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关于消费与投资关系的主要理论

对消费和投资关系的研究主要反映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具有广泛影响的成果主要有拉姆齐(Frank Ramsey)和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Robert M. Solow)模型、无限期界模型、世代交叠模型或称戴蒙德(Peter Diamond)模型、研究与开发模型和人力资本模型。它们代表了国外关于消费与投资关系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但是这些理论不仅没有说明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问题,甚至连是否存在最优的消费率也没有正面回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在如何决定消费的问题上分歧较多。主要的观点有凯恩斯、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莫迪里亚尼(Franco Modigliani)和布伦伯格(R. Brumberg)、杜森贝里(J. S. Dusenberry)以及理性预期学派提出的各种假说。尽管各种假说关于收入对消费的具体决定方式的说法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承认收入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从消费理论的发展看,还没有人超越上述理论框架,因此本书将把这些假说作为理解消费和投资行为的理论根据。但是对于我们所关心的消费与投资关系的重要议题,仅有消费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也有人认为消费并非由收入决定,例如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摩根(James N. Morgan)反其道而行之,认为消费动机决定着收入,即人们意愿的消费水平促使人们去创造相应的收入。姑且不论他的说法能否站得住脚,即使事实果真如他所言,其实从本质上说也并未否定前述理论,因为这并未取消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在强调何者在前何者在后,但这一强调与本书的议题关系不大,以下将不再讨论。

关于投资的研究集中在企业决策层面,一般认为,企业是否进行投资,取决于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同为购买这些资产而必须支出的款项的利率的比较。例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影响投资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收益、成本和预期。但这明显是一个微观层次的研究,不能回答一国经济的投资率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政策理论已经成为各国采取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对于投资率的高低应该如何调控这样的规范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几乎是一项空白。因此,关于我国投资率问题的研究仍有大量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回答。

总体看,已有理论给我们分析消费与投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分析工具,但是没有现成的答案,而关于中国消费与投资关系调整的问题,更亟待我们在理论创新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