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研究:兼论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 王朝阳
- 1447字
- 2020-08-29 11:04:46
内容提要
把金融看作一种服务型产业,从产业布局角度出发,本书重点研究了金融作为一种生产者服务在城市地区的集群现象。为此,我们考察了金融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和区位选择依据,介绍了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的经验证据和一般理论模型,分析了金融服务集群的动因、发展机制和集群效应,并结合伦敦案例从集群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了重新阐释。基于对我国金融体制发展演变、金融服务业产业发展与省区分布、副省级城市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等情况的分析,在评述产业集群政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发展和优化金融布局的对策建议。
产业特征和产业区位是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研究的依据与微观基础,金融服务业的三个主要产业特征是:产出难以计量、产业组织表现为垄断竞争、人力资本与知识高度密集。在此基础上,本书从供给、需求和环境三方面对金融服务区位选择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说明了沉淀成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不完备信息以及一些偶然性因素对金融区位的影响。
本书从行业和地区两方面论证了金融服务集群的经验证据,结合产业集群一般理论和中心外围模型,构建了一个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的分析框架,揭示了集群内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关系。基于报酬递增与正反馈、信息腹地和路径依赖等理论,我们解释了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以及集群于某个特定地区的原因。金融服务集群的效应在于提高了集群区内金融服务企业的增长率和行业的竞争力,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地区声誉的培养,但也可能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
从集群角度理解金融中心,可以从金融就业人员、银行总部数量、股票交易量等方面把握金融中心的关键特征。如果说金融中心诞生有赖于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制度因素,甚至一些运气成分和偶然性因素,那么在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中心发展和扩张的主要机制则在于金融集群效应。总结伦敦地区的金融集群发展的经验能够发现,金融服务集群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套完善的发展机制、厚实而具有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有限的政府管制。
在计算出我国金融业增加值比重真实数据的基础上,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比重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动特点。关于标准差系数、集中率和区位商的计算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就业在地理布局上是比较分散的,并没有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趋势,不存在某几个少数地区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形。对省区数据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考虑,如果要在国内建设一个全国和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应该首先在上海、北京、深圳和天津这四座城市之间进行选择。
考虑到中国城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诉求,本书对区域金融中心与金融发达城市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比较,强调建设金融发达城市是发展金融的应有之义,但区域金融中心绝不是越多越好。通过构建城市金融服务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本书对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和分类,可以为中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本书最后论证了产业集群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其基本的政策框架。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应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能够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使中国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大的国家竞争力,在国际金融标准和交易规则制定中有重要的话语权,在国际经济和金融治理格局中有深远的影响力,以及能够保障中国战略崛起和国家复兴的金融软实力。围绕这一目标,本书提出了若干关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产业发展水平和优化其产业布局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