊心动魄的争斗与厮杀。
秦国:诸侯纷争中迅速崛起
战国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天下无主,诸侯纷争,以弱并强。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各诸侯国都力图一统天下。
秦国原是一个偏居西北一隅的蛮荒小国,当时的秦人主要从事畜牧业,不懂耕作,被蜀人轻蔑地称为“牧犊儿”。但经过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至春秋前期,秦国的势力已扩展到渭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秦人在东迁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农耕,开始发展农业生产和水利,很快富强起来。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48年,晋国大旱向秦国借粮,秦穆公派大量的船只运载万斛粮食,由秦都雍城出发,沿渭水五百里水路自西向东进发,经过一段陆路运输,渡黄河再转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国国都绛城。运粮的船只自秦都至晋都八百里水路首尾相连,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可见当时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和富足程度。
秦穆公以后的几代国君在政治上积极实行变法,特别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发展生产,秦国迅速崛起。至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续发扬开拓精神,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秦国的版图逐渐扩展。据《战国策》记载,至秦庄襄王时,秦国已经据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五分之三的财富。因修建了都江堰,秦国已是“积粟如丘山”。
秦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军事实力的提升,政治地位的提高。秦国先是春秋五霸之一,后又成为战国七雄之首。随着秦国国力的不断加强,秦国也加快了兼并天下的步伐。
秦代郑国渠经行示意图
韩国:以疲秦之计阻秦伐韩
秦国出兵攻打邻近的魏国、赵国,夺取了上郡、太原。
韩国紧邻秦国的东边,国力比秦国弱得多,韩国的地缘位置又正在秦国东扩的交通要道上。虎视眈眈的秦国,将目光盯住了东方,首当其冲要遭其兼并的便是韩国。何况秦国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它先夺取了韩国的重要城池成皋、荥阳,不久又攻克了上党。面对如日中天剑指东方的秦国,韩国的形势危如累卵。
韩桓王面对亡国的危急,惶惶不可终日。如何能阻止秦国的入侵呢?硬打又打不过,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抗秦,而各个诸侯又各有自己的小算盘,在数次的合纵抗秦中,均被秦人的连横策略攻破。再者危急迫在眉睫,组织下一轮的合纵抗秦,没有这个能耐,时间也来不及。
韩桓王急得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一日,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招。他想利用赢政急切想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设计了一个“疲秦之计”:游说秦国修建一条长300多里连接泾水和洛水的长渠。这表面上,是为了发展关中平原的农业;实则想用修建这条他认为根本不可能建成的长渠,让秦国的国力在这项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中消耗殆尽,使其无力再侵犯韩国。韩桓王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韩国的著名水利专家郑国。这便是《史记·河渠书》中司马迁所说的“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疲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
郑国进入秦国后,成功地打人秦始皇的身边,并很快获得了秦始皇的信任。于是他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秦始皇,修建一条连接泾水和洛水的灌溉渠道,并描绘了长渠修建成功后的光明前景:长渠浇灌下的关中平原,五谷丰登,牛羊遍野,仓满屯圆。
而此时的秦始皇,才刚刚继位,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正满怀先王们的雄心与壮志,为实现一统天下筹划谋略。而发展水利,促进秦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提升,正是他谋划的重要内容。郑国的这一番话正中下怀。
此时蜀地著名的都江堰已修筑成功,使得灾害频发的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可惜的是蜀地离关中太远,征讨六国需要大量的粮草,而将粮草从遥远的蜀地运往东南遥远的战场,耗时费力且贻误战机。
而关中“被山带河以为固”,自古有“四塞以为国”之说,是得天独厚的稳固后方。遗憾的是,关中平原灾荒连年,涝则一片汪洋,旱则满地斥卤。这里若能通过兴修水利变成粮仓,有了充足的粮草,近便的交通,不论是近取中原,远征南越,还是东伐齐鲁,南收吴楚,岂不都是胜券在握的事?
