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康社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它所代表的社会状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不仅是经济实力得到提高,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也都得到共同协调发展,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将惠及全体中国人民,让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在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中按发展阶段划分的,要按步骤进行不可跨越阶段发展,我们依据党中央的发展战略布局和对小康社会的衡量指标,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有助于更加清晰、系统地认知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这一阶段性目标。
(一)温饱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温饱问题就是党和国家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制定了“两步走”战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两步走”战略基本搁置,直至邓小平提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频频出访各国,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计划,他在会见日本首相时说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也就是“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性目标,这样的小康社会,虽不会太富裕,但日子好过,而首先达到温饱水平也是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
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外宾时比较具体地说明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对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了概括,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根据具体战略布局计划和当时综合国力来看,达到小康水平只能且必须从解决温饱问题入手,故将温饱阶段概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基础。
(二)总体小康阶段
经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奋斗,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解决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由于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由此可知,总体小康阶段的时间是1990年至2000年之间的十年时间。
在此期间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剧变,打开国门使我们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面貌。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人民生活逐步达到小康水平,是9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1991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指出:“今后10年总的目标,是努力使全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整片神州大地,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高涨,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加,十年规划目标的实现近在咫尺。到2000年,我国已经实现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中各项指标的96%,这意味着我国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
(三)全面小康阶段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三步走”中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领导集体就提出过的构想和目标,但全面小康只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实现全面小康并不意味着实现现代化。我国于20世纪末达到总体小康水平,于21世纪初开始进入全面小康阶段,全面小康根据完成的全面程度、阶段以及建设目标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作为全面小康阶段的前后两个分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完成阶段,是体现建设结果的阶段。
党的十五大报告上,江泽民同志将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细化,又分为了三步,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第一步是“第一个十年中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就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划分了出来,即2000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二步是“在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更加完善各项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中国综合国力剧增,以经济建设为首的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在有序快速的推进中,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升高,综合国际国内大势,我们仍处在能有大作为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因此,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这样说道:“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由此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时间是从2012年到2020年之间,至21世纪20年代,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 小康社会的起点与下限
小康社会是具有阶段性、全面性、均衡性特征的社会,在小康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国际国内环境、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社会问题等不尽相同,针对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奋斗目标,衡量小康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必须体现出差异性,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康社会有着不同的起点和下限。1990年我国进入总体小康社会阶段,根据当时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关部门的统计分析,将本阶段小康的下限标准定为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2000年我国完成总体小康社会发展阶段制定的目标,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是75%,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国家并制定了从2000年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此时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城镇中仍有2000多万人口生活在国家“低保”线以下,农村仍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还未解决温饱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此时的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党牢牢抓紧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制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将主要讨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起点的设定和评价标准。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点
评价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是基于国家新的发展程度而制定的,由于各国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小康社会起点水平的国际对照标准也应该相应调整,不该把标准一直固定在800美元上。现在我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总量达8.23万亿美元,接近世界GDP的12%,人均GDP为6100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5740美元。根据2013年7月世界银行给出的世界经济体分类,上中等收入水平是人均国民收入4086美元至12615美元的划分标准来看,我国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水平。
根据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点界定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起点水平,为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开展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
目前我国对小康社会衡量指标的研究并未达成统一,在此,我们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指标为基础,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共12项指标。
人均GDP和居民人均收入。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测算,2020年两个倍增目标实现以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按目前汇率估算大约1万美元。从2002年到2011年这十年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5400多美元来看,我国经济保持每年7%的增速就可实现2020年的目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而今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保证比上年实际增加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比上年增加6.7%就可实现此目标。
绝对贫困率。全面小康是全面性要求消除绝对贫困,按照2011年的贫困标准,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2300元人民币来计算,我国目前还有1.28亿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银行人均每天1.25美元的扶贫标准,中国绝对贫困人口大约为8000万左右,那么,我们要实现年均使1000万左右的绝对贫困人口脱贫。
新型城镇化率。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将提升城市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能力为新目标,而不再以片面扩大城市规模的方式谋求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6.91亿人,城镇化率达51.27%,但其中有1.59亿农民工,他们的福利、住房、教育都是农村式的,所以真正的城镇化率只有40%左右;2015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71亿人,城镇化率达56.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60%,将农业人口转变为真正的城市人口,是指享受平等的受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权利等。
政府管理能力。考虑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指标的可行性和简化性原则,可选用非正常死亡率(非正常死亡率 =非正常死亡人数/死亡总数×1000‰)作为评价政府管理能力的一个代行指标,这一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廉政指数。国际上使用透明国际设计的腐败指数较多,但不适用于中国国情,我国的廉政指数可采用每年全国检察机关直接立案的贪污贿赂和渎职案件数与国家公职人员就业人数之比进行衡量,建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这一指标能降至20起/万人即为达标。
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国民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水平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截至2010年末我国初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达到61.75%。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世界高收入国家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年,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届时,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应为10年或10年以上。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是我国“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增加值以超过20%的增速发展还可以持续8~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求在2020年之前达到5%,就目前发展速度来看,5%的目标会提前完成。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尚未有定论,但普遍认为已超过0.5(0.4以上的基尼系数就表示该国收入差距较大),因此至2020年将我国基尼系数下降至0.4以下是今后的发展目标。
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用来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社会成员的生存需求和社会持续、协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的要求是到2020年我国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应达到100%,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人均预期寿命。人均预期寿命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一个国家医疗卫生及服务发展水平,从侧面反映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截至“十一五”末,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3.5岁,高于国际上制定的中等国家人均预期寿命69岁这样的水平,预计2020年我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届时人均预期寿命将相应达到77岁。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这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该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2013年相比下降4.8%, 2015年单位GDP能耗比2014年下降5.6%,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应比2011年下降35%左右。
森林覆盖率。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2010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18.21%提高到20.36%,2013年森林覆盖率为21.63%,预计到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再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23%以上。
三 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构想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就产生了,我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当作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我党深刻认识到发展经济对于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于是有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并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实现现代化。由此可见,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中心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细分为新的三步,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国家发展进程中目标更明确。党的十六大提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对此目标进行丰富和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是对构建小康社会发起的最终冲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和强国需求,届时,我国将进入高收入水平国家,经济实力更加强大,政治环境更加优化,文化软实力增强,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应有保护,人民生活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结成三个不同层次的梦想,这三个梦想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