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千千万万人的流血牺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如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又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回顾总结执政60多年来党自身建设的经验,超越眼前短期的功利得失,把握执政党生命所系的问题,牢牢抓住新形势新环境下政治改革的灵魂,切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实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能引领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的执政目标,是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党内基层民主最初的路径选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及模式。可现实状况是,在村民自治推行了30多年后的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选举一直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民主进程进展缓慢。而随着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出现了重大的调整,村民政治理性程度的提高,已经使他们不再像人民公社时期那样表现出对公共权力的盲从与膜拜,而总是联系自身利益决定态度与取向。这样领导权威(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权威)就应不仅来自制度规定和传统习惯,还应来自村民群众和广大党员的认同。而村民自治的实行,又使农民有了选举自己的领导的可能。因此,时代的转换和价值的变化,使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权威面临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力的基础与“合法性”认同受到影响。

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要通过集中党员的智慧、统一党员的行动、增进党内的团结来实现,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大力推进党内民主。正是基于这一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而要推进党内民主,就必须从四个基本环节下功夫,即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而在这四个基本环节中,民主选举是前提和基础,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关键,民主监督是保证,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四位一体”的关系。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工程在于选举,不同的选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对于民主制度及政党制度具有关键性影响,对选举过程的战略管理也是达成有序民主的重要变量(胡伟、张向奥,2009)。因此,推进党内基层民主选举,也就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必然。那么,目前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社会历史方位又如何?形式和程序变得复杂了,实质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能有根本性变化呢?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走进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现场,通过直接的观察、亲身的感受和鲜活的场景,去解读、思考党内民主这一关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一节 研究的现状、主题及意义

(一)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党内民主是指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党员平等地享有党章规定的、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内决策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国内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的兴起,始于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从1980年代始成为热点问题,1990年代末为学界所普遍关注;进入21世纪后该研究达到了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仅自1999年以来,国内已发表的有关论文达198篇,并有13部主要专著。

众多的研究文献,对党内民主的含义及特点(张映芳,1989;唐晓清,2003),作用、意义及原则(王建忠,1994;胡伟,1999;辛鸣,2002),发展路径和方向(高新民,2003;李忠杰,2004)等做了深入研究和精辟阐述,也对党内民主与民主、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等的关系(王俊拴,2002;周其明,2004),做了科学的界定和深刻的论述,还就党内民主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陈尧,2003;刘军宁,2004)、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作用(黄钟,2004;李慎明,2006)等问题做了研究和讨论。有的学者还总结了国际共运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尹彦,2005;高放,2004;祁刚利,2005),对国际上选举制度与政党体制的关系进行考察和总结(严海兵,2009;胡伟等,2009)。以上研究已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所涉及的主题和内容也是深入、广泛的,其中值得关注的研究有:①甄小英(2003)、许耀桐(2005)等对党内民主的意义和作用的研究;②侯少文(1988)、中组部党建研究所(2004)等对新形势下党内民主问题的课题研究;③王贵秀(2003)、陈尧(2003)、周淑真(2004)等对党内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的研究;④林尚立(2002)、郑科扬(2004)等对民主现状、体制机制创新和实践经验等问题的研究;⑤李永忠(2003)、李景田(2004)等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与创新问题的研究;⑥黄文杨(1990)、王长江(2005)等对国内外政党运行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党内民主实践在各地应运而生,包括党代表直选(湖北宜都等),党代会常任制(四川雅安等),“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云南红河、广东深圳等),“两推一选”、“两票制”选举村支书(山西河曲、湖南会同等),农村党员代表议事会(上海青浦区)等。对这些实践,学界虽探讨了其意义和路径(张小劲,2003;王学森,2003;王军胜,2006;肖立辉,2006)、问题及不足(卢路刚,2003;刘学军,2005;王勇兵,2006)等,但多是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而少有对其过程、环节、规则和技术知识的研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党代表任期制的规定,使党内民主又有了新发展和新内容。其后,党代表任期制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也在各地相继出台。