但修建连接泾水和洛水的渠道,长达300多里,这是自古以来最长的一条人工渠道,按当时的生产水平,可谓困难重重。费时耗力不说,但它首开引泾灌溉之先河,也不知要冒多少风险,也未必能够成功。
秦始皇毕竟是一个胸怀壮志描画大手笔的人,他知道发展关中水利,建设关中粮仓,是推进一统天下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何况他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有郑国这位著名的水利专家,又有着当时先进的冶铁锻造技术。于是秦始皇拍板兴建动工。
郑国:修郑国渠建万代之功
秦始皇从全国征集了十万劳工,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并任命郑国主持这项工程。于是一个宏伟的水利工程便大张旗鼓地上马了。这一年,正是秦始皇元年。
郑国接受任命以后,便跋山涉水,实地踏勘。他看地形,找水源,访百姓,制方案。终日奔波,无夜安枕。
郑国虽是秦王派去的一个间谍,但他精通水工,热心水利,更是一个将水利事业看作生命的人,能修建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在他看来是他一生难得的机遇。况且工程成功能使关中无数百姓过上温饱的日子。再者,秦国早日统一国家,也可早日结束连年混战,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于是他将韩桓王交办的任务丢在脑后,一心一意地投身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
秦代郑国梁和汉代白渠经行略图
不料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中,韩国的“疲秦之计”却走漏了风声,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无遗。秦始皇大怒,便将郑国囚禁起来。秦国的宗室贵族们早就对外来人才们极度不满,他们的到来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权势,于是挑拨秦始皇,说外来客均是别有用心者,要求秦始皇驱逐这些人。盛怒之下,秦始皇便下了“逐客令”,郑国的生命危在旦夕。
臣相李斯对秦始皇的“逐客令”十分不满,他自己也是一位外来的客卿。秦国王室多少代都是因重用客卿才致富变强的,因这一件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驱逐一切外来之客,实在是太不应该。他挥笔写就了《谏逐客书》上书给秦始皇。他从完成统一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逐客的利害得失。他举例秦国十几代祖秦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惠文君、昭襄王,均以重用客卿而致富变强,驱逐客卿是弃贤资敌,无异于自取灭亡。
李斯的谏书鞭辟入里直中要害,秦始皇恍然大悟,于是收回了逐客令。
但他对郑国的处置却让他颇费思量。今倘杀郑国,不过举手之劳,一时之快,但又有何益?整个秦国再找不到像郑国这样精通水利的专家了,更何况工程正在进行之中,岂不是要半途而废?毕竟杀郑国为小,兴关中水利为大。
于是他命令将郑国押解上来,审讯一番。岂料郑国毫无惧色,他承认自己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但他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代之功。”(《汉书·沟洫志》)
郑国渠渠首遗址立碑
郑国感叹道:“自己的性命无足惜,只可惜工程要半途而废了!”秦始皇思忖到,郑国自打来到秦国,数年来不负重任,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修建水渠。他徒步踏勘关中平原周围的高山,四处寻找适合引水入渠的水源,彻夜不眠地规划水渠的蓝图,不论寒暑奔波在工地指挥施工,真心诚意地建设水利工程,劳苦功高功不可灭。这一切的确也不像间谍所为。秦始皇念其治水有功,人才难得,决定特赦了郑国,让他继续修筑水渠,为万世谋利。
郑国感激始皇不计前嫌的宽阔胸怀和爱惜人才的知遇之恩,怀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拼命工作。历时十年后秦国第一条耗资巨大的连接泾、洛两大河流的宏伟工程胜利完工。
郑国渠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三桥乡船头村西北),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富平和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水。郑国渠全长300多里,干渠宽15~20米,高3~5米。沿途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拦腰截断收入渠中。
水渠建成后,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水、洛水、渭水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干旱缺水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郑国渠将4万多顷荒地变成肥沃良田,亩产达到一钟。可解决秦国三分之一人口的粮食,或者解决一支60万大军作战的口粮。
