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
- 陈卫民 张奇林 江耘
- 11686字
- 2020-08-29 10:50:56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本研究试图对这些成果做一梳理,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但难免挂一漏万。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一)综合性研究——问题与对策研究
1.少数学者运用一种新的理论工具或者从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对产业转型问题进行了探索
王如松(2003)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来分析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而找出促进它们和谐发展的对策。他对生态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生态产业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规划的产业,强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之间的和谐。产业生态管理有宏观管理和中观管理两个不同的层面,前者从国家和世界的宏观维度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后者是从中观区域——某一地区或者城市的维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二者都强调产业规划要与国家、区域的环境、社会等方面相协调。庞娟(2006)从风险的角度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了研究。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研究视角,认为产业转型必然要面对一系列的风险,例如产业进退风险、劳动就业风险等,并就如何应对风险提出了具体构想,例如主要是在产业技术、结构、组织和政策方面进行创新。
2.部分学者从创新的角度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
学者们都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度高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技术、制度等方面严重滞后,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郭淑芬、高策(2003)认为由于在发展观念、生产技术等方面比较落后,区域产业群既有结点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赵秀峰(2001)认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开采型产业,这种产业往往以重工业为主,且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上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只有投入更多资源,长期发展下去,资源型城市经济最终将无法摆脱一种内在的刚性和惯性。庞娟(2006)认为资源型产业没有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上产业进退机制不配套,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产业进退的壁垒和风险。钱勇(2005)认为创新能力弱、区域创新系统不成熟等是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中区域创新系统的先天性缺陷。王元月、马蒙蒙、张一平(2002)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实现产业转型就必须有技术创新的支持,但资源型城市往往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存在着劣势,限制其创新。因此,学者们都认为要顺利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例如,郭淑芬、高策(2003)认为企业要以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转型,企业技术创新必须有政策、观念、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赵秀峰(2001)、汪克夷等(1999)、刘玉劲等(2004)都认为要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庞娟(2006)认为要从结构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产业政策研究与管理创新等方面来抵御各种产业转型风险。钱勇(2005)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视角,认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必须有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撑。“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网络各个创新要素(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完善区域创新系统:首先,科学规划区域发展;其次,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绝大部分矿业资源的开采权;再次,政府鼓励企业开设分支机构;最后,在必要时对政府所属经济、科技与教育机构进行搬迁,以改善区域创新系统。田红娜(2009)也从区域创新角度,以大庆市为例对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研究。张米尔和武春友(2001)、徐建中和赵红(2001)都强调要进行制度创新,以便为产业转型提供制度保障。王元月、马蒙蒙、张一平(2002)认为首先要创造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城市特点的创新形式,例如独立创新型、孵化创业型、联合开发型、依托开发型、引进开发型。
3.从市场的角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进行探索
学者们都认为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除了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还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张秀生、陈先勇(2001)认为,市场化程度低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大障碍,因此,要深化市场改革:第一,政企分开,让企业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规范资源产品的价格,让市场来配置矿产资源;第三,对资源型国企也要实行多种所有制实现形式。钱勇(2005)认为资源型产品同质程度非常高,市场竞争并不集中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给资源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压力不大,企业创新能力当然低下。因此,应该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绝大部分矿业资源的开采权,由市场形成产品价格。赵天石(2004)认为,理论上讲市场机制是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但是目前情况并非如此,市场机制在这个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反倒成了障碍。原因是资源间的替代除了受市场机制影响以外还受技术进步影响,而且影响的周期比较长。作者强调要适度发挥政府间接调控的职能,培育更多的市场微观主体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进行同等竞争,以培育规范和成熟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最为关键的是要妥善处理国家、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政府绝对不能越位,要实现三者之间的协同性。
