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脚医生”与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李海红
- 25字
- 2024-11-04 16:29:42
第一章 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在河南省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医疗卫生状况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远古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了治病防病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经过历代发展,从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起,到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后来的许多医学名著,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而且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明代李时珍的52卷巨著《本草纲目》传播中外,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和制约。
一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医疗卫生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的旧中国,经济凋敝,社会医疗卫生保健严重不足和恶劣,人民健康状况十分低下。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历届政府腐败无能,战争不断,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时,由于卫生条件极差,各种传染病广泛流行,人民群众还要受到各种疾病的折磨,贫病交加,死亡率很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劳动条件、生活条件日益下降。由此,中国人被西方国家称为“东亚病夫”。
卫生事业落后,医学教育发展缓慢,医学科学研究成就屈指可数,巫医到处危害人民,假劣药品充斥市场,“黄金有价药无价”,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由于受到西医药的排挤,中医中药濒于消灭。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农村卫生机构数量少、质量差且设备简陋,农村卫生虽有开端,但仅是星星点点不成体系。1934年(民国23年),卫生署颁布的《县卫生行政方案》,虽有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较大的农村设卫生分所、每村设卫生员的一套体制规定,但实际上在当时环境下未能也难能实现。据1947年统计,“全国只有县医院1437所,每所医院平均只有10余张病床”。设施十分简陋,医疗卫生的设备甚少。相比较而言,广大农村更显得落后,其药品的品种和数量供应严重不足。
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广大农村严重缺医少药。1949年,“在2100多个县里,只有1300个平均10张床的县医院,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县城,县以下的广大农村基本处于空白”。而且医疗技术水平也很差,只能进行一般常见病的治疗,能做下腹部手术的寥寥无几。尽管如此,这些十分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广大乡村处于缺医少药的局面,基本上没有医疗卫生设施,只有个别地方零星设有药店和个体医生在就诊。当时,“全国农村平均每千人口中只有0.05张病床,也就是说平均每二万人口才有一张病床。农民每年占用的卫生经费只有几分钱”。
由于卫生条件极差,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等在我国城乡非常猖獗和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与生命。
鼠疫的流行历史十分久远。我国鼠疫从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每年在全国各地常有流行。据不完整的历史记载,1949年之前的半个世纪,多次的鼠疫暴发流行至少造成百万人死亡,仅1910~1920年东北和华北三次大范围的鼠疫暴发流行就有十五六万人死亡。
天花是中国严重流行的疾病。在旧中国,由于未能普遍进行牛痘接种,天花流行非常猖獗,几乎年年发生,每隔几年就大流行一次。从下表中可见天花历年流行情况:
霍乱是我国常见的流行病之一。自1820年至新中国成立前霍乱暴发流行不下百次之多,先是东南沿海,后沿长江、珠江流域上溯至各个城市。20世纪30年代,更沿水陆交通线传至华中、西南、西北及北方一些地区。据不完全统计,1938~1945年,霍乱流行数字如下表:
新中国成立前,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没有普遍展开,只有在上海、天津等地少数人进行肺部X线检查和卡介苗接种,人群的患病率以及死亡率比较高。一些地方的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城市结核病患病率为3%~9%,死亡率为250/10万,居当时死因的首位”。