这条长渠不仅解决了灌溉用水的问题,还用淤灌的方法肥田。关中一带位于黄土高原,有水则为膏腴,无水则为斥卤,这是黄土高原的特点。泾水是和黄河一样的多沙河流,只有处理好水和沙的关系,才能化斥卤为膏腴。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扬弃劣势,使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他用淤灌的方法,将含有大量腐殖质和矿物质的泾河水淤盖农田,既提高土地的肥力,又压住了田地的盐碱。《史记·河渠书》中“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汉代民谣中的“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说的就是用泾河水淤田提高土地肥力的事。
司马迁在《史记》中,十分肯定地将郑国渠的建设,对关中平原水利的开发,视为秦国能兼并六国的重要原因。为感念郑国的功绩,秦始皇将这条长渠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滋生黄河文明居其首功
今天在西安北边的关中平原上,有一条宽大的引水渠——泾惠渠。它的前身就是我国历史上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的郑国渠。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真是一方风水宝地。秦之后,历代王朝都在这里完善并修筑水利设施。先后经历了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1932年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又在这里修建了泾惠渠……这些水利设施使得关中平原成为黄河流域最富庶的地方,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司马迁评价道:“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秦汉隋唐皆定都关中。关中为秦、汉、唐的王霸一统与文治武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郑国渠渠首
是郑国开启了引泾灌溉之先河。郑国渠为秦代以后的白公渠、丰利渠、广惠渠、通济渠,仍至近代的泾惠渠的修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郑国渠考古勘察工作的一步步深入,郑国渠极富创造力的构思布局,独到的设计思想,高超的工程水准,都令中外水利专家们倍感震惊,并顿生敬意。
水渠的设计和布局都相当科学和巧妙,它充分利用了当地河流和地势的特点。
首先,郑国渠干线布置、设计十分得当。
郑国渠沿着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修建在关中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从而使北山以南,渭水以北,泾水以东,洛水以西的大部分平原处于它的控制之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实行了自流灌溉。
郑国渠水利风景区
整个灌区西北高,东南低。渠口地面高程为442~443米,注入洛水的终点地面高程为370米,地面坡降为0.5760,渠线自然降坡布置,故能形成长达300多里的渠道。这要求有精准的测量技术,但当年在没有先进勘测设备的情况下,郑国究竟用什么方法测出了这个数据,成了一个谜。
再者,渠口的位置选择得当。
泾水冲出甘肃六盘山泾谷,在黄土高原向东南弯弯曲曲奔流了300余里,在仲山峡谷出山,进入平原。郑国渠的引水渠口就选择在泾水出峡处。这里水流减缓,便于引水。但又高于渭北平原,水流的高差使得渠水呈下泻之势,能浇灌整个灌区。
渠口设在泾水出峡后弯段河道的凹岸顶点。由于弯道作用,河流主槽在凹岸处,流速大,进水量就大。而弯道形成的环流,又利于侧面排沙。
考古发现,在渠首处有两个引水渠口,两处相距100米,高差相差不大。因在洪水期引浑水灌溉,极易引起泥沙淤塞,多个渠口可加大引洪量,也便于清除淤沙。
更巧妙的是在郑国渠的渠口还设有退水渠,其宽度与引水渠相当。在洪水期它可将过多的水量退入泾河,以免洪水冲毁渠道,同时退水渠还可兼排沙作用。
郑国渠采用的“横绝”技术,将干渠流经途中的几条小河流拦腰截断,将其河水纳入郑国渠,使其有了丰沛的水量灌溉关中平原大部分土地。而截断了的小河流的下游,又腾出了土地(原小河流的下游河床)变成可耕种的良田。
回望历史,数千年以来,关中平原茫茫黄土之上,渠水汤汤,绿满际涯,麦粟飘香。郑国渠所滋养的关中地区,不仅为秦统一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它还支撑了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两个朝代的都城——汉唐长安的繁荣和兴旺。可以说,黄河滋生了世界景仰的中华文明,而郑国渠的灌溉事业可谓居其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