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渊源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几千年前的《诗经》中首次出现“小康”一词,寄托了华夏儿女在辛劳中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及至《礼记·礼运》中的“小康”,更表达了往圣先贤对建设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社会的梦想。而今,“小康”——这片中国人千年夙愿中的幸福家园,正在按照既有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步步朝我们走来。

一 从千年梦想到现实蓝图

“小康”最早出自《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老百姓过着贫苦辛劳的生活,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表达了老百姓对平静安逸生活的向往。说到小康社会,人们总会联想到儒家所说的“大同”,古代思想将“大同”赋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含义,旨在形容一种公正、平等的理想社会。西汉时期,在《礼记·礼运》中“小康”被描述成一种比“大同”低一些的“天下为家”的现实社会。随着社会形态、生产力及生产关系、人们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也有了新的可以实现的理想生活目标,即“小康”,小小的安定生活。近代,“小康”仍被许多不同意识形态的学者代表引用,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描述了“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的社会状态,他认为将来社会是由“小康”进入到“大同”社会的。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社会充分反映了千百年来朴实无华的老百姓在劳苦的生活中对于安稳、幸福、平静生活的渴望,历史的积淀给“小康”“小康社会”带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社会模式,并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儒家提出的“小康”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代思想家、仁人贤达曾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家”这一当时语境下的新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64页。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 ‘小康之家’。”“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

由此,“小康”就成为邓小平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小康的内涵,邓小平在1981年4月14日会见日本客人时描绘说:“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经过我们的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

于是,小康(小康社会)这个古老的词语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把小康作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大会报告指出:实现了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又正式将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大会报告写道:“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按照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199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547.9亿元,提前达到温饱水平;1995年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提前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800美元,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元,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二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根据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国家统计局于1995年1月联合提出并征求12个部委意见修改完成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2000年我国已经实现各项指标的96%。也就是说,我国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当时达到的小康只是总体小康,它有三大特征:刘华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渊源》, 《湘潮月刊》2013年第3期,第4~5页。一是低水平。就是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人均收入还不高,只有800多美元,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们才刚刚摘掉“低收入国家”的帽子,进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00美元,按世界银行1990年的分类标准,我们还处在中下收入组的下限附近(低收入组≤545美元,中下收入组545~2200美元,中上收入组2200~5999美元,高收入组≥6000美元);我国GDP总量2001年达到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6位。但是,按比例算还不到世界经济总量32万亿美元的4%,而美国占30%,日本占15%,欧洲占31%,三大经济体合计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6%;美国人均GDP超过了2万美元,英、德、法、意也在1.5万美元以上,刚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韩国也超过了6500美元。贺铿:《关于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的设想》, 《管理评论》2003年15卷第3期,第3~7页。二是不全面。指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到2000年,农村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城镇有近2000万人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们所享受的小康生活不全面,实现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精神生活还需丰富。三是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从总体小康的实现程度看,东部11省区市全部实现小康,中部8省实现78%,西部12省区市实现56%;从城乡小康实现情况看,到2000年16个指标中城镇全部达到了标准,农村有三个指标没有达到;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东部11省区市人均GDP 2001年为1600美元,而西部12省区市为610美元,相差2.6倍,其中上海市已达到4500美元,而贵州省只有350美元,相差13倍;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看,199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686.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2元,相差2.2倍。200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253.4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相差2.8倍。200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366.2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6元,相差2.9倍。

小康水平的重点是解决温饱,小康社会则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因此,建设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势在必行。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对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目标,即21世纪的头10年、第二个10年和前50年的奋斗目标。这样,就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又具体地划分为一个新的“三步走”。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在新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更加全面、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将时间跨度长达50年之久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细化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分为至2010年、至2020年、至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实现现代化目标。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即建党一百周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再通过30年的努力,到世纪中叶即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的“三步走”战略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是对邓小平同志所设计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化,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是术语的转变,它反映了小康从低到高的动态发展过程,包含了深刻的发展内涵,体现了小康生活量变中质的升华。第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预示着我国工业化目标基本实现,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宽裕;第二,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等方面全面提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全面进步,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三,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预示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得以扭转,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不论是总体小康还是全面小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和连续过程。

三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根据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与党的十六大相比,党的十七大在总体布局上增加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在经济建设上,强调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突出了“人均”概念;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等等。

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经过10年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000多美元。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015元,按2000年价格折算已经达到20094元,是2000年的2.56倍,十年间年均增长9.8%,已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达到31400元(2000年不变价)目标的6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指标值按2000年价格折算已经达到10046元,已完成目标的67%,这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民生、文化方面的建设更为关注,覆盖亿万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这些困难和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躲不开绕不过的挑战。

因此,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及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与全面建设虽有一字之差,但具有更高、更深刻的社会含义,是我国“六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全面建成,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这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将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时代。胡鞍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龙头》, 《中国青年网》2015年3月4日。我党对于实现小康社会的规划由建设上升为建成,不仅体现了党对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更顺应了全国人民对更和谐优质生活的期盼。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5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奋斗目标。(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使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些新要求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刘华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渊源》, 《湘潮月刊》2013年第3期,第4~5页。一是针对突出矛盾。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修订或增加了一些定性和定量指标,以强化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二是强化改革思路。强调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三是突出民生重点。要求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体现了民生优先的政策取向,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到2016年,中国的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际上,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将拥有比近代以来任何时候都强大的力量去影响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在国内,中国经济建设已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人民民主不断加强,民生问题、“三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都得到空前的关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这些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给我们的。中国的伟大巨变正是人民将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化成建设祖国的动力,在党制定的科学目标和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一步步实现的。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对“中国梦”进行详细阐述,“中国梦”凝聚着民族的力量、承载着人民的厚望,同时也囊括了对小康社会的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目标,更是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