寄生虫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危害最大的有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和黑热病,被称为五大寄生虫病。以血吸虫病为例,流行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上海12个省市的346个县(市),钉螺面积约150多亿平方米。据新中国成立初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34个县(市)约l亿人口的地区流行血吸虫病,病人有1000多万人”。这种疾病对病人的身体健康损害很大,有的人因此丧失劳动能力。流行严重的地区,甚至田园荒芜,人死户绝。新中国成立前,疟疾患者“全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人”。钩虫病流行于江、淮流域的15个省、市,“感染率有的地区高达80%以上,估计全国钩虫感染者有1亿1千万人”。黑热病是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农村地区病死率极高的寄生虫病。据1950年统计,“全国的患病率高达3500/百万。到1965年,全国的患病率已经降到2/百万”。马来丝虫、班氏丝虫流行于南方、北方各省,危害也很大。
地方病比较著名的有甲状腺肿、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甲状腺肿遍及除沿海地区的内陆各地;克山病、大骨节病仅东北地区都分别有150万~200万人。
根据调查,梅毒等一些性病在新中国成立前肆虐,“梅毒患病率在一些大城市为4.50%~10.10%,农村为0.85%~3.80%,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竟高达21.10%~48.00%”。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则根本无法统计。
新中国成立前,各种疾病的盛行曾经迫使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防治措施。尽管一些有识之士不断艰苦努力,也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但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时期,卫生经费短缺,一切卫生防疫事业缺乏全国性的规划和有效的措施,公共卫生人才与机构缺乏,根本无法开展广泛的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疾病防治处于无控制的状态。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缺医少药、疾病流行,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遭受大量的患病而死亡,其命运是极其悲惨的。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死亡率约25‰~30‰。其中有41.1%死于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妇女和儿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谈不上妇幼卫生与保健。据有关文献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在旧法接生等因素的作用下,“全国每年有20余万妇女和100多万新生儿被夺去生命,婴儿死亡率在200‰左右”。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此起彼落,终年不断,各地的地方性疾病更谈不到预防与治疗,广大农民群众贫病交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健康状况很差。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农村几乎村村都有掩埋死亡儿童的“乱葬岗”。
我国很多地方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很高,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出生率约35‰,死亡率约25‰”。由于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很短。“当时我国农民的平均期望寿命是男性34.85岁,女性34.65岁,比同期美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落后150年。”是当时世界上寿命最短的国家之一。
二 新中国成立前河南省的医疗卫生状况
河南省医学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商代,已用汤液治疗疾病。对疾病的认识,从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已开始按人体的不同部位、主要特征和生理功能失常进行分类。有关“疾年”的记载,说明当时已认识到疾病的流行性。周代,医学开始分科,在都城洛阳宫廷中已有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之设。秦汉时期,河南中医各科专业的发展,已由实践向理论方面深化。对药物开始按性能、功效不同进行分类。东汉初年,在洛阳问世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所收录的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为中国药物学最原始的分类方法。在疾病诊断上,南阳人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概述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总结出了辨证论治理论,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尊为“医圣”。同期,在药物剂型上使用了汤剂、丸剂、散剂、阴道栓剂等。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对疾病的认识已发现了疾病传染。隋唐时期,医学交流广泛,天竺和西域的医方书10余种同时传入河南地区,丰富了专业内容。北宋是河南省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医学分科渐细,京都开封的翰林医官院中的医官已分为大方脉科、风科、口齿兼咽喉科、金疮兼书禁科、针灸科、疮肿兼折疡科、产科、眼科等9科,民间也出现了诊治各种专科疾病的药铺。