近年来随着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入,学术界也开始关注村民自治对党内基层民主的影响(范俊彦,2003;裴泽庆,2004;杨继荣,2004;覃举东等,2005)、村“两委”关系变化(徐勇,1997;项继权,2002;贺雪峰,2003)、党群干群矛盾(赵树凯,2001;肖唐镖等,2001;于建嵘,2002)、党内民主的发展走向(王建国,2003;于桂英等,2005)等问题,也有对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模式和技术(景跃进,2003)、程序建设(崔裕蒙,2004)、历史方位与影响因素(唐晓腾,2006)的研究。其中也不乏争论:有学者(蔡定剑,2010;王政堂,2006;王欢等,2009)研究发现,现实中还存在认为“民众素质低、推进民主影响社会稳定”,党内民主应该缓行的认识;有学者(唐晓腾,2007)通过对东部村党支部换届的实证调查提出,当前党内民主选举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期,推进党内基层民主选举并不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周梅燕(2006)、黄豁(2011)、杨琳(2011)分别对云南、重庆、四川等地乡镇直选党委书记的观察结果也证明,扩大党内民主是切实可行和十分有效的。这些争论和事实说明,党内民主选举不仅是一个需深入研究的理论性论题,而且是一个需要探索分析的实践性、技术性问题;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结构分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党内民主选举更是一个需要认真、扎实的研究才能做出回答的课题。

总的来说,国内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从政治制度、理论意义等方面对党内民主研究有了深入的分析。不足的是,对当前形势下党内民主的环境、路径、策略的全面了解和把握还不够;特别是对基层党内民主的动力、制度、影响因素、选举知识和组织技术等问题的系统考察与分析更少。

西方理论界对政党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先后发表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些研究政党及其变革理论的分析框架。如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迪维尔热等的“系统层面趋势”、哈莫尔的“突变”理论等。西方学术界关于政党内部民主问题的研究,始于1964年迪维尔热提出的“群众性政党”理论,其后有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等开始关注竞争性政党如何避免走向衰落等问题。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政党变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理查德·卡茨(Richard Katz)和皮得·梅尔(Peter Mair)在关于卡特尔型政党的出现与新的政党转型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罗伯特·哈莫尔(Rober Harmel)、詹尼斯·琼达(Kenneth Janda)、亚历山大·坦恩(Alexander Tan)深入研究了政党变化的内在原因与途径,罗伯特·哈莫尔对各种政党变革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另外还有大量与政党民主问题研究相关的成果,其中值得关注的有:雷纳德·莫林奥的《在巩固与危机之间的民主:南欧地区的政党、集团与公民》,着重考察了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四国民主制度的构成及发展,并与东欧、拉美、亚太地区的相关制度做了比较分析;鲍勒·S.法里尔等的《政党纪律与议会统治》,通过对欧洲十多个不同类型国家的比较研究,指出议会统治通常意味着政党统治,政党的凝聚力和组织纪律性是维持议会民主制的关键;彼得·曼瑞的《政党系统的变化》,分析了现代政党和政党体系的变化,重点讨论了现代民主的挑战与政治代表传统形式的危机及政党体系是如何存在与变化的问题。迈克尔·杜米特《选举改革的原则》以及乔森·马里埃的《政权、政治与市场:南欧和东欧的民主化与经济变革》、莱恩的《比较政党制度变化》、纳米·汉努的《投票悖论及如何处置》、阿雷德·里普哈特的《选举体系和政治体系》等(李俊清,2001),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选举制度做了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不过,西方学术界关于政党理论和党内民主的研究成果,大都并不直接针对中国社会,这对解答中国共产党当前执政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党内民主选举问题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国外汉学家也限于种种客观条件和制度因素,对这一研究难以深入,无法据实对中国党内基层民主选举问题发表看法。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学说,固然离不开对国外政党政治理论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但更重要的还在于立足国情,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实际的学科语言和理论体系。党内基层民主选举问题并不是一道纯理论性研究论题,而是一个根本性、实践性的研究论题。它不只是一个理论性回答和解释性理解有关推进党内民主选举的意义、政策和路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实质上还是一个执政党的基层组织怎样强化“合法性”基础,怎样对转型期中国基层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构建的问题。

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建立健全有竞争性的选举制度。改革开放后对基层党内民主选举的理论认识、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虽都在不断进步,但并没把其放在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大视野下来考虑,因而政治生活领域的改革也相对滞后。因此,在应用价值方面,深化对党内基层民主选举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澄清在党内基层民主选举问题上的一些不当认识和观点,为推进党内民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有关党内基层民主选举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节 研究的场域和样本村的概况