4.部分学者从产业退出、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替代等产业转型机制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1)对产业退出时机、退出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赵天石(2004)认为产业转型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并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决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放弃传统的资源型产业,而要利用它来为接续产业的成长提供时间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而且支持越大、时间越长,对产业转型越有利。刘玉劲等(2004)认为产业转型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并因地制宜地选择转型路径。产业退出有增量型退出和存量型退出两种路径:前者是通过发展新的产业,并逐步吸纳原有产业的生产要素,降低原有产业的比例;后者是在原有产业内部进行转型升级。
(2)对产业接续、产业延伸和产业替代的研究。赵天石(2004)认为要延伸产业链,并把下游深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壮大,这需要发挥传统主导产业的联动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刘玉劲等(2004)认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其实就是产业接续和替代产业形成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的过程。张米尔、孔令(2003)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三种主要模式:第一,产业延伸模式,即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对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利用的加工业产业群;第二,产业更新模式,即利用现有条件发展全新的产业群,降低对原有资源的依赖程度;第三,复合模式,即产业转型是采用产业延伸和产业更新模式的复合。于立、姜春海(2005)对产业转型进行了研究,认为所谓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指通过发展包括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在内的接替产业,使非资源产业逐步替代资源产业成为主导产业,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同时提出了“小转型”和“大转型”的概念。前者指发展接续产业,其实质就是延长产业链;后者指发展替代产业,即发展与原有资源产业没有直接关联的非资源产业。
(3)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吴奇修(2005)提出了主导产业的概念,并提出选择新兴主导产业要遵循“3 +4”原则,即科技创新原则、现有优势利用原则、比较优势原则、潜在增长性原则、带动性强原则、扩大就业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还强调这7项原则中的前面3项具有普适性,后面4项则具有特殊性,是专门针对资源型城市而言的。
(4)对产业转型机制的研究。姜春海(2006)认为各级政府都应该负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责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供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对资源开采、初加工以及配套产业具体实施援助”。其中,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是产业转型的基础,也是三个机制的基础;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的核心内容是资源型国企的退出;替代产业扶持机制的实质就是扶持替代产业的发展。作者还强调,要充分实现三个机制之间的协作,还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如财税、金融、环境等。
(二)从社会支持系统角度,如政府职能调整和财政支持等角度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的研究
1.对政府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作用进行的研究
伍新木、杨莹(2004)就政府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我国产业发展史以及借鉴外国城市转型的经验,认为政府在如下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成立专门负责机构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搭建技术创新的平台;改善基础实施等。闫丽红(2007)以辽宁阜新市为研究对象,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给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对城市转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政府职能,以提高政府领导城市转型的能力。例如,为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平台,着力解决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就业问题等民生问题。赵天石(2004)认为,政府应该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对市场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例如打破资源型国企的垄断格局,培育众多的微观市场主体,与国企平等竞争,由市场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等。钱勇(2005)认为,在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及时规划区域发展,培育和规范资源产权市场,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区域资源共享。姜春海(2006)认为政府对产业转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就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供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对资源开采、初加工以及配套产业具体实施援助”。
2.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财政支持进行的研究
姜春海(2006)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需要财政、土地、环境等多种政策的支持,其中,财政政策居于核心地位;②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该提供相应的财政扶持资金以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顺利进行产业转型,资金的筹集要“分级统筹,各尽所能”,遵循这样的原则:中央财政出大头,省级财政出中头,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出小头,具体出资比例要根据地方财力和具体转型项目难度等因素而定;③财政扶持资金应该主要投放在如下四个领域: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改造、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对产业转型项目的直接扶持;④为了保证财政扶持资金的有效使用,还必须建立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从两个层面进行监督:一是上级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的监督,二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对企业的监督。
(三)区域性案例研究
1.对萍乡市以外的区域案例研究
(1)东北地区的案例
