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长、结构与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2)
- 袁富华
- 2249字
- 2024-10-30 05:26:17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错配
以发达国家作为比照,我们在这里用发展中国家数据解读图3-1的下半部分,揭示“资源错配”这个经常为文献所忽视的发展事实。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引用了联合国统计数据库中12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包括巴西、智利、厄瓜多尔、墨西哥、乌拉圭、委内瑞拉、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埃及。相对于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尽管这个样本较少,却是经常为经济分析所关注的国家,且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也基本包含于其中,因此,这里的分析具有典型性。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趋势
我们把12个发展中国家1975~2005年第二、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演进趋势组织在表3-2之中。大致分为两组,一组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较快的拉美国家;一组是产业结构服务化稍慢的其他国家。具体说明如下:(1)拉美趋势。一个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现象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倾向就比较显著。如智利、厄瓜多尔、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第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在70年代中期就处于较高水平,30多年来也一直在高水平上演化;相对于这些国家而言,80年代以前,巴西、墨西哥的第三次产业比重虽然较低,但是其后却经历了较快的上升,均达到60%的水平。总体来说,现阶段拉美国家的第三次产业比重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了。(2)其他国家趋势。相对于拉美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没有表现出过快的演化。如亚洲地区的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及非洲地区的埃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低于40%,现阶段也普遍低于50%。(3)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构,没有出现库兹涅茨规律所揭示的自然演化顺序,即没有出现过类似于发达国家长期的劳动力大规模工业部门集聚现象。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第二、三次产业之间此落彼起的演化,是在第二次产业就业比重较高(40%以上)的基础上展开的,或者,发达国家经历了充分工业化的城市化。但是,无论在服务业比重较高的拉美国家,还是在服务业比重较低的其他欠发达国家,类似于发达国家历史上劳动力大规模工业集聚现象比较少见。正是由于这种结构服务化是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实现的,发展中国家产业演进中累积的问题及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才比较大。
表3-2 发展中国家产业就业结构状况
注:∗为1976年数据,∗∗为1984年数据。
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图3-4和图3-5提供了12个国家的第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发展中国家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第二次产业,因此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一般在小于1的区域里演化。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刚好相反。虽然有个别国家如墨西哥、中国的第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一度出现大于1的情景,但是,随着服务业规模的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也都落入小于1的区域。这种景象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日益扩大的服务业部门,是在比较低效率的状态下进行的,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具体如下:(1)拉美情景。巴西和墨西哥第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巴西的这个指标值基本维持在0.8~0.9的水平,墨西哥的这个指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于1,但是之后有所下降,现阶段基本维持在0.8的水平。厄瓜多尔、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的指标状况比较糟糕,但是这些国家却是服务业比重最高的一类(回顾表3-2发展中国家产业就业结构状况)。(2)其他国家情景。亚非6国表现出了相似的情景。90年代以前,中国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稍大于1,但是其后却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现阶段基本处于0.7的水平;泰国的这个指标值也是如此,80年代之前稍好,但之后也是一路走低。其他4国的情景明显要比中国和泰国糟糕。(3)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是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进程中发生的,若这种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将直接恶化社会整体生产率,进而阻碍国民收入的持续提高。
图3-4 拉美6国第三次产业相对于第二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1.00)
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
图3-5 亚非6国第三次产业相对于第二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1.00)
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数据库。
三 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值水平来看,发展中国家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且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在欠发达国家中,拉美国家第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就现阶段的水平而言,比东亚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至少高出一倍。以联合国统计数据库的2005年不变价美元估算,目前,拉美国家第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7(个别国家如墨西哥的情景稍好,但是也只相当于美国的1/5~1/4),亚非国家就更低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在极高的服务业效率基础上,按照产业自身演化的,以至于第三次产业达到了70%~80%的比重。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是在较低的水平上演化的,虽然也达到了60%甚至更高的水平,但是,服务业的低效率逐渐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累赘(下文将给出进一步的说明)。因此,我们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发展中国家不过是复制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外壳”。发达国家服务业的繁荣,历史上严格遵循了第一、二、三次产业的进化顺序,就业的产业间转移也符合库兹涅茨规律,以至于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种有趣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前,工业化国家第二次产业的就业比重经常维持在40%或更高水平之上。但是,发展中国家历史上第二次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就业比重能够达到30%就算高的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趋势,很可能是在尝试危险的“蛙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