(一)研究的场域

Q市位于H省西部,区域总面积677.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147.4平方公里;有耕地3.15万公顷,其中水田2.87万公顷,旱地0.28万公顷。全市现共辖8个镇、3个街道和1个市级工业园区,有182个村委会和69个居委会,有常住人口119.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6.9万人(农村户籍人口为26.7万人),外来人口近72.5万人。2005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06.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0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940元。至2008年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78.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总计154.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0924元。

(二)研究的缘起

2005年9月初,Q市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推开,至2005年10月20日,全市182个村党(总)支部都已按期进行换届。为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和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使村级党组织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性、代表性,这次换届选举不仅在全市全面推行“两推一选”这种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方法最早是在安徽凤阳推行的:1999年3月,凤阳县进行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县委制定的方案为“民主推荐参评,群众推选测评,党内民主选举”,简称“两推一选”(或者说“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景跃进,2003)。的选举办法,而且积极探索和创新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方式,进行了两方面的试点:一是在巷镇SJ村、CG镇XY村和莲镇RT村三个村试行了“两票制”即通过党员和群众投信任评议票产生村支部初步候选人,然后党员投选举票产生村支部成员。这种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方法最早是1992年由山西河曲县城关镇党委设计并在该镇岱狱殿村实行的(李连江,1999)。选举办法,扩大了村民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的参与度,有效地提高了村民对党组织班子的认同感。二是在LT镇DZ村试行了“公推直选”即在党员和群众推荐村支部初步候选人的基础上,再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候选人进行民主测评,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村支书、副支书和委员,而不是先选出支委再由支委选举产生村支书、副支书。这种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方法最早是1992年在湖南会同县连山乡大坪村实行的(陈家喜,2006)。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H省第一位直选村党组织负责人和村党组织班子。本次换届中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总)支部班子成员573名,比换届前减少15名。本次调研着眼于对H省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的社会历史方位、制度需求和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2005年5月我们有幸申请到了H省党建研究会的年度课题。在Q市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时,课题组组织选派13名观察员对“两票制”和“公推直选”试点的4个村以及“两推一选”的7个村(11个村分别隶属于8个镇、3个街道)换届选举的全过程进行实证观察,并在换届选举结束后随机抽取30名村民开展问卷调查。最后每个观察员都根据观摩的村本次换届选举的相关情况撰写出了个案调查报告。

2008年6月,按照H省委的精神要求和Q市委的统一部署,Q市的新一轮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全面推开,至9月底顺利结束。在这次换届选举中,全市各村、居民区党组织全面实行“公推直选”办法,各机关、企业及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候选人全面实行“公推”;并选择部分基层党建工作较好、班子威信较高、群众基础较好、所属党组织党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单位的党组织,在正式选举时采用“直选”模式。全市共有816个基层党组织实行“公推”,其中,281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直选”。直选的村、居党组织普遍采用的是“两次投票法”,即选举人先在正式候选人中第一次投票直接选举产生委员,然后在委员中确定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须由上级党组织提议并经党员大会通过),由村全体党员第二次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同时,选择了10个村党组织、2个居民区党组织进行了“职位投票法”试点(即选举人先在正式候选人中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书记,然后在剩下的候选人中依次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副书记和委员);选择了8个村级党组织进行“两票制”试点(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全市182个村党组织、69个居民区党组织中,除1个村党组织、1个居民区党组织因特殊情况延期进行换届选举外,181个村党组织、68个居民区党组织均以“公推直选”的方式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总数571名,新一届居民区党组织班子成员254名,新进班子人员124名。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全过程,对选举情况的变化做深入比较、分析,以利于加强对选举工作的指导,在Q市市委组织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课题组在全市8个镇、3个街道共选择12个村作为观摩村,并选派了14位同志作为观察员,分别到每个村对整个换届选举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观察,全面了解和掌握换届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环节和程序,还在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在各观摩村的干部、党员和村民中随机抽取33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20人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每个观察员根据观摩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的相关情况,按照课题主持人的要求几经补充调查和反复修改,形成了个案调查报告。

(三)样本村的概况

从2005年选取的11个村和2008年选取的12个村的情况来看,它们分别隶属于Q市的8个镇、3个街道(2008年有1个镇选择了2个村作为样本村),两轮换届选举中选择的样本村,只有1个村(即WJ村)在2005年和2008年都被选作样本村,其他10个村是不同的。为何要这样选择观察样本呢?因考虑到它们都从属于同一县(市)的各镇和街道,从大的区域条件和选举的政策环境及制度安排来说,一个镇(或街道)范围内的情况都是相同的。2005年和2008年虽时间不同,但在同一镇或街道选择不同的村作为个案进行实证观察,因大的区域范围没有变化,所以同样可以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拓展样本的多样性,发现及分析同一区域、同一政策环境和制度安排下不同样本村之间选举行为的差异性。

