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长、结构与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2)
- 袁富华
- 2024-10-30 05:26:13
第一章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潜在增长率评估方法概述
一 潜在增长的界定
潜在增长率的研究文献很多,本章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 2001、2004)、欧盟财金事务理事会(2003)、日本央行(BOJ, 2006、2010)的研究为主要参考,兼及其他理论研究,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界定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要介绍。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对“潜在产出”(Potential Output)的界定是:潜在产出是对可达GDP水平的一种估计,此时经济资源处于充分利用状态,反映了生产能力的增长状况。潜在产出是对“最大可持续产出”的一种度量,当实际GDP大于或小于潜在产出时,经济将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或资源闲置问题。日本央行对“潜在产出”的界定是:在中期,潜在产出代表了经济可持续增长路径;在长期,潜在产出表示物价稳定的经济状态。欧盟财金事务理事会对“潜在产出”的界定是:潜在产出是反映经济供给能力的综合指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通胀趋势均可以经由这个指标进行观察,周期分析、政策制定、增长前景分析建立在潜在产出增长趋势的预测之上。
从技术分析角度,日本央行对潜在增长率的“潜在”这个概念给出了更加细致的解释,实际上是对生产函数方法中要素投入评价方式的一般化说明。可以从两个角度定义“潜在”:从产能(fullest potential)角度定义,“最大意义上的”潜在投入=要素投入潜能利用;从平均角度定义,“平均意义上的”潜在投入 =要素产能 ×平均利用率,对于这种平均意义上的“潜在”要素投入估算,欧盟财金事务理事会采用滤波方法进行。
为了澄清潜在产出的经济含义,欧盟财金事务理事会从时期角度对“潜在”给出了进一步解释,这种界定本质上与日本央行对“潜在”的解释是一致的。“潜在”的时期含义是:短期(1年),即物质资本生产能力准固定,潜在产出(通常用产出缺口衡量)被看作无通货膨胀压力和供给约束的产出;中期(5年),即生产性投资高企所导致的国内需求扩张,将内生地引致潜在产出能力扩张,并伴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利润的增加和令人满意的工资提高;长期(10年及以上),即充分就业意义上的潜在产出,更多地与未来技术进步和劳动资源潜力开发相关。
二 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评价方法
总体上看,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模型可以分为滤波方法和结构分析方法,更加具体的划分如下。
(一)滤波方法
为了对经济增长潜在趋势进行识别,一系列滤波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如HP滤波、BK滤波、CF滤波等(Baxter and King, 1999; Christiano and Fitzgerald, 2003)。对于单一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或运用滑动平均方法,或运用频域估计方法,最终目的是将长期趋势因素与周期(和不规则)因素分离,获得对不可观察的潜在因素的估计。滤波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很容易实施。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单变量滤波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分析方式,就潜在GDP估算而言,单一潜在GDP时间序列虽然可以通过滤波得到,但由于缺乏结构意义,因此不具有更多的经济和政策内涵;二是,“尾样本问题”可能导致滤波方法不能很好地捕捉最近的潜在增长信息;三是,面对经济变量时间序列陡升陡降的拐点,滤波方法的估算可能会发生偏差。为了克服滤波方法的局限,一些结构性估算模型被引入进来。
(二)生产函数方法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日本央行和欧盟财金事务理事会对潜在产出的估算,均采用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方程。运用生产函数估计潜在增长的步骤是:第一,运用生产函数,获得资本、劳动要素的产出/投入弹性参数(即对α、1-α)的估计;第二,构造潜在产出评价方程:log(Y∗)=TFP +α · log(K∗)+(1-α)·log(L∗),其中,∗代表潜在变量;第三,构造潜在要素投入数据序列:TFP、K∗、L∗。
将生产函数应用于潜在增长评估时,依据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均需对要素产出/投入弹性参数(即α、1-α)给出说明。在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生产函数方程中:α=0.3, 1-α=0.7;在欧盟财金事务理事会的生产函数方程中:α=0.37, 1-α=0.63;在张平等(2011)对中国长期增长的预测中:α=0.6, 1-α=0.4。从上面几类参数可以看出,在美国、欧盟的潜在产出评价中,产出的资本弹性一般较小(0.3~0.4),中国产出的资本弹性较大(0.6~0.7),资本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比较明显。
(三)潜在产出的其他估计方法
菲利普斯曲线:运用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对潜在产出增长趋势进行估计;由于该曲线强调经济的需求面,加之估计结果较依赖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定情境设定,与滤波方法和生产函数方法比较起来,该方法在政策评估实践中运用较少(BOJ, 2010)。DSGE模型方法:DSGE模型把潜在产出看作“自然产出水平”——经济中不存在价格和工资刚性条件下的产出水平,相应的,潜在增长和产出缺口可以基于这种自然产出水平计算(Neiss and Nelson, 2005); DSGE模型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评价结果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和政策含义,但作为一种处于探索阶段的分析工具,仍有许多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多变量时间序列方法:与上述其他方法比较起来,VAR模型和结构VAR模型结构简单,应用于潜在增长估计时假设限制少,且多变量时间序列在捕捉变量的动态变化和消除不确定因素方面也有优势,其局限是缺乏足够的经济理论意义。
三 中国潜在增长率文献及评述
对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上述方法多有运用。郭庆旺、贾俊雪(2004)运用消除趋势法、增长率推算法和生产函数法,对中国1978~2002年的潜在增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平均在9.5%左右。运用生产函数方法,沈利生(1999)认为,1980~1990年、1991~1998年的潜在GDP增长率分别为9.9%、10.0%;王小鲁、樊纲(2000)认为2001~202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低于7%,林毅夫等(2003)的估计结果是,2004~2014年为8.5%, 2014~2024年为7.1%。董利民、吕连菊等(2006)运用HP滤波和生产函数法对1979~2004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估计,HP滤波法得到的估计结果是9.54%,生产函数法得到的估计结果是9.67%。刘斌、张怀清(2001)运用线性趋势方法、HP滤波方法、单变量状态空间和多变量状态空间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及1992年第一季度至2001年第一季度的季度GDP数据,对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估计,四种方法的估计结果分别为9.1%、8.6%、8.4%和8.3%,并认为8.3%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较为合理。一些文献试图对中国GDP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解读:运用生产函数方法,Wang and Yao(2001)认为,1979~1998年中国TFP增长率为2.4%; Young(2003)在分析了中国1979~1998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后认为,中国1979~1998年的TFP增长率为1.4%;张军、施少华(2003)认为,中国1979~1998年的TFP增长率为2.8%; Chow and Li(2002)对中国1978~1998年TFP增长率的估计结果是2.6%;王中宇(2006)的测算认为,1978~2005年,中国TFP增长率大多数年份在1.8%~2%波动,并对技术进步缓慢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性解读;Zheng, Bigsten and Hu(2006)对中国1978~1993年TFP增长速度的估计结果是4.3%; Bosworth and Collins(2008)认为,1978~2004年中国TFP增长率为3.6%,其中,1978~1993年为3.5%, 1993~2004年为3.9%。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李宏瑾(2010)运用生产方法,对1978年以来中国产出缺口及其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运用生产函数和卡尔曼滤波方法,袁富华(2010)对减排目标约束下的中国长期增长趋势进行了分析,张平等(2011)建立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一个情景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