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的发展机遇期,站在当前国家综合实力基础上提出的阶段性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的龙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新要求,才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于“全面”
在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的设计构想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经历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到党在十二大正式将小康社会设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再到2000年我国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然而这样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仅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覆盖不全面,人均GDP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是与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面对这样的现状,国家若只注重经济建设,而精神文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仍未得到相应发展,这样的发展只能是不健全、不平衡的,小康水平也将停滞不前。
全面小康在内容、地域、群体方面都有着比总体小康更高的要求,在内容上强调扭转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不同步问题,在地域上强调欠发达地区更快发展和城乡协调平衡发展,在群体上强调更快提高中低收入者福利,使他们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因此,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将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完善,此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则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
“全面”建成小康还体现在建成成果的覆盖面上,要求小康生活惠及全体人民,重点在于解决极端贫困人口,实现共同富裕。政府政策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贫富差距,脱贫工作将一直成为工作重点,使全体社会成员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建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同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的目标,注重质变,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五位一体”总布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进行新的界定: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方面,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文化建设方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建设方面,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生态建设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小康社会的建成不仅仅是发展数据达到衡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活给最广大人民内心带来足够的幸福感,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算达成。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
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具有一般社会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但又体现出一种时代性和独特性,极具与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不同的鲜明特征。
从纵向看,小康社会是最接近现代化的社会形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了我国基本国情,提出像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100年的时间。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渐进的发展过程,而小康社会是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较高标准的小康,它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足。
从横向看,小康社会是比肩中等收入国家乃至中等发达国家的社会形态。我国小康社会人均GDP、城镇化率、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环境质量指数等各方面的目标值放在国际上比较,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只是目前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内部看,小康社会是协调均衡发展的社会形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小康,是一个全方位的小康,强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从而使社会整体得到可持续发展;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还追求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改善;同时,全面小康还是一个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区域、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协调均衡发展是小康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推进的社会形态。
从深层看,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推进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推动的;未来的科学发展,也必须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也昭示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是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本质看,小康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形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到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新要求,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这根主线。小康的最终目的是“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最终要用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满意予以证明。显然,“以人为本”是全面小康的最根本特征。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小康社会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是有计划、有目标地逐步推进,不能仅以经济增速来衡量经济发展好坏,不能顾此失彼地使发展不平衡,为此,在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我国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做出深刻分析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并为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其他各项建设顺利进行的大前提,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六大以GDP为指标,党的十七大以人均GDP为指标,与之不同的是党的十八大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者共同作为衡量指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性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出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视,同时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导向,真正将建设成果与民共享。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新要求还包括: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更加积极的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人民民主始终是我党高举的大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以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也是扩大人民民主的内容。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社会,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社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道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通过道德标准的传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开展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民之根本得到保证,社会才会稳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保障全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公民受教育质量;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而我国目前生态资源严重浪费且利用率低、环境污染情况加重、生态系统退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节约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要求取得明显成效,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