分析样本村的基本情况(见表1和表2)后我们可以发现:从人口看,在2005年的样本村中,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没有,500~1000人的有2个村,1000~1500人的有4个村,1500~2000人的有3个村,2000人以上的有2个村;在2008年的样本村中,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有1个村,500~1000人的有2个村,1000~1500人的有4个村,1500~2000人的有2个村,2000人以上的有3个村。从人口规模看,总体上样本村的人口规模都较大。这是因为Q市在2002~2003年进行了行政村的撤并,除少数村外,其他村基本上是由2~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从这些样本村的人口数量也可以看出,人口在500人左右的村没有经过合并。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Q市,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收入达不到60万元的村,属于贫困村;而从村级组织的实际运转情况来看,若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收入不到80万元,就无法保证正常运转,最后必然出现债务(基层称之为“赤字”)。来看,在2005年的样本村中,总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个村,总收入为100万~200万元的有3个村,总收入为200万~300万元的有4个村,总收入为300万~500万元的有1个村,总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2个村;在2008年的样本村中,总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没有,总收入为100万~200万元的有6个村,总收入为200万~300万元的没有,总收入为300万~500万元的有3个村,总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3个村。从年度收益分配后的结果看,在2005年的样本村中,年度收益“年度收益”即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减去年度村集体年度收益分配(给村民)总额和村级组织正常开支所需后的余额。为负值的村有2个,收益为0~60万元的有4个村,收益为60万~150万元的村有5个,收益为150万元以上的没有;在2008年的样本村中,年度收益为负值的有2个村,收益为0~60万元的有6个村,收益为60万~150万元的有1个村,收益在150万元以上的有3个村。

表1 2005年度党支部换届观摩村基本情况统计

表2 2008年度党支部换届观摩村基本情况统计

不过,从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收入和年度收益情况来看,2008年的状况明显好于2005年,其原因主要不在于村级经济的发展,而是Q市从2007年年底开始在全市村级组织推行以“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托管、村级组织经济保障托底、农村基层管理转型”为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市、镇两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保障每一个行政村基层组织的基本运行费用不低于80万元。在村级经济原收入存量不变的情况下,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加就让村级经济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问题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本书的研究目标在于,通过对不同区域若干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实证观察和综合分析,从理论上总结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的制度需求、实际效能与影响因素,探讨改进与完善相关程序和规则、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可行对策。

对于每一个样本村党组织换届选举过程的观察,最初课题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历史演变与现状;二是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中的主体及其行为;三是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的社会历史基础;四是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的制度框架;五是推进基层党内民主选举的社会历史方位和影响因素分析;六是相关政策分析: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发展趋向及挑战、党内民主选举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基层党内民主选举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等问题。从定稿后每一个实证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结构看,观察员都能按照预期的设定完成自己的调查研究任务。综合梳理各观察报告的情况,也就体现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结果。因此,本书的具体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

(1)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包括:①基层党内民主选举的发展历程;②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的现有政策安排;③当前基层党内民主选举中的现实状况和发展动力;④改革开放以来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的有关经验。

(2)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中的行为主体及其行为选择。包括:①民主选举中的乡镇党委;②民主选举中的村支书和村支部;③民主选举中的党员;④民主选举中的村民;⑤讨论:村民和党员的投票取向趋于理性,农民素质的高低并不直接影响民主选举制度的推行。

(3)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的社会基础与历史条件。包括:①村庄基础:村级集体经济、人口与资源、组织建设状况;②社会关系基础:乡与村、村“两委”、党群干群及村民间等关系状况;③社会意识和观念形态:文化、经济和政治意识;④讨论:经济发展程度与民主化水平并不具有正相关性,农村传统文化并不一定对民主选举制度产生排斥效应。

(4)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的制度体系:设计、安排及过程。包括:①现阶段的相关制度评析;②基层党内民主选举的规则和程序;③推进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的制度架构;④讨论:党内民主的实质,主要就是建立健全有竞争性的选举制度,只有用法治精神来规范民主建设,民主才能得到巩固。

