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自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重新发现并把它提到赢得国家竞争优势的高度以来,引起各国经济决策者的重视。转型升级是当下中国经济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产业集群无疑是实现这一关键任务的重要抓手。无论宏观层次的产业结构升级、中观层次的产业组织与产业体系升级,还是微观层次的企业产品结构、商业模式、技术能力升级,产业集群都是比较适宜的观察窗口。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有了把握,将有助于我们形成对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判断,并丰富对转型升级这一难题的理解。集群最大的优点,是其本身参与对象的多主体性。每一个集群,正像一本小说,是多个主人公在演绎的一个故事。若干年之后,当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最终成功的时候,集群的转型升级将会留下许多宝贵的历史片段。这些都会引起我们对集群的研究兴趣。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最为发达成熟的地区之一,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全,而且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比国内其他地区集群来得早,这个地区的集群探索出的一些转型升级之路,在实践上对国内其他地区的集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具有典型性意义。

何谓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从严格意义上说,转型与升级是不同的,转型更多的是指集群的治理机制与制度建设,即集群从一种无组织的散漫的自然的地理空间聚集状态,转向一种类似于钱德勒所讲的“看得见的手”在引导的集群发展与成长的状态;这里面自然也包括集群内企业的组织变革与管理转型,如民营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转变,以及行业协会更为积极主动的作为,为集群的集体行动提供沟通协商的平台。集群升级,更多的是产品导向和职能导向的,如产品升级、流程升级、设备升级,从委托加工转向自主品牌销售,集群价值链的延伸与升级等。如果说转型偏重集群的软件方面;升级更多地偏重集群的硬件方面。当然,这二者存在密切的关系,升级需要转型的支撑,转型会促进升级的推进。转型也可以理解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升级。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集群的主体意识,无论是转型还是升级,都需要集群中的各类主体积极努力去化解和解决集群发展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和外部冲击带来的危机。

对于集群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国际学术界也是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的。根据对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概念和模型,如英国苏萨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提出的集群升级途径分类模型,杜克大学格里夫提出的全球价值链理论等。这些模型和理论,更多的是从集群升级角度提出的。集群的转型问题,则散布于集群研究的一些论文中,还没有明确地像集群升级一样被提出来。也许中国的转型经济背景,使得转型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集群环境下的转型更能凸显中国产业集群对集群转型升级研究的贡献。

从集群现象本身和集群理论发展脉络来看,社会资本是绕不开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传统型产业集群现象最为发达的意大利的集群被学者们认为是一个社会经济概念,集群是融社区、产业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生活于一体的聚集体,在集群里工作的人们也生活于此,不仅有经济交换,而且有社会交换。甚至被誉为高科技产业集群代表的硅谷,斯坦福的教授们形象地称之为“栖息地”,也是指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水乳交融状态。

集群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社会资本的作用。集群作为一种合作竞争型的复杂系统,集群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本身就是难以截然区分的,管理学家称之为双元性或复杂性,即从一个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来看,竞争机制与合作机制二者缺一不可。现实当中能够把这两者关系和谐处理的集群,总是少数。要么表现为恶性竞争,互不信任,同行如冤家对头;要么表现为有信任关系和集群整体的过于同质性。前者属于关系型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集群企业难以合作;后者属于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集群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敏感和无知。这说明集群的转型与升级,都需要社会资本的重构,因为集群的集体行动和合作行为需要社会资本作为基础。这需要对集群社会资本的状态进行诊断,并通过集群主体的努力发展出新的适合集群成长需要的新型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既是天然的和继承性的,又是可以通过人们有意识的行动生产出来的。

本书采用社会网络视角研究集群的转型升级,全书分九篇,共31章。第一篇是导论,主要分析集群转型升级的背景。第一章讨论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系;第二章对世界各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最佳实践进行介绍,以便我们借鉴;第三章从整体上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第二篇研究产业集群内企业间信任机制。第四章分析产业集群企业间最佳信任的动态演化模型;第五章分析第三方制度干预下集群信任的重建机制。第三篇研究社会资本对集群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第六章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第七章、第八章分析社会资本对云浮石材产业集群创业企业成长机制的影响;第九章分析南海西樵镇布料生产集群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的影响;第十章研究联盟网络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第十一章分析集群企业的联盟网络、合法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第十二章研究连锁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板上市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的影响;第十三章运用整体网分析方法研究研发团队的网络结构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第四篇研究集群的职能建设和升级。第十四章分析东莞厚街家具制造集群的造市过程;第十五章分析汕头贵屿镇电子拆解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第五篇包括第十六~十八章,研究深圳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情况。第六篇包括第十九~二十一章,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贸易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第七篇分析产业集群的治理与结构升级。第二十二章分析顺德家电制造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美的集团公司的转型升级过程;第二十三章分析集群行业协会在集群治理中的作用。第八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产业转移对集群升级的影响。第二十四章分析了广东开展产业双转移的背景及具体的操作方式;第二十五章以南海铝型材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其转移升级;第二十六章以广东清远市作为产业双转移的承接地为例,分析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十七章以佛山陶瓷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产业转移转出地企业的转移行动特征。第九篇研究电子商务、服务中介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第二十八章分析集群服务中介对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第二十九章分析集群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十章以广新集团为例分析其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经验;第三十一章从制度建设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制度障碍及其解决路径。

本书采用实地调研方法获取研究素材和数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最新动态和进展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上期许给国内同行以启迪和借鉴。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得到许多机构和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