由于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约为全国的1/4,其中典型资源型城市约为全国的1/3,而且我国确认的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中东北也占半壁江山,所以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第一,对东北地区案例进行宏观、总体性的研究。宏观、总体性是相对于微观、具体性而言的,即学者没有以东北地区具体某一个城市为对象,而是把整个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性案例来研究。张秀生、陈慧女(2009)在我国首批确定的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伊春、辽源、萍乡、焦作、石嘴山、白山、盘锦、白银、大冶、个旧和大兴安岭)中选取了9个地级城市(阜新、伊春、辽源、萍乡、焦作、石嘴山、白山、盘锦、白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指标的核算,发现生态恶化、产业结构单一、比例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宋冬林(2004)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情出发提出了转型对策:必须从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审视城市转型问题,并从制度、资源、产业调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治理。具体来说就是,一要把产业转型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从全局高度统筹解决;二要因地制宜,“一市一策”;三要对接续产业进行援助,包括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四要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五要建立完善的生态和资源补偿机制;六要进行区域合作,借助周边的资源。张维达、王连忠(2005)把东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分为三大类:煤炭型城市、石化型城市和林木型城市,并且归纳了如下特点:规模大,产业接续不连贯,资源利用率低,发展乏力等。因此这些城市的转型面临着诸多困局。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更新观念,发展股份合作制,发挥区位优势,明确转型方向。沙景华、佘延双(2006)依据产业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12座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并对城市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给出了转型核心对策:要因市而异,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王晓来(2005)认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要适时选择和发展合适的替代产业,并强调要注意资源开发的具体情况以及政策等因素。
第二,对东北地区具体的案例进行研究。刘云刚(2000)以我国大庆市为例,探讨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转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他认为要继续坚持石油产业的主体地位,并发展下游的石油精、深加工工业,逐步转型到资源加工型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发展外向型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李晶(2006)对著名的“恒山模式”进行了研究。“恒山模式”的核心经验就是把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对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把地质灾害区建设成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景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孟韬(2007)对阜新、辽源市产业转型定位的不同选择进行了比较分析。他从理论层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定位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转型定位,即主导产业的选择是核心问题,并总结出转型定位的六种模式:土地资源替代型、劳动替代型、资本接续型、资本替代型、技术接续型和技术替代型。他对阜新和辽源市分别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对阜新市而言,要选择现代农业及其加工业为主导替代产业,要以阜新矿业集团为主体发展接续产业,并延伸产业链;对辽源市而言,要发展以新材料产业和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替代产业,以辽源矿业集团对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主体的接续产业。他通过两市的转型实践得出启示:产业转型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主要途径,但转型定位要因地制宜并配套体制改革;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不可偏废,并应逐步壮大替代产业。
(2)西部地区的案例
张秀萍、张佳佳、刘莹、李猛(2010)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产业升级的实践进行了考察。其具体做法是打造4条产业链和5个循环:煤层气和主焦煤开采产业链、硅铁和特种钢材产业链、镁合金产业链、塑料产品和水泥制品产业链;水资源循环——泔水的循环利用、矿物资源循环——煤矸石的循环利用、“小循环”——企业内部循环、“中循环”——企业之间形成、供应链上的循环——园区内工业废料循环利用。张米尔(2001)对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做了研究。作者首先概括了国内外几种成功的产业转型模式,即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和复合模式。区位、体制、人才、资金等方面都是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不利因素,因此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尽早规划城市发展,培育投资环境和人才环境。叶素文、刘朝明、付茂林(2003)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作为样本探讨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认为资源型产业早晚要碰到发展瓶颈,如城市综合功能不强,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协调,人力资源欠缺等,因此必须转型:延伸产业链和实施产业一体化战略(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戈银庆(2004)认为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现状是陷入了产业锁定状态,具体体现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过度依赖;行业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工矿型企业与周边地区融合度差,区域经济二元特征明显。现实中还存在反锁定障碍,如体制障碍、观念障碍和区位障碍等。要实现反锁定就必须做到:加大体制和机制改革;制定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接续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唐志强、亢凯(2008)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问题,认为要通过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来实现白银市的产业转型。接续产业选择的原则:市场化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关联效应原则、技术密集型原则、比较优势原则。接续产业的培育模式包括: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混合模式。田苗、武友德(2006)对云南东川产业转型做了研究,认为东川除了必须面对一般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普遍问题,还要面临着东川特有的不利条件和障碍,如区位、环境、观念和技术等。根据东川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来推动产业转型:政府积极搭建投资平台,培育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小江河谷热区特色农业;加强生态治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对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研究