(5)推进基层党内民主选举的历史方位和影响因素分析。包括:①当前推行党内民主选举的社会历史条件分析;②推进党内民主选举的作用和意义;③影响党内民主选举的相关因素分析;④讨论:农村的社会历史条件给基层党内民主选举提供了好的发展时机,推进党内民主选举有利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有利于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6)总结性讨论:对一些理论的初步思考。主要有:①基层党内民主选举的发展趋向及挑战;②推行党内民主选举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③基层党内民主选举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二)研究的问题

当初之所以派观察员对样本村的党组织换届选举进行全过程观摩,不仅在于监督和了解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实际状况,还在于借此机会和方式,全方位研究和分析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现实状况,便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举措。当然,两次实证观察也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课题研究所思考的主要理论问题是:当前党内民主进程缓慢的原因何在?是出于基层干部对权力旁落的担忧及对既得利益的维护,还是农村党组织推进民主选举的社会历史条件仍不成熟?正是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于是我们就从当前影响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因素“主体因素”(即“选举主体”——村民和党员、“被选举主体”——村干部、“组织主体”——乡镇党委和街道党工委)和“制度因素”(即选举制度设计)、风险防范(即选举制度改进)方面着手进行剖析。

(1)村民的利益诉求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村民对自身的政治、经济等各项利益进一步关注,对村级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表现出主动争取的态度,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能获得公平、公正待遇的愿望相当强烈。本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凸显出村民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使用等方面情况的高度关注,他们普遍要求村级组织在村务、财务管理上真正做到公开、透明。虽然在村党组织换届中,有关规定对此并没有做出明确要求,这次村党组织在换届工作中也没做安排,但作为自治组织的村委会在进行换届选举时,必须按法定要求先对村务、财务进行公开,这就成为我们亟须重视的问题。

(2)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问题。村干部后继乏人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是一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将其列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在本次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前,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对少数被列为村后备干部的人员,未先安排适当位置加以锻炼,而是在选举时,想把这些后备干部作为候选人推出,结果选举中群众不信任、党员不认同,因而这些人大部分未能通过选举进入村党组织班子。这种做法在个别村甚至还引发了村民的抵触情绪,觉得这样选举只为体现上级的意图,是对“民意”的不尊重。这表明随着民主选举制度的推行,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必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3)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方式问题。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如何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以加强对基层社会的领导,是一个需要切实引起重视的实际问题。在基层政治的民主化走向不可逆转,社会结构复杂化、利益结构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处理“确认式”选举与“竞争式”选举所产生的领导层之间的领导关系呢?固有的建立在“层级优势”基础上的领导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为此,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的工作思路不应该还停留在对“民主选举”是否适合基层实际、该不该推行的顾虑上,而是应认真思考如何通过改进工作方法,来加强对基层选举过程的引导和对民主选举产生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领导,以增强党对基层社会的驾驭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4)对选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环节的把握问题。在这次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虽然首次全面推行了“两推一选”的办法,并在部分村试行了“两票制”和“公推直选”,却受到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部分群众和党员还对选举的环节和程序能准确把握、熟练运用。而个别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和部分基层干部在这次选举中却仍凭老经验、老思路操作,对新的选举办法学习不深、把握不透,从而运用不熟、解释不清,也因此引发了一些群众和党员的不满和信访。这说明,加强对选举办法的学习研究,准确把握选举的重点、难点环节,是提高基层干部的领导能力,增强对基层选举的引导力、驾驭力的关键所在。

(5)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风险防范问题。在推进党内民主过程中,如何走出一条稳定有序发展的道路,防止因党内民主建设而引发波折、风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和执政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时代的步伐迈入21世纪后,我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诉求的分化、社会矛盾的凸显,使执政党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发展党内民主,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由于我们党内的民主建设才刚刚起步,也缺乏经验,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又比较复杂,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难免存在风险,我们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对两轮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实证观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就是要对党内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风险做深入了解和把握,并对如何从制度设计上来加强防范、有序化解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全书的结构

(一)本书的基本思路

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典型研究,以此为基础,在对个案材料进行综合、比较、归纳的同时,结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笔者掌握的面上的实际情况,再简单地进行一般性综合分析,这是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路径选择和基本办法。本课题研究运用的也是这一方法。

