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制造到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与“上海服务”
- 聂永有 陈秋玲 殷凤等
- 2003字
- 2020-08-29 11:12:23
四 上海“双心建设”的进展与差距
(一)上海“双心建设”的指标分析
1.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指标分析
根据伦敦金融城GFCI1至GFCI11的数据,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 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得分和排名情况(GFCI1-GFCI11)
资料来源:Z/Yen Group: GFCI1~GFCI11, www.cityoflondon.gov.uk/GFCI。
从表3-1和图3-3可以看出,在GFCI的动态排名中,上海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的表现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的GFCI1-GFCI5,上海的得分在600分以下,且排名位次从第24位缓慢降至第34位;第二阶段是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的GFCI6-GFCI11,上海的得分在650分以上,且排名位次升至10名以内,第9~10期升至第5名(但排名尚不稳定,如第11期又降至第8名)。除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自身的建设进展外,从2009年9月的GFCI6开始上海排名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还有两个:一是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发达经济体金融中心得分显著降低,而中国受危机冲击相对较小;二是国家政策的支持,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通过,这为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3-3 上海在GFCI1-GFCI11的得分与排名
资料来源:Z/Yen Group: GFCI 1~GFCI 11, www.cityoflondon.gov.uk/GFCI。
可以再次从GFCI提供的五大核心竞争力指标分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不足。GFCI提供了“人才”“商业环境”“市场获得性”“基础设施”“一般竞争力”五类核心竞争力指标。表3-2是GFCI6按竞争力分类的子指标前10名排名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伦敦、纽约、香港与新加坡四家“领导型”的全球金融中心在五类核心竞争力的排名与GFCI总体排名惊人一致(见表3-2)。
表3-2 GFCI6按竞争力分类的子指标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与第5期相比的变化。
资料来源:GFCI6。
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税收,新加坡成为亚洲美元离岸中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银行当时首选的亚洲美元离岸市场地是香港,但由于香港政府不愿意取消15%的利息所得税,而新加坡政府随即取消了外币利息税,从而使新加坡具有了如今亚洲美元离岸中心的地位。
国际上通常用“企业总税率指标”(企业应缴总税额在利润中占比)来衡量税负水平。如表3-3所示,在排名前50位的城市中,上海和北京企业总税率最高,高达73.9%。东京为52.0%、纽约为46.2%、伦敦为35.7%,而香港、新加坡和迪拜这几个城市分别仅为24.4%、23.2%和14.4%。当前影响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阎庆民,2010)。
表3-3 部分城市的企业总税率指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转引自阎庆民(2010)。
2.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IFCD INDEX)分析
2010年,新华社联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首次向世界推出了“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推出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是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取话语权、打破西方垄断的最新动作。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正在加强,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新华社目前正在不断加快建设步伐,以扩大和加强金融信息的采集权、发布权,掌握金融产品的定价权,提高金融交易的控制权,增强中国在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在2010年第一次发布的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通过综合66项客观指标,首次对全球45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做出综合评价。上海排在全球第八位。在2011年发布的“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在充分体现过去一年世界形势变化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影响的情况下,上海则由上一年度排名全球第八位上升至第六位。
从两期指数对比看,在金融危机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服务水平和环境等方面,相比伦敦、纽约等顶级国际金融中心,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3. “全球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竞争力指数”(GDCI指数)分析
“全球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竞争力指数”(GDCI指数)于2009年9月8日在上海发布,这是世界金融航运双中心领域内按照国际惯例制作的首份竞争力指数报告,纽约、伦敦和上海分列前三名。但从目前来看,该指数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加强。
(二)上海“双心建设”的差距:“硬实力不硬,软实力太软”
上海距建成国际金融航运中心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硬实力不硬,软实力太软”。
“硬实力不硬”主要表现在: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增长质量、人民币国际地位、国家创新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数量、一流机构集聚程度(金融监管机构与全国性金融机构的总部基本都不在上海;央行上海总部的设立,四大银行都有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是证券机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的仍然不多)。
“软实力”的范畴包括中心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环境(语言、服务等)。我国目前不少领域“软实力太软”,例如:全球品牌100强中没有一个在中国;整体研发能力弱,例如一部“中国产”iPhone,零部件34%来自日本,17%来自德国,13%来自韩国,中国“创造的价值”仅为3.6%。又如:金融航运的硬件设施不错,但是在服务质量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水准还存在不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