宋茜(2010)认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萍乡市要通过科技创新破解“萍乡现象”,具体就是通过“借脑”和“借智”的方式——大量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以及与高校等研究机构合作,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刘和平(2009)认为,萍乡市要以产业延伸模式为主体,加快产业转型。具体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继续培育传统产业的优势,同时延伸产业链;二是发展替代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以旅游业为重点。黄光文、胡曦(2009)认为萍乡市要以旅游业为发展接续产业的主要途径,要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发展旅游业,例如把“江南煤都”的煤炭工业遗迹作为黑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李秀香、汪忠华(2010)分析了萍乡市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根据萍乡市实际情况和政府的政策提出了对策:一要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机制,即扶植煤炭、冶金、机械、陶瓷、花炮、建材六大支柱产业;二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萍乡市的扶持力度。傅春、林永钦、谢莉芳(2010)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角度对萍乡市转型进行了研究,认为萍乡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式以耦合协调发展型为主,并可分为协调发展阶段和波动式发展阶段,建议萍乡市以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转型的重点,同时要加大科技的创新力度。
陈卫民对萍乡市产业转型的研究比较系统和深入。陈卫民(2009)对萍乡市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萍乡市产业基础相当雄厚,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较好;但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新兴产业比重过低;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但有影响力、拉动力的龙头企业不多,不能形成产业链。因此,作者强调要用活“三项政策”——萍乡相继被批准为比照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建立“两个机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推动“三个转变”——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协调发展。陈卫民(2009, 2010)还提出要通过“两手抓”加快萍乡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主要是抓好“黑、白、灰、红、金”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冶金、机械电子、煤炭及煤炭综合利用、能源及新能源、非金属矿物制品及新材料、花炮、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这十大接续替代产业。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对其他地区的案例进行了研究。韩静、操满秀(2011)对景德镇经济转型进行研究,认为:要继续扶持主导产业——陶瓷产业的发展;并以陶瓷工业来带动旅游业发展,延伸产业链;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袁增伟等(2009)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对我国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作了实证研究。李文君、杨明川、史培军(2002)从产业结构和环境影响的关联性角度对唐山市的产业结构转型进行了研究。作者通过对“三废”排放量等指标的测算,分析了唐山市资源消耗型工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要实现唐山市的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具体做法是要在现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资源消耗少的新产业,同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低污染排放量。牛冲槐、白建新(2003)对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山西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一煤独大,煤炭存量不断减少,因此要以体制创新促进转型,因地制宜地选择替代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动力系统、支持系统、创新系统、转换系统等。
(四)国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世界上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工业化,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问题,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者们对此作了很多研究和总结,以下择其典型述之。
1.典型模式研究
(1)德国鲁尔区模式
李晟晖(2003)对鲁尔区产业转型的研究最为详细、全面。研究总结出政府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成立统一的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以保证有效贯彻相关决策,如对产业转型提供资金援助、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第二,收缩、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传统支柱产业的科技含量,创造条件吸引外来企业;第三,实行企业多元化经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第四,实施产学研相结合战略,提高科技水平,同时提高科技转化的效率;第五,完善基础设施,如交通设施;另外,政府重视规划和治理环境。余际从、李凤(2004)和黄溶冰等(2005)的研究也有类似的观点。刘玉宝(2005)以位于鲁尔区的多特蒙德市为例,分析了政府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采取的另外两项措施: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保险业。李猛(2002)的研究指出,在鲁尔区实施产业转型之前,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把鲁尔划分为三个地带,分别是:“南方饱和区”,主要是指南部的鲁尔河谷地带,这里是早期的矿业集中地区;“重新规划区”,这是鲁尔的核心地区;“发展地区”,包括鲁尔西部、东部和北部正在发展的新区,其中北部是重点发展地区。这种统一规划为转型奠定了基础。李平(2007)对鲁尔区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鲁尔区产业转型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统一规划、财政资金支持等。
(2)法国洛林模式
李猛(2002)和黄溶冰等(2005)都对洛林产业转型的对策进行了概括:制定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资;建立企业园圃,培育中小企业;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劳动力转岗就业;实施产业转型与体制转轨相结合的方略,以体制转轨带动产业转型。此外,法国政府和欧盟还为产业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3)美国休斯敦模式
李猛(2002)和黄溶冰等(2005)对休斯敦产业转型的措施进行了总结:第一,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第二,以大项目来带动高科技产业群的发展;第三,以高层次的服务业为龙头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第四,借助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来拓展石油产业链。李平(2007)认为休斯敦的产业转型属于市场主导型的转型模式,主要由企业自主决定进入或者退出的时机。
(4)日本九州模式