这一时期的《圣济总录》论述了运气与所生疾病的关系,宋廷曾多年发布“运历”预测该年所主运气,易生病症及治法,对预防医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太平圣惠方》中详细记述了“传尸”传染病(痨瘵)的临床表现、传染途径和治疗等。洛阳郭雍提出了对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和风疹的鉴别理论。药物学也取得了卓越成绩,宋廷多次组织人员重修本草,增加了品种数量,改变了分类方法,曾先后出版了《开宝新详定本草》《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经》等。药物炮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水飞、纸煨、面煨、烧存性、煅、煎、蒸、火焙、酒炒、醋炒等,并发现了酒制可以助活血,醋制可以增加收敛等作用。中药制剂也有较大的发展,宋熙宁九年(1076),太医局设置熟药所,创制糊丸、水泛丸以及化学药丸等,特别是阳炼法制作“秋石(尿甾体性激素)”,成功地应用了皂甙沉淀甾体这一特异反应,创造了世界制药史上的光辉业绩。金元时期,医学分科进一步发展,临床科目已发展到13科,当时在全国影响较大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精通“内”“难”之理,娴熟医术之道,擅长“汗、吐、下”三法,治病以驱邪为主,用药偏于寒凉,疗效显著。襄城人滑寿对《难经》的注释辨证较准,考证翔实,多有己见,并对脉诊有颇多独到见解。明清时期,河南医学专业继续发展。明朝朱等在开封编著的《普济方》,载方6.1万余个,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涉及方脉总论、运气、诸疾、妇人、婴人、针灸、本草百余门。明朝杞县人李中立著《本草原始》,对植物名称和实物进行了考证。清末固始人吴其濬著述的《植物名实图考》,是中国第一部较大的区域性植物志,为药物学分类提供了宝贵资料,还纠正了以往对某些植物药的错误论述。夏邑人杨濬在《伤寒瘟疫条辨》中采集诸家学说,辨析了伤寒、温病、瘟疫之异,并创造了升降散等名方。
唐贞观九年(635)波斯景教传入洛阳,除传教外,还有医治疾病活动,西方医药开始传入河南。鸦片战争后,西方现代医学大量传入。1914年,袁世凯曾主张废止中医;1929年国民政府曾颁布“废除中医案”。由于民国政府推行压制中医的政策,河南省的中医优势难以发挥。但是中医中药人员仍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人们防病治病。
进入近代以来,河南省天灾人祸不断,内忧外患频仍,河南省的医疗卫生事业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前,河南省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极差,卫生设施极端缺乏。河南省的医学教育基础极为薄弱,“只有一所医学院,到建国前,只毕业学生300多人;没有一所完整的中级卫生学校”。卫生人员极其缺乏,据1949年统计,“全省只有卫生人员900多人,而且多集中于城市;另有开业中医和半农半医约两万人”。当时全省有4000多万人口,经济落后,健康状况恶劣,缺医少药,过着贫病交加的悲惨生活。
民国时期的20~30年代初,河南省的综合医院仅有开封福音医院、新乡惠民医院、商丘圣保罗医院、郑州华美医院等几家教会医院,这些医院初步设有内科、外科等科别,诊疗项目单一,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建制不全,科别不分,医疗器械简陋,医疗技术甚低。同期,全省各地的综合医院多数亦为教会医院,中医发展也十分落后。“1946年6月,全省有中医个体行医者2679人,经河南省卫生处核准登记开业的仅154人。”省内虽有部分医院开设专科病床,设立专科诊所如牙科、眼科等,但全省却未建立一家正式的公立专科医院。至20世纪40年代,在国民党统治区,河南全省官办和教会办的医院仅有20余所,且大多数集中在城镇。
民国时期,传染病在河南省流行猖獗,人口丧亡严重。1934~1936年,汤阴县天花大流行,全县499个大小村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37~1938年,天花在新乡市区流行。1939~1946年,全省共发生天花6181例,各地均有波及,其中1940年发病208例,1942年发病3229例,死亡196人,1943年发病1003例。1946年夏季全省65个县共发生疟疾、霍乱、黑热病等7000余例。“其中商丘县仅7月就发生霍乱270例,有65例死亡。”1948年,登封县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历的报告,当年发生34例,死亡33例。民国时期,河南省已有白喉发病情况的记载,1935年,“白喉发病率曾达32.92/10万人”。1935年,河南因伤寒死亡5578人;1946年,河南省伤寒病有199万例,占当年全国伤寒病例总数的43.17%;病死99例,占全国伤寒病死数的7.80%。
对于各种传染病,国民政府曾在河南省的一些地方采取防治措施,但疫病终未控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各种传染病仍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其死亡率在所有疾病死亡中居首。
河南省的地方病达10种以上,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克汀病等,全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历史上各种地方病患者曾高达600万人,病区受害人口3500多万。”在国内属重病区省份之一。
河南省寄生虫病主要有黑热病、疟疾、丝虫病等。1918年,信阳地区大雨成灾,疟疾病暴发并广泛流行;1948年,沁阳、博爱等县发生疟疾66万多例,有的村庄90%以上居民发病。
新中国成立前,河南人民的卫生健康状况十分低下。1946年,河南省曾进行儿童健康的检查,在483名被检查的儿童中,“营养不良者146名,患皮肤病者156名,患耳病者162名,患鼻病者122名,患口病者110名,心脏欠佳者94名,生殖器不正常者78名,脾肿者90名,身体发育不正常者102名”。新中国成立前,在河南省人民群众的劳动保护、常见病的查治方面无人问津,广大劳动人民缺医少药,疾病得不到及时的防治。“全省人口死亡率达24.4‰,婴儿死亡率达300‰。人口平均寿命仅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