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为了解我国水土流失现状、治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探寻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的有效途径,致公党中央邀请水利部于2014年6月赴甘肃省对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期间,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定西市安定区、通渭县和天水市秦安县、麦积区等4个县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并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项目区群众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调研组深深感到,甘肃省以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重点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功路子,为山丘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是一件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好事,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性高,应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现将有关情况和建议汇总如下。

2.2.1 水土流失现状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地带,位于黄河上游,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经济通道和战略走廊。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着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社会发展落后

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08元,分别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0%和57%,均位居全国倒数第一。同期,定西市安定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07元;天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9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86元,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2.水土流失严重

甘肃省常年干旱少雨,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截至2011年底,甘肃全省水土流失面积20.11万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近50%。涉及黄土高原面积约17%的定西、临夏、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发育侵蚀沟道26.8万条,占整个西北黄土高原区的27.89%。据多年统计,甘肃全境年可向黄河、长江输送泥沙高达5.5亿吨。

3.坡耕地占耕地比重大

甘肃省也是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67个属于旱作农业区。根据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全省有耕地8110万亩,其中以坡耕地为主的山旱地598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建成梯田2791万亩,尚有2625万亩坡耕地需要改造。

4.水土流失与贫困关系密切

大量坡耕地和侵蚀沟道的存在,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瘠薄,肥力低下,耕地减少,水源涵养能力锐减,生产生活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繁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中东部67个旱作农业县区,占全省总人口的80%。

2.2.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主要成效

近年来,甘肃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线,以梯田建设为重点,强化监督执法,规范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小流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

多年来,甘肃省总结推广成功治理经验,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植物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配套,建立 “以小流域为单元,道路为骨架,梯田为主体,造林种草、淤地坝、谷坊、涝池相配套”的综合防治体系,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促进了定西马铃薯、中草药,天水苹果,陇南花椒、核桃,甘南畜牧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截至2013年底,全省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564条,营造水土保持林草5234万亩,生态修复2011万亩,建设淤地坝1573座,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6万平方千米。

2.梯田建设明显加快

甘肃省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结合本省实际,始终把梯田建设作为旱作农业区一项核心的水土保持措施和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大力推进。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时30多年坚持不懈兴修梯田2000多万亩。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启动实施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带动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整合水利、发改、国土、扶贫、农发等多部门资金,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500万亩梯田工程建设,项目区人均梯田达到2亩以上,成为全国坡耕地集中整治的典范。坡耕地修成梯田后,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亩均可增加蓄水能力40~70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4~10吨,粮食增产30%~50%以上,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成为不可或缺的耕地资源。

3.水保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全省围绕旱作农业区梯田建设成果,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发展“梯田+全膜玉米”“梯田+马铃薯”“梯田+经济林果”“梯田+中药材”“梯田+草畜”等多种产业模式,水土保持特色产业逐步成为定西、天水等地的一张名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据介绍,定西市2013年种植中药材115多万亩,实现总产值99亿元,市场交易值172亿元,成为全市首位的特色优势产业;马铃薯、草食畜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05亿元和80亿元。农民人均分别从中药材、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中获得纯收入796元、860元、1100元,分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21%、26%。

2.2.3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甘肃省近年来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成效明显,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相比,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仍显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

甘肃省作为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区,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据介绍,经过多年持续治理,甘肃省有近1/4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治理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2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亟须治理。调研途中,侵蚀沟切割土地、蚕食耕地的现象随处可见。近几年,黄河流域干旱加剧,甘南长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河西内陆河流域沙尘暴频繁发生,区域内生态系统整体上仍处于恶化的状态。

2.梯田建设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甘肃省梯田建设虽然取得很大成效,走在全国的前列,但由于全省坡耕地量大面广,目前仍有2000多万亩坡耕地需要改造,在近年国家和甘肃省加大投入力度的情况下,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同时,近年甘肃省实施的500万亩梯田工程,由于国家补助资金偏低(一般只能占到建设成本的一半),加之受财力影响地方投入非常有限,难以配套有效的生产道路和“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影响梯田效益的更大发挥。

3.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日渐突出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甘肃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大规模集中开发,机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密集开工建设,加剧了人为水土流失发生及其潜在危害,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4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建议

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近1/3。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到广大山丘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和生存质量。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成果,我国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战略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列入“五位一体”进行总体布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整治国土、维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是践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举措,亟须加快推进。

1.持续关注和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调研组深深体会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山丘区自我发展和实现脱贫致富的基础,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定西市安定区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找准致穷的根源,坚持“水保立区”的发展战略,苦干实干近半个世纪,实现脱贫致富的水土保持奋斗史,充分说明水土保持是基础、是平台,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据统计,全国尚有150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亟须治理,按每平方千米投入50万元治理经费估算,初步治理一遍约需7500亿元。目前,国家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年均约200亿元,与实际需求具有较大差距,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实现生态文明战略。

2.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力度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关系山丘区发展命脉的农村重要基础设施。从定西、天水旱作农业区梯田建设及其成效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既可实现储粮于地的战略要求,又极大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稳发展、得民心、促民生的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工程。我国现有坡耕地3.59亿亩,其中25℃以下、适宜修梯田的有2.3亿亩。据水利部2012年编制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到2020年,力争建成1亿亩综合配套的高标准梯田,其中拟通过坡改梯专项工程完成4000万亩,稳定解决7000万山丘区群众的粮食需求和发展问题。目前,国家实施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年度中央投资规模是16亿元,治理坡耕地100万亩,仅相当于甘肃省两年的实施规模。调研组建议国家加大专项工程投入力度,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年度中央投资规模扩大到60亿元,改变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重滞后的局面。

3.积极整合资源、资金,以流域为单元,整体综合整治

从甘肃省在地方财力有限,短短4年完成500万亩梯田工程的成功案例看,集中力量可以办大事,办成事。建议国家加快研究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统筹资金,打捆使用,将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关的国土、林业、农业、环保、扶贫、科技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资金整合配套,以流域为单位,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调动社会资金和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