杨庆敏(2004),余际从、李凤(2004)和张维达、王连忠(2005)认为,日本九州的产业转型成功得益于如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根据本国的实际和地域特征制定相应的振兴政策;第二,为落实产煤地域振兴政策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如振兴事业团;第三,政府在资金、人才、税收、科研等方面给予九州大力支持;第四,颁布《新产业城市法》,建设“新产业城市”和引导外地企业到九州投资;第五,加强产煤地域基础设施的建设。李平(2007)认为日本九州的产业转型属于政府主导型。
(5)加拿大模式
李猛、张米尔(2002)总结了加拿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成功做法:第一,实施产业援助政策,建立了社区赔偿基金和专项保险机制,社区基金由政府、公司和工会组织注入,用作赔偿、搬迁和再培训费用;第二,实施人员安置政策,政府实施资源型产业预警系统(各省的法律明确规定了预警时间的长短为2~4个月不等),以紧急经济援助、再培训、工作分享及搬迁等方式安置产业转型中退下来的从业人员。李平(2007)认为加拿大产业转型的模式属于市场主导型。
2.国际经验借鉴
张维达、王连忠(2005)总结了法国的洛林,德国的鲁尔,美国的休斯敦、洛杉矶和匹兹堡,日本的九州等典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认为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根据自身的特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接续产业的主体;政府和企业为转型提供资金保障。黄溶冰、胡运权、冯立析(2005)指出外国产业转型成功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①结构调整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从整体上进行长期战略规划;②产业结构调整要兼顾到劳动者就业,接续产业的正确选择是前提和基础,把劳动者从传统产业转移到接续产业是关键;③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要同时进行,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④提高人力资源的劳动技能,为接续产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⑤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李猛、张米尔(2002)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研究后得出启示: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协调城市产业转型;科学制定开发规划,及早实施产业转型;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发展替代产业;加强职业培训,鼓励个人创业。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在20世纪30~70年代中期,主要以特定资源型城市为对象,研究产业发展周期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欧费奇力格(O'Faircheallaihg)通过运用有关统计资料,对澳大利亚东北部矿业城市人口的静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布拉德伯里(J. H. Bradbury)通过实证研究,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资源型城镇的转型提出了全面的对策,包括:第一,制定相关策略,如转岗培训、财政援助、搬迁和工作分享策略;第二,建立预警系统;第三,建立专项机制,如建立专项保险机制和社区赔偿基金机制;第四,实施多样化的经济基础;第五,实施区域规划;第六,实行地方购买策略。以“镍都”而闻名于世的加拿大的萨德伯里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矿业的开采,忽视环境治理,后来人们把它形容为“月球景观”(指它的荒凉)。但是,经过转型后萨德伯里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它的不良印象,并因其土地复垦计划而被联合国树立为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榜样。除此以外,对加拿大资源型城市进行研究的成果还有:英尼斯的《加拿大的毛皮贸易》和《加拿大的原材料生产问题》,卢卡斯的《采矿、磨坊、铁路城镇:加拿大单一工业社区的生活》,鲁滨逊的《加拿大资源富集边缘区的新兴工业城镇》,塞门斯的《加拿大资源边缘区的单一企业社区》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学者们逐步将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于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澳大利亚在西部矿区实施“长距离通勤模式”(Long Distance Commuting,简称LDC)。LDC的基本做法是雇员的居住地选址于中心城镇附近而不是偏远矿区,雇员长距离通勤,集中时间轮岗上班。霍顿就LDC对社会和区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LDC具有一些优势,如公司可以节约大量新城建设费用以及购买新建城镇基础设施的费用等。
德国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之后,德国鲁尔区逐步陷入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危机当中:主导产业衰退、就业岗位大大减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基础设施短缺等。鲁尔区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经济转型,优化了产业结构。马什(B. Marsh)运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问题,认为资源型城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里给居民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环境向人们提供的物质财富多于精神财富;相反,在衰退期,环境给人们提供的精神财富多于物质财富。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理论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绝大多数文献都是在一个国家或者世界范围内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进行研究的,忽视了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实,像城市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区域,由于有其特殊的市情,产业转型要受到更多边界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使得在一国或者更大范围内的有关研究结论可能失效。例如,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产业转型的时机选择、模式选择、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政策制定等,这些都必须完全依据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资源枯竭的程度、现有三大产业比例、财政收入状况、区位情况、人口结构,等等。只有在更小的范围(一个城市)内立足现实,才能进行更有针对性和更科学的调研和论证,才能为资源型城市选择适宜的转型时机和主导产业体系,也才能得到更合理和科学可行的产业转型方案。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手,研究一类特殊城市的产业演进和产业政策。这就是本研究所追求的。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选择了萍乡市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这个主题。目前虽然已有少数文献对萍乡市的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进行了研究,但是都只是就萍乡市的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而且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更缺少相关的理论支撑,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转型方案。因此,本研究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深入研究,试图为萍乡市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