基本思路、主要创新。通过实证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党内基层民主选举问题,目前在国内还不多。课题组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从理论解释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对党内基层民主选举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既深入解释当前推进民主选举的社会历史方位、影响因素和发展动力,也同时研究规范性的程序和规则,讨论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书通过对东部Q市2005年11个村、2008年12个村党支部两次换届选举的实证观察,以及对选举的全景式描述、解读,重点在于解释影响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选举的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及制度需求、制约因素。难点在于如何对实证调查中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科学、客观的解读和分析,以真实地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现状、关系,以及政府和民众的真实意愿、利益诉求。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做到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总体来看,每一个观察报告都基本采用了三种研究办法:①实证研究法。一是采取点面结合的调查方式。全面性与典型调查、访谈与问卷相结合,并做个案分析。二是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调查方式。收集、分析历史文献材料和统计资料,开展地域性、类型性、重点性实证调查。②文献法。对二手文献(包括地方史料、地方志和年鉴等资料)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和提炼,寻找规律性、差异性。③交叉研究方法。将政党研究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对党内基层民主选举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性解读和分析,并进行理论概括和提升。

本书中所有研究成果所运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观察员在实证调查中所取得的田野素材(包括选举现场的直观感受、访谈结果和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二是观察员对个案村随机抽取的30名村民和党员所做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三是面上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以及地方史料、地方志和各类年鉴;四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著作。

(三)本书的整体结构

本书所讨论的党内民主,是指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党员平等享有党章规定的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决策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林尚立等学者认为,党内民主是党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和宗旨,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对党的组织、体制和过程所做出的民主的制度规定及由此所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实际上其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制度规定层面;二是指政治生活层面(林尚立,2002)。

本书所关注的重点,是描述和解析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推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利益关系、治理体系的变革,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环境和基础条件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这一变化对乡村基层组织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基层政权的道德性危机和乡村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技巧,还要有非凡的政治勇气和胆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又提出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论断。这些重大理论都为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指明了政治方向。那么,如何以党内民主的推进来实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就成为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讨论的重大问题。本书以中国最基层的村级党组织的民主选举为切入点,研究当前党内民主选举的历史方位、影响因素,探讨党内民主选举的相关制度设计、程序建设和技术要求,以此来为党内民主的实践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从上节对党内民主研究现状的简单叙述来看,本书所确定的主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基于前面所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假设,本书以东部Q市2005年11个行政村和2008年12个行政村的两轮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实证调查为基础,通过对田野资料整理、归纳和比较,结合面上的情况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初步进行了综合性分析,课题组成员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别对Q市的11个和12个行政村党组织两轮换届选举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后撰写了个案报告(本书收录了2005年的9篇观察报告和2008年的11篇观察报告)。实证调查报告是他们以观察员身份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选举现场中的切身感受,他们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客观描述,对村级党组织民主选举中一个个鲜活故事的多视角讲述,对农村基层干部及党员群众内心世界的详细叙述,以及对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的观察与分析,对农村改革发展现状的忧虑和思索,不能不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怀。

应当指出的是,本书并不是对党内民主诸问题的全面讨论和研究,实际上所能涉及的也仅是党内民主问题研究学术画卷中的小小一角。本书的目的,只在于对当前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模式、程序、技术,从多维视角做一立体式展现与解读,对新的社会历史方位下党内民主的发展走向做一理论探讨和初步把握,以从本质上探知现代化中国家与政党的关系及其变化,进而对如何建设与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治理体系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也希望这些基础性的、资料性的实证报告,能对学术界同人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和参考。笔者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术界定会有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基层党内民主选举实践和理论的鸿篇巨制问世。

应当说明的是,本书的内容凝聚了多位学者的辛勤耕耘和智慧结晶,是集体合作的成果。20多位有志于关心农村、关注农业、关爱农民的同人,虽然工作岗位不同,有的是刚招聘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大学生,有的是党校的老师,有的是机关干部,但他们都是各单位或部门的骨干力量,大多数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有的还家庭负担重,困难多。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想方设法克服了工作和家庭中的种种困难和诸多不便,牺牲了与家人相聚的欢乐,奉献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冒着高温酷暑,忍着寒风冰雪,奔走在乡村,走访于农户,聊谈到田埂,有时为全过程观察选举的现状,整个通宵都候在选举会场。他们耗时两个多月才完成了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此后又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根据课题的统一设计和要求,多次返回样本村做补充调查,并在撰写个案观察报告的过程中,反复推敲、锤炼和补充、完善,历经四五轮修改才最后完成实证调查报告。他们对学术的科学态度,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对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令笔者敬佩,笔者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