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人民生活基本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不大,东部地区也同样处于贫穷落后状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确立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一系列特殊的倾斜发展政策,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我国区域版图中实现了率先崛起。

一 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

1978年,我国东部地区12省区市(含广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01.92亿元,人均GDP 428元,仅比中部地区人均水平高12.4%,比西部地区高29.9%。如果撇开京、津、沪三个直辖市来看,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很小,各省区市农民收入差距基本在90~200元之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战略,为配合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79年批准设立汕头、深圳、厦门、珠海四个经济特区,之后,又相继开放沿海十几个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成为经济特区,设立海南30平方公里的洋浦开发区。同时,国家还对东部地区在投资、财税、信贷、外贸外资、价格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各类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极大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到1990年,东部地区的11个省市(不含广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870.71亿元(当年价),人均GDP突破2000元,其中浙江、江苏、广东三省人均GDP分别为2122元、2103元和2537元,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1634元的水平;浙江、江苏、广东三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99.04元、959.06元和1043.03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1.4倍和1.5倍。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各项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对外开放化的显著特点,东部地区也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1995年东部地区11个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70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50%;城乡居民收入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已超过37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大多在2000元以上,比照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东部地区约有60%的省市达到了小康生活标准,但离东部地区总体实现小康生活目标还具有一定差距。进入新世纪,面对资源和能源逐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局面,东部地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发展速度更快,发展质量更好,人民获得实惠更多更显著,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00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4.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到2010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了88.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7.9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7省(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超过了90%。无论是每年的实现程度还是实现程度的提升幅度,东部地区都居全国之首。

进入“十三五”时期,中央要求东部地区“率先探索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有效途径”。东部各省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努力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吹响了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进军号。据东部各省市“十三五”规划,浙江、江苏、广东均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广东更是明确把2018年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年,到2018年全省小康指数达到97%以上,比全国预期目标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东部地区无疑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

二 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

(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发展战略调整的机遇

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紧紧抓住了发展机遇,具体来说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后陷入了石油危机,为促进经济发展,应对不断提升的工业成本,发达国家纷纷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同时则把那些高能耗、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如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也迫切需要为本国或本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寻找机会,也都加入到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中。而此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更便于吸收和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另一方面是抓住了我国发展战略调整的机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了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与推动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及制度安排,进一步优化了东部沿海地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条件,使得东部地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产业的集聚,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充分发挥区位、劳动力等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紧紧抓住国内与国外发展机遇外,也与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毗邻中国的港澳台、日本、东盟和南亚诸国,与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隔海相望,海陆空立体交通发达,港口与世界各国相通,并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作为经济腹地,海外华侨众多,具有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最为有利的条件,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对境内外资源流向与流量产生相应的导向作用,从而形成地域性资源集聚效应。同时,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在劳动力方面相对于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国家在内的周边贸易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东部地区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加工贸易和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吸引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东部地区转移,“人口红利”不断释放,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三)对产业结构进行自觉、适时的调整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全球经济走势,并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优势与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强烈的经济敏感和多种有力措施,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及时、适时地调整产业结构,按产业关联关系进行技术和资金的重组,进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2.6%、57.7%和19.7%,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平均为49.6%,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平均为32.8%,陈慧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发展与效益评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318~322页。这两者之和就达到了地区生产总值的80%以上,可以看到,经过3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基本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调整升级的发展趋势,初步完成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东部地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注重民营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东部地区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市场经济活力较强,可以说,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崛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档次不断提升,投资规模在几亿元、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资料显示,2005年在我国100强民营企业中,仅广东、浙江、江苏三省的企业就有51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曹敏、杨龙光:《东部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00~103页。如福建省民营经济约占该省GDP的一半以上,财政收入的1/3以上,而浙江省民营经济占GDP的比例已达到70%以上。民营经济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